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6343U - 一种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6343U
CN209836343U CN201920336362.6U CN201920336362U CN209836343U CN 209836343 U CN209836343 U CN 209836343U CN 201920336362 U CN201920336362 U CN 201920336362U CN 209836343 U CN209836343 U CN 209836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nozzle unit
stirring
nozzles
degre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63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俊杰
曲银燕
高红杰
岳丽霞
唐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63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6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6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6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其表面流管喷嘴单元具有三个沿垂直方向间隔布置的表面流管喷嘴,表面流管喷嘴的喷向为指向出槽方向;入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搅拌管上的三个入槽搅拌喷嘴中前后两个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85度相交,中间一个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出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搅拌管上的四个入槽搅拌喷嘴中两个间隔布置的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85度相交,另外两个间隔的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车身行走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搅拌管上的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本家产新型可实现在车向电泳过程中,减少电泳缩孔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表面处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
背景技术
在阴极电泳过程中,无论是车身入槽时机械扰动产生的气泡还是电解反应产生的氢气,很容易聚集于车身下表面,如果不能及时从工件表面脱附,从槽液中排出,就很容易形成气泡型缩孔,甚至露底缩孔。缩孔形成后,通过简单的打磨难以彻底消除,并且中涂漆和面漆也难以弥补遮盖,在成品车上也能看到很小的凹陷。这种漆膜弊病不仅影响车身整体外观,更是大大降低了整车的防腐蚀性能,从而影响车身的整体质量。
目前,国内汽车厂前处理和电泳所用的旋转浸入输送系统车身360°旋转浸入浸出,车顶朝下反向输送,在节能减排及工艺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内外表面工艺质量提高:车身处理面积达100%,泳透力提升;电泳膜厚偏差减小;电泳二次流痕减少;前盖、顶盖、后盖外表面颗粒大幅减少。但是对于翻转输送的电泳车身在电泳槽电泳过程中,如果搅拌喷嘴布置还是按照常规的电泳搅拌喷嘴布置,不是针对翻转带来了车身电泳过程特点,另外,该生产线电泳过程中车身前盖和车顶朝下,电泳槽内的气泡和反应产生的气泡附着于前盖和车顶下表面,不能溢出,也会出现上述的电泳气泡缩孔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减少形成电泳气泡缩孔的适用于旋转浸入输送系统输送使用的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包括设在槽体侧壁上的表面流管喷嘴单元、设在槽底的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以及位于所述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中部上方的车身行走区下部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所述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包括入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车身行走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以及出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流管喷嘴单元具有三个沿垂直方向间隔布置的表面流管喷嘴,所述表面流管喷嘴的喷向为指向出槽方向;所述入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搅拌管上的三个入槽搅拌喷嘴中前后两个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85度相交,中间一个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所述出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搅拌管上的四个入槽搅拌喷嘴中两个间隔布置的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85度相交,另外两个间隔的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所述的车身行走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搅拌管上的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
所述车身行走区入槽端下部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喷嘴的呈预定角度向上旋转倾斜布置,且朝向倒置车身车顶表面。
所述表面流管喷嘴单元为多个,间隔布置在所述槽体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家产新型的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通过以上的喷嘴的布置,可以实现在车向电泳过程中,减少电泳缩孔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表面流管喷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车身行走区下部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喷嘴的布置示意图。
图4所示为入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喷嘴的布置图。
图5所示为喷嘴方向朝上的喷嘴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向下倾斜布置的喷嘴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车顶向下的车身倒装在输送装置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包括设在槽体100侧壁上的表面流管喷嘴单元1、设在槽底的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以及位于所述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中部上方的车身行走区下部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5,所述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包括入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2、车身行走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3以及出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4,所述槽体的出槽侧有水槽,以接收自溢流堰口6来的电泳液,水槽上方有格栅7,外侧底部的排液孔口内侧有过滤网8,槽体100通过支架9支撑于支撑面上;以上均为现有技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所述表面流管喷嘴单元具有三个沿垂直方向间隔布置的表面流管喷嘴11,所述表面流管喷嘴的喷向为指向出槽方向(图1中右侧为车身入槽方向,左侧为车身出槽方向);所述入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2的搅拌管上的三个入槽搅拌喷嘴21中前后两个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85度相交,中间一个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所述出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4的搅拌管上的四个出槽搅拌喷嘴41中两个间隔布置的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85度相交,另外两个间隔的出槽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且其自入槽方向起的第一个出槽搅拌喷嘴为的轴线与水平面呈85度相交,所述的车身行走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3的搅拌管上的槽底循环搅拌喷嘴31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的喷嘴的搅拌方向与车身移动方向相反,与水平面呈85度相交的喷嘴的搅拌方向稍微向入槽侧倾斜。
