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5558U -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5558U
CN209275558U CN201822079734.XU CN201822079734U CN209275558U CN 209275558 U CN209275558 U CN 209275558U CN 201822079734 U CN201822079734 U CN 201822079734U CN 209275558 U CN209275558 U CN 209275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black shell
plate
driving mechanism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797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锦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I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I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I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I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797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5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5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555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它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转盘装置,转盘装置包括转动盘以及环形均匀设置在转动盘上的内芯安装座,转动盘通过转动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转动盘外侧一周沿着转动盘旋转方向设置有上下料位、套黑壳位,套黑壳位侧设置有开口送料装置,在工作台侧设置有振动盘,在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分料移位装置、来料搬运装置、夹持搬运装置,开口送料装置与套黑壳位上的内芯安装座共同完成黑壳与内芯的组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机械设备实现高压包的流水线组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一般都是由人工操作,完成高压包的黑壳与内芯的套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机械设备实现高压包的流水线组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将黑壳套装到内芯上,完成高压包的的组装,它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转盘装置,转盘装置包括转动盘以及环形均匀设置在转动盘上的内芯安装座,转动盘通过转动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转动盘外侧一周沿着转动盘旋转方向设置有上下料位、套黑壳位,套黑壳位侧设置有开口送料装置,在工作台侧设置有振动盘,在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分料移位装置、来料搬运装置、夹持搬运装置,黑壳放置在振动盘内,振动盘振动、排列并输送黑壳,并通过来料搬运装置夹持转移至分料移位装置上,再通过夹持搬运装置将分料移位装置的黑壳夹持转移至开口送料装置上,开口送料装置与套黑壳位上的内芯安装座共同完成黑壳与内芯的组装。
操作人员在上下料位进行上料,将内芯安装在内芯安装座上,转盘转动将安装有内芯的内芯安装座转移至套黑壳位;黑壳放置到振动盘内,并依次通过分料移位装置、来料搬运装置、夹持搬运装置转移到开口送料装置,开口送料装置与套黑壳位上的内芯安装座配合完成黑壳与内芯的组装,转盘装置转动带动组装完成的高压包旋转到上下料位,操作人员进行下料,实现高压包的流水线组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旋转检测装置、顶开口装置;旋转检测装置转移分料移位装置上的黑壳,并检测、纠正黑壳位置,并通过旋转检测装置与顶开口装置配合,顶开口装置顶开黑壳,再通过夹持搬运装置将旋转检测装置上的黑壳夹持搬运至开口送料装置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减速机,电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驱动连接减速机,减速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驱动连接转动盘,驱动转动盘水平转动;所述的减速机为90°直角减速机。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
所述的振动盘包括若干出口,在振动盘的出口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料槽,上料料槽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且在上料料槽的末端设置有开口;将黑壳放置在振动盘内,振动盘振动,将黑壳依次排列在上料料槽内。
所述的来料搬运装置包括若干第一夹爪,第一夹爪一一对应位于上料料槽的开口上方,第一夹爪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上,第一底板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底板带动第一夹爪沿着水平纵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夹爪夹持上料料槽开口处的黑壳,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爪搬运黑壳至分料移位装置。
