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9658U - 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9658U
CN209289658U CN201821885514.XU CN201821885514U CN209289658U CN 209289658 U CN209289658 U CN 209289658U CN 201821885514 U CN201821885514 U CN 201821885514U CN 209289658 U CN209289658 U CN 209289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ore
ranking
cavity
valve piston
pump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55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俊芝
廖云龙
罗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Liansheng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Liansheng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Liansheng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Liansheng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855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9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9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96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包括主热流道、前模板和后模板,还包括:多个前模芯组件排位分布于该前模板上;每个该前模芯组件上具有16个呈4*4排位分布的前模型腔;多个后模芯组件排位分布于该后模板上且与该前模芯组件相对应;每个该后模芯组件上设有多个与该前模型腔相对应的后模型腔;多条分热流道分别设于该每个前模芯组件上且与该主热流道相通;多个浇注系统分别设于该每个后模芯组件且在合模后与该分热流道的出口处相连通并与该后模型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生产出模的效率高,产量更大,有助于泵阀活塞的大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泵阀活塞是通过模具注塑成型的一种小型部件结构,市场需求量。但是利用现有的泵阀活塞模具出产泵阀活塞,生产出模的效率低,产量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生产出模的效率高,产量更大,有助于泵阀活塞的大批量生产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包括主热流道、前模板和后模板,还包括:
多个前模芯组件,其排位分布于所述前模板上;每个所述前模芯组件上具有16个呈4*4排位分布的前模型腔;
多个后模芯组件,其排位分布于所述后模板上且与所述前模芯组件相对应;每个所述后模芯组件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前模型腔相对应的后模型腔;
多条分热流道,其分别设于所述每个前模芯组件上且与所述主热流道相通;
多个浇注系统,其分别设于所述每个后模芯组件且在合模后与所述分热流道的出口处相连通并与所述后模型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后模芯组件具有6个,呈3*2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浇注系统包括:
主浇口,其设于所述后模芯组件上且位于上两排的所述后模型腔和下两排的所述后模型腔之间并与所述分热流道的出口处相对应;
主流道,其横设于所述后模芯组件上且与所述主浇口相连通;
两条第一分流道,其分别位于所述主流道的两端且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道的一端位于上两排的所述后模型腔之间,另一端位于下两排的所述的后模型腔之间;
两条第二分流道,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分流道的两端且相连通;
两个分浇口,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分流道的两端上且可与所述后模型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分浇口与上下两侧的前模型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后模芯组件的外形呈正方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前模芯组件内设有运水冷却管道;所述运水冷却管道包括:
进水冷却管道;其一端位于所述前模板的一侧且位于最上两行的所述前模型腔之间;
中间冷却管道;其一端与所述进水冷却管道相连通且与位于同一所述前模芯组件上最右两列或最左两列的前模型腔之间;
出水冷却管道,其一端与所述中间冷却管道的另一端相连通且位于最下两行的所述前模型腔之间;另一端位于所述前模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前模板上设有穿过所述前模板两端且位于所述前模芯组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分热流道边侧上的第一通水冷却管。
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的两端头、第一分流道的两端头和第二分流道的两端头均设有冷料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通过设置前模芯组件和后模芯组件作为一个单位模块,利用该单位模块上的前模型腔和后模型腔形成产品型腔,而且16个后模型腔呈4*4排位分布,也就是4排4列分布,对应的前模型腔也是4*4排位分布。通过这样的排位分布方式,合理利用该前模芯组件和后模芯组件形成的单位模块的空间,使该单位模块占用的空间少,进而使该前模板和后模板上的前模芯组件和后模芯组件的数量可以相应增加,提高该模具的利用率;并且在注胶后,利用浇注系统在后模芯组件上对受热融化的塑料进行分流并使受热融化的塑料流进产品型腔内,使各个产品注塑成型;同时利用分热流道对注胶进主热流道内的受热融化的塑料进行分流,补给到各个单位模块的产品型腔内,通过这样的多型腔排位分布,提高该模具的利用率,使该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生产出模的效率高,产量更大,有助于泵阀活塞的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的合模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分模后的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分模后的一角度的前模板和后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的后模芯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4,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包括主热流道1、前模板2和后模板3,还包括前模芯组件4、后模芯组件5、分热流道6和浇注系统7。