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7879U - 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7879U
CN210857879U CN201920681882.0U CN201920681882U CN210857879U CN 210857879 U CN210857879 U CN 210857879U CN 201920681882 U CN201920681882 U CN 201920681882U CN 210857879 U CN210857879 U CN 210857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way
guide
rail
well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18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
李中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Xiaox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Xiaox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Xiaox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Xiaox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7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78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包括四根井道立柱和多跟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框架结构;其中两根对角布置的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利用导轨自身的强度和刚度,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使得本申请的井道立柱占据空间小,在井道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井道内部的空间可以扩展,轿厢所在的空间增大,使得轿厢内部的空间可以更大。

Description

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别墅内都安装有私人电梯,这类电梯有别于高楼大厦的电梯,别墅电梯更加追求美观性、经济性、空间利用率。别墅电梯井道是电梯升降的通道,它决定着电梯的占用空间。现有的别墅电梯井道为实际墙体,在别墅这种小型场所内,设置实际墙体占用较大空间,而且在建筑初期就需要预留电梯位置,无法后续安装,并不适用。
而且电梯作为一种升降装置,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电梯均配置有导轨,即可用于电梯轿厢升降导向,同时又作为轿厢停止钳制部件,但是现有的电梯的导轨均是安装在轿厢的两侧边,也处于井道的侧面中间部位,导轨不对井道起任何支撑作用,这就造成导轨外露,会造成室内的人员及轿厢内人员视线阻碍,井道需要有承重部件进行承重,井道整体重量大,安装复杂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了现有的导轨在井道中不起承重作用,造成井道需要有承重部件进行承重,井道整体重量大,安装复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井道,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充分利用导轨的特性,简化井道支撑结构,降低井道整体重量,同时减少井道立柱的尺寸,使得轿厢的空间尽可能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包括四根井道立柱和多跟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框架结构;其中两根对角布置的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
作为电梯升降运行所需的井道,在井道内均需要安装导轨,导轨在轿厢运行时起导向作用外,还用来与电梯轿厢上的安全钳配合承受轿厢,电梯制动时的冲击力,安全钳紧急制动时的冲击力,因此井道内固定的导轨刚性强,可靠性高,现有的电梯井道中,导轨都是固定于井道立柱上,由井道立柱作为井道的承力件,导轨不承担井道的支撑,因此现有的电梯井道立柱需要有额外的支撑部件进行支撑,为了满足足够的支撑强度,额外的支撑部件不管是尺寸、体积、重量和成本都需要考虑;本申请的四根井道立柱中两根对角位置的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此处的承力件是作为井道的承力件,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同时导轨还承担其在电梯轿厢运行中应该具有的功能,正好利用了导轨的特性,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使得本申请的井道立柱占据空间小,在井道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井道内部的空间可以扩展,轿厢所在的空间增大,使得轿厢内部的空间可以更大,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之后,本申请的井道所用的材料减少,整体重量下降,运输和安装更加方便,成本下降,井道横梁与井道立柱相连呈框架结构,使得井道立柱之间形成一个共同体,电梯井道更加稳定;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一般都需要配备两根导轨,因此本申请中的两根导轨均作为承力件,其余两根井道立柱采用为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非导轨部件承力件表示不是用导轨作为承力件,比如用传统的井道立柱结构作为承力件;井道立柱一般布置在井道的四个角上,导轨作为井道的承力件,也表示导轨是布置在井道的角上位置,这样井道的侧面部位没有导轨,导轨不会遮挡视线;井道横梁连接井道立柱,使得四根井道立柱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结构,提高稳定性,井道横梁可以是水平布置并垂直井道立柱连接,也可以是相对井道立柱倾斜的方式连接井道立柱;为确保井道立柱的支撑稳定性,井道横梁上下间隔的距离不会很远,最大不会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就是上下相邻建筑层之间的高度,因此井道横梁一般设置于井道立柱对应建筑层的位置,这样建筑层还可以对井道横梁起到遮挡作用,井道横梁不影响轿厢内乘员的视线,为了提高稳定性,还可以在建筑层之间也增设井道横梁;比如建筑层一层中间偏上的位置,该位置的井道横梁不会对乘员视线造成遮挡。
