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6817U - 立式停车架 - Google Patents

立式停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6817U
CN209176817U CN201821967183.4U CN201821967183U CN209176817U CN 209176817 U CN209176817 U CN 209176817U CN 201821967183 U CN201821967183 U CN 201821967183U CN 209176817 U CN209176817 U CN 209176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plate
clip
wheel
lever
clos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671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小兵
蔺代永
刘恩震
李恩会
宋雨情
邓庆禹
康凡
张明月
潘辉
孟丽
王涛
李钱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Long 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Long 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Long 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Long T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6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6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停车架,其包括立轨、能够在所述立轨上滑动的滑板、驱动所述滑板沿所述立轨向上滑动的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滑板上且用于夹紧车轮的卡夹机构以及用于锁紧或释放所述卡夹机构的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卡夹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多个卡夹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滑板上的压板,所述卡夹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滑板上,所述卡夹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滑板之间,当所述车轮将所述压板按压至靠近所述滑板时,能够驱动所述卡夹转动并使所述卡夹的第二端夹紧所述车轮;所述锁紧装置能够锁紧所述压板以使卡夹保持为夹紧车轮的状态或者释放压板以使卡夹释放车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方便车辆停放的同时,还能够节省空间占用。

Description

立式停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停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停车架。
背景技术
各种车辆例如汽车、自行车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其中,为减少交通废气的排放,全国大力提倡绿色出行,而随着自行车数量的增多和共享单车的出现,自行车停放便成为城市一大难题。由于对自行车停放引导不力或设施供给不足,骑车人不清楚应该停放在哪里,导致一部分人乱停乱放,妨碍行人正常通行。另外,现有的自行车停放桩也都是设置在马路边,自行车横着停放进去后,会缩小马路边可供行人行走的空间。
为了解决目前车辆停放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立式停车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停车架,旨在解决车辆停放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停车架包括立轨、能够在所述立轨上滑动的滑板、驱动所述滑板沿所述立轨向上滑动的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滑板上且用于夹紧车轮的卡夹机构以及用于锁紧或释放所述卡夹机构的锁紧装置;
其中,所述卡夹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多个卡夹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滑板上的压板,所述卡夹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滑板上,所述卡夹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滑板之间,当所述车轮将所述压板按压至靠近所述滑板时,能够驱动所述卡夹转动并使所述卡夹的第二端夹紧所述车轮;
所述锁紧装置能够锁紧所述压板以使所述卡夹保持为夹紧所述车轮的状态或者释放所述压板以使所述卡夹释放所述车轮。
优选地,所述滑板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卡夹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顶块以及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顶块的连杆,所述连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压板与所述顶块位于所述滑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弹性件预压缩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滑板之间;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多个锁块以及使所述锁块在锁紧状态与释放状态之间切换的致动机构,在所述锁紧状态,所述锁块卡设于所述顶块与所述滑板之间,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锁块从所述顶块与所述滑板之间移出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使所述顶块贴合于所述滑板。
