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1214U - 一种斜顶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顶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21214U
CN209521214U CN201920052084.1U CN201920052084U CN209521214U CN 209521214 U CN209521214 U CN 209521214U CN 201920052084 U CN201920052084 U CN 201920052084U CN 209521214 U CN209521214 U CN 209521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die
oblique
guide
oi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520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路路
程良文
李汉军
朱晓东
周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i Xiangyu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i Xiangyu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i Xiangyu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i Xiangyu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520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21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21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212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斜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底板、支撑块、回位弹簧、顶针板、斜顶、滑块、导油条,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下模的正下方;斜顶注塑模具中的两个所述斜顶上设置的所述倒钩成型槽用于对产品下端的两个倒钩进行成型,当模具的上模与所述下模开模之后,所述顶针板受到外部注塑机的顶针驱动而向上运动,此时,所述顶针板带动两个所述斜顶向上运动,并将所述产品顶出所述下模,由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均倾斜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两个所述斜顶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两个所述斜顶再水平方向会相互靠拢,两个所述斜顶的上端相互靠拢后,会与所述倒钩脱开,从而方便将产品取下。

Description

一种斜顶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斜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塑胶产品a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倒钩b,如果产品上的倒钩b与产品a一体成型,两个相对布置的倒钩b会卡在下模上,导致产品a无法从下模的成型槽内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斜顶注塑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倒钩与产品一体成型时,两个相对布置的倒钩会卡在下模上,导致产品无法从下模的成型槽内取出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1、一种斜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底板、支撑块、回位弹簧、顶针板、斜顶、滑块、导油条,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下模的正下方,并且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下模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容置腔;所述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下模之间,所述支撑块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上端与所述下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侧面、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所述下模的下端面合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下模内设置有个第一导向槽,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两端均贯穿于所述下模的上下端面,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均倾斜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斜顶为两个,两个所述斜顶的上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连接,并且两个所述斜顶的上端均设置有一个倒钩成型槽,并且两个所述倒钩成型槽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斜顶相背离的侧面;所述顶针板水平内置于所述容置腔,且所述顶针板与所述容置腔滑动连接,所述顶针板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回位弹簧竖直布置,所述回位弹簧的上端与所述下模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回位弹簧的下端与所述顶针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竖直布置并贯穿于所述底板上下端面的顶针孔;所述滑块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均与所述顶针板滑动连接,并且两个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均沿所述顶针板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斜顶的下端连接;
其中,所述下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注油盒,所述下模内设置有两个导油槽,每个所述导油槽的一端均贯穿于所述下模的外侧壁,每个所述导油槽的另一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连通;所述注油盒的内腔盛装有润滑油,所述注油盒的上端开设有一与其内腔连通的注油孔;所述注油盒的一侧壁紧贴所述下模的外侧壁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注油盒内腔上端开设有两个导油孔;两个所述导油孔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导油槽连通;所述导油条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油条的头端均内置于所述注油盒,两个所述导油条的尾端一一对应穿过两个所述导油孔后,再一一对应穿过两个所述导油槽,并且两个所述导油条的尾端一一对应抵接于两个所述斜顶的外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斜顶注塑模具中的两个所述斜顶上设置的所述倒钩成型槽用于对产品下端的两个倒钩进行成型,当模具的上模与所述下模开模之后,所述顶针板受到外部注塑机的顶针驱动而向上运动,此时,所述顶针板带动两个所述斜顶向上运动,并将所述产品顶出所述下模,由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均倾斜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两个所述斜顶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两个所述斜顶再水平方向会相互靠拢,两个所述斜顶的上端相互靠拢后,会与所述倒钩脱开,从而方便将产品取下;并且所述注油盒内的润滑油通过所述导油条的毛细作用及分子间的张力运动至所述斜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连接的部位,对所述斜顶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的滑动起到润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注塑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底板2、支撑块3、回位弹簧4、顶针板5、斜顶6、滑块7、导油条10。