其中,多个前模芯组件4排位分布于所述前模板2上;每个所述前模芯组件4上具有16个呈4*4 排位分布的前模型腔41;多个后模芯组件5排位分布于所述后模板 3上且与所述前模芯组件4相对应;每个所述后模芯组件5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前模型腔41相对应的后模型腔51;多条分热流道6分别设于所述每个前模芯组件4上且与所述主热流道1相通;多个浇注系统7分别设于所述每个后模芯组件5且在合模后与所述分热流道6的出口处相连通并与所述后模型腔51相连通。通过设置前模芯组件和后模芯组件作为一个单位模块,利用该单位模块上的前模型腔和后模型腔形成产品型腔,而且16个后模型腔51呈4*4排位分布,也就是4排4列分布,对应的前模型腔41也是4*4排位分布。通过这样的排位分布方式,合理利用该前模芯组件4和后模芯组件 5形成的单位模块的空间,使该单位模块占用的空间少,进而使该前模板2和后模板3上的前模芯组件4和后模芯组件5的数量可以相应增加,提高该模具的利用率;并且在注胶后,利用浇注系统7 在后模芯组件5上对受热融化的塑料进行分流并使受热融化的塑料流进产品型腔内,使各个产品注塑成型;同时利用分热流道6对注胶进主热流道1内的受热融化的塑料进行分流,补给到各个单位模块的产品型腔内,通过这样的多型腔排位分布,提高该模具的利用率,使该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生产出模的效率高,产量更大,有助于泵阀活塞的大批量生产。
优选的,所述后模芯组件5具有6个,呈3*2阵列排布。通过将后模芯组件5按3*2阵列排布,即是3行2列排布,对应的前模芯组件4也呈3*2阵列排布。则后模板3具有后模型腔51的数量为 96个,通过这样设置,可以提高该模具的利用率,使该多腔泵阀活塞模具有更多的产品型腔,结构紧凑,生产出模的效率高,产量大,有助于泵阀活塞大批量生产。
所述浇注系统7包括主浇口71、主流道72、第一分流道73、第二分流道74和分浇口75。其中,主浇口71设于所述后模芯组件5上且位于上两排的所述后模型腔51和下两排的所述后模型腔51 之间并与所述分热流道6的出口处相对应;主流道72横设于所述后模芯组件5上且与所述主浇口71相连通;两条第一分流道73分别位于所述主流道72的两端且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道73的一端位于上两排的所述后模型腔51之间,另一端位于下两排的所述的后模型腔51之间;两条第二分流道7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分流道73的两端且相连通;两个分浇口75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分流道74的两端上且可与所述后模型腔51相连通。在受热融化的塑料从分热流道6进入主浇口71后,受热融化的塑料通过主流道72、第一分流道73、第二分流道74进行输送,并输送到每个分浇口75,而且每个分浇口75设置在上下两侧两个后模型腔5之间,并与该两个后模型腔51相连通,使受热融化的塑料快速从同一分浇口75流入该两个后模型腔51内,使该产品型腔快速注塑成型,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后模芯组件5的外形呈正方形。通过设置后模芯组件5的外形呈正方形,更有利于利用该后模芯组件5的空间,合理排布较多的后模型腔51。
每个所述前模芯组件4内设有运水冷却管道9;所述运水冷却管道9包括进水冷却管道91、中间冷却管道92和出水冷却管道 93。其中,进水冷却管道91的一端位于所述前模板2的一侧且位于最上两行的所述前模型腔41之间;中间冷却管道92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冷却管道91相连通且与位于同一所述前模芯组件4上最右两列或最左两列的前模型腔41之间;出水冷却管道93的一端与所述中间冷却管道92的另一端相连通且位于最下两行的所述前模型腔41 之间;另一端位于所述前模板2的一侧。通过在前模芯组件4内设置运水冷却管道9,通过进水冷却管道91、中间冷却管道92和出水冷却管道93的相对后模型腔51的位置排布,优化对应前模芯组件 4的冷却系统的布局,以达到使塑件快速、均衡冷却的目的,从而缩短注塑成型的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便于该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生产出模。
所述前模板2上设有穿过所述前模板2两端且位于所述前模芯组件4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分热流道6边侧上的第一通水冷却管10。通过设置第一通水冷却管10,便于热流受热融化的塑料从分热流道 6在进入浇注系统7这段距离,使该段距离的分热流道6的温度降低,以达到使塑件快速、均衡冷却的目的,从而缩短注塑成型的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便于该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生产出模。
所述主流道72的两端头、第一分流道73的两端头和第二分流道74的两端头均设有冷料穴11,防止第一分流道73或第二分流道 74或分浇口75堵塞。
所述后模板3还有具有多条位于所述后模型腔51下方且穿过所述后模板3两端的第二通水冷却管12。通过在后模型腔51下方设置第二通水冷却管12,冷却水由第二通水冷却管12经过时便能对产品型腔内的产品均匀降温,保证产品表面均匀冷却,以达到使塑件快速、均衡冷却的目的,从而缩短注塑成型的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便于该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生产出模。
本实用新型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通过设置前模芯组件和后模芯组件作为一个单位模块,利用该单位模块上的前模型腔和后模型腔形成产品型腔,而且16个后模型腔51呈4*4排位分布,也就是4排4列分布,对应的前模型腔41也是4*4排位分布。通过这样的排位分布方式,合理利用该前模芯组件4和后模芯组件5形成的单位模块的空间,使该单位模块占用的空间少,进而使该前模板2 和后模板3上的前模芯组件4和后模芯组件5的数量可以相应增加,提高该模具的利用率;并且在注胶后,利用浇注系统7在后模芯组件5 上对受热融化的塑料进行分流并使受热融化的塑料流进产品型腔内,使各个产品注塑成型;同时利用分热流道6对注胶进主热流道1 内的受热融化的塑料进行分流,补给到各个单位模块的产品型腔内,通过这样的多型腔排位分布,提高该模具的利用率,使该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生产出模的效率高,产量更大,有助于泵阀活塞的大批量生产。
综上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其对本申请作出各种变化,则仍落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包括主热流道(1)、前模板(2)和后模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前模芯组件(4),其排位分布于所述前模板(2)上;每个所述前模芯组件(4)上具有16个呈4*4排位分布的前模型腔(41);
