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5285U - 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5285U
CN209875285U CN201920571575.7U CN201920571575U CN209875285U CN 209875285 U CN209875285 U CN 209875285U CN 201920571575 U CN201920571575 U CN 201920571575U CN 209875285 U CN209875285 U CN 209875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mber
hydroecium
water
water inlet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715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庭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 Mao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 Mao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 Mao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 Mao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715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5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5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5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水室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包括左水室,所述左水室的一侧设有右水室,所述左水室与所述右水室的两个相对立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装置,所述左水室的内部开设有进水腔,所述左水室的顶面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左水室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汽车散热器水室通过设有的三角筋、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提高了进水管与出水管与水室的连接强度,同时设有的固定装置,便于通过压片和卡槽将水室进行固定,同时在卡槽和压片的作用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水室的结构强度,而通过不锈钢的安装板,便于将水室焊接到散热芯上,解决了现有的水室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水室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关键部件,其包括水室和散热芯,其能够保证汽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现有的水室一般安装在散热芯的两侧,传统的水室多为金属材质制成,其与散热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然而现有的水室多采用塑料材质,在与散热芯进行连接时十分的不便,此外现有的塑料材质的水室的结构强度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水室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包括左水室,所述左水室的一侧设有右水室,所述左水室与所述右水室的两个相对立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装置。
所述左水室的内部开设有进水腔,所述左水室的顶面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左水室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腔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紧密粘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下方设有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一三角筋,且所述第一三角筋与所述进水管的圆周外壁紧密粘接,所述进水管上同轴紧密粘接有连接筒,所述左水室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呈线性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左水室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插槽。
所述右水室的内部开设有出水腔,所述右水室的顶面靠近右端处设有出水管,所述右水室与所述出水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右水室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紧密粘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出水管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处呈环形等间距的紧密粘接有多个第二三角筋,所述出水管的一侧设有溢流管,且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出水腔相连通,所述右水室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呈线性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右水室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插槽。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面靠近上下两端处紧密焊接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压片,且所述压片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安装板上呈线性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条形槽。
优选的,所述条形槽与所述第一插槽一一对应,所述条形槽与所述第二插槽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左水室和所述右水室的材质为塑料。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的整体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一端的形状均呈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左水室与所述右水室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汽车散热器水室通过设有的三角筋、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提高了进水管与出水管与水室的连接强度,同时设有的固定装置,便于通过压片和卡槽将水室进行固定,同时在卡槽和压片的作用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水室的结构强度,而通过不锈钢的安装板,便于将水室焊接到散热芯上,解决了现有的水室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三角筋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的安装流程图。
图中:1、左水室;11、进水腔;12、进水管;13、第一固定环;14、第一三角筋;15、连接筒;16、第一卡槽;17、第一插槽;2、右水室;21、出水腔;22、出水管;23、第二固定管;24、第二三角筋;25、溢流管;26、第二卡槽;27、第二插槽;3、固定装置;31、安装板;32、压片;33、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左水室1左水室1的一侧设有右水室2,左水室1与右水室2的两个相对立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装置3,左水室1的内部开设有进水腔11,左水室1的顶面设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与左水室1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进水管12与进水腔11相连通,进水管12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紧密粘接有第一固定环13,第一固定环13的下方设有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一三角筋14,且第一三角筋14与进水管12的圆周外壁紧密粘接,进水管12上同轴紧密粘接有连接筒15,左水室1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呈线性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16,左水室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插槽17,右水室2的内部开设有出水腔21,右水室2的顶面靠近右端处设有出水管22,右水室2与出水管2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出水管22与右水室2相连通,出水管22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紧密粘接有第二固定环23,出水管22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处呈环形等间距的紧密粘接有多个第二三角筋24,出水管22的一侧设有溢流管25,且溢流管25与出水腔21相连通,右水室2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呈线性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26,右水室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插槽27,固定装置3包括安装板31,安装板31的一侧面靠近上下两端处紧密焊接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压片32,且压片32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插槽17和第二插槽27内,安装板31上呈线性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条形槽33。
