CN209955132U - 静压箱 - Google Patents

静压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5132U
CN209955132U CN201920788513.1U CN201920788513U CN209955132U CN 209955132 U CN209955132 U CN 209955132U CN 201920788513 U CN201920788513 U CN 201920788513U CN 209955132 U CN209955132 U CN 209955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iquid film
static pressure
return
retur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85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敢
林春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Weiwei Welfare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Weiwei Welfare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Weiwei Welfare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Weiwei Welfare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85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5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5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5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静压箱,属于薄膜生产机械技术领域。本申请提出一种静压箱,包括进风管和多个静压送风管,多个静压送风管沿着静压送风管的送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静压送风管的送风口包括狭缝,每个静压送风管与进风管连通处设置有多孔导流板,多孔导流板能够改变热风的风向以使热风均匀经过该静压送风管的内腔,并从狭缝垂直吹向液膜带的带宽范围。本申请提出的静压箱能够实现垂直于液膜带的表面向液膜带的带宽范围的均匀送风,使所干燥形成的薄膜溶剂含量均匀,进而使其后期拉伸后厚度均匀,提高了薄膜的质量。

Description

静压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薄膜生产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压箱。
背景技术
在薄膜生产线中,需要将液膜铺展在基材或者不锈钢带上,对液膜进行热风干燥处理,使其溶剂挥发而定型,经拉伸工艺后,成型薄膜。为了保证薄膜厚度均匀,在热风干燥处理过程中,要使溶剂均匀挥发。也就是说,要尽量使吹向承载液膜的基材或者不锈钢带上的带宽范围内的风速和风温保持均匀一致。
然而,一方面,常规的薄膜生产线热风干燥装置中,出风口朝向液膜并均匀布置有圆孔或者长条孔,热风经过圆孔或者长条孔吹向液膜。圆孔或者长条孔为离散的多个送风口,其送风的均匀性有待优化和提高。
另一方面,受安装环境限制,很多静压箱的进风口设置于箱体侧面,靠近进风口的送风口的风量往往小于远离进风口的送风口的风量,即吹向承载液膜的不锈钢带上的带宽范围内的风速和风温不均匀,从而造成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溶剂含量不均匀,这将导致后续拉伸工序后形成的薄膜的厚度不均匀,从而影响薄膜的各项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静压箱,能够实现垂直于液膜带的表面向液膜带的带宽范围的均匀送风,使所干燥形成的薄膜厚度均匀,提高了薄膜的质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出的静压箱,包括进风管和多个静压送风管,多个静压送风管沿着静压送风管的送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静压送风管的送风口包括狭缝,狭缝沿着液膜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狭缝用于向液膜带的表面均匀吹送热风;每个静压送风管与进风管连通处设置有多孔导流板,多孔导流板在液膜带的行进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尖端靠近液膜带的等腰V型,静压送风管在液膜带的带宽方向上相对于多孔导流板左右对称布置;多孔导流板能够改变热风的风向以使热风均匀经过该静压送风管的内腔,并从狭缝垂直吹向液膜带的带宽范围。
