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5100U - 形态变化玩具 - Google Patents

形态变化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5100U
CN209155100U CN201821511206.0U CN201821511206U CN209155100U CN 209155100 U CN209155100 U CN 209155100U CN 201821511206 U CN201821511206 U CN 201821511206U CN 209155100 U CN209155100 U CN 209155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member
transformable toy
mentioned
foot
actu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112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濑崇嗣
片山周
生驹明子
德山光俊
叶内茂
渡边广幸
氏田治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m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m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m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m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5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51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1/00Self-movable toy figures
    • A63H11/18Figure toys which perform a realistic walking motion
    • A63H11/20Figure toys which perform a realistic walking motion with pairs of legs, e.g. hor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13/00Toy figures with self-moving parts, with or without movement of the toy as a whole
    • A63H13/005Toy figures with self-moving parts, with or without movement of the toy as a whole with self-moving head or facial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9/00Drive mechanisms for toys in general
    • A63H29/22Electric dr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9/00Drive mechanisms for toys in general
    • A63H29/24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drive mechanisms, e.g. means for winding-up or starting toy eng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00Dolls
    • A63H3/36Details;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3/00Other toys
    • A63H33/003Convertible toys, e.g. robots convertible into rockets or vehicles convertible into plan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富于变化的形态变化玩具,在具备动作装置,以及利用上述动作装置进行规定动作的动作部件的形态变化玩具中,具备:可动部件,其通过手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逆地移动而使上述形态变化玩具的外观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发生变化;以及连结动作机构,在使上述可动部件移动到上述第二位置时,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动作装置或者上述动作部件连结而使上述可动部件动作,并且在使上述可动部件移动到上述第一位置时,解除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动作装置或者上述动作部件的连结。

Description

形态变化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形态变化玩具。
背景技术
作为形态变化玩具,已知有能够通过自动或者远程操作,在成为人偶形态的第一形态以及与第一形态不同第二形态之间互相变形的机器人玩具,其中,具备从第一形态向第二形态变形的变形装置、从第二形态向第一形态变形的变形装置、以及能够在第一形态以及第二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下移动的移动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421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形态变化玩具中,若从动作的观点出发,则存在由于在形态的变化前后仅仅行驶,因此缺乏娱乐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形态变化后附加其他的动作,而具有娱乐性的形态变化玩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方案是一种形态变化玩具,其特征在于,