所述的分料移位装置包括若干黑壳安装座,黑壳安装座均匀固定安装在滑动座板上,分别对应来料搬运装置的第一夹爪,滑动座板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滑动座板带动黑壳安装座同步沿着水平纵向移动;所述的黑壳安装座上设置有容纳黑壳放置的凹槽,且凹槽两侧以及朝向旋转检测装置一侧设置有开口;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黑壳安装座移动,黑壳安装座交替与来料搬运装置的第一夹爪对应,第一夹爪将黑壳放置到对应黑壳安装座的凹槽内。
所述的旋转检测装置包括旋转轴、翻转气缸、翻转气缸固定板、测试固定板以及测试板,翻转气缸固定板通过第三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若干翻转气缸均匀排列安装在翻转气缸固定板上,翻转气缸一一对应连接旋转轴,旋转轴一一对应分料移位装置的黑壳安装座,测试板一一对应设置在旋转轴的上方,并分别与对应旋转轴连接的翻转气缸电连接;测试板固定安装在测试固定板上,测试固定板通过第四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翻转气缸固定板带动旋转轴沿着水平纵向或水平横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翻转气缸驱动旋转轴旋转,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测试固定板带动测试板沿着水平纵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移动,旋转轴分别穿过分料移位装置上对应黑壳安装座的开口伸入凹槽内,黑壳套装在旋转轴上,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上移退出凹槽,再驱动旋转轴移动至顶开口装置相对侧。
所述的顶开口装置设置在分料移位装置一侧,并与旋转测试装置相对,包括顶开板,顶开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顶齿,顶齿一一对应旋转检测装置的旋转轴,且在旋转轴的轴端设置有开口,顶开板通过第五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驱动顶开板沿着水平纵向移动,顶齿伸入对应的旋转轴的开口内;第五驱动机构驱动顶开板移动,顶开板上的顶齿分别对应伸入对应旋转轴的开口内,顶齿伸入黑壳内,顶开黑壳开口;同时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测试板分别移动到对应的旋转轴上方,对套装在旋转轴上的黑壳进行检测,若黑壳开口方向错位,控制对应旋转轴的翻转气缸驱动旋转轴旋转180°,若黑壳开口方向正确,保持不变,测试完成后,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移动到夹持搬运装置下方。
所述的夹持搬运装置包括若干第二夹爪,第二夹爪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上,第二底板通过第六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六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底板带动第二夹爪沿着水平横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第六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爪移动,夹持对应旋转轴上的黑壳,并将黑壳搬运至开口送料装置处。
所述的开口送料装置包括送料底板、托举顶条以及张嘴夹持夹具,在托举顶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黑壳卡槽,黑壳卡槽贯穿托举顶条两侧,张嘴夹持夹具两两一组并与黑壳卡槽一一对应,并通过夹持气缸固定安装在送料底板上,夹持气缸驱动张嘴夹持夹具分别从黑壳卡槽两侧伸入对应黑壳卡槽内相互夹持,托举顶条通过升降气缸固定安装在送料底板上,升降气缸驱动托举顶条上下移动,送料底板通过第七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七驱动机构驱动送料底板带动托举顶条以及张嘴夹持夹具水平纵向移动;第二夹爪将黑壳分别放置导对应托举顶条上的黑壳卡槽内,夹持气缸驱动张嘴夹持夹具从黑壳两侧夹持黑壳,张开黑壳的开口,第七驱动机构驱动托举顶条移动到套黑壳位,与套黑壳位的内芯安装座相对,黑壳与内芯一一对应,升降气缸驱动黑壳上移,同时内芯安装座带动内芯下移,黑壳与内芯相向移动,黑壳套装到内芯上。
所述的内芯安装座包括座板、滑板以及安装板,座板固定安装在转动盘上,滑板位于转动盘外侧并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安装在座板上,上下移动,且在座板与滑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座板,一端连接滑板,在转动盘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在固定盘上均匀设置有气缸,气缸驱动连接顶杆,顶杆对应并位于内芯安装座的滑板正上方,气缸驱动顶杆向下顶动滑板,迫使滑板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向下移动并带动安装板下移,气缸活塞杆松开滑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板复位;所述的安装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套板,内芯套装在套板上,套板与开口送料装置的托举顶条上的黑壳卡槽一一对应;所述的套板上设置有开口,套板的外侧端设计有圆角。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第六驱动机构、第七驱动机构均由气缸与滑块、滑轨配合连接构成。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均由两个相向设置的夹持夹片构成,夹持夹片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持气缸上,第二夹持气缸驱动两个夹持夹片相向移动进行夹持。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测试板为亚克力检测板,亚克力检测板包括直径3.5的探针。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它还包括控制器以及报警灯,控制器包括触摸屏电脑,触摸屏电脑分别控制连接转盘装置、分料移位装置、来料搬运装置、夹持搬运装置,旋转检测装置、顶开口装置、开口送料装置以及振动盘,所述的触摸屏电脑上安装有控制程序,实现转盘装置、分料移位装置、来料搬运装置、夹持搬运装置,旋转检测装置、顶开口装置、开口送料装置、振动盘的联动控制;报警灯电连接控制器。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所述转盘装置、旋转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工作台上,所述的分料移位装置、来料搬运装置、夹持搬运装置、顶开口装置、开口送料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第一工作台上设置有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机械设备实现高压包的流水线组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流水线套黑壳装置立体图。