热风在经过送风腔的过程中,经过多孔导流板并被一次均流,经过静压送风管的内腔并被二次均流,最终从送风口送出的热风的方向不仅垂直于液膜带的表面,且风速均匀。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静压箱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狭缝设置有两条,沿垂直于液膜带的表面的方向,每条狭缝在液膜带上的投影覆盖液膜带。热风从两条狭缝中吹出,由于通道面积骤减,保证两条狭缝中吹出的热风的风速较高,能够垂直地吹至液膜带的表面,并覆盖液膜带的带宽范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静压送风管在液膜带的行进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尖端远离液膜带的等腰三角形。将静压送风管的内壁对称布置于多孔导流板的两侧,即将多孔导流板相对于静压送风管居中布置,经一次均流后的热风吹向静压送风管的内壁,经折返后风向发生变化,使热风均匀经过静压送风管的内腔,实现二次均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风管的内壁包括导流面,导流面用于改变进风管中的热风的风向,以使热风的风向垂直于液膜带的表面。导流面设置于进风管的内壁,能够调整进风管中的风向,使热风在吹经多孔导流板之前已被调整至垂直于液膜带的方向,以使其能垂直吹向多孔导流板,从而使从多孔导流板的两侧的多个小孔吹出的热风是均匀等速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静压箱包括多个回风管、两个回风腔和至少一个回风出风口,每个静压送风管布置于相邻的两个回风管之间,回风管的回风口沿液膜带的宽度方向延伸,回风管的回风口的长度与静压送风管的送风口的长度相同;每个回风管用于回收从液膜带的表面折回的热风以使折回的热风经两个回风腔并从至少一个回风出风口吹出。回风通道包括多个回风管、两个回风腔和至少一个回风出风口,回风通道用于回收所折回的热风,并经风机抽出静压箱,排往外部环境。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两个回风腔位于回风管在液膜带的带宽方向上的两侧,每个回风管在液膜带的带宽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开口,一个开口与一个回风腔连通。两个相邻的静压送风管之间的区域可以被构造为一个回风管的内部空间。整个静压箱内部被隔断成送风通道和两个回风腔,充分利用了静压箱内部的空间,能够有效减小静压箱的体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风管在液膜带的行进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尖端远离液膜带的等腰三角形,回风管包括与等腰三角形的尖端对应的顶部,顶部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两个开口的位置应尽可能地靠近侧棱,以充分利用回风管的内部空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回风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回风腔设有一个回风出风口。该种布置形式成本低廉,易于制造。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回风出风口的数量为一个,两个回风腔之间通过通气口连通,这进一步地减小了静压箱的外形体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风管的进风口与回风出风口位于静压箱的同侧,这便于布线与安装。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箱的多孔导流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箱的送风通道在液膜带的行进横截面上的截面图;
图4为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箱的顶视图;
图6为图5中的B-B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箱的回风通道在液膜带的行进横截面上的截面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箱的通气口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箱的送风和回风过程示意图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箱的送风和回风过程示意图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箱的送风过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箱的回风过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静压箱与液膜带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标:100-静压箱;110-进风管;111-进风口;112-导流面;120-静压送风管;121-送风口;1211-第一狭缝;1212-第二狭缝;122-静压送风管内腔;130-多孔导流板;131-多个小孔;140-送风通道;141-送风腔;150-回风通道;160-回风管;161-回风口;162-顶部;163-第一开口;164-第二开口;165-回风管内腔;170-第一回风腔;171-隔断板;1711-通气口;180-第二回风腔;190-回风出风口;200-液膜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静压箱100,包括进风管110和多个静压送风管120。请参照图2和图6,多个静压送风管120沿着静压送风管120的送风口12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静压送风管120的送风口121包括狭缝。请参照图2和图3,狭缝沿着液膜带200的宽度方向延伸。请参照图15,狭缝用于向液膜带200的表面均匀吹送热风。
