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7848U - 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7848U
CN209257848U CN201821843155.1U CN201821843155U CN209257848U CN 209257848 U CN209257848 U CN 209257848U CN 201821843155 U CN201821843155 U CN 201821843155U CN 209257848 U CN209257848 U CN 209257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ffening plate
plane
arrangements
car do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431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晓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431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7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7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7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通过在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设置加强板,车门内板的下端设有用于与车门门槛的顶面相抵接的第一平面和用于与车门门槛的侧面相抵接的第二平面,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连,且加强板、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共同围成一个缓冲腔,由此,在汽车受到侧面碰撞时,该缓冲腔能够有效的吸收车门外板的冲击力,降低车门内板下端侵入驾驶室内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乘客的乘车安全。

Description

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越来越高,如今人们在挑选汽车时对汽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其中,汽车的安全性能是人们在挑选汽车时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而影响汽车安全性能的因素除了汽车上安装的主/被动安全装备的多少外,车身自身的强度也是一项重要因素,其中,车身侧面的大部分面积均被车门占据,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强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车门一般包括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在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之间设有用于控制车门玻璃升降的升降装置以及其他零部件。由于车门玻璃升降装置占据了车门中部的大部分区域,因此,为提高车门的整体强度,现有技术中一般均在车门外板的内侧中部区域设置一些加强筋。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车门缺少对下端门槛部位的保护,当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外板在撞击力的作用下会迅速挤压车门内板,使得车门内板滑过车门门槛侵入驾驶室内部,严重影响乘客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能够有效的缓冲车门内板下端所受的冲击力,降低车门侵入驾驶室内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乘客的乘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包括设置在车门门槛外侧的车门内板、车门外板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所述车门内板的下端设有用于与车门门槛的顶面相抵接的第一平面和用于与车门门槛的侧面相抵接的第二平面,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连,且所述加强板、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共同围成一个缓冲腔。
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可选的,所述加强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平面相连的第一加强板和与所述第二平面相连的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连接处具有一定距离,以使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共同围成所述缓冲腔。
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平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可选的,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平面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均具有夹角。
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还设有多个密封条安装孔,多个所述密封条安装孔等间距设置。
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可选的,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所述车门外板侧延伸。
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可选的,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还设有用于加强板材强度的增强结构,所述增强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板上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通过在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设置加强板,车门内板的下端设有用于与车门门槛的顶面相抵接的第一平面和用于与车门门槛的侧面相抵接的第二平面,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连,且加强板、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共同围成一个缓冲腔,由此,在汽车受到侧面碰撞时,该缓冲腔能够有效的吸收车门外板的冲击力,降低车门内板下端侵入驾驶室内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乘客的乘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的结构简图;
图2为图1的爆炸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车门内板;
2-加强板;
11-第一平面;
12-第二平面;
21-第一加强板;
22-第二加强板;
211-密封条安装孔;
221-翻边;
222-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的结构简图;图2为图1的爆炸视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包括设置在车门门槛外侧的车门内板1、车门外板和加强板2,加强板2设置在车门内板1和车门外板之间,车门内板1的下端设有用于与车门门槛的顶面相抵接的第一平面11和用于与车门门槛的侧面相抵接的第二平面12,加强板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相连,且加强板2、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共同围成一个缓冲腔。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车门内板1和车门外板的主体均为钣金件,车门内板1和车门外板之间在边缘处采用焊接及压合工艺的连接方式固定相连,以组成车门的主体结构。其中,车门内板1的下端设有用于与车门门槛相配合的部位,此部位结构包括用于与车门门槛的顶面相抵接的第一平面11和用于与车门门槛的侧面相抵接的第二平面12,本实施例中,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的背面是用于与车门门槛相抵接的面,其正面(即图1-图3中显示出的面)用于连接加强板2。一般的,第一平面11大体与水平面平行,第二平面12大体与水平面垂直,且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分别与车门门槛的顶面和侧面随形,以与车门门槛相适配。在车门处于关闭的状态下,第一平面11位于车门门槛的顶面上方,第二平面12位于车门门槛的侧面外侧。
为提高车门下端与车门门槛相配合部位的强度,本实施例在车门内板1和车门外板之间设有加强板2,加强板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相连,且加强板2、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共同围成一个缓冲腔。即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的两端在与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连接后,其主体与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中的至少一个平面之间还设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即构成缓冲腔的内部空间,由于该缓冲腔的存在,在汽车受到侧面碰撞时,缓冲腔能够抵消一定程度的车门外板的冲击力,从而降低车门内板1下端侵入驾驶室内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乘客的乘车安全。在此过程中,缓冲腔起到类似吸能组件的作用,承受了车门外板传递的大部分冲击力。
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的竖截面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圆弧形、三角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均可,只要保证加强板2、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能够围成该缓冲腔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为提高加强板2的缓冲能力,在其材料选择上应选择强度较高且质量较轻的金属材料;且加强板2与车门内板1之间所围成的缓冲腔的最优形状及大小也应根据相关分析计算得出,且应按实际车型尺寸得出适合不同车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通过在车门内板1和车门外板之间设置加强板2,车门内板1的下端设有用于与车门门槛的顶面相抵接的第一平面11和用于与车门门槛的侧面相抵接的第二平面12,加强板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相连,且加强板2、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共同围成一个缓冲腔,由此,在汽车受到侧面碰撞时,该缓冲腔能够有效的吸收车门外板的冲击力,降低车门内板1下端侵入驾驶室内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乘客的乘车安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加强板2包括与第一平面11相连的第一加强板21和与第二平面12相连的第二加强板22,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的连接处与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的连接处具有一定距离,以使第一平面11、第二平面12、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共同围成缓冲腔。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的交线与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的交线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保证第一平面11、第二平面12、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可以围成一个内部具有中空结构的缓冲腔。