作为优选,井道包括顶框,承力件上端连接顶框,承力件下端支撑于底部。承力件要承受井道竖向的作用力,承力件上端连接顶框,如果轿厢属于顶驱,则顶驱机构安装在顶框,井道立柱需要支撑顶驱机构同时还要克服轿厢升降的重力,承力件下端支撑于底部。
作为优选,井道横梁设置于井道立柱对应建筑层的位置。
作为优选,井道横梁与承力件直接相连,或者井道横梁通过连接件与承力件相连。作为井道的承力件,导轨和非导轨部件均具有较高的强度,井道横梁与承力件直接相连,省去了中间部件,减少部件数量和连接位置;考虑到承力件的形状结构和布置角度,井道横梁与承力件通过连接件相连,这样可以将井道横梁制作成通用结构,只要改变连接件的结构,井道横梁可以与任何形状结构的承力件相连。
作为优选,非导轨部件采用折弯板,或者金属管,或者简单断面型材,或者复杂断面型材。
作为优选,非导轨部件采用折弯板,弯折呈角形或者槽形或者C形。折弯板是由平板折弯而成,经过弯折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弯折一次形成角形,比如直角形,弯折两次形成槽形,弯折三次就可形成C形,根据需要还可以弯折更多次,平板折弯后形成半包围的结构,为了加强及定型,也为了便于连接,可以在折弯板的两侧边横向连接内连接板,内连接板与折弯板相垂直,这样内连接板可以对折弯板进行加强,同时也保持折弯板的弯折形状,避免变形,井道横梁可以连接于内连接板上,或者井道横梁连接于折弯板上。
作为优选,非导轨部件采用金属管,金属管为圆管或者方管。金属管是标准件,取材方便,而且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所需的规格,比如:钢管或者铝管,金属管采用圆管或者方管,这样外表是平整的,外露的是平面或者是弧面,外形比较整齐美观。
作为优选,非导轨部件采用简单断面型材,简单断面型材为角钢或者槽钢或者工字钢,开口部位横向连接内连接板。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简单断面型材是型材按其横断面进行分类的一类,简单断面型材的横断面对称、外形比较均匀、简单,外表是平整的,外露的是平面或者是弧面,外形比较整齐美观,在开口部位横向连接内连接板,内连接板对简单断面型材进行加强,提高非导轨部件整体承力能力,避免变形。
作为优选,非导轨部件采用复杂断面型材,复杂断面型材中间设置有内筋,复杂断面型材侧边连接井道横梁。复杂断面型材又称为异型断面型材,中间设置内筋,通过内筋保证型材强度,同时避免型材变形,提高非导轨部件整体承力能力,型材的外表是否需要平整,根据设计要求而定。
作为优选,承力件外露,或者井道立柱还包括外围板,外围板包覆承力件朝外的侧面,外围板通过围板连接件与承力件相连。井道立柱外部设置外围板,外围板起到包覆及保护的作用,避免导轨或者非导轨部件外露,同时也能遮挡连接用的螺栓等,保持井道外形美观,同时也能对井道立柱起到加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导轨自身的强度和刚度,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使得本申请的井道立柱占据空间小,在井道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井道内部的空间可以扩展,轿厢所在的空间增大,使得轿厢内部的空间可以更大;
2、本申请的四根井道立柱中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正好利用了导轨的特性,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之后,本申请的井道所用的材料减少,整体重量下降,运输和安装更加方便,成本下降;
3、导轨作为承力件,导轨自身的形状尺寸比较稳定,不容易变形,也就省去了整形矫正的工序,简化工艺;
4、井道横梁连接井道立柱,使得四根井道立柱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结构,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道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井道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井道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井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板作为承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折弯板作为承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简单断面型材作为承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简单断面型材作为承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圆钢管作为承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钢管作为承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钢管作为承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杂断面型材作为承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复杂断面型材作为承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圆管外固定外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分体导轨连接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分体导轨连接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分体折弯板连接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道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道横梁连接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二种井道横梁连接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三种井道横梁连接示意图;