所述底板2设置于所述下模1的正下方,并且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与所述下模1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容置腔;所述支撑块3设置于所述底板2与所述下模1之间,所述支撑块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3的上端与所述下模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3的侧面、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所述下模1的下端面合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下模1内设置有个第一导向槽1a,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a的两端均贯穿于所述下模1的上下端面,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a均倾斜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a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斜顶6为两个,两个所述斜顶6的上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a滑动连接,并且两个所述斜顶6的上端均设置有一个倒钩成型槽6a,并且两个所述倒钩成型槽6a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斜顶6相背离的侧面;所述顶针板5水平内置于所述容置腔,且所述顶针板5与所述容置腔滑动连接,所述顶针板5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回位弹簧4竖直布置,所述回位弹簧4的上端与所述下模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回位弹簧4的下端与所述顶针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竖直布置并贯穿于所述底板上下端面的顶针孔2a,外部注塑机(图中未示出)的顶针穿过所述顶针孔2a后与所述顶针板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7均与所述顶针板5滑动连接,并且两个所述滑块7的滑动方向均沿所述顶针板5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滑块7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斜顶6的下端连接;该斜顶注塑模具中的两个所述斜顶6上设置的所述倒钩成型槽6a用于对产品a下端的两个倒钩b进行成型,当模具的上模(图中未示出)与所述下模1开模之后,所述顶针板5受到外部注塑机的顶针驱动而向上运动,此时,所述顶针板5带动两个所述斜顶6向上运动,并将所述产品a顶出所述下模1,由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a均倾斜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a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两个所述斜顶6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两个所述斜顶6再水平方向会相互靠拢,两个所述斜顶6的上端相互靠拢后,会与所述倒钩b脱开,从而方便将产品a取下。
具体的,所述顶针板5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容置槽5a,所述的斜顶注塑模具还包括两个第一导向块8,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块8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容置槽5a的底部;每个所述第一导向块8上均设置有一个沿所述顶针板5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导向槽8a,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槽8a为倒T型槽;两个所述滑块7的下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槽8a滑动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滑块7的上端均设置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梯形槽7a,所述梯形槽7a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并且所述梯形槽7a的下端设置有一圆柱形凹槽7b;每个所述斜顶6的下端均设置有一梯形板6b,所述梯形板6b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并且所述梯形板6b的下端设置一圆柱形铰接头6c;所述梯形板6b的下端内置于所述梯形槽7a,所述圆柱形铰接头6c与所述圆柱形凹槽7b铰接;所述梯形板6b两侧斜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梯形槽7a两侧斜面之间的夹角;本实施例中,所述梯形板6b两侧斜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E;所述梯形槽7a两侧斜面之间的夹角定义为∠F,所述梯形板6b两侧斜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即∠E=30度;所述梯形槽7a两侧斜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即∠F=40度,从而使得所述梯形板6b与所述梯形槽7a之间有10度的补偿角,所述补偿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效避免了滑块7、斜顶6、第一导向块8之间发生卡死。
优选的,所述的斜顶注塑模具还包括两个第二导向块9,两个所述第二导向块9均固定于所述下模1的下端,每个所述第二导向块9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三导向槽9a,两个所述第三导向槽9a一一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a的下端,并且两个所述第三导向槽9a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a倾斜角度一致;两个所述第三导向槽9a一一对应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斜顶6的中部,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斜顶6运动的稳定性。
所述下模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注油盒11,所述下模1内设置有两个导油槽1b(图中仅示意了一个),每个所述导油槽1b的一端均贯穿于所述下模1的外侧壁,每个所述导油槽1b的另一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a连通;所述注油盒11的内腔盛装有润滑油,所述注油盒11的上端开设有一与其内腔连通的注油孔11a;所述注油盒11的一侧壁紧贴所述下模1的外侧壁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注油盒11内腔上端开设有两个导油孔11b(图中仅示意了一个);两个所述导油孔11b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导油槽1b连通;所述导油条10(图中仅示意了一个)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油条10的头端均内置于所述注油盒11,两个所述导油条10的尾端一一对应穿过两个所述导油孔11b后,再一一对应穿过两个所述导油槽1b,并且两个所述导油条10的尾端一一对应抵接于两个所述斜顶6的外侧壁;所述注油盒11内的润滑油通过所述导油条10的毛细作用及分子间的张力运动至所述斜顶6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a滑动连接的部位,对所述斜顶6在所述第一导向槽1a内的滑动起到润滑作用。
优选的,所述导油条10为吸油羊毛条,还可以有其他替代材料,只要该材料疏松,多孔,亲油性好,柔软,耐磨,不易燃,无粉尘即可。
