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4023U - 食品结构 - Google Patents

食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4023U
CN209694023U CN201820868686.XU CN201820868686U CN209694023U CN 209694023 U CN209694023 U CN 209694023U CN 201820868686 U CN201820868686 U CN 201820868686U CN 209694023 U CN209694023 U CN 209694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ruit
clad
food
st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686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丰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8686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4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4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4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结构,主要结构包括至少一包覆层,该包覆层内设有至少一淀粉蔬菜基材层、至少一位于该淀粉蔬菜基材层上的液态水果层、至少一位于该液态水果层上的提味层、及至少一连接该淀粉蔬菜基材层与该液态水果层供整合塑型的食用淀粉层,并具有至少一填充于该包覆层中的水果内馅层。以淀粉蔬菜基材层(地瓜)、食用淀粉层(树薯粉)、液态水果层(火龙果)、提味层(糖)等食材做为包覆层,并以少许蔓越莓单元做为其水果内馅层,形成天然的特有色泽,配合软硬不同的多层次口感,及酸酸甜甜的味觉刺激,而制成一种创新的食品。

Description

食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结构,尤指一种具有天然食材、独特色泽、多层次口感的淀粉组合物,并可有效巩固质量的食品结构。
背景技术
台湾一直都享有美食王国的称号,除了有高档的餐厅如雨后春笋般的被设立外,更有细致的料理手法让人垂涎三尺,尤其在夜市或巷弄间的点心类等小吃,让来台湾旅游的观光客所大力推荐,其中点心类的芋圆等已成为某些地方的特色食品。
一般熟知的芋圆,大都以去外皮的芋头或地瓜为主要材料,煮熟后加入地瓜粉及砂糖予以混合搅拌而成形后,再进行蒸煮程序,以得到具有延展性(Q度)及香味的甜品。然而,由于现代人对于饮食的要求相当注重,不仅要求要有益身体健康,更要求美味及多变化,使得芋圆或地瓜圆在食用后有过于甜腻及有变化性不足的问题。
请同时参阅中国台湾专利M547848号「蔬果珍珠粉圆」,是将面粉、糖、蔬果粉料等材料,混合揉压并切断成型,以制成口味多元的甜点食材。然上述蔬果珍珠粉圆于使用时,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一、多元化口味的成因,仅来自于不同蔬果粉料的添加,较难吸引目光。
二、不同类型的蔬果在与面粉、糖等材料混合熟成时,火候、时间较难拿捏,质量不易控制。
三、承上,同时间接导致食材的浪费与能源(如瓦斯)的耗损。
四、即使口味多元,但细微的蔬果粉料无法增添咀嚼时的口感。
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故,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结构,利用火龙果及蔓越莓等天然食材,形成天然的特有色泽,配合软硬不同的多层次口感,及酸酸甜甜的味觉刺激。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食品结构,主要包括:至少一包覆层;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内的淀粉蔬菜基材层;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内且位于该淀粉蔬菜基材层上的液态水果层;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内且位于该液态水果层上的提味层;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内且连接该淀粉蔬菜基材层与该液态水果层的食用淀粉层,供整合塑型;及至少一填充于该包覆层中的水果内馅层。
进一步,该包覆层外具有至少一糖衣部。
进一步,该淀粉蔬菜基材层的组成包含有地瓜,该液态水果层的组成包含有火龙果,该提味层的组成为黑糖或白糖其中之一,该食用淀粉层的组成为树薯粉或太白粉其中之一,且该水果内馅层的组成为蔓越莓。
进一步,该液态水果层为红肉火龙果,该淀粉蔬菜基材层为黄地瓜。
进一步,该水果内馅层为蔓越莓果粒、蔓越莓酱、蔓越莓干、或蔓越莓泥其中之一。
进一步,该淀粉蔬菜基材层的重量百分比为44wt%至48wt%,且该液态水果层的重量百分比为21wt%至25wt%、该食用淀粉层的重量百分比为21wt%至25wt%,该内馅层的重量百分比皆为5wt%至7wt%,而该提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1w%至3wt%。
