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1744U - 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1744U
CN209191744U CN201821849719.2U CN201821849719U CN209191744U CN 209191744 U CN209191744 U CN 209191744U CN 201821849719 U CN201821849719 U CN 201821849719U CN 209191744 U CN209191744 U CN 209191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ipe frame
bustle pipe
lining
skele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497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秀英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YAN JITO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YAN JITO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YAN JITO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YAN JITO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497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1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1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17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包括座骨架、靠骨架、面套、前支撑腿、后支撑腿、折叠器、三点式安全带和两旋转支架;座骨架包括呈U型结构的座围管框和设置在座围管框开口处的座横衬;靠骨架包括呈U型结构的靠围管框,靠围管框内靠近中部的位置沿上下方向设置有靠连接板;三点式安全带安装于安全带固定板;前支撑腿与前支撑旋转架铰接;后支撑腿与后支撑旋转架铰接;后支撑腿包括两后腿和连接两后腿的连接杆,且连接杆设置有缓冲垫;折叠器分别与座连接板和靠连接板连接;两旋转支架相对设置在座围管框两侧,且旋转支架呈L型结构,旋转支架的一端与座围管框对应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旋转支架的另一端与靠围管框对应的一侧边铰接。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
背景技术
我国汽车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稳步发展,这对座椅有大量的需求,因此乘用车座椅行业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汽车座椅司乘人员提供便于操作、舒适安全的驾驶、乘坐位置。它应具备以下条件:
1、整个车厢内座椅的布置应合理,特别是驾驶员座椅必须处在最佳位置;
2、座椅的外形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功能,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力求美观;
3、座椅必须安全可靠,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耐久性,结构紧凑并尽可能地减少质量;
4、为满足司乘人员舒适性所设的各种调节机构,要有可靠的锁止装置,以确保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该后排座椅的靠背可折叠,座椅可翻转,蝶形限位螺栓固定。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包括座骨架、靠骨架和面套,且面套内填充有填充物,还包括前支撑腿、后支撑腿、折叠器、三点式安全带和两旋转支架;所述座骨架包括呈U型结构的座围管框和设置在座围管框开口处的座横衬;所述座围管框横边的底面设置有前支撑旋转架;所述座横衬的顶面设置有若干儿童座椅接口,座横衬的底面设置有后支撑旋转架;所述座横衬与座围管框横边之间连接有座连接板;所述座骨架内设置有座冷拔丝;所述靠骨架包括呈U型结构的靠围管框,所述靠围管框内靠近中部的位置沿上下方向设置有靠连接板,靠连接板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安全带固定板;所述靠连接板的下端两侧与靠围管框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靠下横衬和第二靠下横衬;所述靠骨架内设置有靠冷拔丝;所述三点式安全带安装于安全带固定板;所述前支撑腿与前支撑旋转架铰接;所述后支撑腿与后支撑旋转架铰接;所述后支撑腿包括两后腿和连接两后腿的连接杆,且连接杆设置有缓冲垫;所述折叠器分别与座连接板和靠连接板连接;两旋转支架相对设置在座围管框两侧,且旋转支架呈L型结构,旋转支架的一端与座围管框对应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旋转支架的另一端与靠围管框对应的一侧边铰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支架与靠围管框的铰接处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端部设置有限位螺栓。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支架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罩壳的固定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靠围管框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侧翼造型丝。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全带固定板上设置有安全带导向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座横衬与座围管框横边之间连接有座竖衬。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靠下横衬与靠围管框横边之间连接有靠竖衬。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靠下横衬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下支撑钢丝。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靠下横衬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下支撑钢丝。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泡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该二人联体座椅的靠背可折叠,座椅可翻转,蝶形限位螺栓固定。
2、本实用新型中,座围管框的顶面设置有儿童座椅接口,通过外设儿童座椅能够彻底保护婴儿头部,脑部,全身各部,能够彻底吸收对婴儿头部,脑部,全身各部造成的瞬间冲击。
3、本实用新型中,三点式安全带可以在突发事件时更好地保护驾驶员及车内其他人员的安全。当发生碰撞时,瞬间收紧。将成员稳稳的固定在座椅上,防止意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骨架和靠骨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骨架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骨架后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骨架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骨架的仰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支架铰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点式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座骨架;10-座围管框;11-座横衬;12-座竖衬;13-座冷拔丝;14-儿童座椅接口;15-前支撑旋转架;16-后支撑旋转架;
2-靠骨架;20-靠围管框;21-靠竖衬;22-靠冷拔丝;23-第一靠下横衬;24-第二靠下横衬;25-第一下支撑钢丝;26-第二下支撑钢丝;27-侧翼造型丝;
3-前支撑腿;
4-后支撑腿;40-连接杆;41-缓冲垫;
5-折叠器;50-座连接板;51-靠连接板;
6-旋转支架;60-转轴;61-限位螺栓;62-固定板;63-罩壳;
7-三点式安全带;70-安全带固定板;71-安全带导向环;
8-面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包括座骨架1、靠骨架2和面套8,且面套8内填充有填充物,具体的,填充物为泡沫。该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还包括前支撑腿3、后支撑腿4、折叠器5、三点式安全带7和两旋转支架6;
