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7714U - 一种电梯井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井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7714U
CN216807714U CN202220108880.4U CN202220108880U CN216807714U CN 216807714 U CN216807714 U CN 216807714U CN 202220108880 U CN202220108880 U CN 202220108880U CN 216807714 U CN216807714 U CN 216807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rame
mounting
installation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088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开新
王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Xingh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Xingh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Xingh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Xingh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088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7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7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7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井道,主要用于减小电梯井道的施工难度的同时提高电梯井道的空间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框架设有若干个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四根立柱、设于相邻两立柱之间的横梁,两安装单元之间通过位于框架内侧的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立柱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外表面壁、由外表面壁端部垂直朝内设置的连接壁、与连接壁端部垂直连接的安装壁,所述横梁的端部设于所述连接壁的外侧和安装壁的外侧所形成的直角安装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增大了井道框架的内部横截面面积,进而在井道框架内部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减小了井道框架的占用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井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井道,主要用于减小电梯井道的施工难度的同时提高电梯井道的空间利用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结构井道框架一般采用拼装式的结构,由多个安装单元组拼而成,安装单元在工厂预制后,直接拿到现场进行安装,但单个安装单元的体积较大,无法分拆,需要使用吊车来进行吊装,施工不便利。
公开号为CN21017625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及电梯,包括框架、导轨和曳引机安装架,所述导轨与框架相连接,所述曳引机安装架通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于导轨;所述框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若干个安装单元,相邻两个安装单元通过第二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纵向布置的若干个立柱,相邻立柱之间设有横向布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端部与立柱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接;所述安装单元中,相邻两立柱之间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于其中一个立柱,第一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于另一个立柱。
该专利中解决了单个安装单元的体积较大,无法分拆,需要使用吊车来进行吊装,施工不便利的问题,但根据该专利的图4可知,横梁的端部与立柱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时横梁连接在两立柱的内侧,使得以立柱为边界的框架结构占用面积较大,而以横梁内壁为边界的井道框架内部面积较小,在制作时,使得井道框架整体较大,占用的面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道,主要用于减小电梯井道的施工难度的同时提高电梯井道的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包括框架、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框架设有若干个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四根立柱、设于相邻两立柱之间的横梁,两安装单元之间通过位于框架内侧的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立柱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外表面壁、由外表面壁端部垂直朝内设置的连接壁、与连接壁端部垂直连接的安装壁,所述横梁的端部设于所述连接壁的外侧和安装壁的外侧所形成的直角安装空间内。
本申请中,立柱为中空结构,立柱相互垂直的外表面壁分别对应井道相邻两侧面,两侧外表面壁的端部均连接有连接壁,对应两连接壁的端部均连接有安装壁,使得外表面壁与对应的连接壁、安装壁之间形成“Z”型结构,由于连接壁朝内设置,使得安装壁内陷于外表面壁所在的平面,横梁与立柱连接时,横梁的端部连接在安装壁的外侧,即连接壁的外侧和安装壁的外侧所形成的直角安装空间内,使得横梁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即为立柱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增大了井道框架的内部横截面面积,进而在井道框架内部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减小了井道框架的占用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安装单元对应的立柱连接,使得上下两安装单元连接成整体。
所述立柱设有两个所述安装壁,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呈一定角度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立柱的其中一安装壁内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立柱的另一安装壁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便于与所述横梁、第一连接结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横梁上设有若干个便于与所述导轨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设有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凹槽结构的底部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顶部安装单元的四根立柱之间设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设有两根,分别呈两条交叉的对角线连接在四根立柱的顶端之间。
