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3782U - 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3782U
CN209833782U CN201920701344.3U CN201920701344U CN209833782U CN 209833782 U CN209833782 U CN 209833782U CN 201920701344 U CN201920701344 U CN 201920701344U CN 209833782 U CN209833782 U CN 209833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eleton
arc pole
vertical beam
stand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13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忠根
程轩阳
王寿丰
芩道辉
倪弼
吴伟臣
王发兴
胡艳南
张风雨
余天凯
马典华
罗雨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ylch Auto Part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ylch Auto Part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ylch Auto Part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Mylch Auto Part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013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3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3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3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其包括前骨架、后骨架、顶骨架、左骨架及右骨架,前骨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上弧杆及下弧杆,上弧杆设于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端,上弧杆包括第一上弧杆、第二上弧杆及斜撑,第一上弧杆和第二上弧杆通过斜撑相连接,顶骨架包括第一顶弧杆和第二顶弧杆,左骨架和右骨架分别包括左横梁和右横梁,左横梁与第一顶弧杆、右横梁与第二顶弧杆的夹角处均设有加强件。本实用新型前骨架的左立柱和右立柱均由多根并列设置为一体的竖梁构成,前骨架的上弧杆由斜撑、相错位的第一上弧杆和第二上弧杆构成,前骨架与顶骨架、左右骨架之间设置有加强件,这样,容易受到撞击的前骨架结构稳固,更耐冲击、不易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前围部分首先遭受撞击,若前围的结构强度不足,就会导致前围变形,变形后的骨架会伸入车身,造成司机和乘客伤亡。目前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大多采用框架式结构,即先将直杆件和弧杆件加工好后,由一根根直杆件或弧杆件进行拼装焊接来生产出汽车的前围骨架总成,这样采用单根直杆件或弧杆件依次焊接而成的前围骨架强度不够高,在发生较为剧烈的撞击时,前围骨架容易变形,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包括前骨架、后骨架、顶骨架、左骨架及右骨架,所述前骨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上弧杆及下弧杆,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均包括多根并列设置为一体的竖梁,所述上弧杆设于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端,所述上弧杆包括第一上弧杆、第二上弧杆及斜撑,所述第一上弧杆和第二上弧杆相错位设置,并通过所述斜撑相连接,所述下弧杆设于上弧杆的下方,所述后骨架为拱门状,所述顶骨架包括第一顶弧杆和第二顶弧杆,所述第一顶弧杆和第二顶弧杆的一端均与后骨架相固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相固接,所述左骨架和右骨架分别包括左横梁和右横梁,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的一端均与后骨架相固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相固接,所述左横梁与第一顶弧杆、所述右横梁与第二顶弧杆的夹角处均设有加强件。
优选地,所述顶骨架还包括第三顶弧杆和第四顶弧杆,所述第三顶弧杆和第四顶弧杆均设于第一顶弧杆和第二顶弧杆之间,所述第三顶弧杆与第四弧杆之间、所述第四弧杆与后骨架之间均设有多根加强弧杆。
优选地,所述左骨架和右骨架还分别包括左竖梁和右竖梁,所述左竖梁的顶端与左横梁相固接,所述左竖梁与左立柱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梁,所述第一加强梁与左横梁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右竖梁的顶端与右横梁相固接,所述右竖梁与右立柱之间、与后骨架之间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加强梁。
优选地,所述竖梁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及第三竖梁,所述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及第三竖梁的横截面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呈三角状,并与所述前骨架、顶骨架、左骨架或右骨架固接成一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前骨架的左立柱和右立柱均由多根并列设置为一体的竖梁构成,前骨架的上弧杆由斜撑、相错位的第一上弧杆和第二上弧杆构成,同时,前骨架与顶骨架、左右骨架之间设置有加强件,这样,容易受到撞击的前骨架结构稳固,前围骨架更耐冲击、不易变形。
2、本实用新型的顶骨架上的第三顶弧杆和第四顶弧杆,以及设于第三顶弧杆与第四弧杆之间、第四弧杆与后骨架之间的多根加强弧杆,使前围骨架的结构更加稳固,进一步增加了前围骨架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左立柱和右立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5为上弧杆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骨架,11.左立柱,12.右立柱,121.第一竖梁,122.第二竖梁,123.第三竖梁,13.上弧杆,131.第一上弧杆,132.第二上弧杆,133.斜撑,14.下弧杆;
2.后骨架;
3.顶骨架,31.第一顶弧杆,32.第二顶弧杆,33.第三顶弧杆,34.第四顶弧杆,35.加强弧杆;
4.左骨架,41.左横梁,42.左竖梁,43.第一加强梁,44.连接杆;
5.右骨架,51.右横梁,52.右竖梁,53.第二加强梁;
6.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包括前骨架1、拱门状的后骨架2、顶骨架3、左骨架4及右骨架5。
配合图1至图5所示,前骨架1包括左立柱11、右立柱12、上弧杆13及下弧杆14,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均包括多根并列设置为一体的竖梁,上弧杆13设于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的顶端,上弧杆13包括第一上弧杆131、第二上弧杆132及斜撑133,第一上弧杆131和第二上弧杆132相错位设置,并通过斜撑133相连接,通过这种方式第一上弧杆131和第二上弧杆132之间可以相互缓冲,使上弧杆13更耐冲击、不易变形,下弧杆14设于上弧杆13的下方。
