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8756U - 电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8756U
CN209738756U CN201920368013.2U CN201920368013U CN209738756U CN 209738756 U CN209738756 U CN 209738756U CN 201920368013 U CN201920368013 U CN 201920368013U CN 209738756 U CN209738756 U CN 209738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er
side wall
main body
cover plate
adhes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80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成
黄海
许伟东
黄宁杰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80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8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8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8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器,该电加热器包括具有流体腔的主体部以及装配于所述主体部的盖板,所述主体部包括加热基底以及沿所述加热基底向上延伸出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加热基底配合形成所述流体腔;其中,所述电加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顶端面的粘接层,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粘接层密封固定于所述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面朝流体腔的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为平面。本实用新型通过侧壁顶端面的粘接层实现盖板和主体部之间的密封固定,有利于减小主体部侧壁的厚度,施胶工艺快捷、简单,可以满足轻量化和高效化需求。

Description

电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没有传统的发动机装置,新能源电动车的制暖就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其中电加热器为电动车暖风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热源装置。
相关技术的电加热器包括主体部和安装于主体部的盖板,主体部和盖板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由于受到焊头尺寸以及工艺的要求,与盖板配合的主体部侧壁需要预留支撑台阶,这样的主体部侧壁厚度较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主体部侧壁厚度较小的电加热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其包括具有流体腔的主体部以及装配于所述主体部的盖板,所述主体部包括加热基底以及沿所述加热基底向上延伸出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加热基底配合形成所述流体腔;其中,所述电加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顶端面的粘接层,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粘接层密封固定于所述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面朝流体腔的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盖板朝向主体部的一侧面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贴合于所述侧壁的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凸台在所述盖板上凸出的尺寸大于所述粘接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壁顶端面为平面,所述凸台与所述侧壁配合的一侧面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壁顶端面设有凹陷部,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凹陷部适配的凸起部;其中,所述粘接层覆盖于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凸起部的各个侧面。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盖板装配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所述凹陷部的开口宽度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沿所述盖板装配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所述粘接层的厚度尺寸为0.1mm-0.5mm。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粘接层的厚度尺寸为0.15mm-0.35mm。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粘接层为高强度环氧基双组份密封结构胶或者单组份密封结构胶。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盖板中至少有一个为压铸铝合金,所述加热基底内设有若干发热管,所述若干发热管沿加热基底的宽度方向等间距排列为一排,每一发热管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电加热器还包括设置于侧壁上的入口及出口,工作介质通过从入口进入流体腔内与发热管热交换后从出口流出;所述电加热器还包括设置于主体部外的电源接口和主体部内的控制面板,所述电源接口能够与电源相连为电加热器提供电动力,所述电源接口包括强电接口和弱电接口,所述强电接口和弱电接口分别与电加热器内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侧壁顶端面的粘接层实现盖板和主体部之间的密封固定,所述侧壁包括面朝流体腔的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为平面,有利于减小主体部侧壁的厚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加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电加热器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适用于对液态或者汽液混合物状态的工作介质进行加热,加热手段是通过给电使电加热器通电,进而使得发热管通电后发热并对工作介质进行加热。该电加热器能够使用在车辆等技术领域,并为所需工况进行供热。
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器优选采用PTC加热器,由于PTC加热器特有的正温度系数阻温特性以及不会燃烧、无明火、使用寿命长的安全特性,PTC加热器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理想加热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加热器100包括具有流体腔11的主体部10以及装配于主体部10的盖板20,通过盖板20密封装配于主体部10上以使流体腔11形成密封的流体腔11,从而可以供工作介质流经该电加热器100,以使电加热器100为工作介质加热。
具体地,该主体部10包括加热基底12以及沿加热基底12向上延伸出的侧壁13,侧壁13与加热基底12配合形成流体腔11。其中,侧壁13包括面朝流体腔11的内侧面,该内侧面为平面。
该侧壁13围合成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椭圆形及圆形等规则形状,或者还可以为任意其他不规则形状。该电加热器100还包括设置于侧壁13上的入口101及出口102,工作介质通过从入口101进入流体腔11内经过热交换后从出口102流出。
此外,电加热器100还包括设置于主体部10上的电源接口14,该电源接口14通过线缆与电源相连能够为电加热器100提供电动力,该电源接口14可以包括强电接口141和弱电接口142,该强电接口141和弱电接口142分别与电加热器100内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其中,该强电接口141和弱电接口142与侧壁13密封固定装配。具体地,该强电接口141和弱电接口142可以与侧壁13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设置,通过螺丝钉进行固定设置。本实施例中,该强电接口141与弱电接口142位于电加热器100的相同侧,并且与入口101和出口102位于相同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强电接口141和弱电接口142也可以位于电加热器100的不同侧。
其中,该加热基底12包括铝合金基底以及若干发热管121,该若干发热管121与铝合金基底压铸成型一体设置,形成良好的界面接触。若干发热管121可以均匀地分布在该铝合金基底内,有利于传热流体温度的均匀性,提高加热效率。当然,该加热基底12并不限于铝合金材料的基底,也可以为其他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该侧壁13采用与加热基底12相同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该侧壁13与加热基底12一体成型制成。