作为优选,立柱相互垂直的两个所述外表面壁内侧之间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同时与两个所述外表面壁、以及两个连接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相邻两立柱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的安装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两安装单元之间通过位于位于框架内侧的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第一结构位于框架内侧,便于提高框架的外表美观度。
2.上下两安装单元连接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上下安装单元的立柱而实现两单元的连接,立柱与立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易实现。
3.立柱的两安装壁分别对应两侧侧面,在空间上相互垂直,第一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两安装壁连接,在连接上下两安装单元的立柱时,相当于通过两个板块连接,加强连接强度,便于加强梁安装单元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也对应相互垂直,便提高立柱本身的强度。
4.横梁与第一连接结构均与立柱的安装壁连接,安装壁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便于通过螺栓直接穿过第一安装孔与横梁、第一连接件连接。
5.导轨与横梁连接,横梁用于定位导轨,防止导轨偏移、摆动,横梁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便于与导轨连接。
6.横梁设有凹槽结构,导轨安装在凹槽处,外观效果较好,节省导轨占用的空间。第二安装孔设于凹槽结构的底部位置,便于在凹槽内部与导轨连接。
7.框架顶部安装单元的四根立柱之间设有加强梁,加强梁设有两根,分别呈两条交叉的对角线连接在四根立柱的顶端之间,加强框架的顶端的强度,保证框架顶部四根立柱之间结构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整个框架上下结构的一致性。
8.立柱为中空结构,两安装壁之间形成一开口,加强结构设于立柱内侧,同时与两个外表面壁、以及两个连接壁连接,可加强立柱整体结构,保证框架结构的强度。
9.相邻两立柱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加强杆,加强杆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的安装壁连接,加强杆连接在相邻连两立柱之间,加强安装单元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壁上的第一连接孔连接,减少额外打孔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 框架立体结构图。
图2 井道俯视图。
图3 立柱俯视图。
图4 第一连接结构图。
图5 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图。
其中,1-框架;1-1-安装单元;1-11-立柱;1-111-外表面壁;1-112-连接壁;1-113-安装壁;1-1131-第一安装孔;1-114-加强结构;1-115-加强杆;1-12-横梁;1-121-凹槽结构;1-1211-第二安装孔;1-2-第一连接结构;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3-加强梁;2-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常用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和本公开内容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本公开将被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并且不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特定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包括框架1、导轨2,所述导轨2与所述框架1连接,所述框架1设有若干个安装单元1-1,所述安装单元1-1包括四根立柱1-11、设于相邻两立柱1-11之间的横梁1-12,两安装单元1-1之间通过位于框架1内侧的第一连接结构1-2连接;所述立柱1-11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外表面壁1-111、由外表面壁1-111端部垂直朝内设置的连接壁1-112、与连接壁1-112端部垂直连接的安装壁1-113,所述横梁1-12的端部设于所述连接壁1-112的外侧和安装壁1-113的外侧所形成的直角安装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电梯井道的导轨2与框架1连接,框架1对导轨2起限位作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偏移或旋转,导轨2分担电梯部件的重量,减少对框架1的力度,进而减小框架1的刚度需求。本实施例中的框架1由若干个安装单元1-1组成,而安装单元1-1又由四根立柱1-11和设于相邻立柱1-11之间的横梁1-12组成,其中四根立柱1-11呈矩形分布,分别作为立体框架1的四个棱角。若干个安装单元1-1上下连接,相邻两安装单元1-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2连接,第一连接结构1-2设于框架1内侧,使得框架1外侧不会看出明显的连接痕迹,使得框架1外形较为美观。安装单元1-1的立柱1-11、横梁1-12等单独制造,使用时组装成独立的安装单元1-1,安装单元1-1组装成完整的框架1,便于运输,同时提高安装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立柱1-11的两个外表面壁1-111相互垂直,对应与井道的两相邻侧面,使得框架1外观效果较好,连接壁1-112由外表面壁1-111端部垂直朝内设计、安装壁1-113与连接壁1-112端部垂直连接,即使得安装壁1-113即与外表面壁1-111为一体结构,又内凹于外表面壁1-111,进而使得安装壁1-113与连接壁1-112外侧形成一直角空间,横梁1-12与立柱1-11连接时,横梁1-12的端部设于直角空间内,通过与安装壁1-113连接,进而实现与立柱1-11的连接。横梁1-12的端部设于直角空间内,在框架1立柱1-11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框架1内部横截面即为四根立柱1-11内侧之间的横截面棉结,可使得框架1内部面积最大化,换向而言,在电梯所需框架1内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可使得框架1外侧横截面面积最小,使得框架1整体占用面积较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安装单元1-1对应的立柱1-11连接,使得上下两安装单元1-1连接成整体。通过上下两安装单元1-1之间立柱1-11与立柱1-11的连接实现安装单元1-1与安装单元1-1的连接,简化安装难度,直接通过上下两安装单元1-1的立柱1-11与立柱1-1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2连接起来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11设有两个所述安装壁1-11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包括呈一定角度的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所述第一连接部1-21连接在所述立柱1-11的其中一安装壁1-113内侧;所述第二连接部1-22连接在所述立柱1-11的另一安装壁1-113内侧。即通过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两个部位同时作用,将上下对应的两立柱1-11连接起来,加强了上下两立柱1-11之间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壁1-113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1-1131,便于与所述横梁1-12、第一连接结构1-2连接。横梁1-12与第一连接结构1-2均通过螺栓与立柱1-11的安装壁1-113连接,横梁1-12与立柱1-11连接在安装壁1-113不同的高度位置上,安装壁1-113上排列设置的若干个第一安装孔1-1131便于螺栓穿过,减小组装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2与所述横梁1-12连接,所述横梁1-12上设有若干个便于与所述导轨2连接的第二安装孔1-1211。导轨2连接通过螺栓与横梁1-12连接,第二安装孔1-1211便于螺栓穿过,进一步减小组装难度。