优选地,所述立轨上设置有多个卡块,所述致动机构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板上的多个杠杆以及成对设置于所述滑板上的多个导销,所述锁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导销上,所述第二弹性件预压缩于所述锁块与所述滑板之间,所述杠杆的长端与所述锁块一一对应连接;
当所述车轮将所述压板按压至靠近所述滑板时,所述第二弹性件使相对设置的所述导销上的所述锁块相互靠近,而进入所述锁紧状态;当所述杠杆的短端卡设于成对设置的所述卡块之间,所述杠杆的长端使相对设置的所述导销上的所述锁块相互远离,而进入所述释放状态。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立轨的顶端连接且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卡块位于所述立轨的下部;所述顶块为楔块,所述楔块的大端靠近所述滑板一侧,所述楔块的小端远离所述滑板,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楔块的侧面与所述锁块贴合;所述车轮带动所述滑板向下移动,以使所述杠杆的短端卡设于成对设置的所述卡块之间且挂设于所述卡块上,所述杠杆的长端相互远离以使得所述锁块相互远离而进入所述释放状态。
优选地,所述杠杆的短端开设有沿所述杠杆的轴向延伸的盲孔,所述致动机构还包括锁钩和第三弹性件,所述锁钩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盲孔内且所述锁钩的第二端能够挂设于所述卡块上,所述第三弹性件呈预拉伸状态且连接所述锁钩的第二端与所述杠杆。
优选地,所述锁钩的第二端上设置有限位销,所述杠杆的短端设置有腰形孔,所述限位销能在所述腰形孔内移动且所述限位销穿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第三弹性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朝同一侧弯曲,所述卡夹与所述滑板的铰接位置靠近所述卡夹的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滑板上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滑板通过所述滚轮沿所述立轨滑动。
优选地,所述滑板上设置有成对分布的多个引导架,所述卡夹位于所述引导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滑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车轮的支撑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车辆的前轮能够通过卡夹机构固定于滑板上,并通过锁紧装置以使卡夹保持为夹紧车轮的状态或者释放压板以使卡夹释放车轮。当通过锁紧装置和卡夹机构配合对车轮进行固定后,驱动件能够将滑板驱动至立轨的上部,从而使车辆保持为直立状态,从而能够缩小车辆停放时的空间占用。而当需要使用车辆时,可以通过车辆带动滑板从立轨的上方滑下,并使锁紧装置释放压板以使卡夹释放车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方便车辆停放的同时,还能够节省空间占用,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也有利于城市公共区域的建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停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停放有自行车的立式停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停车架的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与卡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与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与锁紧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图8的B-B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在压板未压下且锁钩挂住卡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C-C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在压下压板且锁钩即将脱开卡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D-D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在压板完全压下锁钩沿卡块上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E-E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在压板完全压下锁钩即将与卡块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杠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立轨;101、卡块;2、拉簧;3、滑板;301、顶块;302、支座;303、卡夹;304、扭簧;305、卡夹销轴;306、压板;307、第一弹性件;308、滚轮;309、引导架;310、支撑架;402、锁块;403、第二弹性件;404、导销;405、杠杆;406、杠杆销轴;407、锁钩;408、第三弹性件;409、腰形孔;410、限位销。