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0205U - 一种杯托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杯托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0205U
CN209870205U CN201920758911.9U CN201920758911U CN209870205U CN 209870205 U CN209870205 U CN 209870205U CN 201920758911 U CN201920758911 U CN 201920758911U CN 209870205 U CN209870205 U CN 209870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supporting
frame
clamping fram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89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东辉
张昊
邱鹏
孙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589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0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0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0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托组件和车辆,其中杯托组件包括支撑架、夹持架和容纳盒体,所述夹持架通过第一转动部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持架整体可在伸出所述容纳盒体的打开位置和缩回所述容纳盒体内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持架整体由所述打开位置向所述关闭位置切换时,所述夹持架逐渐靠近所述支撑架转动,且所述夹持架的靠近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端部相对所述容纳盒体沿圆弧形轨迹运动;所述圆弧形轨迹的圆心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轴心不相重合,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轴心位于所述圆弧形轨迹对应的扇形区域内。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杯托的储物空间又改善了杯托的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杯托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托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给人们带来方便,在很多场所,例如车辆、飞机、电影院等等,都设置有用于放置杯具的杯托。如图1所示,杯托一般包括夹持机构a和支撑盖板b,夹持机构a与支撑盖板b一般固定连接,并整体通过悬臂轴销结构c与一容纳盒体d转动连接。
在将杯托的夹持机构a收纳于在容纳盒体d时,由于夹持机构a需要通过容纳盒体d的边缘进入到容纳盒体d的空间内,因此,夹持机构a的转动半径应小于支撑盖板b的转动半径。上述转动半径差使得在布置杯托时,需要将整个悬臂轴销结构c翻出,以增加夹持机构a的有效尺寸。由于悬臂轴销结构c整体外露,因此在影响杯托储物空间的同时还影响了杯托的外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杯托组件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杯托翻出时悬臂轴销结构外露而导致杯托外观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杯托组件,包括支撑架、夹持架和容纳盒体,所述夹持架通过第一转动部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持架整体可在伸出所述容纳盒体的打开位置和缩回所述容纳盒体内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持架整体由所述打开位置向所述关闭位置切换时,所述夹持架逐渐靠近所述支撑架转动,且所述夹持架的靠近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端部相对所述容纳盒体沿圆弧形轨迹运动;
所述圆弧形轨迹的圆心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轴心不相重合,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轴心位于所述圆弧形轨迹对应的扇形区域内。
可选的,所述容纳盒体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圆弧形滑槽,所述夹持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活动嵌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容纳盒体转动时,所述导向件沿所述滑槽运动。
可选的,所述容纳盒体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第一止位结构,所述第一止位结构邻近所述滑槽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一止位结构适于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持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止抵所述导向件。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座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支撑盖板,所述夹持架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容纳盒体内且通过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容纳盒体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盖板用于关闭或开启所述容纳盒体,所述支撑盖板关闭所述容纳盒体时,所述夹持架的远离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端逐渐靠近所述支撑盖板;所述支撑盖板开启所述容纳盒体时,所述夹持架的远离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端逐渐远离所述支撑盖板。
可选的,所述杯托组件还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夹持架与所述支撑座的连接处,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夹持架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簧卡片,所述弹簧卡片具有水平部和自所述水平部弯折形成的卡接部;
所述水平部固定于所述支撑座,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夹持架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容纳盒体的至少一内侧壁还设置有第二止位结构;