图2是流水线套黑壳装置侧视图。
图3是流水线套黑壳装置俯视图。
图4是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转盘装置主视图。
图7是内芯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来料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分料移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旋转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顶开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夹持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开口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开口送料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是第一夹爪或第二夹爪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工作台1 第二工作台2 转盘装置3 开口送料装置4 振动盘5 分料移位装置6 来料搬运装置7 夹持搬运装置8 旋转检测装置9 顶开口装置10 转动盘11 内芯安装座12 转动机构13 电机14 减速机15 上料料槽16 第一夹爪17 第一底板18 第一驱动机构19 黑壳安装座20 滑动座板21 第二驱动机构22 旋转轴23 翻转气缸24 翻转气缸固定板25 测试固定板26 测试板27 第三驱动机构28 第四驱动机构29 顶开板30 第五驱动机构31 第二夹爪32 第二底板33 第六驱动机构34 送料底板35 托举顶条36 张嘴夹持夹具35 夹持气缸38 升降气缸39 第七驱动机构40 座板41 滑板42 安装板43 复位弹簧44 固定盘45 气缸46 套板47 控制器48 报警灯49 防护罩50 夹持夹片51 第二夹持气缸52 顶杆5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5所示,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将黑壳套装到内芯上,完成高压包的的组装,它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1、第二工作台2,第一工作台1上设置有转盘装置3,转盘装置3包括转动盘11以及环形均匀设置在转动盘11上的内芯安装座12,转动盘11通过转动机构13安装在第一工作台1上,转动盘11外侧一周沿着转动盘11旋转方向设置有上下料位、套黑壳位,套黑壳位侧设置有开口送料装置4,开口送料装置4设置在第二工作台2上,在第二工作台2侧设置有振动盘5,在第二工作台2设置有分料移位装置6、来料搬运装置7、夹持搬运装置8;所述的第一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旋转检测装置9,第二工作台2上还设置有顶开口装置10;所述的转动机构13包括电机14以及减速机15,电机14固定安装在第一工作台1上,驱动连接减速机15,减速机15固定安装在第一工作台1上,驱动连接转动盘11,驱动转动盘11水平转动;所述的减速机15为90°直角减速机;所述的振动盘5包括若干出口,在振动盘5的出口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料槽16,上料料槽16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2上,且在上料料槽16的末端设置有开口;将黑壳放置在振动盘5内,振动盘5振动,将黑壳依次排列在上料料槽16内;所述的来料搬运装置7包括若干第一夹爪17,第一夹爪17一一对应位于上料料槽16的开口上方,第一夹爪17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18上,第一底板18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9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2上,第一驱动机构19驱动第一底板18带动第一夹爪17沿着水平纵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夹爪夹17夹持上料料槽16开口处的黑壳,由第一驱动机构19驱动第一夹爪17搬运黑壳至分料移位装置6;所述的分料移位装置6包括若干黑壳安装座20,黑壳安装座20均匀固定安装在滑动座板21上,分别对应来料搬运装置7的第一夹爪17,滑动座板21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2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2上,第二驱动机构22驱动滑动座板21带动黑壳安装座20同步沿着水平纵向移动;所述的黑壳安装座20上设置有容纳黑壳放置的凹槽,且凹槽两侧以及朝向旋转检测装置9一侧设置有开口;第二驱动机构22驱动黑壳安装座20移动,黑壳安装座20交替与来料搬运装置7的第一夹爪17对应,第一夹爪17将黑壳放置导对应黑壳安装座20的凹槽内;所述的旋转检测装置9包括旋转轴23、翻转气缸24、翻转气缸固定板25、测试固定板26以及测试板27,翻转气缸固定板25通过第三驱动机构28固定安装在第一工作台上,若干翻转气缸24均匀排列安装在翻转气缸固定板25上,翻转气缸24一一对应连接旋转轴23,旋转轴23一一对应分料移位装置6的黑壳安装座20,测试板27一一对应设置在旋转轴23的上方,并分别与对应旋转轴23连接的翻转气缸24电连接;测试板27固定安装在测试固定板26上,测试固定板26通过第四驱动机构29固定安装在第一工作台1上,第三驱动机构28驱动翻转气缸固定板25带动旋转轴23沿着水平纵向或水平横