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9818U -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9818U
CN209479818U CN201920114413.0U CN201920114413U CN209479818U CN 209479818 U CN209479818 U CN 209479818U CN 201920114413 U CN201920114413 U CN 201920114413U CN 209479818 U CN209479818 U CN 209479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bicycle
periphery
wheel
slide plat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44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孟恺宁
付镇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144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9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9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98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包括电动车的后轮与车轴,车轴上安装支撑架,车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条形块,条形块分别位于后轮的前后两侧且均位于支撑架的内侧,条形块的相对面右侧均开设T型槽,T型槽内均配合安装条形滑板,条形滑板能分别沿对应的T型槽滑动,条形滑板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T型槽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条形滑板之间设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均与车轴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轮在使用时操作过程简单,与撑起普通电动自行车的支架的过程类似,在使用时更加便利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滑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具有体积小,停车方便,灵活性强等优点,是目前大多数人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道路易于结冰,导致路面非常湿滑,因此电动自行车在冬季引发的交通事故较多,对电动自行车司机与机动车司机的安全威胁较大,易于进一步增大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之间的矛盾,目前常用防滑链进行防滑,但是防滑链装卸过程复杂,并且在未结冰的道路上行走时,防滑链消耗的电力较多,导致电动自行车的行程减少,在使用时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包括电动车的后轮与车轴,车轴上安装支撑架,车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条形块,条形块分别位于后轮的前后两侧且均位于支撑架的内侧,条形块的相对面右侧均开设T型槽,T型槽内均配合安装条形滑板,条形滑板能分别沿对应的T型槽滑动,条形滑板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T型槽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条形滑板之间设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均与车轴相互平行,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前后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条形滑板的内侧轴承连接,第一转轴位于条形滑板的右端,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的左侧,第一转轴的外周安装防滑轮,第二转轴的外周安装换向轮,防滑轮的外周与换向轮的外周紧密接触配合,防滑轮的外周安装圆周分布的防滑钉,换向轮的外周开设圆周分布的钉槽,防滑钉均能分别插入到对应的钉槽内,换向轮的外周能与后轮的胎面紧密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所述的换向轮为橡胶轮。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所述的防滑轮的外周中部为凸起结构,换向轮的外周中部为凹陷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所述的防滑钉均为锥形钉。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位于前方的所述的条形块的前面右侧安装第一脚蹬,第一脚蹬的顶面能与支撑架的底面对应的位置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所述的支撑架的前面右端固定安装第二脚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正常行走时,即道路无冰面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能处于收起状态,即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保持在水平状态,此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与普通电动自行车在行走时的支撑装置所处的位置类似,因为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弹簧始终有一个向左的弹力,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条形滑板分别处于对应的T型槽的右侧,此时换向轮的外周不与后轮的胎面接触;当道路上出现冰面时,用户先停止电动自行车前进,然后将条形块撑起且锁定位置,此时条形块处于竖直状态,支撑架处于水平状态,当支撑起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后,防滑轮能与地面接触,在电动自行车重力的作用下,弹簧均能进一步压缩,此时条形滑板分别位于对应的T型槽的右侧,并且此时后轮的胎面能与换向轮的外周紧密接触配合,启动电动自行车,进而电动自行车的后轮能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后轮能带动换向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换向轮能带动防滑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能驱动电动自行车向前行走,防滑钉能扎入到冰面内,进而能起到防滑的作用,从而能进一步防止电动自行车摔倒。