具体的,条形槽33与第一插槽17一一对应,条形槽33与第二插槽27一一对应,其便于散热芯的扁铜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条形槽33插入至第一插槽17和第二插槽27内,进而起到连通的作用。
具体的,左水室1和右水室2的材质为塑料,塑料材料具有材质轻、造价低廉的优点,适用于作为水室材料。
具体的,固定装置3的整体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材质具有易清洁和耐腐蚀的特点,使用该材质一方面增加了该固定装置3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其便于与散热芯进行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26的一端的形状均呈三角形,其便于压片32的一端压入至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26内,便于将固定装置3分别与左水室1和右水室2焊接固定。
除此之外,左水室1与右水室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便于将左水室1与右水室2安装在散热芯的两端。
需要补充的是,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3上的压片32在使用时,使用人员首先将压片32与相对应的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26对准,同时使用人员使用工具将压片32的一端分别压入至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26内,在压力的作用下,压片32的一端逐渐弯曲并压入下方的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26内,即可将固定装置3分别与左水室1和右水室2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的汽车散热器水室在使用前,使用人员首先固定装置3上的压片32对准相应的左水室1上的第一卡槽16,同时使用人员将压片32的一端向第一卡槽16内按压,在向下的作用力下,压片32的一端逐渐弯曲,在压片32的作用下,左水室1即与固定装置3固定,重复如上步骤,即可将另外的固定装置3与右水室2进行固定,随后使用人员将散热芯上的扁铜管插入相对应的第一插槽17和第二插槽27上,最后使用人员手持焊枪将左水室1和右水室2分别通过固定装置3焊接在散热芯上;
本实施例的汽车散热器水室在使用时,当未冷却的热水经进水管12进入至进水腔11时,热水经进水腔11进入至散热芯的扁铜管内,在散热腔的作用下热水冷却,并进入至右水室2的出水腔21内,最后经出水管22流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包括左水室(1)所述左水室(1)的一侧设有右水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水室(1)与所述右水室(2)的两个相对立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固定装置(3);
所述左水室(1)的内部开设有进水腔(11),所述左水室(1)的顶面设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与所述左水室(1)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进水管(12)与所述进水腔(11)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2)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紧密粘接有第一固定环(13),所述第一固定环(13)的下方设有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一三角筋(14),且所述第一三角筋(14)与所述进水管(12)的圆周外壁紧密粘接,所述进水管(12)上同轴紧密粘接有连接筒(15),所述左水室(1)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呈线性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16),所述左水室(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插槽(17);
所述右水室(2)的内部开设有出水腔(21),所述右水室(2)的顶面靠近右端处设有出水管(22),所述右水室(2)与所述出水管(2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出水管(22)与所述右水室(2)相连通,所述出水管(22)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处紧密粘接有第二固定环(23),所述出水管(22)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处呈环形等间距的紧密粘接有多个第二三角筋(24),所述出水管(22)的一侧设有溢流管(25),且所述溢流管(25)与所述出水腔(21)相连通,所述右水室(2)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呈线性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26),所述右水室(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插槽(27);
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的一侧面靠近上下两端处紧密焊接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压片(32),且所述压片(32)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槽(17)和所述第二插槽(27)内,所述安装板(31)上呈线性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条形槽(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33)与所述第一插槽(17)一一对应,所述条形槽(33)与所述第二插槽(27)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水室(1)和所述右水室(2)的材质为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的整体材质为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6)和所述第二卡槽(26)的一端的形状均呈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水室(1)与所述右水室(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CN201920571575.7U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 Active CN209875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1575.7U CN209875285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1575.7U CN209875285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5285U true CN209875285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62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71575.7U Active CN209875285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52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5285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水室
CN212544348U (zh) 液冷散热器及功率组件
CN210040305U (zh) 水冷电池箱体
CN218896743U (zh) 电池包
CN215447503U (zh) 一种散热器及车辆
CN2588285Y (zh) 扣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CN210040464U (zh) 一种异形集流管及使用该异形集流管的冷却板
CN212463884U (zh) 一种散热器、及具备该散热器的空调变频器、电子设备
CN114628819B (zh) 一种电池模组液冷板及其安装结构
CN201561594U (zh) 一种吸热散热铝型材
CN212645029U (zh) 一种商超用大型一体式换热器
CN201000300Y (zh) 一种改进的散热片结构及由该散热片构成的加热器
CN206131825U (zh) 一种高效板式换热器
CN218210886U (zh) 基于氧化钙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9040580U (zh) 动力电池柔性液冷管
CN212645427U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用水水中冷器
CN215524273U (zh) 一种带有翅片的散热器
CN216770292U (zh)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221019475U (zh) 一种薄板焊接工装
CN204678481U (zh) 散热器防护罩
CN213353892U (zh) 一种新型热压板
CN214477639U (zh) 一种电池冷却均热板固定结构
CN209926923U (zh) 一种乏风利用高效换热器
CN214540350U (zh) 固态光源用石墨烯扇热器
CN209840793U (zh) 一种汽车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