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停车架包括立轨1、能够在立轨1上滑动的滑板3、驱动滑板3沿立轨1向上滑动的驱动件、设置于滑板3上且用于夹紧车轮的卡夹机构以及用于锁紧或释放卡夹机构的锁紧装置。其中,卡夹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多个卡夹303以及活动安装于滑板3上的压板306,卡夹303的中部铰接于滑板3上,卡夹303的第一端位于压板306与滑板3之间,当车轮将压板306按压至靠近滑板3时,能够驱动卡夹303转动并使卡夹303的第二端夹紧车轮;锁紧装置能够锁紧压板306以使卡夹303保持为夹紧车轮的状态或者释放压板306以使卡夹303释放车轮。其中,驱动件可以为拉簧2,参见图1,拉簧2的一端与立轨1的顶端连接且另一端与滑板3连接,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还可以为拉绳与卷绳器的组合,拉绳绕过立轨1的顶端且一端与卷绳器连接且另一端与滑板3连接,另外,驱动件还可以为伸缩缸或齿轮齿条机构等,只要能够驱动滑板3沿立轨1向上滑动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对设置或者成对分布均是指基于立轨1的中轴线基本对称分布。
在上述实施例中,车辆的前轮能够通过卡夹机构固定于滑板3上,并通过锁紧装置以使卡夹303保持为夹紧车轮的状态或者释放压板306以使卡夹303释放车轮。当通过锁紧装置和卡夹机构配合对车轮进行固定后,驱动件能够将滑板3驱动至立轨1的上部,从而使车辆保持为直立状态,从而能够缩小车辆停放时的空间占用。而当需要使用车辆时,可以通过车辆带动滑板3从立轨1的上方滑下,并使锁紧装置释放压板306以使卡夹303释放车轮。另外,由于在使用时,仅需要通过车轮按压压板306来带动卡夹303动作,从而在车轮卡入卡夹303内或从卡夹303内取出时,仅需要车轮与卡夹303接触,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也不需要用户用手将卡夹303掰开或接触立式停车架,既节能又环保,还可以让用户更加乐意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停车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方便车辆停放的同时,还能够节省空间占用,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也有利于城市公共区域的建设。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9,滑板3上开设有通孔,卡夹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307、顶块301以及连接压板306与顶块301的连杆,连杆穿过通孔且能够在通孔内轴向移动,压板306与顶块301位于滑板3的相对两侧,第一弹性件307预压缩于压板306与滑板3之间。其中,如图7和图8所示,锁紧装置包括多个锁块402以及使锁块402在锁紧状态与释放状态之间切换的致动机构。参见图13和图15,在锁紧状态,锁块402卡设于顶块301与滑板3之间,从而能够防止顶块301向滑板3的方向移动,进而防止压板306远离滑板3,此时,压板306处于靠近滑板3的位置,从而能够使卡夹303保持为夹紧车轮的状态。参见图9和图11,在释放状态,锁块402从顶块301与滑板3之间移出且第一弹性件307使顶块301贴合于滑板3,此时,压板306处于远离滑板3的位置,压板306对卡夹303的作用力被撤销,从而能够使卡夹303处于释放车轮的状态。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9所示,卡夹303通过卡夹销轴305安装于滑板3的支座302上,并且,卡夹销轴305上还可以设置有扭簧304,当压板306对卡夹303的作用力被撤销时,成对分布的卡夹303能够在扭簧304的作用力下,向两边打开,从而释放车轮。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的致动机构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致动机构可以为设置在滑板3上的电磁铁,锁块402可以为磁性金属件,可以通过通电断电来控制锁块402的位置变化;或者,致动机构还可以为伸缩杆或者丝杆等,以驱动锁块402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立轨1上设置有多个卡块101,致动机构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件403、设置于滑板3上的多个杠杆405以及成对设置于滑板3上的多个导销404,锁块402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导销404上,第二弹性件403预压缩于锁块402与滑板3之间,杠杆405的长端与锁块402一一对应连接。当车轮将压板306按压至靠近滑板3时,第二弹性件403使相对设置的导销404上的锁块402相互靠近,而进入锁紧状态,即,使锁块402卡设于顶块301与滑板3之间。当杠杆405的短端卡设于成对设置的卡块101之间,杠杆405的长端使相对设置的导销404上的锁块402相互远离,而进入释放状态,即,锁块402从顶块301与滑板3之间移出且第一弹性件307使顶块301贴合于滑板3。
其中,参见图10和图11,滑板3可以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的相对两侧的侧板,导销40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侧板上,第二弹性件403预压缩于锁块402与侧板之间,而供连杆移动的通孔开设于底板上。而且,杠杆405通过设置于杠杆405的中部的杠杆销轴406安装于滑板3的底板上,杠杆405能够绕杠杆销轴406转动,并且,杠杆销轴406靠近杠杆405的短端设置。或者,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杠杆405上靠近杠杆销轴406的一端为短端,而杠杆405上远离杠杆销轴406的一端为长端。另外,再次参见图8和图10,为了便于装配,锁块402上开设有连接孔,杠杆405的长端能够插入连接孔内,并能够在连接孔内滑动。