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在结冰路面使用时能将其撑起,进而能起到防滑的作用,进而能进一步防止电动自行车滑倒,从而能进一步避免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电动自行车司机与机动车司机的安全威胁,提高电动自行车司机在骑行时的安全性,并且能进一步缓解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矛盾关系;在未结冰的路面使用时,能将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收起,进而能使电动自行车的轮胎直接与地面接触,进而能进一步减小电动自行车的能量消耗,从而能进一步提高电动自行车的行程,有利于进一步节省电动车的电力能源,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轮在使用时操作过程简单,与撑起普通电动自行车的支架的过程类似,在使用时更加便利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2的B向视图;图4是沿图2的C-C线的剖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如图所示,包括电动车的后轮1与车轴2,车轴2上安装支撑架3,支撑架3带有自锁功能,车轴2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条形块4,条形块4的左端均带有与支撑架3结构相同的自锁装置,条形块4分别位于后轮1的前后两侧且均位于支撑架3的内侧,条形块4的相对面右侧均开设T型槽5,T型槽5内均配合安装条形滑板6,条形滑板6能分别沿对应的T型槽5滑动,条形滑板6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弹簧7的一端,弹簧7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T型槽5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弹簧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条形滑板6之间设有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均与车轴2相互平行,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的前后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条形滑板6的内侧轴承连接,第一转轴8位于条形滑板6的右端,第二转轴9位于第一转轴8的左侧,第一转轴8的外周安装防滑轮10,第二转轴9的外周安装换向轮11,防滑轮10的外周与换向轮11的外周紧密接触配合,防滑轮10的外周安装圆周分布的防滑钉12,换向轮11的外周开设圆周分布的钉槽13,防滑钉12均能分别插入到对应的钉槽13内,换向轮11的外周能与后轮1的胎面紧密接触配合。在正常行走时,即道路无冰面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能处于收起状态,即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保持在水平状态,此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与普通电动自行车在行走时的支撑装置所处的位置类似,因为弹簧7均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弹簧7始终有一个向左的弹力,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条形滑板6分别处于对应的T型槽5的右侧,此时换向轮11的外周不与后轮1的胎面接触;当道路上出现冰面时,用户先停止电动自行车前进,然后将条形块4撑起且锁定位置,此时条形块4处于竖直状态,支撑架3处于水平状态,当支撑起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后,防滑轮10能与地面接触,在电动自行车重力的作用下,弹簧7均能进一步压缩,此时条形滑板6分别位于对应的T型槽5的右侧,并且此时后轮1的胎面能与换向轮11的外周紧密接触配合,启动电动自行车,进而电动自行车的后轮1能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后轮1能带动换向轮1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换向轮11能带动防滑轮1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能驱动电动自行车向前行走,防滑钉12能扎入到冰面内,进而能起到防滑的作用,从而能进一步防止电动自行车摔倒。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在结冰路面使用时能将其撑起,进而能起到防滑的作用,进而能进一步防止电动自行车滑倒,从而能进一步避免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电动自行车司机与机动车司机的安全威胁,提高电动自行车司机在骑行时的安全性,并且能进一步缓解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矛盾关系;在未结冰的路面使用时,能将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收起,进而能使电动自行车的轮胎直接与地面接触,进而能进一步减小电动自行车的能量消耗,从而能进一步提高电动自行车的行程,有利于进一步节省电动车的电力能源,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轮在使用时操作过程简单,与撑起普通电动自行车的支架的过程类似,在使用时更加便利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而言,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在使用时的可靠性,本实施例所述的换向轮11为橡胶轮。橡胶轮与后轮1的胎面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进而在前进过程中能进一步减小换向轮11对后轮1胎面的磨损速率,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在使用时的可靠性。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的传动效率,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滑轮10的外周中部为凸起结构,换向轮11的外周中部为凹陷结构。防滑轮10的凸起结构与换向轮11的凹陷结构能进一步增大防滑轮10与换向轮11的接触面积,进而能进一步增大防滑轮10与换向轮1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进一步避免换向轮11发生打滑现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的传动效率。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的防滑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滑钉12均为锥形钉。在使用时,防滑钉12能扎入到冰面内,进而能进一步提高防滑轮10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的防滑效果。