所述第二止位结构适于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持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止抵所述支撑盖板。
可选的,所述容纳盒体的靠近所述支撑盖板的底部设置有自弹式锁止机构;
所述支撑座的朝向所述容纳盒体的背侧设置有自弹式销入机构;
所述支撑盖板关闭所述容纳盒体时,所述自弹式销入机构朝向所述自弹式锁止机构运动,所述支撑盖板闭合所述容纳盒体时,所述自弹式销入机构销入所述自弹式锁止机构,以将所述支撑座锁定于所述容纳盒体。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内设置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杯托组件。
可选的,所述杯托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副仪表板后饰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夹持架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并在支撑架相对容纳盒体转动时,使夹持架的端部相对容纳盒体沿圆弧形轨迹运动,由于圆弧形轨迹的圆心与支撑架的转动轴心不相重合,从而使得支撑架在关闭容纳盒体的过程中,夹持架能够产生联动,一边绕支撑架转动一边向支撑架收拢靠近。这样,同样的容纳盒体能够供更大尺寸的夹持架通过并容纳于容纳盒体内,而无需将支撑架与容纳盒体之间的转动结构从容纳盒体内翻出,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既提高了杯托的储物空间又改善了杯托的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杯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托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托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纳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架和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架和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架和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托组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架和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托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杯托组件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架和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式卡爪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杯托组件,包括支撑架1、夹持架2和容纳盒体3;
夹持架2通过第一转动部4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支撑架1和夹持架2均伸入容纳盒体3内,支撑架1通过第二转动部5与容纳盒体3转动连接;
支撑架1和夹持架2整体可在伸出容纳盒体3的打开位置和缩回容纳盒体3内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
支撑架1和夹持架2整体由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切换时,支撑架1相对容纳盒体3转动时,支撑架1带动夹持架2相对支撑架1转动,夹持架2逐渐靠近支撑架1转动,且夹持架2的靠近第一转动部4的端部相对容纳盒体3沿圆弧形轨迹运动;
圆弧形轨迹的圆心与第二转动部5的轴心不相重合,第二转动部5的轴心位于圆弧形轨迹对应的扇形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1和夹持架2构成杯托的主体,其中,在需要使用杯托时,支撑架1的支撑盖板12用于承载杯具,夹持架2用于夹持或限定杯具;在不需要使用杯托时,支撑盖板12用来关闭容纳盒体3。夹持架2可开设至少一个用于夹持或限定杯具的夹持孔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转动部5的轴心位于圆弧形轨迹对应的扇形区域内,可以理解为,相比于圆弧形轨迹的圆心,第二转动部5的轴心更靠近圆弧形轨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夹持架2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并在支撑架1相对容纳盒体3转动时,使夹持架2的靠近第一转动部4的端部相对容纳盒体3沿圆弧形轨迹运动,由于圆弧形轨迹的圆心与支撑架1的转动轴心不相重合,从而使得支撑架1在关闭容纳盒体3的过程中,夹持架2能够产生联动,一边绕支撑架1转动一边向支撑架1收拢靠近。
由于夹持架2产生联动效应,因此,不需要为夹持架2预留运动间隙,或者说,为夹持架2预留的运动间隙更少。从而,对同等大小的容纳盒体3而言,能够供更大尺寸的夹持架2通过并容纳于容纳盒体3内,而无需将第二转动部6从容纳盒体3内翻出,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既提高了杯托的储物空间又改善了杯托的外观效果。或者说,在满足一定直径杯托的基础上,可将容纳盒体3的尺寸减小,从而减小杯托组件所需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架2的靠近第一转动部4的端部相对容纳盒体3沿圆弧形轨迹运动,可通过以下具体方式实现:容纳盒体3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圆弧形滑槽31,滑槽31的圆心与第二转动部5的轴心不相重合,第二转动部5的轴心位于滑槽31对应的扇形区域内;夹持架2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件21,导向件21活动嵌于滑槽31内,支撑架1相对容纳盒体3转动时,导向件21沿滑槽31运动。即,夹持架2的靠近第一转动部4的端部相对容纳盒体3沿圆弧形轨迹运动,可通过导向件21沿滑槽31运动而实现。
可选的,容纳盒体3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第一止位结构34;第一止位结构34邻近滑槽31的至少一端,第一止位结构34适于在支撑架1和夹持架2处于打开位置时止抵导向件21,以防止导向件21脱离滑槽31。
通过设置第一止位结构34,能够进一步提高杯托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1的具体结构以及夹持架2与支撑架1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可采用如下的实施方式:支撑架1包括支撑座11和固定连接于支撑座11的支撑盖板12,夹持架2通过第一转动部4与支撑座11转动连接,支撑座11位于容纳盒体3内且通过第二转动部5与容纳盒体3转动连接。
其中,支撑盖板12用于关闭或开启容纳盒体3,支撑盖板12关闭容纳盒体3时,夹持架2的远离第一转动部4的一端逐渐靠近支撑盖板12;支撑盖板12开启容纳盒体3时,夹持架2的远离第一转动部4的一端逐渐远离支撑盖板12。
具体的,支撑座11绕容纳盒体3转动时,支撑盖板12开启或关闭容纳盒体3,导向件21沿滑槽31运动,夹持架2绕支撑座11转动;
其中,在支撑盖板12开启容纳盒体3时,导向件21从滑槽31的第一端311运动至滑槽31的第二端312;在支撑盖板12关闭容纳盒体3时,导向件21从滑槽31的第二端312运动至滑槽31的第一端311。
