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6213U - 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46213U CN209146213U CN201821605947.5U CN201821605947U CN209146213U CN 209146213 U CN209146213 U CN 209146213U CN 201821605947 U CN201821605947 U CN 201821605947U CN 209146213 U CN209146213 U CN 2091462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ut
- shock
- sprung shock
- spring
- spru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包括减振支柱座盖、减振支柱座、减振器防尘罩、平面轴承、减振器和前螺旋弹簧,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为伞形,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与所述减振支柱座卡接,所述平面轴承位于减振支柱座下方,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于所述减振器外,所述前螺旋弹簧套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外,所述减振支柱座与汽车车身的发动机舱的前轮罩连接,所述减振器下端与车轮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脱落,隔振效果好,重量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悬挂减振系统,特别是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车型(请参考图1)公开了一种前减振支柱总成,包括减振支柱座盖01、减振支柱座02、减振器防尘罩07、平面轴承04、减振器09和前螺旋弹簧08,减振支柱座盖01材料使用橡胶,与支柱座连接无卡扣,为过盈配合,在运输和使用过程容易脱落。并且现有车型前减振器防尘罩07下端与减振器09无固定,减振器防尘罩07在出现高度损失后,在减振器防尘罩07工作行程内存在露出减振器09外筒上端及活塞杆的风险,对减振器油封及活塞杆的防护作用减弱。现有车型采用侧向力前弹簧下支撑圈无弹簧垫,使用聚氨酯套管,安装不方便,隔振效果不好;弹簧上隔振垫为纯橡胶,受侧向力作用时变形量较大。现有车型减振支柱座总成材料使用铁和橡胶,重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脱落,隔振效果好,重量轻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包括减振支柱座盖、减振支柱座、减振器防尘罩、平面轴承、减振器和前螺旋弹簧,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为伞形,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与所述减振支柱座卡接,所述平面轴承位于减振支柱座下方,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设于所述减振器外,所述前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外,所述前螺旋弹簧位于平面轴承和减振器中上部之间,所述减振支柱座与汽车车身的发动机舱的前轮罩连接,所述减振器下端与车轮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下端设有支柱卡扣,所述减振支柱座上端设有支柱卡槽,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与所述减振支柱座通过支柱卡扣与支柱卡槽卡接而卡接。
所述减振器中上部设有活塞杆,所述减振支柱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活塞杆可解除式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支柱座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减振器中上部。
所述减振器下端设有弹簧下座,所述前螺旋弹簧上端与平面轴承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前螺旋弹簧下端与弹簧下座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前螺旋弹簧上端设有弹簧上隔振垫,所述前螺旋弹簧下端设有弹簧下隔振垫,所述前螺旋弹簧位于弹簧上隔振垫与弹簧下隔振垫之间,所述弹簧上隔振垫位于平面轴承与前螺旋弹簧之间,所述弹簧下隔振垫位于前螺旋弹簧与弹簧下座之间。
所述弹簧上隔振垫包括工作台面和沿所述工作台面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金属骨架,所述工作台面为圆盘体,所述弹簧上隔振垫套设于所述平面轴承下部,所述工作台面上表面与平面轴承相抵,所述工作台面下表面与前螺旋弹簧相抵,所述前螺旋弹簧顶部套设于所述金属骨架外周处。
所述弹簧下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弹簧下隔振垫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可解除式插接固定,所述弹簧下隔振垫上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的插接与所述弹簧下座可解除式插接固定。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为波纹管,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上端为喇叭状,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上端压设于弹簧上隔振垫与平面轴承之间,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下端与减振器卡接。
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下端收口并设有防尘罩卡槽,减振器外表面设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上端盖卡扣,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下端通过防尘罩卡槽与上端盖卡扣之间的卡接与所述减振器卡接。
