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8754U - 一种电梯井道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井道及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8754U
CN213868754U CN202022727252.8U CN202022727252U CN213868754U CN 213868754 U CN213868754 U CN 213868754U CN 202022727252 U CN202022727252 U CN 202022727252U CN 213868754 U CN213868754 U CN 213868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installation
stand
upright post
impro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272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昌
刘纬
许焯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o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o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o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o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272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8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8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8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井道,包括框架,框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若干个安装单元,相邻的两个安装单元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纵向设置的若干立柱和横向设置的若干横梁,立柱通过横梁杆连接形成矩形状结构,立柱的一端设有凸起,另一端设有凹槽。本方案有效的提高了电梯井道的安装效率,降低了校对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安装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提高了电梯井道的牢固性,能避免安装单元侧偏的风险,立柱中增设较强板,提高了立柱的结构强度,避免受力过度而扭曲弯折,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梯井道的结构强度,便于电梯的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井道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道,特别是一种电梯井道及电梯。
背景技术
对于旧楼改造,经常涉及到电梯的加装,加装的电梯多数采用钢结构来构筑井道框架,井道框架内安装导轨、曳引机以及轿厢等部件。
现有的,曳引机的安装架一般是安装于井道框架上,通过井道框架来承载曳引机以及轿厢的重量,井道框架需要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造成井道框架的成本高昂。此外,有的井道框架会采用拼装式的结构,即井道框架由多个安装单元组成,安装单元在工厂预制,然后到现场进行安装。单个安装单元的体积和重量较大,且无法分拆,需要使用吊车来进行吊装,而有的施工现场较为狭窄,无法进入吊车施工吊装,这给现场的安装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
但是现有的电梯井道在使用安装过程中,安装单元之间的连接点结构不稳定,容易出现晃动,影响使用安全,影响其连接效果;安装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安装单元之间的结合点,安装效率低,不利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提高安装单元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安装效率和效果,降低晃动,提高其结构强度的电梯井道及电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井道,包括框架,框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若干个安装单元,相邻的两个安装单元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纵向设置的若干立柱和横向设置的若干横梁,立柱通过横梁杆连接形成矩形状结构,立柱的一端设有凸起,另一端设有凹槽。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安装单元制作过程中,因其自身承受的重力并不是很重,因此立柱采用型材制成,其内部设置成中空,便于降低电梯井道的成本,因此立柱的厚度会在1cm以下,因此在其相邻的安装单元安装过程中,安装单元的一端与另一安装单元的一端连接固定时,校对的时间很长,严重影响其安装效率,同时容易造成型材的变形,本方案有效的降低了型材的变形,同时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安装过程中安装单元的凸起端与另一安装单元的凹槽端对准即可,大大的降低了校对的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提高了安装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避免安装单元出现往一侧滑动的风险,降低了对第一连接件的受力,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梯井道的牢固效果。
进一步,所述立柱长度为3.5~6m。
优选地,所述立柱长度为3.8~5.5m。
更优地,所述立柱长度为4.5/5/5.2m。便于提高安装的效果和安装便利,便于吊装。
进一步,所述立柱为160~250mm ×160~250mm的矩形柱。
优选地,所述立柱为170~200mm ×170~200mm的矩形柱。
更优地,所述立柱为180mm ×180mm的矩形柱。
进一步,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立柱内部设置加强板。优选地,加强板的朝向电梯井道内的一角设置弧形凹口,便于后续固定杆以及电梯轨道的安装。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为2~15mm。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为2~10mm。
更优地,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为5/6/8mm。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等间距设置,间隔距离为450~700mm。
优选地,加强板之间的间距为460~650mm。
更优地,加强板之间的间距为480/500/550/600mm。
进一步,所述立柱相邻的两侧设有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与立柱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立柱上设有第一拉杆。便于提高安装单元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相邻两安装单元之间设有第二拉杆。便于提高相邻两安装单元之间的连接强度。
一种电梯,包括上述的电梯井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本方案有效的提高了电梯井道的安装效率,降低了校对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安装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提高了电梯井道的牢固性,能避免安装单元侧偏的风险,立柱中增设较强板,提高了立柱的结构强度,避免受力过度而扭曲弯折,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梯井道的结构强度,便于电梯的使用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柱截面图;
图3-为立柱俯视图;
图4-为加强板安装示意图;
图5-为立柱连接示意图;
图6-为立柱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7-为立柱的再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8-为横梁杆与立柱连接示意图;
