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4159U - 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 - Google Patents

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4159U
CN209554159U CN201821686073.0U CN201821686073U CN209554159U CN 209554159 U CN209554159 U CN 209554159U CN 201821686073 U CN201821686073 U CN 201821686073U CN 209554159 U CN209554159 U CN 209554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wheel
belt
transfer matic
transport mechanism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860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军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860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4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4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4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涉及自动化生产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皮带、第一带轮、第二带轮、调整装置和张紧装置;传送皮带套设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安装于调整装置;调整装置,用于调节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的轴距;张紧装置,用于使传送皮带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保持张紧。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生产线,所存在的传送带的长度难以与传送距离相匹配,不便于传送带的安装,不利于工件的顺畅传送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用于工件和物料传送的自动线,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的加工生产中。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和自动线,来搭建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便于管控,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在自动化生产线中,各个自动化生产设备沿自动线间隔分布;工件依次在各个自动化生产设备上完成相应工序的加工处理,并由自动线进行传送。自动线一般包括传送带,通过传送带进行物料或者工件的传送,来实现自动上下料,自动化连续生产。
光伏玻璃的自动化生产线中,玻璃在生产设备上进行加工处理,并由自动线传送带来传送。现有技术中,传送带的长度难以与需要传送的距离相匹配;传送带过长时,易与生产设备发生干涉;传送带过短时,传送带与生产设备之间距离过大,玻璃易发生卡片,影响玻璃的顺畅传送。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生产线,存在传送带的长度难以与传送距离相匹配,不便于传送带的安装,不利于工件的顺畅传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生产线,所存在的传送带的长度难以与传送距离相匹配,不便于传送带的安装,不利于工件的顺畅传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线传送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皮带、第一带轮、第二带轮、调整装置和张紧装置;传送皮带套设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安装于调整装置;调整装置,用于调节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的轴距;张紧装置,用于使传送皮带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保持张紧。
进一步的,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支座、带轮滑动座和滑动驱动件;第一带轮安装于带轮滑动座;带轮滑动座滑动连接于固定支座;滑动驱动件与带轮滑动座连接,用于驱动带轮滑动座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带轮。
进一步的,滑动驱动件包括调整螺栓;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固定支座,且一端用于与带轮滑动座抵接,以推动带轮滑动座相对于固定支座移动;带轮滑动座上设置有可调锁紧件,可调锁紧件用于将带轮滑动座锁紧于固定支座。
进一步的,带轮滑动座上设置有腰型孔;可调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穿设于腰型孔,且与固定支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支座上设置有滑槽,带轮滑动座嵌设于滑槽中。
进一步的,张紧装置包括第三带轮和调位件;第三带轮安装于调位件;调位件用于带动第三带轮相对于第二带轮移动,且与传送皮带的内侧面抵接。
进一步的,调位件包括调位板和调节锁紧件,第三带轮安装于调位板;调位板用于带动第三带轮转动,调节锁紧件用于将调位板锁紧。
进一步的,张紧装置包括第四带轮和第五带轮;第四带轮和第五带轮分别位于第三带轮的两侧,并且均与传送皮带的外侧面抵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包括皮带支撑板,皮带支撑板设置于传送皮带的内侧;皮带支撑板设置有皮带滑槽,传送皮带嵌设于皮带滑槽。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自动线传送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单元包括多个上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多个自动线传送机构沿第二带轮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涉及自动化生产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皮带、第一带轮、第二带轮、调整装置和张紧装置;传送皮带套设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安装于调整装置;调整装置,用于调节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的轴距;张紧装置,用于使传送皮带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保持张紧。光伏玻璃的自动化生产中,两个设备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来传送光伏玻璃。