另外,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件为拉簧2,拉簧2的一端与立轨1的顶端连接且拉簧2的另一端与滑板3连接,卡块101位于立轨1的下部。并且,如图9至图11所示,顶块301为楔块,楔块的大端靠近滑板3一侧,楔块的小端远离滑板3,在释放状态,楔块的侧面(即,斜面)与锁块402贴合。卡块101的能够与杠杆405接触的侧面也为斜面,两个卡块101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下端之间的距离。其中,当用户需要用车时,通过拉动车轮带动滑板3向下移动,以使杠杆405的短端卡设于成对设置的卡块101之间且挂设于卡块101上,以对抗拉簧2的拉力,此时,杠杆405的长端相互远离以使得锁块402相互远离而进入释放状态。而当用户需要停放车辆,参见图12至图16,车轮将压板306按压至靠近滑板3时,能够驱动卡夹303转动并使卡夹303的第二端夹紧车轮,拉簧2驱动滑板3向上滑动,楔块远离滑板3并驱动杠杆405的长端相互远离,以使杠杆405的短端脱离卡块101,楔块继续远离滑板3,直至锁块402与楔块分离,锁块402在第二弹性件403的作用下卡设于顶块301与滑板3之间,从而进入锁紧状态。
为了便于锁紧状态与释放状态的切换,如图10所示,杠杆405的短端开设有沿杠杆405的轴向延伸的盲孔,致动机构还包括锁钩407和第三弹性件408,锁钩407的第一端插入盲孔内且锁钩407的第二端能够挂设于卡块101上,锁钩407的第一端能够在盲孔内沿杠杆405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第三弹性件408呈预拉伸状态且连接锁钩407的第二端与杠杆405(具体为杠杆405的短端上靠近杠杆销轴406的位置)。其中,盲孔优选为方孔或其他多边形孔,以保证锁钩407不会在盲孔周向旋转。此外,参见图19,锁钩407的第二端上设置有限位销410,杠杆405的短端还相应地设置有腰形孔409,参见图18,腰形孔409的长度方向与杠杆405的延伸方向平行,限位销410能够在腰形孔409内移动,并且限位销410能够穿过腰形孔409与第三弹性件408连接,以防止锁钩407完全从盲孔内脱离。通过第三弹性件408与腰形孔409的配合,能够实现对锁钩407与杠杆405的相对位置的便利调整。
锁钩407可在杠杆405的盲孔内滑动,目的在于保证锁紧装置能很好地锁住滑板3或脱开滑板3。杠杆405的长端到杠杆销轴406的中心线的距离不变,滑板3沿立轨1下降时,锁钩407缩回盲孔内,锁钩407到杠杆销轴406的中心线的距离变短,锁钩407移动较小距离,杠杆405的长端移动较大距离,使得锁块402能够移动较大距离,以保证顶块301能很好的复位。滑板3要脱开卡块101上升时,锁钩407从杠杆405的盲孔中伸出,直到锁钩407上的限位销410(即,锁钩407的第二端)顶住杠杆405上腰形孔409的远离杠杆销轴406的一端,锁钩407到杠杆销轴406的中心线的距离变长,杠杆405的长端移动较小距离,锁块402移动较小距离,使得锁钩407移动较大距离,保证锁钩407能从卡块101处脱开。
其中,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07为套设于连杆上的第一弹簧,第二弹性件403为套设于导销404上的第二弹簧,而第三弹性件408为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三弹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可以是橡胶套筒等其他具有弹性的零件。
进一步地,参见图9和图17,卡夹30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朝同一侧弯曲,卡夹303与滑板3的铰接位置(即,卡夹销轴305的位置)靠近卡夹303的第一端,卡夹303可绕卡夹销轴305转动,从而在按压压板306时驱动卡夹303的第一端,使得相对设置的卡夹303的第二端能够相互靠拢。再次参见图17,卡夹303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锯齿,以便于对车轮进行抓取夹紧。
另外,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滑板3上还设置有多个滚轮308,滑板3通过滚轮308沿立轨1滑动,以减小滑板3在立轨1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具体地,参见图4至图6以及图11,立轨1上形成有凹槽,滑板3能在立轨1的凹槽内上下滑动,滑板3的两块侧板上分别安装有两个滚轮308,滚轮308安装在立轨1的凹槽内,并且,拉簧2也能够设置于立轨1的凹槽内。此外,滑板3上设置有成对分布的多个引导架309,卡夹303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引导架309之间,以用于引导自行车的前轮压向压板306。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滑板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撑车轮的支撑架310,以能够托住前轮,便于自行车的停放。
以下将通过对自行车停放于立式停车架上的具体过程进行描述,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立式停车架处于初始未停车状态,滑板3在立轨2的下端,锁紧装置的锁钩407钩在卡块101上,在拉簧2的作用下,滑板3沿立轨1上移,锁钩407从杠杆405的盲孔中伸出,直到锁钩407的限位销410顶住杠杆405的腰形孔409,滑板3被卡块101锁止不能上升。
如图12至图16所示,当用户需要停车时,只需将自行车的前轮对准滑板3,轻轻一推,自行车的前轮滚上滑板3的支撑架310上,由于滑板3受到拉簧2向上的较大拉力,滑板3并不会沿立轨1下降,自行车的前轮压下压板306,压板306将两个卡夹303的第一端(短端)压下,两个卡夹303分别绕卡夹销轴305转动,两个卡夹303的第二端(长端)向中间靠拢,将自行车的前轮夹住。压板306在压下过程中,压板306通过连杆压下顶块301,顶块301通过斜面推动两个锁块402分别沿导销404向两侧移动,两个锁块402分别带动两个杠杆405的长端移动,两个杠杆405将分别杠杆绕销轴406转动,两个杠杆405的短端分别拨动两个锁钩407向中间移动,锁钩407脱开卡块101,锁钩407在第三弹性件408的作用下,缩回杠杆405的盲孔内,直到锁钩407的限位销410顶住杠杆405的腰形孔409。当顶块301向下越过锁块402后,锁块402在第二弹性件403的作用下向中间移动夹住连杆,顶块301的截面宽度大于两锁块402之间的间隙,两锁块402挡住顶块301,顶块301不能回复到原位置,压板306在第一弹性件307作用下也不能复位,此时卡夹303也不能回复,两个卡夹303的长端将自行车的前轮夹住,不会松脱。其中,由于锁钩407脱开了卡块101,使得滑板3能够在拉簧2的作用下,沿立轨1的凹槽上升,自行车的前轮也随之上升,直到自行车竖立起来,停车动作完成。
