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2928U - 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2928U
CN219312928U CN202320779497.6U CN202320779497U CN219312928U CN 219312928 U CN219312928 U CN 219312928U CN 202320779497 U CN202320779497 U CN 202320779497U CN 219312928 U CN219312928 U CN 219312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eat
cushion
folding mechanism
wheeled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94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伊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ntiquities Electronic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ntiquities Electronic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ntiquities Electronic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ntiquities Electronic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794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2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2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2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属于两轮车领域。作为重要的民生交通工具,两轮车同时具备经济、便捷、省时省力的优点,交通成本优势更是非常明显,高度契合了广大居民的需求,是居民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两轮车的实际驾乘体验非常差,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两轮车只有坐垫没有背部的靠垫,久坐骑行非常难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软垫、第二软垫、第三软垫和折叠机构的座椅,第二软垫和第三软垫的角度可以通过折叠机构调节;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座椅的两轮车,该两轮车具有很好的骑行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两轮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
背景技术
两轮车同时具备经济、便捷、省时省力的优点,交通成本优势更是非常明显,高度契合了广大居民的需求,是居民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其舒适性却很差。
在骑行两轮车时,身体是正坐或略向前倾斜的坐在坐垫上的,此时整个身体的上半身负荷都在脊椎和腰椎上,人的腰椎和背部会略向后弯曲成一个拱形。在其他场景下,为了提升坐姿时的舒适度,坐垫后都会设置专门的靠背,以顶住后背,减轻脊椎和腰椎的承载,但是在骑行两轮车的场景中,特别是中低端两轮车,现有的技术中还没有带靠背的设计。只有在少部分超大型和豪华车型中,坐垫通常被设计成“凹”字型,驾驶者坐在“凹”字的中间凹口处,位于后部凸出的部分能一定程度起到靠背的作用,从而延缓疲劳,提高驾驶舒适性,进而提高安全性。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两轮车的座椅,该座椅要具备提升驾驶舒适性的功能,特别是提供一个靠背,减缓骑行时腰椎的承载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两轮车骑行时腰椎承载大、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座椅架,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和折叠机构,所述第一板件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所述第二板件一端通过所述折叠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还包括第三板件,所述第三板件通过所述折叠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件另一端,所述折叠机构至少具有展平和垂直两种工作状态,所述折叠机构具有锁止功能,能固定各种工作状态的折叠角度。
一种座椅,包括第一软垫、第二软垫、第三软垫和座椅架,所述第一软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软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板件,所述第三软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板件。
可选的,还包括第四板件,所述第四板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件的背部,所述第四板件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件转动,也可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二板件的背部。
可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公件和母件,所述母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板件末端,所述母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板件背部,当所述第四板件贴于所述第二板件的背部,所述公件和母件的位置配合,并将所述第四板件固定。
可选的,所述公件和母件为锁扣组合。
可选的,所述公件为磁铁,所述母件采用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
可选的,所述母件为磁铁,所述公件采用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
可选的,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将所述座椅包裹。
可选的,所述护套可以拆卸更换。
一种两轮车,包括车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座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降低骑行时腰椎承载、提升骑行舒适性:本座椅包括第一软垫、第二软垫、第三软垫和折叠机构,第二软垫和第三软垫的角度可以通过折叠机构调节,在骑行包括本座椅的两轮车时,驾驶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调节第二软垫和第三软垫的角度,选择舒适的骑行姿势,降低骑行疲劳,进而还能提高骑行安全性。