图中:1、顶框,2、井道立柱,3、井道横梁,4、外围板,5、连接件,6、非导轨部件,7、导轨,8、围板连接件,9、横梁连接件,10、导轨连接件,11、折弯板,12、型材外围板,13、组合连接件,14、简单断面型材,15、圆钢管,16、方钢管,17、复杂断面型材,18、连接槽,19、钣金外围板,20、铆焊,21、折弯板连接件,22、端板,23、建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包括四根井道立柱2和多跟井道横梁3,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四方形的框架结构。井道立柱的上端连接顶框1,井道立柱的下端支撑于底部,该底部为建筑底部。四根井道立柱竖立于四方形的四个角的位置,井道横梁水平布置并横向连接同一侧面的两个井道立柱,井道横梁与井道立柱相垂直。
如图2所示,四根井道立柱中,有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7作为承力件,另外两根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6作为承力件,导轨为T型导轨,两根导轨呈对角布置,另两根非导轨部件也对角布置。本实施例中,非导轨部件采用折弯板,折弯板的截面呈槽形。承力件上固定有连接件5,即导轨的背面固定连接件,槽形折弯板背面固定连接件,连接件为周向开放式结构,连接件在竖向上相互分离,有些连接件作为围板连接件8用于连接承力件和外围板4,有些连接件作为横梁连接件9用于连接承力件和井道横梁3,还有些连接件作为组合连接件13用于连接承力件、外围板和井道横梁。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组合连接件,组合连接件为折弯结构,经过多道折弯后,连接件具有连接导轨或折弯板的平面、两连接井道横梁的平面和两连接外围板的平面。本实施例中的外围板4采用钣金外围板19,是由薄板弯折呈直角状。连接件与导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件与折弯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件与井道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外围板与连接件之间通过铆焊20固定连接,组合连接件的开放口朝向钣金外围板的直角折弯处,这样井道立柱外表保持平整。本实施例中的折弯板与连接件固定后,折弯板的槽口朝向井道内部位置。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井道立柱外表包覆的外围板4采用型材外围板,型材外围板为型材结构,整体呈直角状,内部具有多筋并形成多空腔结构,型材外围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T形槽,连接件上固定有T形连接柱,T形连接柱的端部插入到T形槽内,型材外围板悬挂于连接件外表。本实施例中固定于导轨上的连接件为周向封闭式结构,封闭的连接件由管件挤压拉伸而成,固定于折弯板上的连接件为开放式连接件。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四根井道立柱中,对角的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另外对角的两根采用非导轨部件6作为承力件,承力件的背面固定有连接件5,该连接件为横梁连接件,横梁连接件为钢板经两道折弯的弯折件,中间部位与承力件背面相固定,两侧边与井道横梁相连接,连接件的两侧边相互垂直,连接的两井道横梁相垂直,连接件固定后,弯折形成的开口朝外。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导轨的外部不包覆外围板。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承力件为整体结构,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7作为承力件,另两根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6作为承力件,导轨为整体结构,一根井道立柱使用一根导轨,导轨从井道的底部一直延伸到井道的顶部,导轨上连接连接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井道横梁3和外围板4,非导轨部件为整体结构,一根井道立柱使用一根非导轨部件,非导轨部件从井道的底部一直延伸到井道的顶部,非导轨部件上连接连接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井道横梁3和外围板4。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承力件为分体结构,分体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呈一体结构,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7作为承力件,另两根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6作为承力件,导轨作为承力件,则连接件采用导轨连接件10,导轨连接件呈平板状。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则连接件采用非导轨连接件,非导轨连接件可以是与导轨连接件相同的形状结构,也可以是采用转接板连接,或者非导轨端部固定连接板进行对接连接,或者非导轨部件上设置卡扣槽,相对扣连接。
实施例6:
如图7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非导轨部件采用折弯板11,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折弯板呈槽形,连接件与折弯板相连时不是固定在折弯板的槽底平面,而是封闭折弯板的槽口,折弯板的两侧边的边缘与连接件相接触,通过螺栓连接连接件和折弯板,固定后,折弯板的槽口朝向井道外部。
实施例7:
如图8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与其他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折弯板11,折弯板呈直角状,折弯板直角的内表面与连接件相连并省去了外围板,连接件为横梁连接件9,横梁连接件为开放式结构,横梁连接件与井道横梁相连接。
实施例8:
如图9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两井道立柱采用导轨7作为承力件,另两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6作为承力件,本实施例中,非导轨部件采用简单断面型材14,简单断面型材为角钢,角钢的直角内表面固定组合连接件13,组合连接件呈封闭的方形结构,井道横梁3端部与组合连接件相连。角钢的侧边的宽度与组合连接件的侧面宽度相等,即组合连接件与角钢相固定后,角钢包住组合连接件的两个侧面。井道横梁的端部与角钢外表面相贴合并固定,组合连接件的另外两个侧面固定型材外围板12。
实施例9:
如图10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与实施例8不同之处在于:角钢的侧面的宽度小于组合连接件的侧面宽度,角钢与组合连接件固定后,井道横梁的端部与组合连接件的外表面相贴合并固定。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8。
实施例10:
如图11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另两根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本实施例中,非导轨部件采用圆钢管15,圆钢管外部固定横梁连接件9,横梁连接件经过两道折弯后形成梯形状,包括中间平面和两侧平面,两侧平面相互垂直,中间平面固定于圆钢管的外表,两侧平面与圆钢管外表相切并固定,两侧平面与井道横梁的端部相固定。圆钢管的外部不连接外围板,导轨作为承力件的结构参照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11:
如图12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另两根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本实施例中,非导轨部件采用方钢管16,方钢管的两个相邻的外表面上均焊接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上铆焊连接螺柱,连接螺柱与井道横梁的端部相连接。方钢管的外部不连接外围板,导轨作为承力件的结构参照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12:
如图13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与实施例11不同之处在于:方钢管连接组合连接件,组合连接件为周向封闭结构,由管件挤压拉伸而成,总共具有五个边,中间的一个边与方钢管外表相固定,中间两侧的两个边分别连接两井道横梁,最后两个边连接型材外围板12。导轨作为承力件的结构参照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13:
如图14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另两根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非导轨部件采用复杂断面型材17,复杂断面型材内部设置内筋并形成多腔结构,复杂断面型材的外形根据井道立柱的外形需要进行设计,本实施例中,复杂断面型材的截面外形呈1/4圆,包括1/4圆弧和两条半径,圆弧的圆心角为90°,复杂断面型材内部设置有内筋,内筋将复杂断面型材分隔成中间的轴向圆孔及处于两半径平面上的轴向连接槽18,连接槽呈T形状,连接槽的槽口处于半径平面上,井道横梁的端部连接于连接槽上。导轨作为承力件的结构参照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14:
如图15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与实施例13不同之处在于:复杂断面型材的外形呈方形,四个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连接槽18,其中两个相邻的外表面连接井道横梁,另两个相邻的外表面连接型材外围板。
实施例15:
如图16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另两根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本实施例中,非导轨部件采用圆钢管15,圆钢管外部通过铆焊20固定围板连接件8,围板连接件固定钣金外围板19,钣金外围板为直角状折弯,围板连接件8为折弯件,与圆钢管外表连接一端具有圆弧面,连接件的另一端为平面,平面与钣金外围板内表面相固定。其余结构参照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16:
如图17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本实施例中,导轨为分体结构,上下导轨之间通过围板连接件8相连,组合连接件为周向开放的结构,是由板件经折弯而成,经过四道折弯形成五个平面,中间的平面与导轨的背面相接触并连接上下导轨,开放两侧的两个平面用于连接外围板4。
实施例17:
如图18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与实施例16不同之处在于:导轨为分体结构,导轨分体的位置也是连接井道横梁的位置,因此上下导轨之间通过组合连接件13相连,组合连接件为周向封闭的结构,是由管件挤压拉伸而成,具有五个平面,中间的平面与导轨的背面相接触并连接上下导轨,中间平面两侧的两个平面为横梁连接面用于连接井道横梁3,井道横梁的端部为端板22,端板与井道横梁相垂直,端部与横梁连接面向贴合并固定,组合连接件的最后两个平面为外围板连接面用于连接外围板4,外围板为钣金外围板19。
实施例18:
如图19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本实施例中,非导轨部件为分体结构,非导轨部件采用折弯板作为承力件,上下折弯板之间通过折弯板连接件21相连,折弯板为直角折弯状,折弯板连接件也为直角折弯状。
实施例19:
如图20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本实施例中,井道横梁3的主体为方形结构,两端连接端板22,端板为折弯状,经过两道顺次折弯后形成三个连接面,中间平面与井道横梁主体相固定,外侧连接面用于连接外围板,内侧连接件用于连接承力件。
实施例20:
如图21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井道立柱2之间通过井道横梁3连接,井道立柱下端连接井道横梁3,井道立柱对应建筑层23的位置连接井道横梁,井道立柱上端连接井道横梁。本实施例中,井道立柱对应建筑层的位置只连接一层井道横梁,即相邻两井道立柱在对应每一建筑层的位置只连接一根井道横梁,该井道横梁被建筑层所遮挡。
实施例21:
如图22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井道立柱2之间通过井道横梁3连接,井道立柱下端连接一层井道横梁3,井道立柱对应建筑层23的位置连接两层井道横梁3,即相邻两井道立柱在对应每一建筑层的位置只连接上下两根井道横梁3,上下两根井道横梁形成两层井道横梁,两层井道横梁均被建筑层所遮挡。
实施例22:
如图23所示,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井道立柱2之间通过井道横梁3连接,井道立柱下端连接一层井道横梁3,井道立柱对应建筑层23的位置连接一层井道横梁3,即相邻两井道立柱在对应每一建筑层的位置只连接一根井道横梁3,井道立柱在上下建筑层之间偏上的位置连接一层井道横梁,这个位置可以避开电梯轿厢内乘员的视线,不会遮挡视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井道立柱和多跟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框架结构;其中两根对角布置的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井道包括顶框,承力件上端连接顶框,承力件下端支撑于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井道横梁设置于井道立柱对应建筑层的位置;或者井道横梁布置在井道立柱对应建筑层间的位置及井道立柱对应建筑同一层中间偏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井道横梁与承力件直接相连,或者井道横梁通过连接件与承力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折弯板,或者钢管,或者简单断面型材,或者复杂断面型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折弯板,弯折呈角形或者槽形或者C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金属管,金属管为圆管或者方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简单断面型材,简单断面型材为角钢或者槽钢或者工字钢,开口部位横向连接内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复杂断面型材,复杂断面型材中间设置有内筋,复杂断面型材侧边连接井道横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承力件外露,或者井道立柱还包括外围板,外围板包覆承力件朝外的侧面,外围板通过围板连接件与承力件相连或外围板直接与承力件相连。
CN201920681882.0U 2019-02-01 2019-05-14 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578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27132 2019-02-01
CN201920182713 2019-0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7879U true CN210857879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188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57879U (zh) 2019-02-01 2019-05-14 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7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8242A (zh) 轻量化栏板车
CN209797200U (zh) 一种四导轨电梯井道
CN210857879U (zh) 一种双导轨支撑电梯井道
CN114248811B (zh) 一种轨道列车用楼梯结构及轨道列车
CN209799258U (zh)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CN110565937A (zh) 一种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
CN109795934A (zh) 一种电梯井道
CN209797201U (zh) 一种三导轨电梯井道
CN109680906A (zh)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CN103332201A (zh) 一种无边梁地铁车辆车顶结构
CN215974498U (zh) 一种双轿厢分段式立梁结构
CN208485459U (zh) 一种小型家用电梯
CN211101322U (zh) 一种墙体钢筋笼编制胎架
CN212921122U (zh) 一种瓶体承载框架
CN210594820U (zh) 组合构件结构的乘客电梯轿架
CN216807734U (zh) 对重装置以及具有该对重装置的电梯
CN214364709U (zh) 一种电梯钢结构井道
CN109707140A (zh) 一种新电梯井道
WO2020155528A1 (zh) 一种导轨作为支撑的井道立柱、使用的连接件、使用该井道立柱的电梯井道及该电梯井道的幕墙结构
CN205652993U (zh) 一种电梯轿厢的壳体结构
CN217867574U (zh) 井道内施工升降机用承重梁结构及井道内施工升降机
CN218665036U (zh) 一种楼层内板凳式吊装运输及就位系统
CN220283247U (zh) 一种直角贯通中分门电梯
CN218172261U (zh) 一种底架边梁及设备吊挂结构
CN216340784U (zh) 周转式拼装电梯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