如图9所示,在支撑盖板12开启容纳盒体3的过程中,支撑座11绕容纳盒体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支撑盖板12随支撑座11的转动向容纳盒体3外部逐渐翻出;同时,夹持架2绕支撑座11转动,且夹持架2的远离第一转动部4的一端与支撑盖板12边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夹持架2相对支撑盖板12逐渐打开,直至支撑盖板12完全翻出时,夹持架2也完全打开并完全翻出。相应的,在支撑盖板12关闭容纳盒体3的过程中,支撑座11绕容纳盒体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支撑盖板12随支撑座11的转动向容纳盒体3逐渐收拢;同时,夹持架2绕支撑座11转动,且夹持架2远离第一转动部4的一端与支撑盖板12边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夹持架2相对支撑盖板12逐渐关闭,直至支撑盖板12完全关闭时,夹持架2也完全收拢于容纳盒体3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滑槽31的圆心与第二转动部5的轴心不相重合,且夹持架2可绕支撑座11转动,因此,当支撑座11在容纳盒体3内转动时,夹持架2相对支撑座11转动并沿滑槽31打开或收拢。从而,夹持架2从容纳盒体3内翻出时,支撑座11可隐藏在容纳盒体3内,使得杯托的外观效果较佳。
上述第二转动部5既可设置于容纳盒体3的内侧壁,也可设置于支撑座11的外侧。图2中示出了第二转动部5设置于容纳盒体3的内侧壁的示例。
可选的,导向件21位于滑槽31的第二端312时,夹持架2伸出容纳盒体3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支撑盖板12伸出容纳盒体3的宽度。
其中,导向件21位于滑槽31的第二端312的状态即为夹持架2完全伸出容纳盒体3的状态。通过上述设置,可提高夹持架2的夹持尺寸,使夹持架2能够夹持更大直径的杯具。
可选的,导向件21位于滑槽31的第一端311时,支撑盖板12的边缘与夹持架2的边缘相接触。
其中,导向件21位于滑槽31的第一端311的状态即为夹持架2完全收容于容纳盒体3内的状态。在支撑盖板12的边缘与夹持架2的边缘相接触时,支撑盖板12、支撑座11和夹持架2能够围合成类似三角形的结构。这样,在满足支撑盖板12、支撑座11和夹持架2整体占用空间最小的情况下,又能够使得夹持架2的夹持尺寸达到最大,从而提高杯托组件整体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支撑座11可垂直支撑盖板12设置,从而,支撑盖板12、支撑座11和夹持架2在收容于容纳盒体3内时,三者围合成类似直角三角形的结构,根据勾股定理可知,夹持架2的宽度大于支撑盖板12的宽度。从而,导向件21位于滑槽31的第二端312时,夹持架2伸出容纳盒体3的宽度大于支撑盖板12伸出容纳盒体3的宽度。
可选的,如图10至图11所示,杯托组件还包括弹性支撑件6,弹性支撑件6设置于夹持架2与支撑座11的连接处,弹性支撑件6与夹持架2相抵接。
弹性支撑件6能够为夹持架2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从而,在夹持架2从容纳盒体3内翻出时,能够使夹持架2保持水平状态,方便使用。
可选的,弹性支撑件6为弹簧卡片,弹簧卡片具有水平部61和自水平部61弯折形成的卡接部62;
弹簧卡片的水平部61固定于支撑座11,弹簧卡片的卡接部62与夹持架2相抵接。
上述弹簧卡片的结构简单,能够为夹持架2提供较好的支撑力。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弹性支撑件6,夹持架2的支撑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实现。由于杯托无论在闭合状态还是翻出状态,支撑盖板12与夹持架2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可以利用该空间布置支撑结构,实现对夹持架2的支撑。例如,可以在支撑盖板12上设置可伸缩的支撑杆,在夹持架2的相应位置设置用于插入支撑杆的孔,在需要对夹持架2进行支撑时,将支撑杆拉起并伸入该孔内,从而实现夹持架2的支撑。由于实现方式很多,无法穷尽,对此不再具体描述。
可选的,容纳盒体3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第二止位结构33,第二止位结构33适于在支撑架1和夹持架2处于打开位置时止抵支撑盖板12。这样,支撑盖板12开启容纳盒体3时,支撑盖板12朝向第二止位结构33运动,直至支撑盖板12与第二止位结构33相抵接。
具体的,第二止位结构33位于第二转动部5与滑槽31之间,当导向件21运行至滑槽31的第二端312时,支撑盖板12与第二止位结构33相抵接。
通过设置第二止位结构33,在夹持架2完全从容纳盒体3内翻出时,支撑盖板12刚好运动至与第二止位结构33相抵接,从而限制支撑座11进一步绕第二转动部5转动,提高了杯托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稳固性。
可选的,容纳盒体3的靠近支撑盖板12的底部设置有自弹式锁止机构51;
支撑座11的朝向容纳盒体3的背侧设置有自弹式销入机构52;
导向件21运动至滑槽31的第二端312时,自弹式销入机构52销入自弹式锁止机构51,以将支撑座11锁定于容纳盒体3。
自弹式锁止机构51又称push-push锁止机构,自弹式销入机构52又称push-push销入机构,两者统称push-push机构,用户在需要使用杯托时,只需按压支撑盖板12,即可解除支撑座11与容纳盒体3的锁定,用户在不需要使用杯托时,只需将支撑盖板12推入容纳盒体3内即可将支撑座11锁定于容纳盒体3,操作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使用push-push机构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实施方式实现杯托收容于容纳盒体3时的锁止。例如,通过在容纳盒体3的开口的边缘设置一可转动的卡件,利用卡件与支撑盖板12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杯托于容纳盒体3内的锁止。由于容易理解,对此不作具体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16所示,夹持架2的夹持孔21还可设置弹簧式卡爪结构22,该弹簧式卡爪结构22包括卡爪221、卡爪弹簧222、卡爪轴223、卡爪止位224等部件。弹簧式卡爪结构22作为一种较常见的夹持结构,对此不作具体描述。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杯托组件还可包括阻尼、止位毛毡、扭簧、齿轮、螺钉等部件,以使杯托组件在使用时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内设置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杯托组件。
该杯托组件可设置于车辆的副仪表板后饰板。
上述杯托组件的任何实施方式均可适用于车辆内的杯托组件,并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对此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杯托组件,包括支撑架、夹持架和容纳盒体,所述夹持架通过第一转动部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通过第二转动部与所述容纳盒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持架整体可在伸出所述容纳盒体的打开位置和缩回所述容纳盒体内的关闭位置之间切换;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持架整体由所述打开位置向所述关闭位置切换时,所述夹持架逐渐靠近所述支撑架转动,且所述夹持架的靠近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端部相对所述容纳盒体沿圆弧形轨迹运动;