请参照图3和图4,每个静压送风管120与进风管110连通处设置有多孔导流板130,多孔导流板130在液膜带200的行进截面上的投影为尖端靠近液膜带200的等腰V型,静压送风管120在液膜带200的带宽方向上相对于多孔导流板130左右对称布置。
多孔导流板130能够改变热风的风向以使热风均匀地经过该静压送风管120的内腔,并从狭缝垂直吹向液膜带200的带宽范围。
进风管110和多个静压送风管120被构造形成送风通道140,将由进风管110的内壁围合形成的空间定义为送风腔141,将每个静压送风管120的内壁围合形成的空间定义为静压送风管内腔122。热风从送风腔141进入每个静压送风管内腔122的过程中,经过多孔导流板130并被一次均流;经过静压送风管内腔122的过程中被二次均流,最终从送风口121送出的热风的方向不仅垂直于液膜带200的表面,且风速均匀。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静压箱100通过多片钣金板铆接形成,其易于量产制造,且有效寿命长。
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静压箱100的进风管110的进风口111与鼓风机或者热风机相连,多个送风口121正对液膜带200的表面,能够实现垂直于液膜带200的表面向液膜带200的带宽范围的均匀送风,使所干燥形成的薄膜溶剂含量均匀,进而使其后期拉伸后厚度均匀,提高了薄膜的质量。
下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静压箱100的各部件的结构与相互位置关系。
请参照图2和图3,进风管110的一端设有进风口111,另一端与多个静压送风管120均连通。
请参照图3和图6,每个静压送风管120的一端与进风管110连通,另一端设有送风口121,送风口121用于向液膜带200吹送热风。
请参照图5和图6,多个静压送风管120沿着送风口12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结合静压箱100与液膜带200的相对位置关系而言,即每个静压送风管120的送风口121的宽度方向与液膜带200的行进方向一致,多个静压送风管120沿着液膜带200的行进方向间隔布置。
优选地,多个静压送风管120的结构相同,且每个静压送风管120与进风管110的连通面积相同,以保证从进风管110进入多个静压送风管120的风量和风速相同,使多个送风口121均匀送风。
请参照图3和图4,在进风管110与每个静压送风管120的连通处均设置有一个多孔导流板130,多孔导流板130在液膜带200的行进横截面上的投影为等腰V型,等腰V型的尖端靠近液膜带200。
请参照图3,进风管110的内壁包括导流面112,导流面112用于改变进风管110中的热风的风向,以使热风从进风管110中的出风风向垂直于液膜带200的表面。
容易理解的,热风从进风管110中的出风风向即是多孔导流板130的进风风向。
导流面112的布置使进风管110具有改变风向的功能,当进风管110的进风口111设置于静压箱100的侧面时,进风管110的进风风向与送风口121的送风风向相互倾斜,导流面112设置于进风管110的内壁,能够调整进风管110中的风向,使热风在吹经多孔导流板130之前已被调整至垂直于液膜带200的方向,以使其能垂直吹向多孔导流板130,从而使从多孔导流板130的两侧的多个小孔131吹出的热风是均匀等速的。
优选地,导流面112可以设置于进风管110的内壁的靠近多孔导流板130的部分。
作为形成导流面112的一种实施形式,可以在进风管110的远离进风口111的内壁上布置一段过渡于进风管110的进风风向与送风口121的送风风向之间的表面,平滑实现风向的改变。
请参照图3和图4,以一个静压送风管120的内部结构为例,多孔导流板130上均设有多个小孔131,热风从多个小孔131吹向静压送风管120的内部。
容易理解的,由于多孔导流板130为V型板,从多孔导流板130吹向静压送风管120的内部的风沿着多孔导流板130的法线方向扩散,实现一次均流。
静压送风管120在液膜带200的带宽方向上相对于多孔导流板130左右对称布置。
容易理解的,将静压送风管120的内壁对称布置于多孔导流板130的两侧,即将多孔导流板130相对于静压送风管120居中布置,经一次均流后的热风吹向静压送风管120的内壁,经折返后风向发生变化,使热风均匀经过静压送风管120的内腔,实现二次均流。经二次均流的热风从送风口121吹出,并垂直吹向液膜带2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静压送风管120在液膜带200的行进横截面上的投影为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的尖端远离液膜带200。在液膜带200的行进横截面上,该等腰三角形的两个侧边分别对称地位于多孔导流板130所投影形成的等腰V型的两侧。也就是说,从与多孔导流板130连通的一端到靠近送风口121的一端,静压送风管120的截面渐渐缩小,该种布置形式使得静压送风管120的靠近送风口121的一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其与多孔导流板130连通的一端的面积。