如图10至图16所示,用户在取车时,向后拉动自行车,给自行车一向下的力,自行车的前轮压下滑板3,滑板3沿立轨1下降,当两个锁钩407斜面分别与两个卡块101斜面接触,两个锁钩407分别被两个卡块101斜面推动向中间移动,两个杠杆405的短端分别绕杠杆销轴406向中间转动,两个杠杆405的长端分别绕杠杆销轴406向两侧转动,推动两个锁块402沿导销404向两侧移动。当两个锁块402之间的间隙大于顶块301的截面最大宽度时,顶块301在第一弹性件307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复位,压板306也向外移动,两个卡夹303在扭簧304的作用下分别绕卡夹销轴305转动,两卡夹303的长端向两侧张开,松开自行车的前轮。当锁钩407的斜面向下移动到卡块101的斜面最下端时,顶块301复位,两个锁块402在锁块复位弹簧403的作用下,向中间移动,分别推动两个杠杆405的长端向中间移动,则两个杠杆405的短端向两侧移动,两个杠杆405的短端分别推动锁钩407卡住卡块101。用户后拉自行车,即可将自行车的前轮从滑板3上拉出,完成取车动作。
自行车的前轮离开滑板3,滑板3在拉簧2的作用力下,沿立轨1向上移动,锁钩407从杠杆405的盲孔中伸出,直到锁钩407的限位销410顶住杠杆405的腰形孔409,滑板3不再移动,滑板3被锁住,立式停车架恢复到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停车架可以适用于自行车以及与自行车类似的其他车辆。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可以不需要外部动力就能实现锁紧状态与释放状态的切换,而两种状态的切换仅与用户对自行车的操作有关,用户只需要握住车把向前推车或向后拉车即可,并可以通过纯机械结构依据合理的顺序执行,从而能够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立式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停车架包括立轨、能够在所述立轨上滑动的滑板、驱动所述滑板沿所述立轨向上滑动的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滑板上且用于夹紧车轮的卡夹机构以及用于锁紧或释放所述卡夹机构的锁紧装置;
其中,所述卡夹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多个卡夹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滑板上的压板,所述卡夹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滑板上,所述卡夹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滑板之间,当所述车轮将所述压板按压至靠近所述滑板时,能够驱动所述卡夹转动并使所述卡夹的第二端夹紧所述车轮;
所述锁紧装置能够锁紧所述压板以使所述卡夹保持为夹紧所述车轮的状态或者释放所述压板以使所述卡夹释放所述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卡夹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顶块以及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顶块的连杆,所述连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压板与所述顶块位于所述滑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弹性件预压缩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滑板之间;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多个锁块以及使所述锁块在锁紧状态与释放状态之间切换的致动机构,在所述锁紧状态,所述锁块卡设于所述顶块与所述滑板之间,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锁块从所述顶块与所述滑板之间移出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使所述顶块贴合于所述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轨上设置有多个卡块,所述致动机构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板上的多个杠杆以及成对设置于所述滑板上的多个导销,所述锁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导销上,所述第二弹性件预压缩于所述锁块与所述滑板之间,所述杠杆的长端与所述锁块一一对应连接;