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小时,通过调整装置来使第一带轮靠近第二带轮,减小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的轴距,使得传送皮带的传送长度减小;并且通过张紧装置,使传送皮带保持张紧。这样,可避免传送皮带与两端的设备发生干涉,便于安装。
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对调整装置和张紧装置进行调节,使第一带轮远离第二带轮,增加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的轴距,使得传送皮带的传送长度增大,并使传送皮带保持张紧。这样,可避免传送皮带与设备之间的间隙过大,减少光伏玻璃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卡片,有利于传送更加顺畅。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生产线,所存在的传送带的长度难以与传送距离相匹配,不便于传送带的安装,不利于工件的顺畅传送的技术问题。
所述的自动线传送单元与上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线传动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线传动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线传动机构中的调整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01-传送皮带;021-第一带轮;022-第二带轮;03-调整装置;04-固定支座;041-筋板;042-滑板;0421-滑槽;043-安装块;05-带轮滑动座;051-带轮滑动板;0511-腰型孔;052-带轮安装板;053-顶板;06-滑动驱动件;07-皮带支撑板;08-张紧装置;081-第三带轮;082-调位件;0821-调位板;0822-调节锁紧件;091-第四带轮;092-第五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线传送机构,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皮带01、第一带轮021、第二带轮022、调整装置03和张紧装置08;传送皮带01套设于第一带轮021和第二带轮022;第一带轮021安装于调整装置03;调整装置03,用于调节第一带轮021与第二带轮022之间的轴距;张紧装置08,用于使传送皮带01在第一带轮021和第二带轮022上保持张紧。
具体地,光伏玻璃的自动化生产中,两个设备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来传送光伏玻璃。
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小时,通过调整装置03来使第一带轮021靠近第二带轮022,减小第一带轮021与第二带轮022之间的轴距,使得传送皮带01的传送长度减小;并且通过张紧装置08,使传送皮带01保持张紧。这样,可避免传送皮带01与两端的设备发生干涉,便于安装。
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对调整装置03和张紧装置08进行调节,使第一带轮021远离第二带轮022,增加第一带轮021与第二带轮022之间的轴距,使得传送皮带01的传送长度增大,并使传送皮带01保持张紧。这样,可避免传送皮带01与设备之间的间隙过大,减少光伏玻璃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卡片,有利于传送更加顺畅。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包括机架。
第一带轮021通过转轴和轴承安装于带轮支座;带轮支座固定于机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带轮022为主动轮。电动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带轮022的转轴传动连接;电动机驱动第二带轮022转动,带动传送皮带01运动,从而对位于传送皮带01上的光伏玻璃进行传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包括皮带支撑板07,皮带支撑板07设置于传送皮带01的内侧;皮带支撑板07设置有皮带滑槽,传送皮带01嵌设于皮带滑槽。
具体地,皮带支撑板07固定于机架;皮带滑槽设置于皮带支撑板07的顶面。一方面皮带支撑板07对传送皮带01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传送皮带01承载和传送光伏玻璃;另一方面皮带滑槽对传送皮带01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防止传送皮带01跑偏。
进一步的,调整装置03包括固定支座04、带轮滑动座05和滑动驱动件06;第一带轮021安装于带轮滑动座05;带轮滑动座05滑动连接于固定支座04;滑动驱动件06与带轮滑动座05连接,用于驱动带轮滑动座05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带轮022。
具体地,请参照图3,固定支座04包括筋板041、滑板042和安装块043;滑板042和安装块043均与筋板041固定连接。安装块043固定于机架。
带轮滑动座05包括带轮滑动板051和带轮安装板052,带轮安装板052固定于带轮滑动板051的顶面。第一带轮021通过转轴和轴承安装于带轮安装板052。带轮滑动板051滑动连接于滑板042。滑动驱动件06与带轮滑动板051连接,驱动带轮滑动板051相对于滑板042移动,以带动第一带轮021靠近第二带轮022或者远离第二带轮022。
筋板041对第一带轮021起到支撑作用,可使第一带轮021的位置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滑动驱动件06包括调整螺栓;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筋板041,且一端用于与带轮滑动座05抵接,以推动带轮滑动座05相对于固定支座04移动;带轮滑动座05上设置有可调锁紧件,可调锁紧件用于将带轮滑动座05锁紧于固定支座04。
具体地,调整螺栓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带轮021的轴线。通过可调锁紧件将带轮滑动板051与滑板042之间松开,转动调整螺栓,可推动第一带轮021移动。将第一带轮021移动至合适位置后,通过可调锁紧件,将带轮滑动板051与滑板042之间锁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带轮滑动座05包括顶板053,顶板053固定于带轮滑动板051。调整螺栓与顶板053抵接。