容易理解的,热风从多孔导流板130中的多个小孔131中吹向静压送风管120的内腔中,并在静压送风管120的内壁的导流下,风速均匀并逐渐改变风向至垂直于液膜带200的方向。同时,静压送风管120的内壁对称布置于多孔导流板130的两侧,使得静压送风管120内气流相对于静压送风管120在液膜带200的行进方向上的中间面对称分布,从而使得从送风口121送出的风是均匀等速的。
静压送风管120的送风口121正对液膜带200的表面,送风口121的宽度方向与液膜带200的行进方向一致。
送风口121包括狭缝,狭缝沿着液膜带200的宽度方向延伸,狭缝用于向液膜带200的表面均匀吹送热风,热风从送风口121的狭缝垂直吹向液膜带200的带宽范围。
进一步地,狭缝设置有两条,沿垂直于液膜带200的方向,每条狭缝在液膜带200上的投影覆盖液膜带200。
请参照图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口121包括第一狭缝1211和第二狭缝1212,第一狭缝1211和第二狭缝1212沿着送风口12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狭缝1211和第二狭缝1212均沿着液膜带200的带宽方向延伸。
一方面,第一狭缝1211和第二狭缝1212的送风区域覆盖液膜带200,以吹全液膜带200的宽度范围,使不断行进的液膜带200经过静压箱100的送风区域时能够被均匀干燥;另一方面,第一狭缝1211和第二狭缝1212的送风方向垂直于液膜带200的表面,从而避免由于对液膜带200造成与法线方向倾斜的方向的吹扫而导致的液膜带200的局部溶剂含量变化(液膜带200的溶剂含量不均会导致后期拉伸后所形成的薄膜的厚度不均)。
优选地,第一狭缝1211和第二狭缝1212的结构相同,以使第一狭缝1211和第二狭缝1212中的送风风速相同。
在实际应用中,静压箱100可以封装成箱状,从外观上看,静压箱100上包括一个进风口111和多条狭缝,多条狭缝垂直正对液膜带200的表面,多条狭缝沿着液膜带200的行进方向间隔布置,其中每条狭缝沿着液膜带200的宽度方向延伸,每两条狭缝对应一个静压送风管120。
而由多条狭缝送出的热风吹在液膜带200上发生折回,从而占据送风区域。因此,静压箱100还包括回风通道150,回风通道150用于回收所折回的热风,并经风机抽出静压箱100,排往外部环境。
请参照图2和图6,回风通道150包括多个回风管160、两个回风腔和至少一个回风出风口,每个静压送风管120布置于相邻的两个回风管160之间,回风管160的回风口161沿着液膜带200的宽度方向延伸,回风管160的回风口161的长度与静压送风管120的长度相同。每个回风管160用于回收从液膜带200折回的热风以使折回的热风经两个回风腔从至少一个回风出风口吹出。
至少一个回风出风口的另一端可以连接有抽风泵,抽风泵可以强制所折回的热风被吸入回风管160的回风口161,从而强化液膜带200的上方的送风区域的热风循环。
多个回风管160与多个静压送风管120在液膜带200的行进方向上彼此间隔布置,每个静压送风管120的第一狭缝1211和第二狭缝1212中送出的热风经液膜带200的表面折回后,被抽入位于该静压送风管120的两侧的两个回风管160的回风口161,并进入该回风口161所对应的回风管160中。回风管160与两个回风腔连通,所折回的热风从回风管160进入两个回风腔。
容易理解的,当多个静压送风管120的结构相同时,多个回风管160的结构也是相同的。
请参照图8,以一个回风管160为例,回风口161可以包括多孔均流网,以使回风更均匀。
两个回风腔位于回风管160在液膜带200的带宽方向上的两侧,回风管160在液膜带200的带宽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开口,一个开口与一个回风腔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液膜带200的行进横截面上,回风管160的投影为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的尖端远离液膜带200,即与静压送风管120类似的投影轮廓。而在实际应用中,两个相邻的静压送风管120之间的区域可以被构造为一个回风管160的内部空间。
容易理解的,整个静压箱100内部被隔断成相互独立的送风回路和回风回路,充分利用了静压箱100内部的空间,能够有效减小静压箱100的体积。
请参照图8,将回风管160的与该等腰三角形的尖端对应的一端定义为顶部162,顶部162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
具体而言,请参照7和图8,回风通道150包括多个回风管内腔165、第一回风腔170和第二回风腔180,回风管160包括第一开口163和第二开口164。在液膜带200的行进横截面上,第一开口163位于回风管160的左侧侧壁,第一回风腔170位于回风管160的左侧,第一开口163通往第一回风腔170;第二开口164位于回风管160的右侧侧壁,第二回风腔180位于回风管160的右侧,第二开口164通往第二回风腔180。
优选地,第一开口163和第二开口164的位置应尽可能地靠近顶部162,以充分利用回风管160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回风腔170和第二回风腔180之间连通,在其中一个回风腔上布置回风出风口190,第一回风腔170和第二回风腔180中的热风从回风出风口190被抽往外部环境。
将第一回风腔170和第二回风腔180之间连通,可以仅布置一个回风出风口190,就能实现回风出风,相对地减小了静压箱100的外形体积。
