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6972U - 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66972U CN209666972U CN201821947266.7U CN201821947266U CN209666972U CN 209666972 U CN209666972 U CN 209666972U CN 201821947266 U CN201821947266 U CN 201821947266U CN 209666972 U CN209666972 U CN 2096669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body
- segment
- plate
- bracket
-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和车辆,所述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包括:车身连接支架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车身连接支架不同侧边沿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车身连接支架具有用于与车体相连的车身安装位,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用于安装第一传感器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用于安装第二传感器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的安装方向均与所述车身安装位的安装方向不同。本实用新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可同时将压差传感器和氧传感器安装于车体,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空间利用率和系统集成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和具有该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设计、研发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成千上万个零件按一定的设计规范布置安装到有限的整车空间中。其中,汽车氧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排气管里的氧含量,以便于精确控制发电机喷油点火。相关技术中,汽车氧传感器通过氧传感器安装支架固定于车体,但氧传感器安装支架仅能固定汽车氧传感器,对于空间的利用率不高,系统集成度较低,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可同时安装氧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提高整车的空间利用率和系统集成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包括:车身连接支架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车身连接支架不同侧边沿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车身连接支架具有用于与车体相连的车身安装位,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用于安装第一传感器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用于安装第二传感器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的安装方向均与所述车身安装位的安装方向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可同时将压差传感器和氧传感器安装于车体,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空间利用率和系统集成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车身连接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限定出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插接件的插拔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顺次相连的多段,任意相邻的两段形成弯折形以形成所述插拔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预留出所述插拔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段的第一侧边与所述车身连接支架相连,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三段相连,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接,所述车身连接支架、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中的任意两个垂直,所述第二段朝背离所述车身连接支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平行设置且均朝所述第二段的同一侧弯折,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三段背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相连,且朝背离所述车身连接支架的一侧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车身连接支架、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中至少相邻两个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段背离所述第二段的侧边与所述车身连接支架背离所述第二段且与所述第一侧边相接的侧边之间设有连接有加强翻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中任意相邻的两板形成弯折形,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均朝背离所述车身连接支架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所述车身安装位包括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连接孔和设在所述车身连接支架侧边的限位翻边,所述限位翻边和所述连接孔间隔开。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压差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传感器为氧传感器。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支架与车体的装配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安装支架与车体的装配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传感器和插接件的插拔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安装支架100,
车身连接支架1,连接孔11,限位翻边12,
第一连接部2,第一连接板21,第一段211,第二段212,第三段213,第一安装板22,连接过孔23,限位卡孔24,
第二连接部3,第一板31,第二板32,第三板33,第二安装位34,
加强筋4,加强翻边5,
第一传感器101,第二传感器102,车体103,插接件104,插拔空间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该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可同时安装氧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有利于提高整车的空间利用率,增加系统集成度,且传感器安装支架100的整体结构简单,强度较高。