更进一步的,为了更加便于用户将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调整到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位于前方的所述的条形块4的前面右侧安装第一脚蹬14,第一脚蹬14的顶面能与支撑架3的底面对应的位置接触配合。在使用时,用户用脚蹬住第一脚蹬14,进而能将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调整到工作状态,操作过程与撑起支撑架3的操作过程类似,在使用时更加便利。
更进一步的,为了使用户在撑起支撑架3时更加省力,本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架3的前面右端固定安装第二脚蹬15。在使用时,用户能用脚蹬住第二脚蹬15,进而能将支撑架3与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器同时撑起,从而能使用户更加省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车的后轮(1)与车轴(2),车轴(2)上安装支撑架(3),车轴(2)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条形块(4),条形块(4)分别位于后轮(1)的前后两侧且均位于支撑架(3)的内侧,条形块(4)的相对面右侧均开设T型槽(5),T型槽(5)内均配合安装条形滑板(6),条形滑板(6)能分别沿对应的T型槽(5)滑动,条形滑板(6)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弹簧(7)的一端,弹簧(7)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T型槽(5)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弹簧(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条形滑板(6)之间设有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均与车轴(2)相互平行,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9)的前后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条形滑板(6)的内侧轴承连接,第一转轴(8)位于条形滑板(6)的右端,第二转轴(9)位于第一转轴(8)的左侧,第一转轴(8)的外周安装防滑轮(10),第二转轴(9)的外周安装换向轮(11),防滑轮(10)的外周与换向轮(11)的外周紧密接触配合,防滑轮(10)的外周安装圆周分布的防滑钉(12),换向轮(11)的外周开设圆周分布的钉槽(13),防滑钉(12)均能分别插入到对应的钉槽(13)内,换向轮(11)的外周能与后轮(1)的胎面紧密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轮(11)为橡胶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轮(10)的外周中部为凸起结构,换向轮(11)的外周中部为凹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钉(12)均为锥形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前方的所述的条形块(4)的前面右侧安装第一脚蹬(14),第一脚蹬(14)的顶面能与支撑架(3)的底面对应的位置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3)的前面右端固定安装第二脚蹬(15)。
CN201920114413.0U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79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4413.0U CN209479818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4413.0U CN209479818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9818U true CN209479818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32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441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79818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98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599A (zh) * 2020-08-17 2020-12-01 林涛涛 一种智能制造的电动自行车防滑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599A (zh) * 2020-08-17 2020-12-01 林涛涛 一种智能制造的电动自行车防滑支架
CN112009599B (zh) * 2020-08-17 2021-05-11 金华市来登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造的电动自行车防滑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7981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倒防滑器
CN2782445Y (zh) 摩托车防滑轮胎
CN205387039U (zh) 一种汽车防滑车轮
CN205468291U (zh) 汽车防滑靴
CN207984472U (zh)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易滑路面的应对系统
CN203793057U (zh) 三角履带轮防滑装置
CN215041886U (zh) 一种具有雨雪天防滑效果的摩托车轮胎
CN203078243U (zh) 机动车履带式防滑板
CN212828298U (zh) 一种小型汽车加强制动性能装置
CN203864343U (zh) 一种防滑轮胎
CN204196610U (zh) 轮胎防滑装置
CN203666290U (zh) 一种汽车防滑器
CN206813134U (zh) 一种轮式车辆便携外挂履带防滑轮
CN217435426U (zh) 一种防扎型汽车轮胎
CN216659437U (zh) 一种一体式多用途全路况防滑及节能轮毂
CN206926520U (zh) 液压支架搬运车六轮驱动结构
CN206568817U (zh) 汽车防滑装置
CN217649239U (zh) 一种汽车冰雪路面自救履带
CN201151324Y (zh) 汽车防滑轮胎
CN2639115Y (zh) 一种汽车行车防滑器
CN210031574U (zh) 一种抗滑隧道路面结构
CN203580521U (zh) 一种冬季冰雪路面防滑车胎结构
CN201604485U (zh) 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冰雪路行驶防滑装置
CN220114401U (zh) 一种提高抓地力的实心轮胎
CN216185625U (zh)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