1-立柱,2-横梁杆,3-第一拉杆,4-第一连接件,5-安装单元,6-凸起端,7-第二拉杆,8-凹槽端,9-加强板,10-凸起,11-凹槽,12-固定杆,13-螺栓,14-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电梯井道,包括框架,框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若干个安装单元5,相邻的两个安装单元5通过第一连接件4连接,安装单元5包括纵向设置的若干立柱1和横向设置的若干横梁,立柱1通过横梁杆2连接形成矩形状结构,立柱1的一端为凸起端6,另一端为凹槽端8,凸起端6上设有凸起10,凹槽端8上设有凹槽11;该凸起10和凹槽11匹配设置,根据需要凹槽11和凸起10均可以单个设置或者多个设置,多个设置如两个以上,三个、四个凸起10,同时为了降低对立柱1端部的损伤,端部还可以增设连接板,连接板的形状与立柱1的端部匹配设置,避免立柱1端部出现变形等,提高其连接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件4为钢板或者角钢14,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安装单元5,采用螺栓13紧固即可。
本方案在安装单元5制作过程中,因其自身承受的重力并不是很重,因此立柱1采用型材制成,其内部设置成中空,便于降低电梯井道的成本,因此立柱1的厚度会在1cm以下,因此在其相邻的安装单元5安装过程中,安装单元5的一端与另一安装单元5的一端连接固定时,校对的时间很长,严重影响其安装效率,同时容易造成型材的变形,本方案有效的降低了型材的变形,同时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安装过程中安装单元5的凸起端6与另一安装单元5的凹槽端8对准即可,大大的降低了校对的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提高了安装单元5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避免安装单元5出现往一侧滑动的风险,降低了对第一连接件4的受力,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梯井道的牢固效果。
立柱1长度为3.5~6m。优选地,立柱1长度为3.8~5.5m。更优地,立柱1长度为4.5/5/5.2m。便于提高安装的效果和安装便利,便于吊装。
立柱1为160~250mm ×160~250mm的矩形柱。优选地,立柱1为170~200mm ×170~200mm的矩形柱。更优地,立柱1为180mm ×180mm的矩形柱;便于提高立柱1的结构强度,同时能够保证立柱1的承重效果;优选地,立柱1相邻的两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立柱1一体成型。立柱1为中空结构,立柱1内部设置加强板9,便于提高立柱1的结构强度和承重效果;优选地,加强板9的朝向电梯井道内的一角设置弧形凹口,便于后续固定杆12以及电梯轨道的安装。
加强板9的厚度为2~15mm。优选地,加强板9的厚度为2~10mm。更优地,加强板9的厚度为5/6/8mm。加强板9等间距设置,间隔距离为450~700mm。优选地,加强板9之间的间距为460~650mm。更优地,加强板9之间的间距为480/500/550/600mm。
立柱1上设有第一拉杆3。便于提高安装单元5的结构强度。相邻两安装单元5之间设有第二拉杆7。便于提高相邻两安装单元5之间的连接强度。
一种电梯,包括上述的电梯井道,还包括升降箱、牵引机构和轨道,轨道通过固定杆12安装在电梯井道上,固定杆12通过螺栓13固定在立柱1上,同时其内侧通过角钢14进行加固,根据加工的需要还有与加强板9进行焊接固定,提供其结构强度,便于轨道的安装效果。
本方案有效的提高了电梯井道的安装效率,降低了校对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安装单元5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提高了电梯井道的牢固性,能避免安装单元5侧偏的风险,立柱1中增设较强板,提高了立柱1的结构强度,避免受力过度而扭曲弯折,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梯井道的结构强度,便于电梯的使用安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显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效变型,这些等效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描述的各个技术特征可以另行独立进行组合,只要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即可。

Claims (10)

1.一种电梯井道,包括框架,框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若干个安装单元,相邻的两个安装单元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纵向设置的若干立柱和横向设置的若干横梁,立柱通过横梁杆连接形成矩形状结构,立柱的一端设有凸起,另一端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长度为3.5~6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160~250mm ×160~250mm的矩形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立柱内部设置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为2~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等间距设置,间隔距离为450~7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相邻的两侧设有连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立柱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第一拉杆;相邻两安装单元之间设有第二拉杆。
10.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梯井道。
CN202022727252.8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电梯井道及电梯 Active CN213868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7252.8U CN213868754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电梯井道及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7252.8U CN213868754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电梯井道及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8754U true CN213868754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38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27252.8U Active CN213868754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电梯井道及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8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68754U (zh) 一种电梯井道及电梯
CN209797200U (zh) 一种四导轨电梯井道
CN215974498U (zh) 一种双轿厢分段式立梁结构
CN210067418U (zh) 一种轻便的铝框模板
CN21056348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结构
CN209799258U (zh)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CN210825007U (zh) 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用承重梁
CN22013326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钢梁
CN218538899U (zh) 一种立柱结构及电梯井道
CN113896074B (zh) 一种电梯井道结构
CN218912333U (zh) 一种可周转的电梯井防护装置
CN219587075U (zh) 单侧剪力墙钢楼梯
CN220133267U (zh) 钢梁及单侧固接节点结构
CN219525956U (zh) H型钢电梯井道
CN211056569U (zh) 施工升降机附墙架
CN213115615U (zh) 一种电梯钢结构装配式井道
CN219343990U (zh) 一种可周转式外墙模板吊装结构
KR102653102B1 (ko) 엘리베이터 피트 작업곤돌라 설치용 곤돌라지지대 결합구조
CN219491816U (zh) 一种柱梁连接加固结构
CN217975317U (zh) 一种新型组装式电梯井操作平台
CN218314243U (zh) 一种集装箱式预制叠合板制造养护一体化装置
CN215885941U (zh) 井道施工升降机用承重梁
CN213143382U (zh) 一种多层的钢结构斜拉支架
CN220078294U (zh) 一种钢结构整体提升用吊具
CN217808181U (zh) 一种双层块式可拼接货梯轿厢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