在具备动作装置,以及利用上述动作装置进行规定动作的动作部件的形态变化玩具中,具备:
可动部件,其通过手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逆地移动而使上述形态变化玩具的外观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发生变化;以及
连结动作机构,在使上述可动部件移动到上述第二位置时,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动作装置或者上述动作部件连结而使上述可动部件动作,并且在使上述可动部件移动到上述第一位置时,解除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动作装置或者上述动作部件的连结。
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动作机构具备,与上述动作装置预先连结而配置的凸轮,以及与上述可动部件连结,在上述第二位置上与上述凸轮卡合,在上述第一位置上解除与上述凸轮的卡合的凸轮从动件。
第三方案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动作机构具备,与上述动作装置预先连结而配置的滑动体,以及与上述可动部件连结,在上述第二位置上与上述滑动体卡合,在上述第一位置上解除与上述滑动体的卡合的卡合部。
第四方案在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动作部件的规定动作为歩行。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形态变化玩具,由于通过手动操作可动部件,也能够使该可动部件动作,因此能够取得富于变化的行驶玩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形态变化前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形态变化后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脚部动作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上角的动作机构,表示上角的容纳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上角的动作机构,表示上角的突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形态变化前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形态变化后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大炮动作机构,表示大炮的容纳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大炮动作机构,表示大炮的突出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脚动作机构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用于使第二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滑动体动作的机构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形态变化前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形态变化后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脚部动作机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刀刃状翅膀的动作机构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颚与滑动体的卡合构造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形态变化前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形态变化后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的上颚动作机构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 形态变化玩具(甲虫)
4 脚部(动作部件)
5a 下角(动作部件)
5b 上角(可动部件)
6 脚部的动作机构
8 下角的动作机构
9 上角的动作机构
10 形态变化玩具(乌龟)
12 头部(动作部件)
13 脚部(动作部件)
14 大炮(可动部件)
15 脚部的动作机构
16 头部的动作机构
17 大炮的动作机构
20 形态变化玩具(恐龙)
23 脚部(动作部件)
24 刀刃状翅膀(可动部件)
25 脚部的动作机构
29 眼睛的动作机构
30 下颚的动作机构
50 形态变化玩具(鳄鱼)
53 脚部(动作部件)
54 上部组件(可动部件)
57 上颚的动作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表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形态变化玩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在提到“动作装置”时,包括动力源、使规定的动作部件动作的单独的动作机构、以及从动力源向单独的动作机构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另外,“可动部件”是指动作部件中有助于形态变化的部件。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所表示的形态变化玩具1是模仿甲虫的玩具,具有主体部2、头部3、脚部4以及角部5等的各构成部分,在主体部2上具备作为动力源的盘簧。