所述横梁1-12设有凹槽结构1-121,所述第二安装孔1-1211设于凹槽结构1-121的底部位置。导轨2安装在横梁1-12形成的凹槽内,有效利用横梁1-12的内部空间,减小导轨2在占用框架1内部的面积,同时外观效果较为美观。第二安装孔1-1211设于凹槽结构1-121的底部,便于在导轨2在横梁1-12内部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顶部安装单元1-1的四根立柱1-11之间设有加强梁1-3,所述加强梁1-3设有两根,分别呈两条交叉的对角线连接在四根立柱1-11的顶端之间。即框架1顶部通过两根交叉的加强梁1-3连接成对角线结构,使得顶部安装单元1-1的四个立柱1-11之间的位置稳定,保证框架1顶部的结构稳定性,进而保证整个框架1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立柱1-11相互垂直的两个所述外表面壁1-111内侧之间设有加强结构1-114,所述加强结构1-114同时与两个所述外表面壁1-111、以及两个连接壁1-112连接。且加强结构1-114垂直于两个外表面壁1-111和连接壁1-112,使得两个外表面壁1-111之间角度不变,同时使得外表面壁1-111和与其连接的连接壁1-112之间的角度不变,进而保证立柱1-11结构的稳定性,使得框架1的结构稳定性较强,不易变形。而两个安装壁1-113之因连接有第一连接结构1-2,进而实现两安装壁1-113之间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横梁1-12与立柱1-11的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立柱1-11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加强杆1-115,所述加强杆1-115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1-11的安装壁1-113连接。本实施例中,加强杆1-115端部具体连接在多立柱1-11与横梁1-12的连接处,同时保证安装单元1-1上下、左右结构的稳定性。加强杆1-115两端与两个立柱1-11的安装壁1-113连接,安装壁1-11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1211,可有效利用安装壁1-113上的第二安装孔1-1211,进一步提高组装便利性。
虽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电梯井道,包括框架、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框架设有若干个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四根立柱、设于相邻两立柱之间的横梁,其特征在于:
两安装单元之间通过位于框架内侧的第一连接结构连接;
所述立柱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外表面壁、由外表面壁端部垂直朝内设置的连接壁、与连接壁端部垂直连接的安装壁,所述横梁的端部设于所述连接壁的外侧和安装壁的外侧所形成的直角安装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安装单元对应的立柱连接,使得上下两安装单元连接成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设有两个所述安装壁,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呈一定角度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立柱的其中一安装壁内侧;
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立柱的另一安装壁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便于与所述横梁、第一连接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横梁上设有若干个便于与所述导轨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设有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凹槽结构的底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顶部安装单元的四根立柱之间设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设有两根,分别呈两条交叉的对角线连接在四根立柱的顶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
立柱相互垂直的两个所述外表面壁内侧之间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同时与两个所述外表面壁、以及两个连接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邻两立柱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的安装壁连接。
CN202220108880.4U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电梯井道 Active CN216807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8880.4U CN216807714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电梯井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8880.4U CN216807714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电梯井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7714U true CN216807714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64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08880.4U Active CN216807714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电梯井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7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93251B (fi) Monikulmion muotoinen talo
CN202787569U (zh) 偏心支撑式钢板剪力墙
CN102758493A (zh) 一种内置钢板的偏心支撑式钢板剪力墙
CN216807714U (zh) 一种电梯井道
CN218204955U (zh) 一种大跨度转换梁上起柱连接节点
CN206337644U (zh) 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CN210032128U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建筑用角柱与梁的干法施工连接结构
CN209797200U (zh) 一种四导轨电梯井道
CN215974498U (zh) 一种双轿厢分段式立梁结构
CN213979291U (zh) 屋面装饰钢架柱脚节点结构
CN210887683U (zh) 具有大跨度洞口的装配式墙体框架
CN209799258U (zh)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CN204754150U (zh) 盘型节点式脚手架
CN211257292U (zh) 装配式墙体的t型转角节点
CN112211302A (zh) 一种便于建造的屋结构
CN203160683U (zh) 提升电梯井道模系统
CN214884604U (zh) 一种预制薄壁型钢墙体上下连接结构
CN215630850U (zh) 一种剪力墙与横梁一体化结构
CN218374387U (zh) 一种装配式劲性梁纵筋节点措施构造
CN217811581U (zh) 一种建筑的多层大空间悬挑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CN216276810U (zh) 造楼机挂架连接组件
CN217756383U (zh) 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
CN215926315U (zh) 一种便于建造的屋结构
CN215803132U (zh) 一种建筑用脚手板
CN219864666U (zh) 一种抵抗多向荷载的超长双层过梁窗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