如1-图4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包括:车身连接支架1、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
车身连接支架1具有车身安装位,车身安装位用于与车体103相连,如图1和图2所示,车身安装位包括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连接孔11,可通过螺纹紧固件贯穿连接孔11以将车身连接支架1与车体103相连,进入将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固定于车体103,且车身连接支架1与车体103的固定方式简单,固定牢固性较佳,且螺纹连接易于拆卸和安装,便于后期更换和维修,固定成本降低。
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分别连接在车身连接支架1不同侧边沿,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均可用于安装传感器,如图1和图2中所示,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分别连接车身连接支架1相对的两侧边沿,这样,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间隔距离较大,使得安装于第一连接部2的传感器和安装于第二连接部3的传感器之间相互不干涉,避免不同传感器工作时相互影响,进而保证传感器检测信息的准确性,提高车身传感器安装支架100整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第一连接部2设有第一安装位,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一传感器101,第一安装位可为螺栓连接过孔23,第一传感器101可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部2,安装牢固且易于更换。第二连接部3设有第二安装位34,第二安装位34用于安装第二传感器102,第二安装位34可为安装卡槽,第二传感器102可安装于安装卡槽内。第一传感器101包括压差传感器,第二传感器102包括氧传感器。其中,车身连接支架1可固定于车体103的排气管处,进而将氧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固定于汽车的排气口处。
需要说明的是,氧传感器可通过内部的锆元件监测汽车排气管里的氧含量,压差传感器可通过压力芯片监测汽车排气管里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的前后压力差,这两种传感器的应用对于精确控制发动机喷油点火,监测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对是否需要发动机执行再生操作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将压差传感器和氧传感器集成安装于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便于同时监测汽车的氧含量和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的前后压力差。这样,压差传感器和氧传感器不需单独设置安装支架100,极大地节省整车的安装空间,降低传感器的安装成本,且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
其中,第一安装位的安装方向与车身安装位的安装方向不同,第二安装位34的安装方向与车身安装位的安装方向不同,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安装位的安装方向、第二安装位34的安装方向和车身安装位的安装方向两两垂直,即第一安装位的安装方向与第二安装位34的安装方向垂直,第一安装位的安装方向与车身安装位的安装方向垂直,第二安装位34的安装方向与车身安装位的安装方向垂直。
这样,车身连接支架1固定于车体103后,再将压差传感器、氧传感器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34,车体103不干涉压差传感器、氧传感器的安装,且压差传感器和氧传感器分别设于车身连接支架1的相对的两侧,压差传感器和氧传感器相互不干涉,由此,保证压差传感器和氧传感器可合理、便捷地安装于车体103的排气口处,压差传感器和氧传感器可正常、稳定地进行检测工作,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的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可同时将压差传感器和氧传感器安装于车体103,极大地提高了整车的空间利用率和系统集成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2包括:第一连接板21和第一安装板22。
第一安装板22和车身连接支架100通过第一连接板21相连,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板21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22相连,第一连接板21的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支架100相连,由此,通过第一连接板21将第一安装板22和车身连接支架100间隔开,其中,第一安装位设于第一安装板22,第一安装位包括安装孔,这样,压差传感器可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于第一安装板22的安装孔处,以使压差传感器稳定地固定于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其中第一连接板21限定出第一传感器101的插接件的插拔空间。
第一安装板22的安装方向与车身连接支架1的安装方向垂直,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安装板22与车身连接支架1间隔开且相互垂直,使得车身连接支架1与车体103的安装面和压差传感器与第一安装板22的安装面相互间隔开且相互垂直,由此,可保证压差传感器安装于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时不与车体103相互干涉,压差传感器可合理、有效地固定于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便于实现其监测作用,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的结构简单,且实用、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1包括顺次相连的多段,任意相邻的两段形成弯折形,如图1-图2所示,第一连接板21包括顺次相连的三段,且三段中任意相邻的两段形成弯折形,由此,可增加第一连接板21沿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如图3中所示,车身连接支架1的上表面与车体103相连,压差传感器安装于第一安装板22,且重力方向沿第一连接板21的宽度方向。这样,将第一连接板21设计为弯折形有利于增加其沿竖向的弯折刚度,可防止在压差传感器安装于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后发生严重弯折变形,提高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的整体结构刚度和强度,使得压差传感器安装稳定、位置固定,进而保证其检测信息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连接板21包括:第一段211、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