进一步的,带轮滑动板051上设置有腰型孔0511;可调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穿设于腰型孔0511,且与滑板042螺纹连接。
具体地,腰型孔0511沿调整螺栓的轴线方向延伸。通过锁紧螺栓来将带轮滑动板051压紧于滑板042,从而使第一带轮021的位置锁紧。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滑动驱动件06包括直线模组;直线模组安装于筋板041,并且直线模组的运动端与带轮滑动板051连接。直线模组在电动机的带动下运动,驱动带轮滑动板051相对于滑板042移动。
进一步的,滑板042上设置有滑槽0421,带轮滑动板051嵌设于滑槽0421中。
具体地,滑槽0421沿调整螺栓的轴线方向延伸;带轮滑动板051与滑槽0421滑动配合。滑槽0421对带轮滑动板051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带轮滑动板051在滑板042上运动过程中走偏,便于第一带轮021在调整螺栓的推动下平稳顺畅运动。
进一步的,张紧装置08包括第三带轮081和调位件082;第三带轮081安装于调位件082;调位件082用于带动第三带轮081相对于第二带轮022移动,且与传送皮带01的内侧面抵接。
具体地,通过调位件082来带动第三带轮081移动,便于第一带轮021作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带轮022的运动,且使传送皮带01保持张紧。
进一步的,调位件082包括调位板0821和调节锁紧件0822,第三带轮081安装于调位板0821;调位板0821转动连接于机架,且调位板0821相对于机架转动的轴线平行于第二带轮022的轴线;调节锁紧件0822用于将调位板0821与机架之间锁紧。
具体地,调节锁紧件0822包括调节螺栓;第三带轮081通过转轴和轴承转动连接于调位板0821的一端;调节螺栓穿过调位板0821的另一端,与皮带支撑板07螺纹连接,调节螺栓的轴线与第二带轮022的轴线平行。这样,转动调节螺栓使调位板0821与皮带支撑板07之间松开,可手动驱动调位板0821绕调节螺栓的轴线转动,以对第三带轮081的位置进行调节;转动调节螺栓,可将调位板0821压紧于皮带支撑板07。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调位件082包括调位滑动板、滑动槽体和锁紧螺钉,滑动槽体固定于皮带支撑板07,且沿垂直于第二带轮022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三带轮081安装于调位滑动板的一端。调位滑动板滑动连接于滑动槽体,可在滑动槽体的导向作用下移动。
沿滑动槽体驱动调位滑动板,来实现对第三带轮081的位置进行调节。锁紧螺钉螺纹连接于滑动槽体,转动锁紧螺钉至与调位滑动板抵接,可将调位滑动板锁紧于滑动槽体,使第三带轮081的位置固定。
进一步的,张紧装置08包括第四带轮091和第五带轮092;第四带轮091和第五带轮092均安装于机架,分别位于第三带轮081的两侧,并且均与传送皮带01的外侧面抵接。
具体地,请参照图2,第四带轮091位于第三带轮081与第二带轮022之间,与传送皮带01的外侧面接触。通过第四带轮091,增到了传送皮带01与第二带轮022的接触面积和传送皮带01与第三带轮081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传送皮带01随第二带轮022一起运动,减少传送皮带01发生打滑,使传送皮带01运动更加平稳。
第五带轮092位于第三带轮081与第一带轮021之间,与传送皮带01的外侧面接触。通过第五带轮092,增到了传送皮带01与第一带轮021的接触面积和传送皮带01与第三带轮081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传送皮带01与第一带轮021一起运动,减少传送皮带01发生打滑,使传送皮带01运动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自动线传送单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线传送单元包括多个上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多个自动线传送机构沿第二带轮022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具体地,各个自动线传送机构中的传送皮带01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以增大对光伏玻璃的承载面积。
各个自动线传动机构中,第一带轮021的轴线相共线,第二带轮022的轴线相共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自动线传动机构中的第二带轮022,共用一根转轴;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连接,驱动各个自动线传动机构中的第二带轮022同步转动,以带动光伏玻璃平稳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而这些修改、替换或者组合,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皮带(01)、第一带轮(021)、第二带轮(022)、调整装置(03)和张紧装置(08);
所述传送皮带(01)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021)和所述第二带轮(022);
所述第一带轮(021)安装于所述调整装置(03);所述调整装置(03),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带轮(021)与所述第二带轮(022)之间的轴距;
所述张紧装置(08),用于使所述传送皮带(01)在所述第一带轮(021)和所述第二带轮(022)上保持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03)包括固定支座(04)、带轮滑动座(05)和滑动驱动件(06);
所述第一带轮(021)安装于所述带轮滑动座(05);
所述带轮滑动座(05)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座(04);
所述滑动驱动件(06)与所述带轮滑动座(0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带轮滑动座(05)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带轮(0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驱动件(06)包括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支座(04),且一端用于与所述带轮滑动座(05)抵接,以推动所述带轮滑动座(05)相对于所述固定支座移动;
所述带轮滑动座(05)上设置有可调锁紧件,可调锁紧件用于将所述带轮滑动座锁紧于所述固定支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滑动座上设置有腰型孔(0511);