该形态变化玩具1,以图1所示的状态,利用动力源,头部3的下角(动作部件)5a上下摆动,脚部(动作部件)4动作而前进。
另外,如图2所示,若通过手动使上角(可动部件)5b从头部3以及主体部2的上侧部分在前方露出而使形态发生变化,则利用动力源,脚部4动作而前进,同时上角5b上下动作。
图3表示脚部4的动作机构6。脚部4构成为包括左右前脚4a、左右中脚4b以及左右后脚4c,其中左右中脚4b固定于主体部2。另外,左右前脚4a通过连结棒6a相互连结,左右后脚4c也通过连结棒6b相互连结。而且,各个连结棒6a、6b的中间部,通过轴6c、6d旋转自由地支承于主体部2。
另外,在前侧连结棒6a中相对于轴6c偏离的位置(例如左侧位置),以及在后侧连结棒6b中相对于轴6d偏离的位置(例如右侧位置)之间,旋转自由地连结有连结棒6e。在该连结棒6e的中间,形成有孔(未图示)。另一方面,在主体部2上,旋转自由地支承有齿轮6f,在该齿轮6f的下表面的偏心位置上突出设置有偏心轴(未图示)。而且,该偏心轴与连结棒6e的孔卡合。
另外,在主体部2的中央,设置有作为动力源的盘簧(未图示)。该盘簧的输出轴7,在上下方向上延伸配置,在该输出轴7上,固定设置有齿轮7a。而且,该齿轮7a与上述齿轮6f啮合。
在该脚部4中,若齿轮7a因盘簧动力而旋转,则与其啮合的齿轮6f旋转,与此伴随地,与偏心轴卡合的连结棒6e摆动。由此,前后连结棒6a、6b相对于轴6c、6d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摆动,前脚4a的左右中的一个脚向前方移动,前脚4a的左右中的另一个脚向后方移动,另外,后脚4c的左右中的一个脚向后方移动,后脚4c的左右的另一个脚向前方移动。这样,该形态变化玩具1前进。
图4表示下角5a的动作机构8。下角5a由基端的轴8a支承。轴8a旋转自由地支承于头部3的框架,下角5a因自重始终向下方施力。在轴8a上固定安装有托架8b。另一方面,在输出轴7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圆板凸轮8c。在该圆板凸轮8c的周面与上述托架8b之间,动作片8d能够前后动作地配置于框架上。而且,动作片8d通过托架8b始终与圆板凸轮8c的周面抵接。
根据该下角5a的动作机构8,利用输出轴7的旋转,圆板凸轮8c旋转,在圆板凸轮8c的周面的隆起朝向动作片8d时,动作片8d被圆板凸轮8c按压而向前方移动。于是,动作片8d的前端推压托架8b,托架8b在图4中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下角5a在上方旋转。另外,在圆板凸轮8c的周面的凹陷朝向动作片8d时,由于向托架8b的推压力被释放,下角5a因自重在图4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动作片8d一边与圆板凸轮8c的周面抵接,一边向后方移动。
图4以及图5表示上角5b的动作机构9,图4表示上角5b容纳于构成主体部2以及头部3的上部的上部盖2a内的状态,图5表示该上角5b向前方突出的状态。
上部盖2a经由转动体2c安装于主体部2上。转动体2c通过轴2b旋转自由地安装于主体部2上。与上部盖2a一体的滑动体9a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地支承于转动体2c。该滑动体9a形成为横剖面(相对于滑动方向垂直的剖面)为在下方释放时的コ字形。在该滑动体9a的后端,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凸轮从动件9b。
上角5b,其基端通过轴9c旋转自由地支承于滑动体9a。而且,该上角5b,如图4所示,折叠并容纳在滑动体9a内。另一方面,在输出轴7的上端面上形成有端面凸轮9d。该端面凸轮9d,如后文所述,形成为能够与滑动体9a的凸轮从动件9b抵接。
如图4所示,形态变化前,上角5b容纳于滑动体9a,滑动体9a处于向后方被压入的状态,凸轮从动件9b远离于端面凸轮9d。
上部盖2a在上方开口,使上角5b以轴9c为中心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若抽出该上角5b,则与此相伴地,滑动体9a相对于上部盖2a向前方移动。于是,如图5所示,凸轮从动件9b与端面凸轮9d抵接。在该状态下,成为一体的上部盖2a、上角5b以及滑动体9a(将这些称为上角组件),利用凸轮从动件9b维持开口的状态。
上角组件,伴随着端面凸轮9d的旋转上下动作。即,在凸轮从动件9b与端面凸轮9d的隆起抵接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若上角组件位于最高位置,到达端面凸轮9d的凹陷,则由于自重以轴2b为中心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而下降。
(第二实施方式)
图6以及图7所示的形态变化玩具10是模仿乌龟的玩具,具有主体部11、头部12以及脚部13等的各构成部分,在主体部11内容纳有大炮14。另外,形态变化玩具10,在主体部11中具备作为动力源的马达。
该形态变化玩具10,以图6所示的状态,利用动力源,使脚部(动作部件)13动作、前进,同时头部(动作部件)12上下摆动。
另外,该形态变化玩具10,如图7所示,形成主体部11的上侧部分的上盖11a在上方开口,使大炮(可动部件)14的前端露出,若将该大炮14在前方斜上方抽出而使其形态变化,则脚部13利用动力源动作而前进,同时使该大炮14与动力源连接,由此使大炮14在前后方向上出没。
图8表示脚部13的动作机构15。脚部13构成为包括左右前脚13a以及左右后脚13b。
在左右前脚13a的中间部15a的里侧形成有轴孔150a,在该轴孔上,嵌合有设置于主体部11的旋转体(未图示)的偏心轴151a。另外,在左右前脚13a的上端部15b的里面形成有长孔150b,在该长孔150b上插入有固定设置于主体部11的轴151b。进一步,在左右前脚13a的下端部的轴15c上,旋转自由地支承有接地构件13c(参照图10)。
另一方面,在左右后脚13b的中间部15d的里侧形成有轴孔150d,在该轴孔上嵌合有固定设置于主体部11的轴151d(参照图10)。另外,在左右后脚13b的下端部的轴15e上,旋转自由地支承有接地构件13d。