第一段211、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顺次相连,第一段211的第一侧边与车身连接支架1相连,如图1中所示,第一段211的上侧边与车身连接支架1相连,第二段2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段211的第二侧边、第三段213相连,即第二段212的第一端与第一段211的第二侧边相连,第二段212的第二端与第三段213相连,第三段213与第一安装板22相连,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接。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段211为直角梯形,第一侧边为第一段211的直角腰,第二侧边为第一段211的下底,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接且相互垂直。
其中,车身连接支架1、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中的任意两个垂直,第一段211从第一侧边处沿垂直于车身连接支架1的方向延伸,如图1和图2中所示,第一段211从第一侧边处向车身连接支架1的下方(图1中向下的方向)延伸,第二段212朝背离车身连接支架1的方向延伸,第二段212与第一段211垂直,这样,车身连接支架1、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垂直形成弯折结构,由此,第一连接板21沿竖向(上下方向)的弯曲刚度较大,在压差传感器安装于第一安装板22后,第一连接板21不易沿竖向弯折,提高车载传感器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中所示,第一段211和第三段213平行设置,第一段211和第三段213均朝第二段212的同一侧弯折,即第一段211和第三段213均位于第二段212的同一侧,这样,可减小第一连接板21沿厚度方向占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2与第三段213背离第二段212的一端相连,且第一安装板22朝背离车身连接支架1的一侧延伸,第一段211、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之间预留出第一传感器101的插接件104的插拔空间105,如图3和图4中所示,压差传感器安装于第一安装板22,且压差传感器的插接端朝向车身连接支架1,这样,压差传感器的插接件104可从压差传感器靠近车身连接支架1的一侧插入压差传感器的插接端。且在插接件104插拔过程中,插拔空间105可避让操作人员的手,使得操作人员具有有效地插拔空间105,插拔过程更加轻松、舒适、不受限制,车载传感器的结构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身连接支架1、第一段211、第二段212、第三段213和第一安装板22中至少相邻两个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4。如图1和图2中所示,车身连接支架1和第一段21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4,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4,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4,第三段213和第一安装板22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4。由此,可增大车身连接支架1、第一连接板21和第一安装板22的连接强度和刚度,进而提高安装支架10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避免安装支架100长期使用后严重变形,结构稳定性较好,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211背离第二段212的侧边与车身连接支架1背离第二段212且与第一侧边相接的侧边之间设有连接有加强翻边5,如图1和图2中所示,加强翻边5设于第一段211和车身连接支架1相连的弯折处,可极大地提高第一连接部2和车身连接支架1的连接刚度,避免二者连接断裂,有效地提高安装支架100的模态频率,加强安装支架10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中所示,第二连接部3包括:第一板31、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
第一板31、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首尾依次相连,即第二板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31和第三板33相连,第一板31的第一端与车身连接支架1相连,如图1中所示,第一板31的上端与车身连接支架1背离第一段211的侧边相连,第一板31、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中任意相邻的两板形成弯折形,如图1和图2中所示,第一板31与车身连接支架1相互垂直,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相互垂直,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相互垂直,且第一板31和第三板33平行,第二安装位34设于第三板33,由此,第二传感器102可安装于第三板33。
其中,第一板31、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均朝背离车身连接支架1的方向延伸,如图1中所示,第一板31向下朝背离车身连接支架1的方向延伸,第二板32从第一板31的下端朝背离车身连接支架1的方向延伸,第三板33从第二板32背离车身连接支架1的一端向下延伸,这样,第三板33可与车身连接支架1保持较大的距离,以使第二传感器102具有足够的空间安装于第三板33,这样,可保证车体103不干涉第二传感器102的安装,安装支架100的整体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身安装位包括:连接孔11和限位翻边12,连接孔11用于车身相连,限位翻边12设在车身连接支架1的侧边,限位翻边12和连接孔11间隔开。可以理解的是,车身连接支架1与车体103在连接孔11处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安装支架100在长期使用后易相对于车体103转动,由此,将限位翻边12插入车体103的限位孔中,可限制车身连接支架1相对于车体103转动,保证压差传感器和氧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固定,进而保证传感器检测的信息准确、有效,通过限位翻边12可保证量产车上安装支架100的一致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2还设有限位卡孔24,这样,可在第一传感器101上设限位销,以在第一传感器101安装于第一安装板22时,将限位销伸入限位卡孔24内,由此,可避免第一传感器101与第一安装板22相对转动,保证第一传感器101位置固定,结构稳定,进而保证其检测信息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第一传感器101和第二传感器102,其中,第一传感器101安装于第一安装位,第二传感器102安装于第二安装位,第一传感器为压差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为氧传感器,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可通过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同时安装压差传感器和氧传感器,有利于提高整车的空间利用率和系统集成度,功能性较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连接支架(1)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车身连接支架(1)不同侧边沿的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所述车身连接支架(1)具有用于与车体(103)相连的车身安装位,所述第一连接部(2)设有用于安装第一传感器(101)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