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翻转气缸24驱动旋转轴23旋转,第四驱动机构29驱动测试固定板26带动测试板27沿着水平纵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第三驱动机构28驱动旋转轴23移动,旋转轴23分别穿过分料移位装置6上对应黑壳安装座20的开口伸入凹槽内,黑壳套装在旋转轴23上,第三驱动机构28驱动旋转轴23上移退出凹槽,再驱动旋转轴23移动至顶开口装置10相对侧;所述的顶开口装置10设置在分料移位装置6一侧,并与旋转测试装置9相对,包括顶开板30,顶开板3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顶齿,顶齿一一对应旋转检测装置9的旋转轴23,且在旋转轴23的轴端设置有开口,顶开板30通过第五驱动机构31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2上,驱动顶开板30沿着水平纵向移动,顶齿伸入对应的旋转轴23的开口内;第五驱动机构31驱动顶开板30移动,顶开板30上的顶齿分别对伸入对应旋转轴23的开口内,顶齿伸入黑壳内,顶开黑壳开口;同时第四驱动机构29驱动测试板27分别移动到对应的旋转轴23上方,对套装在旋转轴23上的黑壳进行检测,若黑壳开口方向错位,控制对应旋转轴23的翻转气缸24驱动旋转轴23旋转180°,若黑壳开口方向正确,保持不变,测试完成后,第三驱动机构28驱动旋转轴23移动到夹持搬运装置8下方;所述的夹持搬运装置8包括若干第二夹爪32,第二夹爪32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33上,第二底板33通过第六驱动机构34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2上,第六驱动机构34驱动第二底板33带动第二夹爪32沿着水平横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第六驱动机构34驱动第二夹爪32移动,夹持对应旋转轴23上的黑壳,并将黑壳搬运至开口送料装置4处;所述的开口送料装置4包括送料底板35、托举顶条36以及张嘴夹持夹具35,在托举顶条36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黑壳卡槽,黑壳卡槽贯穿托举顶条36两侧,张嘴夹持夹具35两两一组并与黑壳卡槽一一对应,并通过夹持气缸38固定安装在送料底板35上,夹持气缸38驱动张嘴夹持夹具35分别从黑壳卡槽两侧伸入对应黑壳卡槽内相互夹持,托举顶条36通过升降气缸39固定安装在送料底板33上,升降气缸驱动托举顶条34上下移动,送料底板35通过第七驱动机构40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2上,第七驱动机构40驱动送料底板35带动托举顶条36以及张嘴夹持夹具35水平纵向移动;第二夹爪32将黑壳分别放置导对应托举顶条36上的黑壳卡槽内,夹持气缸38驱动张嘴夹持夹具35从黑壳两侧夹持黑壳,张开黑壳的开口,第七驱动机构40驱动托举顶条36移动到套黑壳位,与套黑壳位的内芯安装座12相对,黑壳与内芯一一对应,升降气缸驱动黑壳上移,同时内芯安装座12带动内芯下移,黑壳与内芯相向移动,黑壳套装到内芯上;所述的内芯安装座12包括座板41、滑板42以及安装板43,座板41固定安装在转动盘11上,滑板42位于转动盘11外侧并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安装在座板41上,上下移动,且在座板41与滑板4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44,复位弹簧44一端连接座板41,一端连接滑板42,在转动盘11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盘45,固定盘45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工作台1上,在固定盘45上均匀设置有气缸46,气缸46驱动连接顶杆53,顶杆53对应并位于内芯安装座12的滑板42正上方,气缸46驱动顶杆53向下顶动滑板42,迫使滑板42克服复位弹簧44的弹力向下移动并带动安装板43下移,气缸46活塞杆松开滑板42,在复位弹簧44的作用下,滑板42复位;所述的安装板4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套板47,内芯套装在套板47上,套板47与开口送料装置4的托举顶条36上的黑壳卡槽一一对应;所述的套板47上设置有开口,套板的外侧端设计有圆角;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19、第二驱动机构22、第三驱动机构28、第四驱动机构29、第五驱动机构31、第六驱动机构34、第七驱动机构40均由气缸与滑块、滑轨配合连接构成;所述的第一夹爪17、第二夹爪32均由两个相向设置的夹持夹片51构成,夹持夹片51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持气缸52上,第二夹持气缸52驱动两个夹持夹片51相向移动进行夹持;所述的测试板27为亚克力检测板,亚克力检测板包括直径3.5的探针;它还包括控制器48以及报警灯49,控制器48为触摸屏电脑,触摸屏电脑分别控制连接转盘装置3、分料移位装置6、来料搬运装置7、夹持搬运装置8,旋转检测装置9、顶开口装置10、开口送料装置4以及振动盘5,所述的触摸屏电脑上安装有控制程序,实现转盘装置3、分料移位装置6、来料搬运装置7、夹持搬运装置8,旋转检测装置9、顶开口装置10、开口送料装置4、振动盘5的联动控制;报警灯49电连接控制器;第一工作台1上设置有防护罩50。
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将黑壳套装到内芯上,完成高压包的组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转盘装置,转盘装置包括转动盘以及环形均匀设置在转动盘上的内芯安装座,转动盘通过转动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转动盘外侧一周沿着转动盘旋转方向设置有上下料位、套黑壳位,套黑壳位侧设置有开口送料装置,在工作台侧设置有振动盘,在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分料移位装置、来料搬运装置、夹持搬运装置,黑壳放置在振动盘内,振动盘振动、排列并输送黑壳,并通过来料搬运装置夹持转移至分料移位装置上,再通过夹持搬运装置将分料移位装置的黑壳夹持转移至开口送料装置上,开口送料装置与套黑壳位上的内芯安装座共同完成黑壳与内芯的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旋转检测装置、顶