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9258U -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99258U
CN209799258U CN201920183047.4U CN201920183047U CN209799258U CN 209799258 U CN209799258 U CN 209799258U CN 201920183047 U CN201920183047 U CN 201920183047U CN 209799258 U CN209799258 U CN 209799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guide rail
inner cavity
hollow inn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30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
李中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Xiaox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Xiaox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Xiaox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Xiaox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30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99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99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992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包括四根井道立柱和多跟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框架结构,井道立柱具有可作为配重升降通道的中空内腔;其中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利用导轨自身的强度和刚度,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使得本申请的井道立柱占据空间小,在井道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井道内部的空间可以扩展,轿厢所在的空间增大,使得轿厢内部的空间可以更大。中空内腔作为配重升降通道,则配重就被隐藏于井道立柱内,不会裸露在外,也就不会遮挡井道侧面。

Description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别墅内都安装有私人电梯,这类电梯有别于高楼大厦的电梯,别墅电梯更加追求美观性、经济性、空间利用率。别墅电梯井道是电梯升降的通道,它决定着电梯的占用空间。现有的别墅电梯井道为实际墙体,在别墅这种小型场所内,设置实际墙体占用较大空间,而且在建筑初期就需要预留电梯位置,无法后续安装,并不适用。
而且电梯作为一种升降装置,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电梯均配置有导轨,即可用于电梯轿厢升降导向,同时又作为轿厢停止钳制部件,但是现有的电梯的导轨均是安装在轿厢的两侧边,也处于井道的侧面中间部位,导轨不对井道起任何支撑作用,这就造成导轨外露,会造成室内的人员及轿厢内人员视线阻碍,井道需要有承重部件进行承重,井道整体重量大,安装复杂化。
而且现有的电梯多需要使用配重来平衡轿厢的重量,但是使用的配重多放置在井道侧面,配重裸露在外,不太美观,而且随着轿厢的升降,配重也同时降升,容易给人造成压抑感。配重设置在井道侧面,还会占据井道内的空间,缩小轿厢的使用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了现有的导轨在井道中不起承重作用,造成井道需要有承重部件进行承重,井道整体重量大,安装复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充分利用导轨的特性,简化井道支撑结构,降低井道整体重量,同时减少井道立柱的尺寸,使得轿厢的空间尽可能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井道立柱内部设置空腔,配重隐藏于空腔内,避免配重裸露,且将配重设置于井道立柱处,避免配重遮挡井道侧面,同时不会占据井道侧面空间,使得轿厢的空间尽可能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包括四根井道立柱和多跟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框架结构,井道立柱具有可作为配重升降通道的中空内腔;其中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
作为电梯升降运行所需的井道,在井道内均需要安装导轨,导轨在轿厢运行时起导向作用外,还用来与电梯轿厢上的安全钳配合承受轿厢,电梯制动时的冲击力,安全钳紧急制动时的冲击力,因此井道内固定的导轨刚性强,可靠性高,现有的电梯井道中,导轨都是固定于井道立柱上,由井道立柱作为井道的承力件,导轨不承担井道的支撑,因此现有的电梯井道立柱需要有额外的支撑部件进行支撑,为了满足足够的支撑强度,额外的支撑部件不管是尺寸、体积、重量和成本都需要考虑;本申请的四根井道立柱中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此处的承力件是作为井道的承力件,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同时导轨还承担其在电梯轿厢运行中应该具有的功能,正好利用了导轨的特性,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使得本申请的井道立柱占据空间小,在井道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井道内部的空间可以扩展,轿厢所在的空间增大,使得轿厢内部的空间可以更大,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之后,本申请的井道所用的材