具体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第一加强板21与第一平面11平行,第二加强板22的下端与第二平面12相连,第二加强板22与第二平面12之间具有夹角。通过第二加强板22与第二平面12之间的夹角,以保证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的连接处与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的连接处具有一定距离,该夹角的大小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人为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第二加强板22与第二平面12平行,第一加强板21的一端与第一平面11相连,第一加强板21与第一平面11之间具有夹角。通过第一加强板21与第一平面11之间的夹角,以保证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的连接处与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的连接处具有一定距离,该夹角的大小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人为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第一加强板21的一端与第一平面11相连,第二加强板22的下端与第二平面12相连,第一加强板21与第一平面11之间、第二加强板22与第二平面12之间均具有夹角。通过同时在第一加强板21与第一平面11之间、第二加强板22与第二平面12之间设置夹角,以保证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的连接处与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的连接处具有一定距离,上述夹角的大小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人为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均为平板,且二者连接后组成一个竖截面大体呈“7”字形的结构。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可以选择一体成型的工艺制成,具体的,可以采用一块钢板折弯形成。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也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第一加强板21与第一平面11的连接方式可以选用焊接、螺接或粘接等形式;同样,第二加强板22与第二平面12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选用焊接、螺接或粘接等形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加强板21上还设有多个密封条安装孔211,多个密封条安装孔211等间距设置,多个密封条安装孔211与车门内板1上原有的密封条固定孔一一对应,以保证车门内部密封条的顺利安装。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板22的下端还设有翻边221,翻边221朝向车门外板侧延伸。翻边221可以起到一定的结构加强作用,同时也可用做与车门内板1之间的焊接件,从而使得第二加强板22与第二平面12之间可以不连接,使得该缓冲腔的空间更大,缓冲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板22上还设有用于加强板材强度的增强结构,增强结构为设置在第二加强板22上的凸台222。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增强结构还可换为其他适宜的形式,如加强筋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包括如上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门,通过在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设置加强板,车门内板的下端设有用于与车门门槛的顶面相抵接的第一平面和用于与车门门槛的侧面相抵接的第二平面,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连,且加强板、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共同围成一个缓冲腔,由此,在汽车受到侧面碰撞时,该缓冲腔能够有效的吸收车门外板的冲击力,降低车门内板下端侵入驾驶室内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乘客的乘车安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实施例二所述的汽车车门。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通过在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设置加强板,车门内板的下端设有用于与车门门槛的顶面相抵接的第一平面和用于与车门门槛的侧面相抵接的第二平面,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连,且加强板、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共同围成一个缓冲腔,由此,在汽车受到侧面碰撞时,该缓冲腔能够有效的吸收车门外板的冲击力,降低车门内板下端侵入驾驶室内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乘客的乘车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门门槛外侧的车门内板、车门外板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所述车门内板的下端设有用于与车门门槛的顶面相抵接的第一平面和用于与车门门槛的侧面相抵接的第二平面,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连,且所述加强板、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共同围成一个缓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平面相连的第一加强板和与所述第二平面相连的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连接处具有一定距离,以使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共同围成所述缓冲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平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平面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均具有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还设有多个密封条安装孔,多个所述密封条安装孔等间距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所述车门外板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还设有用于加强板材强度的增强结构,所述增强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板上的凸台。
9.一种汽车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车门。
CN201821843155.1U 2018-11-09 2018-11-09 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 Active CN209257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3155.1U CN209257848U (zh) 2018-11-09 2018-11-09 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3155.1U CN209257848U (zh) 2018-11-09 2018-11-09 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7848U true CN209257848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4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43155.1U Active CN209257848U (zh) 2018-11-09 2018-11-09 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7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04264B2 (ja) 自動車のピラー構造
US7950724B2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JP6724990B2 (ja) 自動車の外装パネル
JPH0725236A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CN113348100B (zh) 汽车车门
EP2412612B1 (en) Side sill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CN215398951U (zh) 车身侧面碰撞的传力结构及汽车
CN112896324B (zh) 一种无框车门的b柱结构及车辆
CN111017034A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111284564A (zh) 车身结构
CN211364737U (zh) 一种汽车及其门槛总成
KR101005460B1 (ko)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CN21119637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及汽车
CN209257848U (zh) 汽车车门加强板组件、汽车车门及汽车
JP4116279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US11673455B2 (en) Automobile door
US11712949B2 (en) Automobile side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CN201961383U (zh) 汽车中立柱总成
CN218640944U (zh) B柱总成和车辆
CN218141802U (zh) 车辆的车身以及车辆
CN218021843U (zh) 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9790302U (zh) 一种门槛加强隔板结构
CN211167124U (zh) 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以及车辆
CN217532506U (zh) 车门和汽车
JP4300907B2 (ja)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