所述圆弧形轨迹的圆心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轴心不相重合,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轴心位于所述圆弧形轨迹对应的扇形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体的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圆弧形滑槽,所述夹持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活动嵌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容纳盒体转动时,所述导向件沿所述滑槽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体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第一止位结构,所述第一止位结构邻近所述滑槽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一止位结构适于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持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止抵所述导向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座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支撑盖板,所述夹持架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容纳盒体内且通过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容纳盒体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盖板用于关闭或开启所述容纳盒体,所述支撑盖板关闭所述容纳盒体时,所述夹持架的远离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端逐渐靠近所述支撑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组件还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夹持架与所述支撑座的连接处,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夹持架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簧卡片,所述弹簧卡片具有水平部和自所述水平部弯折形成的卡接部;
所述水平部固定于所述支撑座,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夹持架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体的至少一内侧壁还设置有第二止位结构;
所述第二止位结构适于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持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止抵所述支撑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体的靠近所述支撑盖板的底部设置有自弹式锁止机构;
所述支撑座的朝向所述容纳盒体的背侧设置有自弹式销入机构;
所述支撑盖板关闭所述容纳盒体时,所述自弹式销入机构朝向所述自弹式锁止机构运动,所述支撑盖板闭合所述容纳盒体时,所述自弹式销入机构销入所述自弹式锁止机构,以将所述支撑座锁定于所述容纳盒体。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内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杯托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副仪表板后饰板。
CN201920758911.9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杯托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09870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8911.9U CN209870205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杯托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8911.9U CN209870205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杯托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0205U true CN209870205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8911.9U Active CN209870205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杯托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0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80974A (en) Articulating cupholder assembly
JP4131202B2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JPH08244514A (ja) 飲料容器のための保持装置
JP2735826B2 (ja) 2つの飲料容器のためのホルダ
KR101551031B1 (ko) 후석 승객용 테이블장치
US5890692A (en) Cup holder device
CN111806349A (zh) 用于车辆的行李箱装置
US7121517B2 (en) Cup holder assembly with sliding partial ring
JP3676782B2 (ja) ドリンクホルダ
CN110641337A (zh) 一种车载便捷式的折叠桌板
JP3646051B2 (ja) 飲み物容器用の保持装置
TW590923B (en) Drawer device
CN107054188B (zh) 具有收折小桌板的汽车座椅
CN209870205U (zh) 一种杯托组件和车辆
KR20220146305A (ko) 히든 타입 홀더 장치 및 상기 홀더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차량 팔걸이 및 운송 수단
JPH1191427A (ja) カップホルダ
JP3406630B2 (ja) アームレストと兼用しうるテーブルの取付装置
CN209965603U (zh) 一种桌板机构
JP3644142B2 (ja) カップホルダ
CN213354246U (zh) 一种靠背骨架及汽车座椅
JP2002144974A (ja) 携帯電話ホルダ
JP6400549B2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背凭れ用スイングカップホルダ
JP3557897B2 (ja) 車両用カップホルダ
CN110962752B (zh) 一种笔架装置及汽车
CN114347908B (zh) 一种扶手箱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