进一步地,该电加热器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侧壁13内的若干发热管,该若干发热管可以均匀地分布在侧壁13内,有利于传热流体温度的均匀性,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器100还包括设置于侧壁13顶端面的粘接层30,盖板20通过粘接层30密封固定于侧壁13。盖板20与主体部10配合粘接的施胶工艺快捷、简单,适用于自动化生产。其中,该粘接层30为高强度环氧基双组份密封结构胶或者单组份密封结构胶。该粘接层30适用于压铸铝合金、铜/铝合金异种材料、非金属/铝合金的腔体及盖板20之间的异种材料连接。
在实用新型中,沿盖板20装配于主体部10的方向上,该粘接层30的厚度尺寸d为0.1mm-0.5mm。通过该粘接层30的厚度尺寸d的合理设计,可以避免因粘接层30而太厚浪费材料或者太薄无法实现密封固定。优选地,粘接层30的厚度尺寸为0.15mm-0.35mm。
该粘接层30在水平方向的宽度尺寸D可以根据侧壁13的宽度相应调整。本实施例中,该粘接层30在水平方向的宽度尺寸D为0.5mm-5mm。即不管该侧壁13的顶端面为平面或者非平面结构,该粘接层30在水平方向的宽度尺寸D均取值上述尺寸。优选地,粘接层30在水平方向的宽度尺寸D为1.5mm-3mm。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侧壁13顶端面为平面,即主体部10与盖板20的对接面均为全平面,如此设置以便于粘接层30的粘接。进一步地,该盖板20朝向主体部10的一侧面还设有凸台21。其中,在盖板20装配于主体部10,凸台21贴合于侧壁13的内侧面,如此设置一方面该凸台21可以起到定位作用,另一方面该凸台21还可以防止粘接层30的胶流入电加热器100的流体腔11内。该实施例中,该凸台21在盖板20上凸出的尺寸大于粘接层30的厚度,如此方才可以起到防止胶流入流体腔11的效果。
为了保证该凸台21与侧壁13配合的密封效果,该凸台21与侧壁13配合的一侧面为平面,如此以尽可能地减小凸台21与侧壁13之间的缝隙。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该侧壁13顶端面设有凹陷部131,盖板20上设有与凹陷部131适配的凸起部22。其中,粘接层30覆盖于凹陷部131和凸起部22的各个侧面,即通过盖板20与主体部10的嵌合密封固定。该粘接层30还覆盖于侧壁13顶端面。本实施例中,侧壁13端面设置为非平面结构,可以增加主体部10与盖板20的粘接面,提高粘接密封强度,并且可以防止粘接层30的胶溢流入电加热器100的流体腔11。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盖板20装配于主体部10的方向上,凹陷部131的的开口宽度逐渐变小,如此不仅能够避免粘接层30的胶溢出,而且有利于引导盖板20装配入主体部10的预设位置。其中,该凹陷部131可以为榫槽密封结构、倒置梯形结构或者锥形结构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部10与盖板20的连接端面通过粘接层30实现密封固定,主体部10的侧壁13无需焊接固定方式的支撑台阶,从而减小了主体部10之侧壁13的壁厚,进而减小了电加热器100的外形尺寸。相对焊接固定,粘接层30施胶工艺快捷、简单,适用于自动化生产,不需要经过高温工艺,不会引起发热管121与基底的受力不均而变形风险,提高了电加热器1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粘接层30的尺寸合理,设计紧凑,可以满足轻量化和高效化需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流体腔的主体部以及装配于所述主体部的盖板,所述主体部包括加热基底以及沿所述加热基底向上延伸出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加热基底配合形成所述流体腔;其中,所述电加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顶端面的粘接层,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粘接层密封固定于所述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面朝流体腔的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朝向主体部的一侧面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贴合于所述侧壁的内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在所述盖板上凸出的尺寸大于所述粘接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顶端面为平面,所述凸台与所述侧壁配合的一侧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顶端面设有凹陷部,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凹陷部适配的凸起部;其中,所述粘接层覆盖于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凸起部的各个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装配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所述凹陷部的开口宽度逐渐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盖板装配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所述粘接层的厚度尺寸为0.1mm-0.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的厚度尺寸为0.15mm-0.3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为高强度环氧基双组份密封结构胶或者单组份密封结构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盖板中至少有一个为压铸铝合金,所述加热基底内设有若干发热管,所述若干发热管沿加热基底的宽度方向等间距排列为一排,每一发热管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电加热器还包括设置于侧壁上的入口及出口,工作介质通过从入口进入流体腔内与发热管热交换后从出口流出;所述电加热器还包括设置于主体部外的电源接口和主体部内的控制面板,所述电源接口能够与电源相连为电加热器提供电动力,所述电源接口包括强电接口和弱电接口,所述强电接口和弱电接口分别与电加热器内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CN201920368013.2U 2019-03-21 2019-03-21 电加热器 Active CN209738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8013.2U CN209738756U (zh) 2019-03-21 2019-03-21 电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8013.2U CN209738756U (zh) 2019-03-21 2019-03-21 电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8756U true CN209738756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7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8013.2U Active CN209738756U (zh) 2019-03-21 2019-03-21 电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8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56919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机构
CN109256511A (zh) 电池包
CN213816253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09738756U (zh) 电加热器
WO2017059785A1 (zh) 波形翅片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066862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CN218896743U (zh) 电池包
CN209087938U (zh) 电池包
CN205593277U (zh) 冰箱
CN209341593U (zh) 水箱组件及热水器
US20190242658A1 (en) Heat exchanger
CN215008369U (zh) 一种电池包换热装置
CN214957058U (zh) 一种电池包换热装置及电池包
CN201821522U (zh) 一种热敏电阻发热式加热装置
CN209045641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电池结构
CN220601850U (zh) 管板粘结式蒸发器
CN210740802U (zh) 粘结式蒸发器
CN214336788U (zh) 冷却板安装结构和电池包
CN201547727U (zh) 新型led灯泡
CN218867213U (zh) 冷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9875285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
CN209071436U (zh) 模组总成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20914345U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08222652U (zh) 碳纤维电暖器的纤维散热结构
CN210921932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冰箱用铝箔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