所述可调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设于所述腰型孔(0511),且与所述固定支座(0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04)上设置有滑槽(0421),所述带轮滑动座(05)嵌设于所述滑槽(042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08)包括第三带轮(081)和调位件(082);
所述第三带轮(081)安装于所述调位件(082);所述调位件(082)用于带动所述第三带轮(081)相对于所述第二带轮(022)移动,且与所述传送皮带(01)的内侧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件(082)包括调位板(0821)和调节锁紧件(0822),所述第三带轮(081)安装于所述调位板(0821);所述调位板(0821)用于带动所述第三带轮(081)转动,所述调节锁紧件(0822)用于将所述调位板(0821)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08)包括第四带轮(091)和第五带轮(092);所述第四带轮(091)和第五带轮(092)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带轮(081)的两侧,并且均与所述传送皮带(01)的外侧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线传送机构包括皮带支撑板(07),所述皮带支撑板(07)设置于所述传送皮带(01)的内侧;
所述皮带支撑板(07)设置有皮带滑槽(0421),所述传送皮带(01)嵌设于所述皮带滑槽(0421)。
10.一种自动线传送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线传送机构,多个所述自动线传送机构沿所述第二带轮(022)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CN201821686073.0U 2018-10-17 2018-10-17 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 Active CN209554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86073.0U CN209554159U (zh) 2018-10-17 2018-10-17 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86073.0U CN209554159U (zh) 2018-10-17 2018-10-17 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4159U true CN209554159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98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86073.0U Active CN209554159U (zh) 2018-10-17 2018-10-17 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41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1961A (zh) * 2019-11-14 2021-05-14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移载装置及物流分拣系统
CN113120509A (zh) * 2021-04-13 2021-07-16 无锡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组装加工用零件输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1961A (zh) * 2019-11-14 2021-05-14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移载装置及物流分拣系统
CN112791961B (zh) * 2019-11-14 2024-04-05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移载装置及物流分拣系统
CN113120509A (zh) * 2021-04-13 2021-07-16 无锡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组装加工用零件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54159U (zh) 自动线传送机构及自动线传送单元
CN108098710B (zh) 一种无轨自动转运对接平台
CN101879543B (zh) 数控折弯机同步随动托料装置
CN206592716U (zh) 一种用于背光源拍摄定位的相机调节机构
CN203998298U (zh) 送布机送料装置
CN103692018B (zh) 双侧放电加工机
CN106949206B (zh) 一种传送带张紧机构
CN109399147A (zh) 对中机构和对中输送机
CN104390111A (zh) 球面移动装置
CN203889574U (zh) 炉前定位机
CN206939822U (zh) 传送装置
CN106348001B (zh) 一种用于工作台之间的消防主机壳体移动机构
CN103769981A (zh) 瓦型磁体端面磨削机
CN204328373U (zh) 球面移动装置
CN207942153U (zh) 取料定位装置及拉箱组装设备
CN105253659A (zh) 一种具有送卡功能的智能卡翻卡机构
CN208231552U (zh) 一种玻璃板磨边机用过渡输送装置
CN103406245A (zh) 全自动井字形顶部烤灯
CN204053698U (zh) 多用玻璃磨边机
CN203751897U (zh) 瓦型磁体端面磨削机
CN203526018U (zh) 全自动井字形顶部烤灯
CN109539595A (zh) 推杆换位机构
CN209536322U (zh) 特种钢板加工用传输定位系统
CN208961864U (zh) 定位装置
CN208083820U (zh) 多面锁螺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76 room 3001, 6 building, 7 East Street, Rong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room 3001, 6 building, 7 East Street, Rong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9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A, 1 Qian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room 3001, 6 building, 7 East Street, Rong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31

Address after: No.66210, 3rd floor, Pudong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A, 1 Qian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