另外,左右前脚13a的下部以及左右后脚13b的上部,通过连结棒15f相互连结。
根据该脚部13的动作机构15,左右前脚13a通过中间部15a的里侧的旋转体旋转,经由偏心轴151a,前脚13a摆动。上述那样的前脚13a的动作,经由连结棒15f传递至后脚13b的上部,后脚13b以轴151d为中心摆动。因而,在前脚13a在前方方向上摆动时,后脚13b在后方摆动。
然而,在该脚部的动作机构15中,左右的前脚13a的上述偏心轴,相互有180度的相位差而设置。即,在左前脚13a在前方摆动时,右前脚13a在后方摆动。通过重复该动作乌龟前进。
另外,该乌龟10,如图8所示,具备头部的动作机构16。在该动作机构16中,在前脚13a的前部具备突出片16a。另一方面,头部12通过轴16b摆动自由地支承于主体部11,在头部12的后部具备舌片16c。该头部12的舌片16c以与前脚13a的突出片16a对置的方式而设置。而且,若前脚13a向前方摆动,则突出片16a也向前方移动,用该突出片16a推压舌片16c。因而,头部12以轴16b为中心向上方(顺时针方向)旋转。向上移动的头部12,随着前脚13a的后退,因自重而向下方(逆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乌龟10具备大炮的动作机构17。大炮14位于主体部11的上部,在前后方向上容纳于长条的框体17a内。框体17a,其基端通过轴17b旋转自由地支承于主体部11,大炮14自由滑动地保持于该框体17a。在框体17a的底部,旋转自由地支承有杆17c。在该杆17c的上端配设有凸轮从动件17d,在下端配设有卡合辊17e。而且,凸轮从动件17d与在大炮14的后端在纵方向上形成的槽14a卡合。
另一方面,在与框体17a的底壁对置的主体部11上,配设有向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动体17f。该滑动体17f具备在上方开口的槽17g。该槽17g构成为能够与后述的卡合辊17e嵌合。
另外,在滑动体17f上,如图11所示,形成有开口170e,在该开口170e上,插入固定设置在与动作装置连接的轴10b上的旋转辊10c的偏心轴10d。
而且,根据该大炮的动作机构17,在图8中,框体(上盖)17a向上方(顺时针方向)开口,用手抽出大炮14。于是,如图9所示,杆17c的卡合辊17e嵌合于滑动体17f的槽17g。因而,之后,杆17c伴随着滑动体17f的移动而摆动,大炮14经由凸轮从动件17d出没。该动作,在乌龟10前进过程中持续。
(第三实施方式)
图12以及图13所表示的形态变化玩具20是模仿恐龙的玩具,具有主体部21、头部22、脚部23以及刀刃状翅膀24等的各构成部分。在该形态变化玩具20中,在主体部21上具备作为动力源的马达。
该形态变化玩具20,以图13所示的状态,利用动力源使脚部(动作部件)23动作,进一步,上颚以及颚22a(动作部件)连动而上下摆动,眼睛22b前后摆动。
另外,如图13所示,若使在上部配设的刀刃状翅膀24以在前方伸出的方式旋转而使主体部21形态变化,则该刀刃状翅膀(可动部件)24与动力源连接而摆动。
脚部23的动作机构25,如图14所示,经由齿轮列26而容纳与马达等的动力源连接的旋转板26a,同时经由长孔嵌合于旋转板26a的偏心轴26b,由此构成为包括:大致上下方向摆动的连结板27和连结体28,该连结体28经由长孔28a、28b与突出设置于该连结板27的轴27a、27b连接,并且旋转自由地嵌合于偏心轴26b。而且,在连结体28的下部配设有足28c。
根据该脚部的动作机构25,利用通过旋转板26a以及偏心轴26b而动作的连结板27,以及通过偏心轴26b的旋转运动而动作的连结体28,足28c进行从地面离开,接着在前方移动而再次接地的运动,通过用左右脚交互进行该运动而前进。
该实施方式的恐龙20,具备眼睛的动作机构29。如图15所示,眼睛22b配置于,向主体部的上部延伸,在前后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滑动体29a的前端。在滑动体29a中在中间部形成有槽凸轮29b。在该槽凸轮29b上插入有立设于齿轮列26的最终齿轮26c的偏心位置的销26d。而且,通过与动作装置连接,并偏心旋转的销26d,经由槽凸轮29b,滑动体29a前后往复运动,眼睛22b往复运动。
另外,在该恐龙20中,具备颚的动作机构30。在颚的动作机构30中,颚22a通过轴22c旋转自由地支承于头部22。而且,该颚22a的端部22d,如图16所示,与滑动体29a卡合。
另外,在该恐龙20中,如图15所示,在滑动体29a的移动域两侧旋转自由地支承有刀刃状翅膀24的基端,在基端形成有突起24a。
该突起24a,在刀刃状翅膀24容纳于后方时,如图14所示,处于从滑动体29a远离的状态,若朝向前方旋转,则如图15所示那样与滑动体29a卡合。因此,刀刃状翅膀24伴随着滑动体29a的运动朝向行进方向前后摆动。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其他的形态变化玩具50,如图17所示,是模仿鳄鱼的玩具,具有主体部51、头部52、脚部53等的各构成部分。在该形态变化玩具50中,在主体部51上具备作为动力源的马达。
该形态变化玩具50,以图17所示的状态,利用动力源使脚部(动作部件)53动作。
另外,该鳄鱼50,如图19所示,头部52的上颚52a以及主体部51的上部(背部)51a一体化,这些上部组件54的后端部通过轴55旋转自由地支承于主体部51。而且,通过将头部52向前方抽出,与脚部53的动作机构连动而使上颚(可动部件)52a大幅打开或者关闭。
脚部的动作机构59,具备与图7所示的脚部动作机构15几乎同样的构造,因此,对于相同部件,附上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该脚部的动作机构59中,如图18所示,左右前脚13a的下部与左右后脚13b的上部,通过连结板56相互连结。
根据该脚部的动作机构59,前脚13a通过利用动力旋转的偏心轴151a而摆动。上述那样的前脚13a的动作,经由连结板56传递至后脚13b的上部,后脚13b以轴151d为中心摆动。因而,在前脚13a在前方方向上摆动时,后脚13b在后方摆动,通过重复该动作鳄鱼50前进。