料减少,整体重量下降,运输和安装更加方便,成本下降,井道横梁与井道立柱相连呈框架结构,使得井道立柱之间形成一个共同体,电梯井道更加稳定;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一般都需要配备两根导轨,因此本申请中的导轨承力件至少两根,其余的为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非导轨部件承力件表示不是用导轨作为承力件,比如用传统的井道立柱结构作为承力件,当然,也可以是三根导轨作为承力件,一根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还可以是四根井道立柱均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井道立柱一般布置在井道的四个角上,导轨作为井道的承力件,也表示导轨是布置在井道的角上位置,这样井道的侧面部位没有导轨,导轨不会遮挡视线;井道横梁连接井道立柱,使得四根井道立柱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结构,提高稳定性,井道横梁可以是水平布置并垂直井道立柱连接,也可以是相对井道立柱倾斜的方式连接井道立柱;为确保井道立柱的支撑稳定性,井道横梁上下间隔的距离不会很远,最大不会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就是上下相邻建筑层之间的高度,因此井道横梁一般设置于井道立柱对应建筑层的位置,这样建筑层还可以对井道横梁起到遮挡作用,井道横梁不影响轿厢内乘员的视线,为了提高稳定性,还可以在建筑层之间也增设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内具有中空内腔,该中空内腔作为电梯轿厢配重的升降通道,这样配重就被隐藏在中空内腔内,配重不会裸露在外,而且井道立柱在角的位置,这样配重也被分置在角的位置,井道侧面部位就不会有配重升降,也就不会遮挡井道侧面,这样使得轿厢所处的空间尽可能大;配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布置,四根井道立柱内均布置配重,或者选择其中一根或者两根或者三根进行布置,中空内腔的数量至少与配重的布置位置相同,或者为了简化零部件,四根井道立柱均具有中空内腔,这样配重的布置选择可以随意。
作为优选,井道包括顶框,井道立柱上端连接顶框,顶框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中空内腔相连通。如果轿厢属于顶驱,则顶驱机构安装在顶框,或者在顶框上安装转向轮,曳引绳经转向轮转向并将配重导入到井道立柱内,通孔正是中空内腔连通外部的通道口;或者采用底驱或者侧驱,驱动方式及驱动器的放置位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作为优选,导轨为T型导轨,T型导轨通过连接件连接外围板,外围板、连接件和导轨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或者导轨连接空心管,空心管内部为所述的中空内腔。导轨作为承力件起承力作用,导轨为T形状,单根导轨无法围出中空内腔,此处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连接件连接外围板后,即可与导轨围出中空内腔;第二种是直接连接空心管,利用空心管的内腔作为井道立柱的中空内腔。
作为优选,连接导轨的空心管为金属管或是高强非金属管;金属管为圆管或者方管,金属管上开设破口,并在破口处连接连接板,导轨固定于连接板上;高强非金属管采用玻璃钢、或者是防腐木。空心管采用金属管,比如钢管、铝管或者是不锈钢管,金属管取材方便,也可以是高强非金属管,比如玻璃钢管、防腐木管或者硅管等;导轨布置在井道立柱的位置,则导轨具有特定的角度,在金属管上开设破口,则可以使得导轨的朝向符合使用要求,采用圆管连接导轨,由于圆管的外形为圆柱面,导轨的安装面为平面,为了方便导轨固定连接,在圆管外表设置破口并连接连接板,连接板具有平面部用于固定导轨,如果是方管,也可以设置破口并连接连接板。
作为优选,非导轨部件采用采用折弯板,或者钢管,或者简单断面型材,或者复杂断面型材。
作为优选,折弯板上连接连接件,折弯板和连接件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或者连接件上连接外围板,折弯板、连接件和外围板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折弯板是由平板折弯而成,经过弯折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如果厚度较薄的平板,则可以弯折出翻边提高强度,平板弯折一次形成角形,比如直角形,弯折两次形成槽形,弯折三次就可形成C形,根据需要还可以弯折更多次,平板折弯后形成半包围的结构,为了加强及定型,也为了便于连接,可以在折弯板上连接连接件,连接件与折弯板相垂直,这样连接件可以对折弯板进行加强,同时也保持折弯板的弯折形状,避免变形,井道横梁可以连接于连接件上,或者井道横梁连接于折弯板上;根据折弯板的形状、放置位置,围出中空内腔所用的部件也不同,比如:折弯板为直角状折弯,折弯板处于井道立柱的外侧,折弯板侧边横向连接连接件,这样折弯板与连接件即可围出中空内腔。
作为优选,非导轨部件采用钢管,钢管为承力圆钢管或者是承力方钢管,钢管的内腔为所述的中空内腔。钢管是标准件,取材方便,而且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所需的规格,钢管为承力圆钢管或者承力方钢管,此处强调承力,是由于此处的钢管要作为井道立柱的承力件,因此要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与导轨相连的钢管,由于导轨作为承力件,因此与导轨相连的钢管的支撑强度不是其主要考虑因素,当然为了简化结构,也可以将于导轨相连的钢管使用承力钢管。
作为优选,非导轨部件采用简单断面型材,简单断面型材为角钢或者槽钢或者C形钢,简单断面型材单件使用,单件简单断面型材上连接连接件,简单断面型材与连接件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或者多件简单断面型材组合使用,多件简单断面型材组合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简单断面型材是型材按其横断面进行分类的一类,简单断面型材的横断面对称、外形比较均匀、简单,外表是平整的,外露的是平面或者是弧面,外形比较整齐美观,在开口部位横向连接连接件,连接件对简单断面型材进行加强,提高非导轨部件整体承力能力,避免变形。