当所述车轮将所述压板按压至靠近所述滑板时,所述第二弹性件使相对设置的所述导销上的所述锁块相互靠近,而进入所述锁紧状态;当所述杠杆的短端卡设于成对设置的所述卡块之间,所述杠杆的长端使相对设置的所述导销上的所述锁块相互远离,而进入所述释放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立轨的顶端连接且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卡块位于所述立轨的下部;所述顶块为楔块,所述楔块的大端靠近所述滑板一侧,所述楔块的小端远离所述滑板,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楔块的侧面与所述锁块贴合;所述车轮带动所述滑板向下移动,以使所述杠杆的短端卡设于成对设置的所述卡块之间且挂设于所述卡块上,所述杠杆的长端相互远离以使得所述锁块相互远离而进入所述释放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的短端开设有沿所述杠杆的轴向延伸的盲孔,所述致动机构还包括锁钩和第三弹性件,所述锁钩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盲孔内且所述锁钩的第二端能够挂设于所述卡块上,所述第三弹性件呈预拉伸状态且连接所述锁钩的第二端与所述杠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的第二端上设置有限位销,所述杠杆的短端设置有腰形孔,所述限位销能在所述腰形孔内移动且所述限位销穿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第三弹性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朝同一侧弯曲,所述卡夹与所述滑板的铰接位置靠近所述卡夹的第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上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滑板通过所述滚轮沿所述立轨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上设置有成对分布的多个引导架,所述卡夹位于所述引导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车轮的支撑架。
CN201821967183.4U 2018-05-26 2018-11-27 立式停车架 Active CN20917681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6154 2018-05-26
CN2018208161541 2018-05-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6817U true CN209176817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74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67183.4U Active CN209176817U (zh) 2018-05-26 2018-11-27 立式停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681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2529A (zh) * 2018-05-26 2018-09-04 长沙学院 立式停车架
CN110861732A (zh) * 2019-11-27 2020-03-06 浙江科技学院 立式弹簧助力自行车停放装置
WO2021191087A1 (de) * 2020-03-25 2021-09-30 Friedrich Tanja Fahrradlift
DE102023100992A1 (de) 2022-01-20 2023-07-20 Josef Priglinger Haltevorrichtung für Fahrräder
WO2023152461A1 (en) * 2022-02-11 2023-08-17 Okafor Chukwudi Docking module for two wheeled vehicl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2529A (zh) * 2018-05-26 2018-09-04 长沙学院 立式停车架
CN110861732A (zh) * 2019-11-27 2020-03-06 浙江科技学院 立式弹簧助力自行车停放装置
WO2021191087A1 (de) * 2020-03-25 2021-09-30 Friedrich Tanja Fahrradlift
DE102023100992A1 (de) 2022-01-20 2023-07-20 Josef Priglinger Haltevorrichtung für Fahrräder
AT525953A1 (de) * 2022-01-20 2023-08-15 Priglinger Dr Josef Fahrradhalter
WO2023152461A1 (en) * 2022-02-11 2023-08-17 Okafor Chukwudi Docking module for two wheeled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76817U (zh) 立式停车架
CN108482529A (zh) 立式停车架
TWI261504B (en) Baggage
CN208198643U (zh) 自升降立式停车架
CN207697722U (zh) 汽车驻车操纵杆总成
CN106347527B (zh) 用推杆电机驱动的电动车防倒辅助装置
CN208278209U (zh) 一种立式停车装置
CN108639194A (zh) 自升降立式停车架
CN208618879U (zh) 自行车夹持机构及停车库
CN208344390U (zh) 一种自行车竖放装置
CN208181258U (zh) 模块化自行车双层交替竖直停放装置
CN208544262U (zh) 一种爬升式电动自行车移车机构
CN202788306U (zh) 一种应用于锁具上的限位机构
CN2459100Y (zh) 打胶枪进给装置
CN206678970U (zh) 新型驻车手柄
CN201158367Y (zh) 汽车手刹防盗器
CN206983956U (zh) 组合板块式自动挡汽车驾驶辅助装置
CN208165148U (zh) 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停放装置
CN210734209U (zh) 一种折叠式货架车
CN211772192U (zh) 一种与收缩衣架配合的装置
CN210013533U (zh) 车位及立体停车库
CN2370728Y (zh) 改进的行李箱伸缩拉杆的弹跳装置
CN212604407U (zh) 车窗结构
CN211343994U (zh) 一种可快速装拆的换挡手球连接结构
CN214876985U (zh) 可快速拆卸的尼龙扎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