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3807U - 液压卸货门总成 - Google Patents

液压卸货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3807U
CN209813807U CN201920230266.3U CN201920230266U CN209813807U CN 209813807 U CN209813807 U CN 209813807U CN 201920230266 U CN201920230266 U CN 201920230266U CN 209813807 U CN209813807 U CN 209813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hinge
door
hinge shaft
cargo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02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成元
王伟
李贵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ongchang Tianm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ongchang Tianm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ongchang Tianm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ongchang Tianm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02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3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3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38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连接于自卸车的货厢外侧的液压卸货门总成,属于自卸车技术领域,包括门盖总成、连接门盖总成与货厢的双铰链总成以及连接双铰链总成与货厢的液压驱动总成;其中,双铰链总成包括固定在货厢上的铰链座、固定在门盖总成上的铰链臂以及连接铰链座和铰链臂的中间连接座;所述中间连接座通过第一绞轴和第二绞轴分别与铰链座和铰链臂铰接,同时,通过第三绞轴与液压驱动总成的一端铰接。本实用新型提供其卸货门的开启通过液压缸作用完成,不受门盖自身重力及所装载货物影响,能够顺利卸货。

Description

液压卸货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卸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卸车货厢的卸货门总成。
背景技术
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又称翻斗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货厢及驱动装置等部件组成。自卸车的货厢分后向倾翻式和侧向倾翻式两种,通过操纵驱动装置控制液压举升机构的活塞杆运动实现倾翻动作。现有技术中,后向倾翻式货厢较普遍,其卸货方式为:货箱举升后,货厢的后门依靠自身重力以及货物冲击力打开一定角度,从而实现卸货,但该方式当货厢中运载的介质密度较小或者体积较大时,容易造成卸货不畅,甚至无法完成卸货。
实用新型内容
本是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卸货门总成,其卸货门的开启通过液压缸作用完成,不受门盖自身重力及所装载货物影响,能够顺利卸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卸货门总成,固定安装于自卸车的货厢外侧,包括门盖总成、连接门盖总成与货厢的双铰链总成以及连接双铰链总成与货厢的液压驱动总成;其中,双铰链总成包括固定在货厢上的铰链座、固定在门盖总成上的铰链臂以及连接铰链座和铰链臂的中间连接座;所述中间连接座通过第一绞轴和第二绞轴分别与铰链座和铰链臂铰接,同时,通过第三绞轴与液压驱动总成的一端铰接。优选的,第三绞轴位于第一绞轴和第二绞轴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于,所述铰链臂包括限制铰链臂绕第二绞轴向货厢内侧旋转的限位块。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液压卸货门总成包括固定在货厢两侧的边钩总成,所述门盖总成两侧设有与边钩总成配合的门闩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门盖总成与货厢闭合时,所述门盖总成与第二绞轴之间的距离加上第一绞轴与第二绞轴之间的距离的和,大于门盖总成与第一绞轴之间的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门盖总成上设置有可开启的门中门组件。
上述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铰链总成位于货厢顶部两侧,所述液压驱动总成位于货厢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通过液压驱动总成推动双铰链总成中部,从而带动与双铰链总成连接的门盖总成绕第一绞轴开启,能够在准备卸货时不受门盖自身重力及所装载货物影响,提高了卸货效率,同时使门盖总成的开启半径小于门盖总成的高度,降低了开门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通过限位块限制门盖总成绕第二绞轴旋转,缩短了门盖总成完全开启所需要的液压驱动总成的行程,缩短了液压驱动总成中油缸的长度,减小了整体的设计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通过增加边钩总成、相应的门闩部以及设置门盖总成与第一绞轴和第二绞轴的相对位置,使液压驱动总成在推动过程中先推动门板沿货厢边沿运动完成门闩部的脱扣,然后再通过限位块定位门盖总成,使门盖总成绕第一绞轴旋转开启。