作为优选,非导轨部件采用复杂断面型材,复杂断面型材内设置有内筋,复杂断面型材内具有所述的中空内腔。复杂断面型材又称为异型断面型材,其内部设置内筋形成多腔结构,通过内筋保证型材强度,同时避免型材变形,提高非导轨部件整体承力能力,型材的外表是否需要平整,根据设计要求而定;复杂断面型材不管截面形状如何变化,其内部要具有中空内腔,中空内腔用于容置配重或者线缆。
作为优选,承力件直接与井道横梁相连,或者承力件通过横梁连接件与井道横梁相连;一根井道立柱使用的承力件为整体结构;或者一根井道立柱使用的承力件为分体结构,分体之间通过承力连接件相连为一体;或者承力连接件与横梁连接件合成组合连接件,分体之间通过组合连接件相连,同时该组合连接件又与井道横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导轨自身的强度和刚度,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使得本申请的井道立柱占据空间小,在井道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井道内部的空间可以扩展,轿厢所在的空间增大,使得轿厢内部的空间可以更大;
2、本申请的四根井道立柱中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正好利用了导轨的特性,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之后,本申请的井道所用的材料减少,整体重量下降,运输和安装更加方便,成本下降;
3、导轨作为承力件,导轨自身的形状尺寸比较稳定,不容易变形,也就省去了整形矫正的工序,简化工艺;
4、井道横梁连接井道立柱,使得四根井道立柱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结构,提高稳定性;
5、井道立柱内具有中空内腔,中空内腔作为配重升降通道,则配重就被隐藏于井道立柱内,不会裸露在外,也就不会遮挡井道侧面,这样使得轿厢所处的空间尽可能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一种导轨作为承力件的井道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一种导轨作为承力件的井道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一种导轨作为承力件的井道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一种导轨作为承力件的井道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一种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的井道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一种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的井道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一种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的井道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一种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的井道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框,2、井道立柱,3、井道横梁,4、通孔,5、中空内腔,6、钣金外围板,7、连接件,8、折弯板,9、配重,10、导轨,11、型材外围板,12、方管,13、连接板,14、圆管,15、简单断面型材,16、承力方钢管,17、承力圆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包括四根井道立柱2和多跟井道横梁3,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四方形的框架结构。井道立柱的上端连接顶框1,井道立柱的下端支撑于底部,该底部为建筑底部。四根井道立柱竖立于四方形的四个角的位置,井道横梁横向连接同一侧面的两个井道立柱,井道横梁与井道立柱相垂直。井道立柱具有可作为配重9升降通道的中空内腔5,顶框上设置有通孔4,通孔与中空内腔相连通。
如图3所示,四根井道立柱中,有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10作为承力件,另外两根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导轨为T型导轨,两根导轨呈对角布置,另两根非导轨部件也对角布置。本实施例中,非导轨部件采用折弯板8,折弯板的截面呈槽形。承力件上固定有连接件7,即导轨的背面固定连接件,槽形折弯板背面固定连接件,连接件为开放式结构,连接件在竖向上相互分离,有些连接件用于连接外围板,有些连接件用于连接井道横梁3,还有些连接件同时连接承力件、井道横梁和外围板。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折弯结构,经过多道顺次折弯后,连接件具有连接导轨或折弯板的平面、两连接井道横梁的平面和两连接外围板的平面。本实施例中的外围板采用钣金外围板6,是由薄板弯折呈直角状。连接件与导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件与折弯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件与井道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外围板与连接件之间通过铆焊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开放口朝向钣金外围板的直角折弯处,这样井道立柱外表保持平整。钣金外围板、连接件和承力件围出中空内腔。本实施例中的折弯板与连接件固定后,折弯板的槽口朝向井道内部位置。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外围板采用型材外围板11,型材外围板为型材结构,整体呈直角状,内部具有多筋并形成多空腔结构,型材外围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T形槽,连接件上固定有T形连接柱,T形连接柱的端部插入到T形槽内,型材外围板悬挂于连接件外表。型材外围板、连接件和承力件围出中空内腔。本实施例中固定于导轨上的连接件为封闭式结构,封闭的连接件由薄壁管挤压拉伸而成。