开口装置;旋转检测装置转移分料移位装置上的黑壳,并检测、纠正黑壳位置,并通过旋转检测装置与顶开口装置配合,顶开口装置顶开黑壳,再通过夹持搬运装置将旋转检测装置上的黑壳夹持搬运至开口送料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减速机,电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驱动连接减速机,减速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驱动连接转动盘,驱动转动盘水平转动;所述的减速机为90°直角减速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振动盘包括若干出口,在振动盘的出口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料槽,上料料槽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且在上料料槽的末端设置有开口;将黑壳放置在振动盘内,振动盘振动,将黑壳依次排列在上料料槽内;
所述的来料搬运装置包括若干第一夹爪,第一夹爪一一对应位于上料料槽的开口上方,第一夹爪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上,第一底板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底板带动第一夹爪沿着水平纵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夹爪夹持上料料槽开口处的黑壳,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爪搬运黑壳至分料移位装置;
所述的分料移位装置包括若干黑壳安装座,黑壳安装座均匀固定安装在滑动座板上,分别对应来料搬运装置的第一夹爪,滑动座板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滑动座板带动黑壳安装座同步沿着水平纵向移动;所述的黑壳安装座上设置有容纳黑壳放置的凹槽,且凹槽两侧以及朝向旋转检测装置一侧设置有开口;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黑壳安装座移动,黑壳安装座交替与来料搬运装置的第一夹爪对应,第一夹爪将黑壳放置到对应黑壳安装座的凹槽内;
所述的旋转检测装置包括旋转轴、翻转气缸、翻转气缸固定板、测试固定板以及测试板,翻转气缸固定板通过第三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若干翻转气缸均匀排列安装在翻转气缸固定板上,翻转气缸一一对应连接旋转轴,旋转轴一一对应分料移位装置的黑壳安装座,测试板一一对应设置在旋转轴的上方,并分别与对应旋转轴连接的翻转气缸电连接;测试板固定安装在测试固定板上,测试固定板通过第四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翻转气缸固定板带动旋转轴沿着水平纵向或水平横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翻转气缸驱动旋转轴旋转,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测试固定板带动测试板沿着水平纵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移动,旋转轴分别穿过分料移位装置上对应黑壳安装座的开口伸入凹槽内,黑壳套装在旋转轴上,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上移退出凹槽,再驱动旋转轴移动至顶开口装置相对侧;
所述的顶开口装置设置在分料移位装置一侧,并与旋转测试装置相对,包括顶开板,顶开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顶齿,顶齿一一对应旋转检测装置的旋转轴,且在旋转轴的轴端设置有开口,顶开板通过第五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驱动顶开板沿着水平纵向移动,顶齿伸入对应的旋转轴的开口内;第五驱动机构驱动顶开板移动,顶开板上的顶齿分别对应伸入对应旋转轴的开口内,顶齿伸入黑壳内,顶开黑壳开口;同时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测试板分别移动到对应的旋转轴上方,对套装在旋转轴上的黑壳进行检测,若黑壳开口方向错位,控制对应旋转轴的翻转气缸驱动旋转轴旋转180°,若黑壳开口方向正确,保持不变,测试完成后,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移动到夹持搬运装置下方;
所述的夹持搬运装置包括若干第二夹爪,第二夹爪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上,第二底板通过第六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六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底板带动第二夹爪沿着水平横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第六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爪移动,夹持对应旋转轴上的黑壳,并将黑壳搬运至开口送料装置处;
所述的开口送料装置包括送料底板、托举顶条以及张嘴夹持夹具,在托举顶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黑壳卡槽,黑壳卡槽贯穿托举顶条两侧,张嘴夹持夹具两两一组并与黑壳卡槽一一对应,并通过夹持气缸固定安装在送料底板上,夹持气缸驱动张嘴夹持夹具分别从黑壳卡槽两侧伸入对应黑壳卡槽内相互夹持,托举顶条通过升降气缸固定安装在送料底板上,升降气缸驱动托举顶条上下移动,送料底板通过第七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七驱动机构驱动送料底板带动托举顶条以及张嘴夹持夹具水平纵向移动;第二夹爪将黑壳分别放置导对应托举顶条上的黑壳卡槽内,夹持气缸驱动张嘴夹持夹具从黑壳两侧夹持黑壳,张开黑壳的开口,第七驱动机构驱动托举顶条移动到套黑壳位,与套黑壳位的内芯安装座相对,黑壳与内芯一一对应,升降气缸驱动黑壳上移,同时内芯安装座带动内芯下移,黑壳与内芯相向移动,黑壳套装到内芯上;