一方面边钩总成和门闩部的配合可以对门盖总成实现锁定限位,另一方面该结构可以通过设置门中门组件同时实现两种开启方式,完成袋装货物等货物类型的装、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铰链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中间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实施例的脱扣临界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1实施例的开启到位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货厢,200、双铰链总成,210、铰链座,220、铰链臂,221、限位块,230、中间连接座,231、第一绞轴,232、第二绞轴,233、第三绞轴,300、门盖总成,310、门闩部,400、液压驱动系统总成,410、液压缸座,420、液压缸头,430、液压缸,500、边钩总成,600、门中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在垂直方向上开启的液压卸货门总成,安装在自卸车的货厢100后方的外侧。具体的,本实施例包括用于从后侧封闭货厢空间的门盖总成300、连接门盖总成300与货厢100的双铰链总成200以及连接双铰链总成200与货厢100的液压驱动总成400。其中,在货厢100下部两个,各焊接有一个用于锁紧门盖总成300的边钩总成500,边钩总成500的开口向上,与门盖总成300的开启方向相同,同时,通过限制安装在门盖总成300上的门闩部31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实现对门盖总成300的锁紧;双铰链总成200包括固定在货厢100上的铰链座210、固定在门盖总成300上的铰链臂220以及连接铰链座210和铰链臂220的中间连接座230;液压驱动总成400的液压缸座410固定安装在货厢100的侧面,液压缸430与液压缸座410铰接固定,液压缸头420插入中间连接座230底部中间的中空槽位置并通过第三绞轴233与中间连接座230铰接固定;中间连接座通过第一绞轴231和第二绞轴232分别与铰链座210和铰链臂220铰接。
本实施例中,第三绞轴位于第一绞轴和第二绞轴之间。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思路,第三绞轴也可以位于其他方便液压缸430驱动中间连接座230的更好位置。
本实施例中,铰链臂220在靠近中间连接座230的临近第二绞轴23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铰链臂绕第二绞轴230向货厢100内侧旋转的限位块221。在门盖总成300与货厢100闭合时,限位块221内侧与中间连接座230配合的平面与中间连接座第二绞轴侧的平面具有一个夹角。
下面以门盖总成300从关闭到完全开启的过程为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当本实施例处于闭合状态时:如图5所示,此时门闩部310落入边钩总成500的斜边槽内,实现了对门盖总成300在水平方向的锁紧,液压缸430完全收回,并锁紧中间连接座230,使第二绞轴232不能绕第一绞轴23·1运动,实现了对门盖总成300在垂直方向的锁定;此时,门盖总成与第二绞轴之间的距离加上第一绞轴与第二绞轴之间的距离的和大于门盖总成与第一绞轴之间的距离。如图6所示,限位块内侧与中间连接座配合的平面与中间连接座第二绞轴侧的平面具有一个夹角C。
当本实施例开始脱扣时:液压缸头420推动中间连接座230绕第一绞轴231向外侧转动,同时,铰链臂220绕第二绞轴232向内侧转动,夹角C逐步减小为零度,门盖总成300在铰链臂220的带动下沿货厢向上提升,然后到达如图7所示的脱扣临界状态。此时,门盖总成与第二绞轴之间的距离加上第一绞轴与第二绞轴之间的距离的和等于门盖总成与第一绞轴之间的距离,门闩部310已脱出边钩总成500锁定,并且由于限位块221的作用门闩部310与第一绞轴231之间的距离不再变化。
当本实施例完成脱扣后,液压缸头420继续推动中间连接座230向外侧转动,同时由于限位块221作用,门盖总成300被铰链臂220带动向外侧打开至如图8所示位置,完成门盖总成300的完全开启。
本实施例的闭合过程,为上述动作的逆向流程,即液压缸头420回收,门闩部310先沿一个圆弧轨迹向内侧运动,在落入边钩总成500开口范围后,由圆周运动变为垂直运动并落入边钩总成500内,完成锁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铰链总成位于货厢顶部两侧,所述液压驱动总成位于货厢两侧。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具有门中门功能的液压卸货门,可以垂直开启货厢和水平开启货厢的功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门盖总成300上还设有门中门组件60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门中门组件600是一种左右开启的双开门结构,当门盖总成300处于闭合状态时,通过左右开启门中门组件600,依然可以实现对货厢的装货、卸货操作,开启半径可以进一步缩小,更适合于袋装等货物的装货、卸货操作。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技术方案以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结构和动作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思路饥结合一般机械领域常识所作出的改进,应当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液压卸货门总成,固定连接于自卸车的货厢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盖总成、连接门盖总成与货厢的双铰链总成以及连接双铰链总成与货厢的液压驱动总成;其中,双铰链总成包括固定在货厢上的铰链座、固定在门盖总成上的铰链臂以及连接铰链座和铰链臂的中间连接座;所述中间连接座通过第一绞轴和第二绞轴分别与铰链座和铰链臂铰接,同时,通过第三绞轴与液压驱动总成的一