进一步,该淀粉蔬菜基材层的重量百分比为46wt%,该液态水果层的重量百分比为23wt%,该食用淀粉层的重量百分比为23wt%,该内馅层的重量百分比为6wt%,该提味层的重量百分比为2%。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包覆层、淀粉蔬菜基材层、液态水果层、提味层及食用淀粉层、水果肉馅的层结构设计,该包覆层内设有至少一淀粉蔬菜基材层,且该包覆层内设有至少一位于该淀粉蔬菜基材层上的液态水果层,并于该包覆层内设有至少一位于该液态水果层上的提味层,及于该包覆层内设有至少一连接该淀粉蔬菜基材层与该液态水果层的食用淀粉层,供整合塑型,另于该包覆层中填充有至少一水果内馅层。当使用者在食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因为淀粉蔬菜基材层(地瓜)与食用淀粉层(树薯粉)的组合,使包覆层具有Q弹不黏稠的口感,且因液态水果层(火龙果)与水果内馅层(蔓越莓)的使用,而呈现鲜艳的天然色彩、及酸中带甜的滋味,尤其因水果内馅层与成型后的包覆层具有不同的硬度及韧性,而让使用者在咀嚼时能感觉到多层次口感。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蔬果珍珠粉圆所存在的外表较难吸引目光、火候时间较难拿捏、质量不易控制、容易浪费能源或食材、及无法增添咀嚼时的口感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包覆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包覆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符号说明】
包覆层 1、1a
淀粉蔬菜基材层 11
液态水果层 12
食用淀粉层 13
提味层 14
水果内馅层 2
糖衣部 3a。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图1的A-A线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
至少一包覆层1;
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1内的淀粉蔬菜基材层11,该淀粉蔬菜基材层11的组成包含有黄地瓜;
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1内且位于该淀粉蔬菜基材层11上的液态水果层12,该液态水果层12的组成包含有红肉火龙果;
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1内且位于该液态水果层12上的提味层14,该提味层14的组成为黑糖或白糖其中之一;
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1内且连接该淀粉蔬菜基材层11与该液态水果层12的食用淀粉层13,供整合塑型,该食用淀粉层13的组成为树薯粉或太白粉其中之一;及
至少一填充于该包覆层1中的水果内馅层2,该水果内馅层2的组成为蔓越莓。
其中该淀粉蔬菜基材层11的重量百分比为44wt%至48wt%,且该液态水果层12的重量百分比为21wt%至25wt%、该食用淀粉层13的重量百分比为21wt%至25wt%,该水果内馅层2的重量百分比皆为5wt%至7wt%,而该提味层14的重量百分比为1w%至3wt%;而该淀粉蔬菜基材层11的最佳重量百分比为46wt%、该液态水果层12的最佳重量百分比为23wt%、该食用淀粉层13的最佳重量百分比为23wt%、该水果内馅层2的最佳重量百分比为6wt%、及该提味层14的最佳重量百分比为2%。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至包覆示意图(二),借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做出具有天然食材、独特色泽、多层次口感的淀粉组合物,并可有效巩固质量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得知,本实用新型是将传统芋圆的制程加以变化,因传统芋圆中使用的地瓜粉,本身吸水率较低且不易溶解,遇冷时候又会变硬,故本实用新型用黏度较高、冷却时较透明、硬度较低的树薯粉(食用淀粉层13)取代地瓜粉,但为避免太软而丧失口感,而使用较高比例的地瓜(淀粉蔬菜基材层11),将其煮熟后压制成泥状的地瓜泥,再添加榨成火龙果汁的火龙果(液态水果层12)及少许的糖(提味层14)。其中提味层14的部分可根据使用者需求选择使用香气较足、容易发酵的黑糖(若无此需求则可选用白糖),而基于包覆层1的色泽考虑,则液态水果层12选用红肉的火龙果,使包覆层1可呈现粉红色,配合下述水果内馅层2(蔓越莓)本身的鲜红色,即可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特天然的鲜艳色泽。
在进行包覆层1的制作之前,可先开启除湿装置(如除湿机),以去除多余的水分,也避免影响制作过程的黏稠度,借此依上述食材比例,将10斤的地瓜泥(淀粉蔬菜基材层11)、5斤的树薯粉(食用淀粉层13)、5斤的火龙果(液态水果层12)、及半斤的糖(提味层14)依序叠构形成一组合物(如图3所示)。接着,取适当大小的组合物,将1.25斤左右的蔓越莓(水果内馅层2)置入组合物中(水果内馅层2可为蔓越莓果粒、蔓越莓酱、蔓越莓干、或蔓越莓泥等态样),避免水果内馅层2外露,同时挤出混合物内的空气,而制成至少一半成品(如图4所示),如此一来,将半成品加热熟成时,即可避免水果内馅层2所含的花青素氧化,而造成包覆层1破损或失色,也因为上述比例的拿捏(10斤地瓜泥:5斤树薯粉:5斤火龙果:半斤糖:及1.25斤蔓越莓,故重量百分比分别为46wt%、23wt%、23wt%、6wt%、2%,当装载容器加大或缩小时,亦可以等百分比加量或减量),使得包覆层1较容易成形,而可减少表皮的厚度,使加热时间需求较短,进一步降低花青素氧化的风险。因此,将半成品加热熟成后的淀粉组合物,便能较稳定的控制其质量,最后将淀粉组合物放入冷水中,进行快速冷却,以借由急速冷却的动作,使包覆层1向内收缩,而提升口感嚼劲(较Q)。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于淀粉组合物熟成冷却后,在其最外层(即包覆层1a外)再包裹至少一糖衣部3a,除了可借由糖分的包覆,得到抗菌、防腐的效果外,也可借由糖分的甜味,让淀粉组合物加入冰品一起食用时,进一步达到提味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结构为可改善习用的技术关键在于:
一、同时添加了红肉火龙果及蔓越莓,使整体色彩鲜艳,且为无添加色素费天然色,并可提供酸酸甜甜的味觉刺激。
二、直接在包覆层1内添加水果内馅层2,产生多层次的咀嚼口感。
三、利用地瓜及树薯粉的适当比例搭配,取代传统芋圆制作时地瓜粉的使用,使口感较为Q弹,且较易成型。
四、外层包裹糖衣部3a,而具有抗菌、防腐、适合加入冰品的优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结构于使用时,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