提供额外空间:本座椅的第二软垫和第三软垫可以完全展平,并由第四板件固定支撑,从而提供额外的座椅空间,从而携带乘客或行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架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架展平状态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展平状态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后背及第四板件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后背及第四板件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座椅代护套展平状态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座椅代护套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两轮车座椅展平状态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两轮车座椅折叠状态示意图。
其中:第一板件10、第二板件11、折叠机构12、第三板件13、第一软垫14、第二软垫15、第三软垫16、第四板件17、固定结构18、公件181、母件182、固定块183、护套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0。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本实施例的座椅架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第一板件10、第二板件11和折叠机构12,所述第一板件10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所述第二板件11一端通过所述折叠机构1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板件13,所述第三板件13通过所述折叠机构1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件11另一端,所述折叠机构12至少具有展平和垂直两种工作状态,所述折叠机构12具有锁止功能,能固定各种工作状态的折叠角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折叠机构提供了折叠功能,折叠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也有很多种折叠机构成品可选。本实施例中,折叠机构要求至少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完全放平,还有一种是立起来犹如一个座椅的角度,当立起来作为座椅时,折叠机构还要能够固定住折叠位置,从而固定座椅靠背的角度,以便人倚靠。
在选用折叠机构时,可以选择具有多种工作角度的折叠机构,使座椅靠背有多种倚靠角度,适应不用的驾乘者;另外,还应关注锁止力,确保倚靠时不会因过载而意外后仰。具体的,可以选用档位调节铰链,这种铰链在折叠躺椅和懒人沙发中使用十分普遍。
本实施例的座椅请参阅图3和图4,包括第一软垫14、第二软垫15、第三软垫16和座椅架,所述第一软垫14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10,所述第二软垫1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板件11,所述第三软垫16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板件13。
电动车由于空间和成本的限制,驾乘体验很差,长时间骑行时极不舒适,主要原因是坐垫较小且没有靠垫。驾驶者在长期骑行时,上身压力全作用于腰椎,腰椎会凸出弯曲成一个拱形,背部缺乏支撑就会很不舒适。
市场上的电动车都只有坐垫,都存在长时间骑行不舒服的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大型两轮机车中,这种问题尤为明显,现有的应对措施是,将机车的坐垫做得更宽更厚,同时将坐垫做成近似“凹”字形状,人坐在中间凹陷处,后方的凸出部分起到一定支撑的作用。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要求坐垫很厚,这就导致轻便型和经济型两轮车因为空间和体积的限制无法实施;另一个是,即使是大型两轮车,能够提供的靠背高度也很有限,对背部的支撑小微甚微。
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座椅,不但可以适用于轻便型和经济型两轮车,而且靠背的高度足够,还可以调节角度,实用性极强,舒适性改善明显。
本实施例的座椅,请参阅图5和图6,还包括第四板件17,所述第四板件17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件11的背部,所述第四板件17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件11转动,也可通过固定结构18固定在所述第二板件11的背部。
当本实施例的座椅完全展平时,可以用于放置货物或者携带乘客。如果用于携带乘客,第二板件会受到很大的重力作用,仅仅依靠折叠机构来承力对折叠机构的强度要求很高,实施起来成本相应很高。
因此,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第四板件,当第二板件立起来作为靠背时,第四板件紧贴于第二板件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也不会影响美观;当第二板件展平作为坐垫携带乘客时,旋转第四板件,使其另一端插入车体尾部的连接口,具体请参阅图9,此时由第四板件将第二板件的载荷传导车体。在上述实施例中,不仅提升了座椅的可靠性,还降低了对折叠机构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18包括公件181和母件182,所述母件18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板件17末端,所述母件18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板件11背部,当所述第四板件17贴于所述第二板件11的背部,所述公件181和母件182的位置配合,并将所述第四板件17固定。
固定结构的作用是将第四板件固定于第二板件,防止在第二板件立起来作为座椅靠背时,在骑行过程中第四板件来回甩动的问题,不但会发出噪音,还会加速座椅磨损。
基于上述目的,固定结构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请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地固定方式,所述公件181和母件182为锁扣组合。锁扣是家居领域的通用件,在抽屉、衣柜等场景尤为明显,具有简洁经济的特点。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外的固定结构形式,所述公件181为磁铁,所述母件182采用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基于上述原理,也可以所述母件182为磁铁,所述公件181采用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
相比于锁扣接口,本实施例中的磁吸方式的优势是结构更加美观,进一步的,第二板件可以使用能被磁铁吸起的金属材料,而第四板件尾部使用磁性材料,这样就免去了上一实施例中公头和母头的安装,使得整个座椅看起来更简洁大方,从而提升整体使用效果;同时对使用者来说,也免去了锁扣方式解扣的过程,使用体验更高。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7和图8,本实施例的座椅,还包括护套19,所述护套19将所述座椅包裹。进一步的,所述护套19可以拆卸更换。