多个后模芯组件(5),其排位分布于所述后模板(3)上且与所述前模芯组件(4)相对应;每个所述后模芯组件(5)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前模型腔(41)相对应的后模型腔(51);
多条分热流道(6),其分别设于所述每个前模芯组件(4)上且与所述主热流道(1)相通;
多个浇注系统(7),其分别设于所述每个后模芯组件(5)且在合模后与所述分热流道(6)的出口处相连通并与所述后模型腔(5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芯组件(5)具有6个,呈3*2阵列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系统(7)包括:
主浇口(71),其设于所述后模芯组件(5)上且位于上两排的所述后模型腔(51)和下两排的所述后模型腔(51)之间并与所述分热流道(6)的出口处相对应;
主流道(72),其横设于所述后模芯组件(5)上且与所述主浇口(71)相连通;
两条第一分流道(73),其分别位于所述主流道(72)的两端且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道(73)的一端位于上两排的所述后模型腔(51)之间,另一端位于下两排的所述的后模型腔(51)之间;
两条第二分流道(74),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分流道(73)的两端且相连通;
两个分浇口(75),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分流道(74)的两端上且可与所述后模型腔(5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浇口(75)与上下两侧的前模型腔(4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芯组件(5)的外形呈正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前模芯组件(4)内设有运水冷却管道(9);所述运水冷却管道(9)包括:
进水冷却管道(91);其一端位于所述前模板(2)的一侧且位于最上两行的所述前模型腔(41)之间;
中间冷却管道(92);其一端与所述进水冷却管道(91)相连通且与位于同一所述前模芯组件(4)上最右两列或最左两列的前模型腔(41)之间;
出水冷却管道(93),其一端与所述中间冷却管道(92)的另一端相连通且位于最下两行的所述前模型腔(41)之间;另一端位于所述前模板(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2)上设有穿过所述前模板(2)两端且位于所述前模芯组件(4)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分热流道(6)边侧上的第一通水冷却管(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72)的两端头、第一分流道(73)的两端头和第二分流道(74)的两端头均设有冷料穴(11)。
CN201821885514.XU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89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514.XU CN209289658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514.XU CN209289658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9658U true CN209289658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3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551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89658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96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0369A (zh) * 2019-08-27 2019-11-15 张丽珠 一种宫柱键帽模具
CN112590132A (zh) * 2020-12-22 2021-04-02 青岛新大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多点热流道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0369A (zh) * 2019-08-27 2019-11-15 张丽珠 一种宫柱键帽模具
CN112590132A (zh) * 2020-12-22 2021-04-02 青岛新大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多点热流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89658U (zh) 一种多腔泵阀活塞模具的排位分布结构
JPS5814728A (ja) 多段重ね合せ式成形金型
CN202572826U (zh) 集中冷却方式的模具装置
CN101219570A (zh) 一种注塑成型控制装置、模具及方法
CN101746027A (zh) 一种针阀式顺序热流道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方法
CN205202017U (zh) 橡胶注射整体式冷流道装置
CN204894399U (zh) 一模多腔的半热流道注塑模具
CN111730818A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和注塑模具
CN209289653U (zh) 一种多腔气雾剂阀杆的模具排位结构
CN209289657U (zh) 一种多腔下泵杆副柱模具的排布结构
CN201970450U (zh) 一种气门油封注射成型的冷流道
CN209289654U (zh) 一种多腔气雾阀小按钮模具的排位结构
CN201095180Y (zh) 塑料注塑模具的z形热流道
CN2863440Y (zh) 多嘴头型热流道模具
CN101746028A (zh) 一种针阀式顺序热流道气体辅助注射成型装置
CN209888062U (zh) 一种能够同时注塑多种不同类型产品的热流道注塑结构
CN209426056U (zh) 一种拉链注塑模具
CN106113410A (zh) 注塑模具
CN202053468U (zh) 一种冷流道橡胶射出成型模具结构
CN208232230U (zh) 一种型芯一体化的多点热流道快速填充结构
CN207140240U (zh) 128腔热流道pet瓶胚模具的流道板结构
CN209036911U (zh) 一种带有热流道的低成本模具
CN206030429U (zh) 注塑模具
CN209158780U (zh) 一种新型多穴数led支架注塑模具
CN209794439U (zh) 一种带有直冲阀针的热流道的分流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