其中,所述的与水平面呈85度相交的喷嘴13可以一个通过过渡的90度弯头10连接喷管的侧壁上的连接管部12来实现,如图5所示,90度弯头10与喷嘴13为螺纹连接,与喷管12通过一个中空螺纹管14连接。
其中,所述车身行走区入槽端下部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喷嘴51呈预定α角度向上旋转倾斜布置,且角度α可调,其搅拌方向与车身移动方向相反,通过改变中部支架上喷嘴方向,朝向倒置车身车顶表面,利于电化学反应速度快的区域车顶表面气泡快速消散,也不影响槽液循环方向。
其中,所述表面流管喷嘴单元为多个,间隔布置并列在所述槽体侧壁上,如图1所示。
通过调整表面流管喷嘴单元1的喷嘴的方向(与车身移动方向相同),这样可以排出车身进入槽液时产生的气泡,原结构中表面流管喷嘴单元1的底部喷嘴与槽壁夹角为45度,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底部安装90度弯头而改为90度,这样可使该喷嘴正对倒置的车身200(具有车窗210,车身200固定在旋转浸入输送系统的车身橇体300上),以增强喷嘴对车身的吹扫冲刷效果,使得车身入槽时产生并压迫于前盖和车顶下方的气泡尽快排出,避免气泡聚集,形成气泡型缩孔。
由于电泳刚开始的阶段,漆膜较薄,所以湿膜电阻较小,电流较大,反应比较剧烈,故此阶段内电解产生的氢气较多;一段时间后,车身表面膜厚增大,导致湿膜电阻增大,电流也随着减小,反应剧烈程度下降。因此,为避免反应初始阶段产生的大量氢气在前盖和车顶下方聚集,使氢气尽快脱离车身表面排出,就可改善气泡型缩孔缺陷。将电泳槽底部分喷嘴(即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部分喷嘴,如前所述)方向由水平调整为近似垂直向上,使喷嘴正对车身,形成对前盖和车顶的冲刷,促使氢气脱离车身表面,即可改善气泡型缩孔缺陷。
由于电泳槽的槽底搅拌管喷嘴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水平推动力,保证槽液的循环流动,维持槽液成分的均匀稳定,避免电泳漆的沉积,所以喷嘴方向改为近似垂直向上后,势必会削弱该喷嘴区域槽液的循环流动,并且会对周围水平喷嘴区域的流动产生扰流,因此如上述按间隔调整设置的原则进行调整布置。
另外在车身行走区域,底部搅拌喷嘴的喷嘴方向与车身行走方向相反,形成逆向搅拌,增大流体与车身的相对速度,提高冲刷效果,有助于驱散车顶表面的气泡,同时使车身周围的槽液得到快速更新,提高电泳。
另外,在槽体的出槽侧及入侧槽的侧壁上也相应的侧搅拌喷嘴,其中在入槽侧为两个,出槽侧为一个。
经过以上结构调整后,进行出车验证,发现前盖和车顶上的缩孔以及露底缩孔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并且在后期倒槽时未发现有电泳漆沉积现象。
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表面流管喷嘴和槽底搅拌管的部分喷嘴,可以在不影响电泳循环效果的同时,增强对车身下表面的冲刷作用,有效的解决了气泡型缩孔的问题,提高了电泳漆膜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包括设在槽体侧壁上的表面流管喷嘴单元、设在槽底的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以及位于所述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中部上方的车身行走区下部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所述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包括入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车身行走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以及出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流管喷嘴单元具有三个沿垂直方向间隔布置的表面流管喷嘴,所述表面流管喷嘴的喷向为指向出槽方向;所述入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搅拌管上的三个入槽搅拌喷嘴中前后两个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85度相交,中间一个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所述出槽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搅拌管上的四个入槽搅拌喷嘴中两个间隔布置的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85度相交,另外两个间隔的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所述的车身行走区槽底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搅拌管上的搅拌喷嘴的轴线与水平面呈5度向下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行走区入槽端下部循环搅拌管喷嘴单元的喷嘴的呈预定角度向上旋转倾斜布置,且朝向倒置车身车顶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流管喷嘴单元为多个,间隔布置在所述槽体侧壁上。
CN201920336362.6U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 Active CN209836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6362.6U CN209836343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6362.6U CN209836343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6343U true CN209836343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6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6362.6U Active CN209836343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63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3433A (zh) * 2021-03-03 2021-05-28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涂装电泳槽底部喷淋装置
CN113445106A (zh) * 2021-07-23 2021-09-28 重庆福泰涂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泳槽液循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3433A (zh) * 2021-03-03 2021-05-28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涂装电泳槽底部喷淋装置
CN113445106A (zh) * 2021-07-23 2021-09-28 重庆福泰涂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泳槽液循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445106B (zh) * 2021-07-23 2022-08-19 重庆福泰涂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泳槽液循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36343U (zh) 一种翻转机输送线电泳槽
CN104532325A (zh) 一种自动清理电泳浮漆的电泳涂料装置
CN106975375B (zh) 微气泡装置、脱硫设备、氧化以及提升水体含氧量的方法
CN209189386U (zh) 一种中药材清洗设备
CN111889245B (zh) 一种用于桥梁钢结构的喷涂装置
CN203715779U (zh) 带喷洒装置的辅助管理槽
CN201735212U (zh) 重力油水分离器
CN107876350B (zh) 一种金属表面雾化喷淋前处理设备
CN203668537U (zh) 一种船型汽车涂装生产线阴极电泳槽
CN216074065U (zh) 一种防脱落的板簧零片电泳涂装生产线
CN213112603U (zh) 一种溶气气浮机
CN104015700A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快速循环洗车系统
CN108034986A (zh) 一种电镀铜槽液上下槽循环系统
CN209612931U (zh) 一种废盐精制用氧化塔
CN107937902A (zh) 一种金属表面雾化喷淋前处理工艺
CN208667205U (zh) 一种混合网格旋流絮凝反应池
CN220485381U (zh) 一种电泳槽喷淋消泡结构
CN207567075U (zh) 一种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
CN206260672U (zh) 一种海胆清洗装置
CN108404841A (zh) 用于清洗阻垢剂分散剂生产的反应装置
CN215842425U (zh) 倾斜双层对喷脱硫装置
CN213132280U (zh) 一种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20026480U (zh) 一种炉窑烟气重金属洗涤装置
CN220215980U (zh) 一种节水型吸收塔除雾器冲洗循环装置
CN109701472A (zh) 一种废盐精制用氧化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