所述的内芯安装座包括座板、滑板以及安装板,座板固定安装在转动盘上,滑板位于转动盘外侧并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安装在座板上,上下移动,且在座板与滑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座板,一端连接滑板,在转动盘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在固定盘上均匀设置有气缸,气缸驱动连接顶杆,顶杆对应并位于内芯安装座的滑板正上方,气缸驱动顶杆向下顶动滑板,迫使滑板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向下移动并带动安装板下移,气缸活塞杆松开滑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板复位;所述的安装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套板,内芯套装在套板上,套板与开口送料装置的托举顶条上的黑壳卡槽一一对应;所述的套板上设置有开口,套板的外侧端设计有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第六驱动机构、第七驱动机构均由气缸与滑块、滑轨配合连接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均由两个相向设置的夹持夹片构成,夹持夹片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持气缸上,第二夹持气缸驱动两个夹持夹片相向移动进行夹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板为亚克力检测板,亚克力检测板包括直径3.5的探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控制器以及报警灯,控制器包括触摸屏电脑,触摸屏电脑分别控制连接转盘装置、分料移位装置、来料搬运装置、夹持搬运装置,旋转检测装置、顶开口装置、开口送料装置以及振动盘,所述的触摸屏电脑上安装有控制程序,实现转盘装置、分料移位装置、来料搬运装置、夹持搬运装置,旋转检测装置、顶开口装置、开口送料装置、振动盘的联动控制;报警灯电连接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所述转盘装置、旋转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工作台上,所述的分料移位装置、来料搬运装置、夹持搬运装置、顶开口装置、开口送料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套黑壳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作台上设置有防护罩。
CN201822079734.XU 2018-12-12 2018-12-12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75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9734.XU CN209275558U (zh) 2018-12-12 2018-12-12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9734.XU CN209275558U (zh) 2018-12-12 2018-12-12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5558U true CN209275558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1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79734.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75558U (zh) 2018-12-12 2018-12-12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55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9142A (zh) * 2018-12-12 2019-03-01 江苏飞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9142A (zh) * 2018-12-12 2019-03-01 江苏飞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CN109399142B (zh) * 2018-12-12 2024-02-13 江苏飞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7926U (zh) Led组装机
CN104889729A (zh) Led组装机
CN109290768A (zh) 一种刹车助力器密封圈装配设备
CN109399142A (zh)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CN106877114B (zh) 一种pin接口的插针机构
CN211469988U (zh) 定子全自动生产线
CN105290786A (zh) 一种马达的自动组装设备
CN209275558U (zh) 流水线套黑壳装置
CN108344915A (zh) 一种端盖装配式电源通用测试装置
CN207773562U (zh) 一种旋转装箱机
CN207616081U (zh) 口红管自动组装机
CN110053966A (zh) 一种产品检测收料装置及方法
CN109346900B (zh) 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CN208880093U (zh) 一种阀的端盖组装、测试装置
CN205650715U (zh) 安全带框架固定螺母自动化铆接设备
CN107470899B (zh) 一种燃油泵自动装配线的右端装配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03817752U (zh) 连接头自动组装设备
CN206076706U (zh) 一种自动化排针插装机
CN206321759U (zh) 多功能测试装置
CN209504716U (zh) 一种适用于塑胶成型的加工设备
CN209256250U (zh) 一种刹车助力器密封圈装配设备
CN116404824A (zh) 一种换向器组装用转子上料设备
CN207807066U (zh) 自动螺丝组件装配机
CN110444420A (zh) 一种电动工具开关的自动装配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2739725U (zh) 一种旋转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