请参照图1和图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静压箱100的内部被进风管110和多个静压送风管120隔离形成送风腔141、多个静压送风管内腔122、多个回风管内腔165、第一回风腔170和第二回风腔180。其中,多个静压送风管内腔122和多个回风管内腔165沿液膜带200的行进方向间隔布置,送风腔141和第一回风腔170左右布置于静压箱100的上层,第二回风腔180位于送风腔141的下侧,也就是第一回风腔170的右侧,多个静压送风管内腔122和多个回风管内腔165的右上侧。
请参照图9和图10,从送风通道140的外部看,多个静压送风管120与进风管110连通处表现为居中成排间隔布置的多个方管,多个方管中相邻的两个方管之间的区域设有隔断板171,多个隔断板171将回风通道150中的去除多个回风管内腔165以外的空间划分成第一回风腔170和第二回风腔180。每个隔断板171上开设有通气口1711。通过多个通气口1711,第一回风腔170和第二回风腔180连通。
优选地,回风出风口190与第二回风腔180连通,并与进风口111位于静压箱100的同侧,进一步地减小了静压箱100的外形体积,并将进出风管集中于一侧,便于布管与安装。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将第一回风腔170和第二回风腔180连通,回风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回风出风口设于第一回风腔170,另一个回风出风口设于第二回风腔180。该种布置形式成本低廉,易于制造。
本申请实施例的静压箱100对液膜带200的表面的送回风循环如下:
送风过程:
请参照图11、图12和图13,热风从进风口111进入进风管110,经导流面112改变风向至垂直于液膜带200的表面的方向,实现一次导流;
热风垂直吹向多孔导流板130,从多个小孔131分散吹入静压送风管120,实现一次均流;
热风吹向静压送风管120的内壁并发生风向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压力降低,热风均匀等速地从静压送风管120的靠近多孔导流板130的一端吹向送风口121,实现二次均流;
热风从第一狭缝1211和第二狭缝1212中吹出,由于通道面积骤减,保证第一狭缝1211和第二狭缝1212中吹出的热风的风速较高,能够垂直地吹至液膜带200的表面,并覆盖液膜带200的带宽范围;
多个静压送风管120的第一狭缝1211和第二狭缝1212共同形成沿液膜带200的行进方向上的一定长度上的送风区域,干燥不断行进中的液膜带200的表面。
回风过程:
请参照图11、图12和图14,从液膜带200的表面折回的热风经多孔均流板均流后从回风口161进入回风管160;
折回的热风从回风管160的顶部的第一开口163进入第一回风腔170,从第二开口164进入第二回风腔180;
折回的热风从设于第二回风腔180的回风出风口190排出回风通道150,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回风腔170中的折回的热风通过多个通气口1711流向第二回风腔180。
本申请实施例的静压箱100,其多个送风口121正对液膜带200的表面,能够实现垂直于液膜带200的表面向液膜带200的带宽范围的均匀送风,使所干燥形成的薄膜溶剂含量均匀,进而使其后期拉伸后厚度均匀,提高了薄膜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静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管和多个静压送风管,所述多个静压送风管沿着所述静压送风管的送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静压送风管的送风口包括狭缝,所述狭缝沿着液膜带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狭缝用于向所述液膜带的表面均匀吹送热风;
每个所述静压送风管与所述进风管连通处设置有多孔导流板,所述多孔导流板在所述液膜带的行进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尖端靠近所述液膜带的等腰V型,所述静压送风管在所述液膜带的带宽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多孔导流板左右对称布置;
所述多孔导流板能够改变所述热风的风向以使所述热风均匀经过该所述静压送风管的内腔,并从所述狭缝垂直吹向所述液膜带的带宽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设置有两条,沿垂直于所述液膜带的表面的方向,每条所述狭缝在所述液膜带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液膜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送风管在所述液膜带的行进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尖端远离所述液膜带的等腰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的内壁包括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改变所述进风管中的热风的风向,以使所述热风的风向垂直于所述液膜带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箱包括多个回风管、两个回风腔和至少一个回风出风口,每个所述静压送风管布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回风管之间,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口沿所述液膜带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口的长度与所述静压送风管的送风口的长度相同;