Claims (5)

1.一种食品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至少一包覆层;
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内的淀粉蔬菜基材层;
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内且位于该淀粉蔬菜基材层上的液态水果层;
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内且位于该液态水果层上的提味层;
至少一设于该包覆层内且连接该淀粉蔬菜基材层与该液态水果层的食用淀粉层;及
至少一填充于该包覆层中的水果内馅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包覆层外具有至少一糖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淀粉蔬菜基材层的组成包含有地瓜,该液态水果层的组成包含有火龙果,该提味层的组成为黑糖或白糖其中之一,该食用淀粉层的组成为树薯粉或太白粉其中之一,且该水果内馅层的组成为蔓越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液态水果层为红肉火龙果,该淀粉蔬菜基材层为黄地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果内馅层为蔓越莓果粒、蔓越莓酱、蔓越莓干、或蔓越莓泥其中之一。
CN201820868686.XU 2018-06-06 2018-06-06 食品结构 Active CN209694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8686.XU CN209694023U (zh) 2018-06-06 2018-06-06 食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8686.XU CN209694023U (zh) 2018-06-06 2018-06-06 食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4023U true CN209694023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35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68686.XU Active CN209694023U (zh) 2018-06-06 2018-06-06 食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40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2452B1 (ja) * 2020-11-30 2022-02-18 株式会社コバード 被覆食品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2452B1 (ja) * 2020-11-30 2022-02-18 株式会社コバード 被覆食品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6280B (zh) 包馅珍珠粉圆的制作方法
CN104585809A (zh) 一种蒸蛋糕及其制作方法
CN103053642A (zh) 一种鲜肉月饼的制作方法
CN103053643A (zh) 一种五仁月饼的制作方法
CN101574102A (zh) 一种带保鲜膜层的月饼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56123B (zh) 一种方便快餐速食酿皮及其制作方法
CN103284089B (zh) 一种耐烘焙的仿真果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719532A (zh) 一种珍珠奶茶的加工方法
CN103039564A (zh) 一种蛋黄月饼的制作方法
CN209694023U (zh) 食品结构
KR100869423B1 (ko) 무설탕 기능성 호두 설기떡의 제조방법
CN100370903C (zh) 香蕉芝麻糕及其制作工艺
CN104187374A (zh) 一种新鲜甜木薯面条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00064A (zh) 一种制作花式粉皮的工艺及其食品深加工的工艺方法
CN105166592A (zh) 一种补充维生素c的月饼的制备方法
CN111329041B (zh) 一种即食型糍粑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425C (zh) 麻花
CN106665749A (zh) 五彩蔬果夹心饼干及制作方法
CN103053930A (zh) 一种香芋冰皮月饼的制作方法
CN111328979A (zh) 一种即食型米酿糍粑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07057A (zh) 一种营养全面的山药粗粮粉条
CN208354505U (zh) 一种爆出卡通型爆米花的气动式爆米花机
CN103109902A (zh) 一种冰皮枣泥松仁月饼的制作方法
CN103098844A (zh) 一种冰皮板栗月饼的制作方法
CN105982002A (zh) 一种制作零热量果冻的果冻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