竖梁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竖梁121、第二竖梁122及第三竖梁123,第一竖梁121、第二竖梁122及第三竖梁123的横截面依次减小,前围被撞击时,第一竖梁121所受的撞击力最大,往后依次减小,使得第二竖梁122和第三竖梁123具有缓冲的作用。
顶骨架3包括第一顶弧杆31和第二顶弧杆32,第一顶弧杆31和第二顶弧杆32的一端均与后骨架2相固接、另一端分别与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相固接。顶骨架3还包括第三顶弧杆33和第四顶弧杆34,第三顶弧杆33和第四顶弧杆34均设于第一顶弧杆31和第二顶弧杆32之间,第三顶弧杆33与第四弧杆34之间、第四弧杆34与后骨架2之间均设有多根加强弧杆35,加强弧杆35使前围骨架的结构更加稳固,进一步增加了前围骨架抗变形能力。
左骨架4和右骨架5分别包括左横梁41和右横梁51,左横梁41和右横梁51的一端均与后骨架2相固接、另一端分别与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相固接,左横梁41与第一顶弧杆31、右横梁51与第二顶弧杆32的夹角处均设有加强件6。在本实施例中,加强件6呈三角状,并与前骨架1、顶骨架3、左骨架4或右骨架5固接成一体,加强件6加固了前围骨架整体的稳定性,使前围骨架的抗变形能力更好。
左骨架3和右骨架4还分别包括左竖梁42和右竖梁52,左竖梁42的顶端与左横梁41相固接,左竖梁41与左立柱11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梁43,第一加强梁43与左横梁41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杆44,右竖梁52的顶端与右横梁51相固接,右竖梁52与右立柱12之间、与后骨架2之间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加强梁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骨架、后骨架、顶骨架、左骨架及右骨架,所述前骨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上弧杆及下弧杆,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均包括多根并列设置为一体的竖梁,所述上弧杆设于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端,所述上弧杆包括第一上弧杆、第二上弧杆及斜撑,所述第一上弧杆和第二上弧杆相错位设置,并通过所述斜撑相连接,所述下弧杆设于上弧杆的下方,所述后骨架为拱门状,所述顶骨架包括第一顶弧杆和第二顶弧杆,所述第一顶弧杆和第二顶弧杆的一端均与后骨架相固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相固接,所述左骨架和右骨架分别包括左横梁和右横梁,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的一端均与后骨架相固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相固接,所述左横梁与第一顶弧杆、所述右横梁与第二顶弧杆的夹角处均设有加强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骨架还包括第三顶弧杆和第四顶弧杆,所述第三顶弧杆和第四顶弧杆均设于第一顶弧杆和第二顶弧杆之间,所述第三顶弧杆与第四弧杆之间、所述第四弧杆与后骨架之间均设有多根加强弧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骨架和右骨架还分别包括左竖梁和右竖梁,所述左竖梁的顶端与左横梁相固接,所述左竖梁与左立柱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梁,所述第一加强梁与左横梁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右竖梁的顶端与右横梁相固接,所述右竖梁与右立柱之间、与后骨架之间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加强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及第三竖梁,所述第一竖梁、第二竖梁及第三竖梁的横截面依次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呈三角状,并与所述前骨架、顶骨架、左骨架或右骨架固接成一体。
CN201920701344.3U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 Active CN209833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1344.3U CN209833782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1344.3U CN209833782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3782U true CN209833782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97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1344.3U Active CN209833782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37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3099B (zh) 乘用车前地板骨架结构
WO2016046591A1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CN105539587A (zh) 一种客车模块化后悬梁结构
CN209833782U (zh) 一种改进的汽车前围骨架总成
CN204250050U (zh) 一种用于四轮车的车架
CN101559788B (zh) 诱导缓冲独立组合式翻车保护结构
CN205891000U (zh) 车身尾部加强结构
CN203020064U (zh) 一种燃油箱防撞结构
CN205890808U (zh)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N104260790A (zh) 一种客车驾驶员保护结构
CN103832521B (zh) 双加强管抑振复合车架
CN206367513U (zh) 一种全地形车车架
CN204124213U (zh) 一种客车驾驶员保护结构
CN209305654U (zh) 电动汽车的半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结构
CN106985911A (zh) 一种全地形车车架
CN104608831A (zh) 具有无焊缝或消除焊缝应力的安全结构的客车
CN208325124U (zh) 一种具有缓冲吸能功能的纯电动四驱客车前围骨架总成
CN106042855A (zh) 一种四轮车侧面防撞结构
CN202449071U (zh) 一种前围下骨架加强结构
CN204641907U (zh) 具有无焊缝或消除焊缝应力的安全结构的客车
CN205327181U (zh) 一种客车高强度前围骨架
CN204750289U (zh) 一种四轮车底框架前部防撞加强结构
CN205769588U (zh) 汽车前舱前立柱
CN218343670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CN206494037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