另外,该鳄鱼50,具备上颚的动作机构57。在该动作机构57中,如图19所示,具备在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动体58。轴55配设于该滑动体58。而且,如图19所示,由头部52的上颚52a与主体部51的背部51a构成的上部组件54的基端旋转自由地保持于轴55。
在图17的通常状态下滑动体58(图19)位于主体部后方,上部组件54载置于主体部51上。通过向前方抽出头部52,使滑动体58向前方移动。于是,上部组件54的基端与连结板56卡合。
若上部组件54的基端这样与连结板56卡合,则之后,通过连结板56的动作而动作,上部组件54以轴55为中心而向上方(顺时针方向)旋转。
此外,根据连结板56的按压量决定上部组件54向上方的旋转量。因而,考虑这些而将上部组件54与连结板56的卡合位置,设定在适当位置上。
不言而喻的是,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形态变化玩具中,作为形象物,展示了甲虫、乌龟、恐龙、鳄鱼,但是也可以是其他的生物或者虚构的生物等。
另外,作为通过手动使其动作的构成部件,虽然展示了角、大炮、翅膀、上颚,但是也可以是其他的构成部件。

Claims (4)

1.一种形态变化玩具,其特征在于,
在具备动作装置,以及利用所述动作装置进行规定动作的动作部件的形态变化玩具中,具备:
可动部件,其通过手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逆地移动而使所述形态变化玩具的外观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发生变化;以及
连结动作机构,在使所述可动部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动作装置或者所述动作部件连结而使所述可动部件动作,并且在使所述可动部件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解除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动作装置或者所述动作部件的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态变化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动作机构具备,与所述动作装置预先连结而配置的凸轮,以及与所述可动部件连结,在所述第二位置上与所述凸轮卡合,在所述第一位置上解除与所述凸轮的卡合的凸轮从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态变化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动作机构具备,与所述动作装置预先连结而配置的滑动体,以及与所述可动部件连结,在所述第二位置上与所述滑动体卡合,在所述第一位置上解除与所述滑动体的卡合的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态变化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部件的规定动作为歩行。
CN201821511206.0U 2018-02-26 2018-09-14 形态变化玩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551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2103A JP6533602B1 (ja) 2018-02-26 2018-02-26 形態変化玩具
JP2018-032103 2018-0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5100U true CN209155100U (zh) 2019-07-26

Family

ID=66934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1120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55100U (zh) 2018-02-26 2018-09-14 形态变化玩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62735A1 (zh)
JP (1) JP6533602B1 (zh)
CN (1) CN20915510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7530B2 (ja) * 2018-02-26 2020-01-29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形態変化玩具
JP6600707B2 (ja) * 2018-02-26 2019-10-30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形態変化玩具
CN115105842B (zh) * 2021-03-23 2024-05-07 汕头市澄海区骏意玩具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趣味爬行玩具
JP7168806B1 (ja) * 2022-03-11 2022-11-09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模型玩具、及び可動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958A (en) * 1895-09-10 William a
US538007A (en) * 1895-04-23 Mechanical tot
US1782477A (en) * 1927-01-29 1930-11-25 Price Herbert Edward Animated toy
US2158860A (en) * 1936-08-28 1939-05-16 Herman S Hyde Mechanical movement for toy figures and so forth
US2827735A (en) * 1956-02-08 1958-03-25 Jr Henry G Grimm Animated toy