工作原理:该斜顶注塑模具中的两个所述斜顶6上设置的所述倒钩成型槽6a用于对产品a下端的两个倒钩b进行成型,当模具的上模(图中未示出)与所述下模1开模之后,所述顶针板5受到外部注塑机的顶针驱动而向上运动,此时,所述顶针板5带动两个所述斜顶6向上运动,并将所述产品a顶出所述下模1,由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a均倾斜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a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两个所述斜顶6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两个所述斜顶6再水平方向会相互靠拢,两个所述斜顶6的上端相互靠拢后,会与所述倒钩b脱开,从而方便将产品a取下。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斜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底板、支撑块、回位弹簧、顶针板、斜顶、滑块、导油条,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下模的正下方,并且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下模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容置腔;所述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下模之间,所述支撑块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上端与所述下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侧面、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所述下模的下端面合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下模内设置有个第一导向槽,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两端均贯穿于所述下模的上下端面,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均倾斜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斜顶为两个,两个所述斜顶的上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连接,并且两个所述斜顶的上端均设置有一个倒钩成型槽,并且两个所述倒钩成型槽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斜顶相背离的侧面;所述顶针板水平内置于所述容置腔,且所述顶针板与所述容置腔滑动连接,所述顶针板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回位弹簧竖直布置,所述回位弹簧的上端与所述下模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回位弹簧的下端与所述顶针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竖直布置并贯穿于所述底板上下端面的顶针孔;所述滑块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均与所述顶针板滑动连接,并且两个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均沿所述顶针板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斜顶的下端连接;
其中,所述下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注油盒,所述下模内设置有两个导油槽,每个所述导油槽的一端均贯穿于所述下模的外侧壁,每个所述导油槽的另一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连通;所述注油盒的内腔盛装有润滑油,所述注油盒的上端开设有一与其内腔连通的注油孔;所述注油盒的一侧壁紧贴所述下模的外侧壁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注油盒内腔上端开设有两个导油孔;两个所述导油孔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导油槽连通;所述导油条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油条的头端均内置于所述注油盒,两个所述导油条的尾端一一对应穿过两个所述导油孔后,再一一对应穿过两个所述导油槽,并且两个所述导油条的尾端一一对应抵接于两个所述斜顶的外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的斜顶注塑模具还包括两个第一导向块,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块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部;每个所述第一导向块上均设置有一个沿所述顶针板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导向槽;两个所述滑块的下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的上端均设置有一向下凹陷形成的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并且所述梯形槽的下端设置有一圆柱形凹槽;每个所述斜顶的下端均设置有一梯形板,所述梯形板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并且所述梯形板的下端设置一圆柱形铰接头;所述梯形板的下端内置于所述梯形槽,所述圆柱形铰接头与所述圆柱形凹槽铰接;所述梯形板两侧斜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梯形槽两侧斜面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板两侧斜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梯形槽两侧斜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顶注塑模具还包括两个第二导向块,两个所述第二导向块均固定于所述下模的下端,每个所述第二导向块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三导向槽,两个所述第三导向槽一一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下端,并且两个所述第三导向槽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倾斜角度一致;两个所述第三导向槽一一对应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斜顶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条为吸油羊毛条。
CN201920052084.1U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斜顶注塑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21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2084.1U CN209521214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斜顶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2084.1U CN209521214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斜顶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21214U true CN209521214U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29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5208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21214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斜顶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212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21214U (zh) 一种斜顶注塑模具
CN209521213U (zh) 一种斜顶模具
CN200974323Y (zh) 一种斜顶针顶出机构和包括该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07359555U (zh) 一种取料治具
CN209551998U (zh) 一种全自动制砖机
CN101947833B (zh) 一种定模推板带动滑块的塑胶模具和脱模方法
CN211763098U (zh)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CN108162312A (zh) 一种仪表盘模具拉钩结构
CN109049634A (zh) 一种吊环一体输液瓶的瓶胚模具
CN109530616A (zh) 一种内抽芯机构及冷芯盒模具
CN207494512U (zh) 一种射砂机构
CN210501081U (zh) 一种高运转效率发泡胶大板成型机
KR101972747B1 (ko) 수직형 사출기의 사출대 지지구조
CN103522468B (zh) 一种自动脱模工装
CN208896354U (zh) 一种环保箱生产用液压成型机
CN209141346U (zh) 一种油缸抽芯止退机构
CN209320219U (zh)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07997540U (zh) 一种用于大型注塑机的滑板机构
CN208020669U (zh) 一种推板顶出装置
CN207273742U (zh) 注塑模具
CN206870288U (zh) 注塑模具
CN209289674U (zh) 一种箱体成型模具
CN201751160U (zh) 一种定模推板带动滑块的塑胶模具
CN213830018U (zh) 具有导正结构的立式注塑机
CN219650427U (zh) 一种双注射系统橡胶注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