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井道立柱中有三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10作为承力件,三根导轨处于四方形框架的三个角的位置,最后第四个角的位置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非导轨部件采用槽形的折弯板8,折弯板的槽口朝向井道的中心位置。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2。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四根井道立柱全部采用导轨10作为承力件,导轨背面固定连接件7。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2。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钣金外围板上连接的连接件7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连接件经四道折弯,按照正折、反折、反折、正折的方向,折弯后形成五个连接面,中间的连接面用于连接固定承力件,最两侧的连接面相互垂直,与外围板的内侧面相接触并连接。与实施例1做比较,实施例1中的连接件连接的面定位外表面,则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中,连接承力件的为外表面,连接外围板的为内表面。其余结构参照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6:
如图8所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导轨连接空心管,空心管内部为所述的中空内腔5。本实施例中,空心管采用方管12,方管的一个角部的位置破口,破口处连接连接板13,连接板呈平板状,连接破口的连接板为多块,连接板之间相互分离,所有连接板处于同一平面。导轨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上。井道横梁直接与方管相连。方管的外表作为井道立柱的外表。
实施例7:
如图9所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导轨连接空心管,空心管内部为所述的中空内腔5。本实施例中,空心管采用圆管14,圆管上开设破口,破口沿着圆管的轴线延伸,破口处横向连接连接板13,连接板呈平板状,连接板为多块,连接板之间相互分离,所有连接板处于同一平面。导轨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上。井道横梁直接与圆管相连,圆管的外表作为井道立柱的外表。
实施例8:
如图10所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与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导轨连接的圆管的直径大,破口后,连接的连接板13采用槽形状,槽底伸入到圆管内,槽底固定连接导轨,这样井道立柱的外形尺寸较大,同时固定导轨后占据的空间又比较小。
实施例9:
如图11所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包括四根井道立柱2和多跟井道横梁3,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四方形的框架结构。四根井道立柱中,有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10作为承力件,另外两根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导轨为T型导轨,两根导轨呈对角布置,另两根非导轨部件也对角布置。本实施例中,非导轨部件采用简单断面型材15,简单断面型材为角钢,连接件7顺次折弯后呈开放结构,连接件与角钢内侧表面相连接固定,连接件开口朝向角钢的内角位置,角钢与连接件围出中空内腔5。
实施例10:
如图12: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包括四根井道立柱2和多跟井道横梁3,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四方形的框架结构。四根井道立柱中,有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10作为承力件,另外两根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导轨为T型导轨,两根导轨呈对角布置,另两根非导轨部件也对角布置。本实施例中,非导轨部件采用钢管,钢管采用承力方钢管16,承力方钢管的内腔为井道立柱的中空内腔5,承力方钢管的两个垂直的外表面焊接固定连接板,连接板连接井道横梁3。
实施例11:
如图13所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包括四根井道立柱2和多跟井道横梁3,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四方形的框架结构。四根井道立柱中,有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10作为承力件,另外两根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导轨为T型导轨,两根导轨呈对角布置,另两根非导轨部件也对角布置。本实施例中,非导轨部件采用钢管,钢管采用承力圆钢管17,承力圆钢管的内腔为井道立柱的中空内腔5。承力圆钢管的外表固定连接件,连接件经过两道折弯后形成梯形状,包括中间平面和两侧平面,两侧平面相互垂直,中间平面固定于承力圆钢管的外表,两侧平面与承力圆钢管外表相切并固定,两侧平面与井道横梁的端部相固定。
实施例12:
如图14所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与实施例11不同之处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承力圆钢管17,承力圆钢管的内腔为井道立柱的中空内腔。承力圆钢管外部通过铆焊固定围板连接件,围板连接件固定钣金外围板6,钣金外围板为直角状折弯,围板连接件8为折弯件,与圆钢管外表连接一端具有圆弧面,围板连接件的另一端为平面,平面与钣金外围板内表面相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井道立柱和多跟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框架结构,井道立柱具有可作为配重升降通道的中空内腔;其中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井道包括顶框,井道立柱上端连接顶框,顶框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中空内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导轨为T型导轨,T型导轨通过连接件连接外围板,外围板、连接件和导轨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或者导轨连接空心管,空心管内部为所述的中空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连接导轨的空心管为金属管或是高强非金属管;金属管为圆管或者方管,金属管上开设破口,并在破口处连接连接板,导轨固定于连接板上;高强非金属管采用玻璃钢、或者是防腐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采用折弯板,或者钢管,或者简单断面型材,或者复杂断面型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折弯板上连接连接件,折弯板和连接件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或者连接件上连接外围板,折弯板、连接件和外围板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钢管,钢管为承力圆钢管或者是承力方钢管,钢管的内腔为所述的中空内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简单断面型材,简单断面型材为角钢或者槽钢或者C形钢,简单断面型材单件使用,单件简单断面型材上连接连接件,简单断面型材与连接件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或者多件简单断面型材组合使用,多件简单断面型材组合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复杂断面型材,复杂断面型材内设置有内筋,复杂断面型材内具有所述的中空内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承力件直接与井道横梁相连,或者承力件通过横梁连接件与井道横梁相连;一根井道立柱使用的承力件为整体结构;或者一根井道立柱使用的承力件为分体结构,分体之间通过承力连接件相连为一体;或者承力连接件与横梁连接件合成组合连接件,分体之间通过组合连接件相连,同时该组合连接件又与井道横梁相连。
CN201920183047.4U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99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3047.4U CN209799258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3047.4U CN209799258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99258U true CN209799258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1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304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99258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992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0906A (zh) * 2019-02-01 2019-04-26 陕西小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0906A (zh) * 2019-02-01 2019-04-26 陕西小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9132A (zh) 一种小型家用电梯
CN209799258U (zh)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CN209797200U (zh) 一种四导轨电梯井道
CN104675145B (zh) 一种浇筑混凝土楼板及梁底模板支撑体系
CN110565937A (zh) 一种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
CN208485459U (zh) 一种小型家用电梯
CN109795934A (zh) 一种电梯井道
CN109680906A (zh)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CN210105223U (zh) 一种新电梯井道
CN210857879U (zh) 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
CN212639640U (zh) 一种直角开门电梯
CN215974498U (zh) 一种双轿厢分段式立梁结构
CN209797201U (zh) 一种三导轨电梯井道
CN211078092U (zh) 底托式重载电梯的轿厢架结构
CN211257773U (zh) 一种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
CN109179163B (zh) 大吨位电梯轿架
CN210594820U (zh) 组合构件结构的乘客电梯轿架
CN106121252A (zh) 一种液压步进式自爬升转料装置及方法
CN113148812A (zh) 一种节省空间的电梯轿厢
CN220283247U (zh) 一种直角贯通中分门电梯
CN218950749U (zh) 一种用于平台电梯的背包架
CN216807714U (zh) 一种电梯井道
CN216807734U (zh) 对重装置以及具有该对重装置的电梯
CN213868754U (zh) 一种电梯井道及电梯
CN215905650U (zh) 一种全井通覆盖的别墅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