每个所述回风管用于回收从所述液膜带的表面折回的热风以使所述折回的热风经所述两个回风腔并从所述至少一个回风出风口吹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回风腔位于所述回风管在所述液膜带的带宽方向上的两侧,每个所述回风管在所述液膜带的带宽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开口,一个所述开口与一个所述回风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在所述液膜带的行进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尖端远离所述液膜带的等腰三角形,所述回风管包括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尖端对应的顶部,所述顶部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回风腔设有一个所述回风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出风口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所述回风腔之间通过通气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回风出风口位于所述静压箱的同侧。
CN201920788513.1U 2019-05-29 2019-05-29 静压箱 Active CN209955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8513.1U CN209955132U (zh) 2019-05-29 2019-05-29 静压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8513.1U CN209955132U (zh) 2019-05-29 2019-05-29 静压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5132U true CN209955132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7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8513.1U Active CN209955132U (zh) 2019-05-29 2019-05-29 静压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51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3725A (zh) * 2023-04-12 2023-07-14 山东欧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i膜流涎机用静压箱及流涎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3725A (zh) * 2023-04-12 2023-07-14 山东欧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i膜流涎机用静压箱及流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26646B1 (en) Air conditioner
JP2019532191A (ja) 酸化炉
CN113894025B (zh) 一种宽幅多孔风嘴结构
CN209955132U (zh) 静压箱
WO2019024872A1 (zh) 空调器导风板
JPS5819025B2 (ja) ウエブを流体浮揚させる流体噴出ノズルボックスを有するウェブ処理装置
CN218048800U (zh) 涂布烘箱及包括该涂布烘箱的涂布设备
CN113864880A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1468365B (zh) 导风装置和采用该导风装置的工件冷却装置
JP7278280B2 (ja) 薄膜延伸装置の送風装置とその薄膜延伸装置
CN109853201B (zh) 干衣机以及干衣机用风道组件
CA1316668C (en) Pocket ventilator
CN217141021U (zh) 一种风嘴、烘干装置及涂布设备
JP6129683B2 (ja) 蓄電装置
CN205980209U (zh) 送风设备及其出风孔板
CN211233655U (zh) 一种具有干湿气分离功能的烘干房
CN218013887U (zh) 风刀式风嘴烘箱
CN208398459U (zh) 一种用于柜体的风道结构及其自动售货机
CN216094649U (zh) 一种高速宽幅涂布风嘴
CN211550051U (zh) 用于送风装置的风道部件以及送风装置
CN113578704A (zh) 一种高速宽幅涂布风嘴
CN113877784A (zh) 一种极片干燥系统
CN212157907U (zh) 一种用于火腿生产的冷风风干装置
JP5194734B2 (ja) 加湿装置
CN207581901U (zh) 集成式水冷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