参见图6、图7和图8所示,座骨架1包括呈U型结构的座围管框10和设置在座围管框10开口处的座横衬11;座围管框10横边的底面设置有前支撑旋转架15;座横衬11的顶面设置有若干儿童座椅接口14,座横衬11的底面设置有后支撑旋转架16;座横衬11与座围管框10横边之间连接有座连接板50;座骨架1内设置有座冷拔丝13;具体的,座横衬11与座围管框10横边之间连接有座竖衬12。
参见图9、图10和图11所示,靠骨架2包括呈U型结构的靠围管框20,靠围管框20内靠近中部的位置沿上下方向设置有靠连接板51,靠连接板51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安全带固定板70;靠连接板51的下端两侧与靠围管框20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靠下横衬23和第二靠下横衬24;靠骨架2内设置有靠冷拔丝22;具体的,靠围管框20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侧翼造型丝27。第二靠下横衬24与靠围管框20横边之间连接有靠竖衬21。第一靠下横衬2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下支撑钢丝25。第二靠下横衬2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下支撑钢丝26。
参见图14所示,三点式安全带7安装于安全带固定板70;具体的,安全带固定板70上设置有安全带导向环71。
前支撑腿3与前支撑旋转架15铰接;
后支撑腿4与后支撑旋转架16铰接;后支撑腿4包括两后腿和连接两后腿的连接杆40,且连接杆40设置有缓冲垫41;
参见图13所示,折叠器5分别与座连接板50和靠连接板51连接;
参见图12所示,两旋转支架6相对设置在座围管框10两侧,且旋转支架6呈L型结构,旋转支架6的一端与座围管框10对应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旋转支架6的另一端与靠围管框20对应的一侧边铰接。具体的,旋转支架6与靠围管框20的铰接处设置有转轴60,且转轴60的端部设置有限位螺栓61。旋转支架6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罩壳63的固定板62。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Claims (10)

1.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包括座骨架(1)、靠骨架(2)和面套(8),且面套(8)内填充有填充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支撑腿(3)、后支撑腿(4)、折叠器(5)、三点式安全带(7)和两旋转支架(6);
所述座骨架(1)包括呈U型结构的座围管框(10)和设置在座围管框(10)开口处的座横衬(11);所述座围管框(10)横边的底面设置有前支撑旋转架(15);所述座横衬(11)的顶面设置有若干儿童座椅接口(14),座横衬(11)的底面设置有后支撑旋转架(16);所述座横衬(11)与座围管框(10)横边之间连接有座连接板(50);所述座骨架(1)内设置有座冷拔丝(13);
所述靠骨架(2)包括呈U型结构的靠围管框(20),所述靠围管框(20)内靠近中部的位置沿上下方向设置有靠连接板(51),靠连接板(51)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安全带固定板(70);所述靠连接板(51)的下端两侧与靠围管框(20)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靠下横衬(23)和第二靠下横衬(24);所述靠骨架(2)内设置有靠冷拔丝(22);
所述三点式安全带(7)安装于安全带固定板(70);
所述前支撑腿(3)与前支撑旋转架(15)铰接;
所述后支撑腿(4)与后支撑旋转架(16)铰接;所述后支撑腿(4)包括两后腿和连接两后腿的连接杆(40),且连接杆(40)设置有缓冲垫(41);
所述折叠器(5)分别与座连接板(50)和靠连接板(51)连接;
两旋转支架(6)相对设置在座围管框(10)两侧,且旋转支架(6)呈L型结构,旋转支架(6)的一端与座围管框(10)对应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旋转支架(6)的另一端与靠围管框(20)对应的一侧边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6)与靠围管框(20)的铰接处设置有转轴(60),且转轴(60)的端部设置有限位螺栓(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6)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罩壳(63)的固定板(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围管框(20)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侧翼造型丝(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固定板(70)上设置有安全带导向环(7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横衬(11)与座围管框(10)横边之间连接有座竖衬(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靠下横衬(24)与靠围管框(20)横边之间连接有靠竖衬(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下横衬(2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下支撑钢丝(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靠下横衬(2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下支撑钢丝(2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泡沫。
CN201821849719.2U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91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9719.2U CN209191744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9719.2U CN209191744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1744U true CN209191744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1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4971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91744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1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97456A1 (en) Frameless transit seat
CA2841651C (en) Passenger vehicle and adjustable seat therefor
CN101659225A (zh) 轿车新型内结构
BR102013004591A2 (pt) Veículo
CN106627264A (zh) 一种可折叠翻转的座椅及汽车
CN209191744U (zh) 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
CN209467023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固定结构
CN209191745U (zh) 一种二人联体后排座椅
CN209290232U (zh) 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座椅
CN209290233U (zh) 一种四六分座椅
JPH06506889A (ja) 車体
CN209290215U (zh) 一种二人联体座椅
CN106114297A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06383857U (zh) 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12098538U (zh) 一种靠背可单独调节的汽车座椅
CN211592812U (zh) 一种物流车
CN201390168Y (zh) 多功能侧枕座椅
CN205930348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08813038U (zh) 一种汽车四六分座椅骨架
CN205523771U (zh) 四人联体汽车座椅
CN216684686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203698002U (zh) 一种汽车驾驶座座椅
CN205890633U (zh) 汽车座框边板和座框骨架
CN219312928U (zh) 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
CN210554347U (zh) 一种悬浮式座椅及具有该悬浮式座椅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