连接部(3)设有用于安装第二传感器(102)的第二安装位(34),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34)的安装方向均与所述车身安装位的安装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包括:第一连接板(21)和第一安装板(22),所述第一安装板(22)和所述车身连接支架(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21)相连,所述第一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2),所述第一连接板(21)限定出所述第一传感器(101)的插接件(104)的插拔空间(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包括:顺次相连的多段,任意相邻的两段形成弯折形以形成所述插拔空间(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段(211)、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所述第一段(211)、所述第二段(212)和所述第三段(213)之间预留出所述插拔空间(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211)的第一侧边与所述车身连接支架(1)相连,所述第二段(2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211)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三段(213)相连,所述第三段(213)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2)相连,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接,所述车身连接支架(1)、所述第一段(211)和所述第二段(212)中的任意两个垂直,所述第二段(212)朝背离所述车身连接支架(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211)和所述第三段(213)平行设置且均朝所述第二段(212)的同一侧弯折,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与所述第三段(213)背离所述第二段(212)的一端相连,且朝背离所述车身连接支架(1)的一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支架(1)、所述第一段(211)、所述第二段(212)、所述第三段(213)和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中至少相邻两个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211)背离所述第二段(212)的侧边与所述车身连接支架(1)背离所述第二段(212)且与所述第一侧边相接的侧边之间设有连接有加强翻边(5)。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板(31)、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所述第一板(31)、所述第二板(32)和所述第三板(33)中任意相邻的两板形成弯折形,所述第一板(31)、所述第二板(32)和所述第三板(33)均朝背离所述车身连接支架(1)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安装位包括用于与车身相连的连接孔(11)和设在所述车身连接支架(1)侧边的限位翻边(12),所述限位翻边(12)和所述连接孔(11)间隔开。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100);
第一传感器(101),所述第一传感器(10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压差传感器;
第二传感器(102),所述第二传感器(102)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34),所述第二传感器为氧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47266.7U CN209666972U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47266.7U CN209666972U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66972U true CN209666972U (zh) | 2019-11-22 |
Family
ID=68561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4726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66972U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66972U (zh) |
-
2018
- 2018-11-23 CN CN201821947266.7U patent/CN2096669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378036A1 (en) | Pakring plate frame for no dodge type parking device | |
CN209666972U (zh) | 车载传感器安装支架和车辆 | |
CN208476548U (zh) | 一种汽车传感器试验加载支架 | |
CN209454861U (zh) | 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 | |
CN206399047U (zh) | 一种泠凝器固定支架以及冷柜 | |
CN209634571U (zh) | 汽车车架的悬臂式安装支架 | |
CN214499270U (zh) | 进气歧管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8069315U (zh) | 安装于纵梁上的拖车钩连接结构及纵梁总成 | |
CN208247950U (zh) | 电池包防护杆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1144401A (zh) |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 | |
CN209683812U (zh) | 用于车辆的固定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3321011U (zh) | 一种立体式车库 | |
CN206155131U (zh) |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支架及具有该电池安装支架的车辆 | |
CN209467216U (zh) | 一种前罩铰链加强件 | |
CN210707635U (zh) | 水箱上横梁总成及汽车 | |
CN216783636U (zh) | 车辆的侧围结构及车辆 | |
CN219716332U (zh) | 一种新型停车场告示牌 | |
CN20693838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压缩机固定支架 | |
CN209395587U (zh) | 汽车仪表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 |
CN102259669B (zh) | 一种货箱连接板 | |
CN201784465U (zh) | 一种汽车选换挡拉索导向固定支架 | |
CN219927812U (zh) | 翼子板前保安装总成及车辆 | |
CN217864376U (zh) | 一种仪表板横梁前端与车身之间的安装结构 | |
CN215850677U (zh) | 车顶纵向梁和汽车 | |
CN219215150U (zh) | 一种用于电动客车的铰接段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