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卸货门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三绞轴位于第一绞轴和第二绞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卸货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臂包括限制铰链臂绕第二绞轴向货厢内侧旋转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卸货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货厢两侧的边钩总成,所述门盖总成两侧设有与边钩总成配合的门闩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卸货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在门盖总成与货厢闭合时,所述门盖总成与第二绞轴之间的距离加上第一绞轴与第二绞轴之间的距离的和大于门盖总成与第一绞轴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卸货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在门盖总成与货厢闭合时,限位块内侧与中间连接座配合的平面与中间连接座第二绞轴侧的平面具有一个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卸货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盖总成上设置有可开启的门中门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卸货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铰链总成位于货厢顶部两侧,所述液压驱动总成位于货厢两侧。
CN201920230266.3U 2019-02-25 2019-02-25 液压卸货门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13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0266.3U CN209813807U (zh) 2019-02-25 2019-02-25 液压卸货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0266.3U CN209813807U (zh) 2019-02-25 2019-02-25 液压卸货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3807U true CN209813807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026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13807U (zh) 2019-02-25 2019-02-25 液压卸货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3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8360A (zh) 一种新型翼开启自卸半挂车及其自卸方法
CN214728448U (zh) 一种汽车机械用抬升装置
CN209813807U (zh) 液压卸货门总成
CN101612911B (zh) 集成液压后厢板式自卸车厢
CN103010067A (zh) 自卸车车厢后门开闭装置
CN217374283U (zh) 一种带固定底架和边梁的活动底板式车厢结构
CN203739716U (zh) 一种车厢后门液压锁启装置
CN113291872B (zh)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CN214929237U (zh) 一种新型翼开启自卸半挂车
CN205768886U (zh) 双向翻转自卸车
CN211495390U (zh) 一种侧开门集装箱
CN211943078U (zh) 一种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
CN109484271B (zh) 一种自卸车的后厢门锁紧装置
CN216660063U (zh) 自卸车后厢开启机构及自卸车
CN201245102Y (zh) 后盖卷扬式同步举升自卸车厢
CN221090617U (zh) 用于货箱的尾门机构、货箱及车辆
CN212738312U (zh) 一种自卸车后门上锁装置
CN201245103Y (zh) 后盖卷扬式同步举升自卸车厢
CN221023420U (zh) 一种集装箱运输车后门安全装置及集装箱运输车
CN211892969U (zh) 一种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
CN215907671U (zh) 一种车箱后门开启装置
CN117303030B (zh) 一种角件和边梁固定式侧翻自卸集装箱
CN213322813U (zh) 一种散货自卸车专用尾部厢门
CN213594096U (zh) 一种自卸车大箱顶盖未闭合限速装置
CN216709133U (zh) 一种特种车车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2165 No. 6, Ganjiang Road, Shijiazhu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HONGCHANG TIANMA SPECIAL-PURPOSE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052165 south end of Qingyuan street, Liangc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BEI HONGCHANG TIANMA SPECIAL-PURPOSE AUTOMOBILE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