US3163960A (en) * 1962-02-28 1965-01-05 Marx & Co Louis Walking toy figure
US4216612A (en) * 1978-12-07 1980-08-12 Marvin Glass & Associates Toy vehicle
US4307533A (en) * 1979-02-09 1981-12-29 California R & D Center Insect simulating mobile toy having flappable wings
US5310379A (en) * 1993-02-03 1994-05-10 Mattel, Inc. Multiple configuration toy vehicle
US5378188A (en) * 1993-10-08 1995-01-03 Clark; Dolores H. Tendon and spring for toy actuation
US5964638A (en) * 1997-10-06 1999-10-12 Emerson; Anthony G. Manually actuated figure toy
US6012962A (en) * 1999-02-05 2000-01-11 Mattel, Inc. Toy figure insect having articulated wings and appendages
JP3061974U (ja) * 1999-03-08 1999-09-28 株式会社タカラ 形態変化玩具
TWI261489B (en) * 2004-12-22 2006-09-01 Micro Star Int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variable configuration functions
JP4859206B2 (ja) * 2006-02-20 2012-01-25 株式会社セガ トイズ 玩具
US7387558B2 (en) * 2006-05-04 2008-06-17 Mattel, Inc. Interactive toy vehicle
US8025551B2 (en) * 2006-09-20 2011-09-27 Mattel, Inc. Multi-mode three wheeled toy vehicle
JP5606033B2 (ja) * 2008-11-04 2014-10-15 株式会社セガ トイズ 変形玩具
CA2777266A1 (en) * 2009-10-09 2011-04-14 Mattel Inc. Toy
JP2011120756A (ja) * 2009-12-11 2011-06-23 Tomy Co Ltd 形態変化玩具
US9233313B2 (en) * 2012-08-27 2016-01-12 Innovation First, Inc. Ambulatory toy
JP2014144211A (ja) * 2013-01-30 2014-08-14 Vstone Kk 変形ロボット玩具
US9101847B2 (en) * 2013-03-15 2015-08-11 Bang Zoom Design, Ltd. Shape chan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GB201406782D0 (en) * 2014-04-15 2014-05-28 Fuse London Ltd Article moveable between two positions and a method of combining two or more of the same
JP5937160B2 (ja) * 2014-08-29 2016-06-22 株式会社Area81 変形ブロック玩具
CN109562801B (zh) * 2016-05-19 2021-04-16 勇敢机器人技术株式会社 形态变形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46682A (ja) 2019-09-05
JP6533602B1 (ja) 2019-06-19
US20190262735A1 (en) 2019-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55100U (zh) 形态变化玩具
US9375648B2 (en) Toy vehicle
CN108671553A (zh) 人偶玩具
CN1684749B (zh) 自动玩具以及玩具用驱动装置
JPH01146569A (ja) スケートボード玩具
CN109690002A (zh) 锁定装置
JP2019005542A (ja) 人形玩具
CN209155101U (zh) 形态变化玩具
CN214388884U (zh) 一种动物玩具
CN201283222Y (zh) 步行玩具
CN2741622Y (zh) 一种仿禽类动物玩具
CN209188096U (zh) 形态变化玩具
CN209596553U (zh) 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
CN205759664U (zh) 一种骑鹿的电动玩具
JP6077219B2 (ja) 玩具
US3295253A (en) Doll with head and eye animating mechanism
US837216A (en) Toy.
US20070015433A1 (en) Toy action figure with rotation heads
EP2985061A1 (en) A toy which comprises a toy figure in the form of a quadruped animal
CN202740774U (zh) 一种带仿真动作的玩具鸟
CN206900062U (zh) 一种具有吐舌功能的饰品及具有该饰品的笔具
US2634546A (en) Toy dump truck
CN205434970U (zh) 一种可遥控开门和开篷的电动玩具汽车
CN204017367U (zh) 行走人偶玩具
US1356901A (en) To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