座椅包括用于倚靠和乘坐的多个软垫,清洁和护理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现有的两轮车座椅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在本实施例的座椅中,座椅使用可拆卸的护套包裹,方便清洁和维护,同时还能减缓座椅自身的磨损。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9和图10,一种两轮车,包括车体和上述实施例的座椅。座椅至少有两种工作状态,如图9,展平作为后排座椅使用,方便携带乘客;如图10,立起来作为前排座椅的靠背,兼顾舒适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两轮车驾乘舒适性差的种种缺点,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座椅架,包括第一板件(10)、第二板件(11)和折叠机构(12),所述第一板件(10)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所述第二板件(11)一端通过所述折叠机构(1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板件(13),所述第三板件(13)通过所述折叠机构(1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件(11)另一端,所述折叠机构(12)至少具有展平和垂直两种工作状态,所述折叠机构(12)具有锁止功能,能固定各种工作状态的折叠角度。
2.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软垫(14)、第二软垫(15)、第三软垫(16)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架,所述第一软垫(14)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10),所述第二软垫(1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板件(11),所述第三软垫(16)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板件(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板件(17),所述第四板件(17)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件(11)的背部,所述第四板件(17)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件(11)转动,也可通过固定结构(18)固定在所述第二板件(11)的背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18)包括公件(181)和母件(182),所述母件(18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板件(17)末端,所述母件(18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板件(11)背部,当所述第四板件(17)贴于所述第二板件(11)的背部,所述公件(181)和母件(182)的位置配合,并将所述第四板件(17)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件(181)和母件(182)为锁扣组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件(181)为磁铁,所述母件(182)采用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母件(182)为磁铁,所述公件(181)采用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
8.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套(19),所述护套(19)将所述座椅包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9)可以拆卸更换。
10.一种两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如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座椅。
CN202320779497.6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 Active CN219312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9497.6U CN219312928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9497.6U CN219312928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2928U true CN219312928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0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9497.6U Active CN219312928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2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061077A4 (en) Multipurpose & compatible pillow/headrest
CN108698525A (zh) 座椅结构
CN103448580A (zh) 汽车后排座椅
CN103653908A (zh) 改进的系列座卧两用交通工具及其连排座卧两用椅
CN101659225A (zh) 轿车新型内结构
CN219312928U (zh) 一种座椅架、座椅及两轮车
CN106945580A (zh) 一种具有多重缓冲减震效果的舒适性汽车座椅
CN206306872U (zh) 客车折叠座椅
CN202225757U (zh) V80单人可移动折叠翻转乘客座椅
CN212098538U (zh) 一种靠背可单独调节的汽车座椅
CN202541586U (zh) 多功能行李折叠车
CN205239214U (zh) 多功能汽车后座
CN201978048U (zh) 一种靠背可调节的轮椅
CN210191262U (zh) 一种汽车电动座椅头枕调节结构
CN201296187Y (zh) 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08881633U (zh) 一种座椅高度方便调节的旅行客车
CN205523771U (zh) 四人联体汽车座椅
CN2340657Y (zh) 一种铁路客车乘客座椅
CN218536447U (zh) 多功能座椅、座舱布置结构以及汽车
CN202046225U (zh) 一种公交车靠椅
CN216184649U (zh) 一种用于窄体车辆的多功能座椅
CN208085878U (zh) 一种电瓶车的靠背结构
CN206968464U (zh) 儿童汽车座
CN204173061U (zh) 电动三轮车多功能背座双用椅
CN209191744U (zh) 一种新型二人联体后排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