所述减振支柱座通过螺栓与汽车车身的发动机舱的前轮罩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包括减振支柱座盖、减振支柱座、减振器防尘罩、平面轴承、减振器和前螺旋弹簧,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为伞形,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与所述减振支柱座卡接,所述平面轴承位于减振支柱座下方,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设于所述减振器外,所述前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外,所述前螺旋弹簧位于平面轴承和减振器中上部之间,所述减振支柱座与汽车车身的发动机舱的前轮罩连接,所述减振器下端与车轮支架连接。这样,采用减振支柱座盖与所述减振支柱座卡接方式,代替现有技术的过盈配合,提高了减振支柱座盖的轴向限位能力,避免了减振支柱座盖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脱落的问题,并且卡接的方式相对于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更便于安装。同时减振支柱座盖为伞形,加大了覆盖面积,对减振支柱座实现双重阻隔,有效隔断减振器运动传来的油气声,提高前减振支柱座防尘及防腐蚀能力,从而提高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提升整车舒适性与操控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脱落,隔振效果好,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车型前减振支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的减振支柱座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的弹簧上隔振垫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的弹簧下隔振垫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的弹簧下座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减振支柱座盖 2…减振支柱座 3…螺母 4…平面轴承
5…弹簧上隔振垫 6…活塞杆 7…减振器防尘罩 8…前螺旋弹簧
9…减振器 10…弹簧下隔振垫 11…弹簧下座 12…连接板
51…工作台面 52…金属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请参考图2至图6中相关各图,包括减振支柱座盖1、减振支柱座2、减振器防尘罩7、平面轴承4、减振器9和前螺旋弹簧8,所述减振支柱座盖1为伞形,所述减振支柱座盖1与所述减振支柱座2卡接,所述平面轴承4位于减振支柱座2下方,所述减振器防尘罩7套设于所述减振器9外,所述前螺旋弹簧8套设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7套外,所述前螺旋弹簧8位于平面轴承4和减振器9中上部之间,所述减振支柱座2与汽车车身的发动机舱的前轮罩连接,所述减振器9下端与车轮支架连接。这样,采用减振支柱座盖1与所述减振支柱座2卡接方式,代替现有技术的过盈配合,提高了减振支柱座盖1的轴向限位能力,避免了减振支柱座盖1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脱落的问题,并且卡接的方式相对于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更便于安装。同时减振支柱座盖1为伞形,加大了覆盖面积,对减振支柱座2实现双重阻隔,有效隔断减振器9运动传来的油气声,提高前减振支柱座防尘及防腐蚀能力,从而提高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提升整车舒适性与操控性,减振支柱座盖为塑料材料,减少了减振支柱总成的总体重量,降低了能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脱落,隔振效果好,重量轻。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请参考图2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减振支柱座盖1下端设有支柱卡扣,所述减振支柱座2上端设有支柱卡槽,所述减振支柱座盖1与所述减振支柱座2通过支柱卡扣与支柱卡槽卡接而卡接。这样,现有车型的减振支柱座盖与减振支柱座连接无卡扣,为过盈配合,过盈配合对配合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装配不方便,卡接便于安装。进一步优选的是:在减振支柱座2圆周方向开对称四个支柱卡槽,使所述减振支柱座盖1与所述减振支柱座 2卡紧,避免了减振支柱座盖1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脱落的问题。另外,减振支柱座采用铝合金材料支架重量轻,可以有效减少汽车能耗。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请参考图2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减振器9中上部设有活塞杆6,所述减振支柱座2设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与所述活塞杆6可解除式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支柱座2通过所述连接板12与所述活塞杆6固定连接于所述减振器9中上部。
这样,减振支柱座2通过所述连接板12与所述活塞杆6固定连接于所述减振器9中上部,采用这种方式连接牢固不易脱落,提高了减振支柱座 12的隔振能力。(部件后面均添加标号)
进一步优选方案是减振支柱座2与连接板12一体成型,这样,减振支柱座2与连接板1一体成型使得结构工艺简单,安装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通过螺母将减振支柱座2与减振器9连接,通过螺母紧固的连接方式将减振支柱座2与减振器9连接可拆卸固定连接,优点是方便拆装,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保证了减振支柱座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在活塞杆6上端设有台阶,所述螺母与台阶相抵。这样台阶对螺母安装起限位的作用,通过螺母使连接板12紧紧的固定在螺母与台阶之间,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脱落和松动,增加了减振支柱座 2的稳定性,提高了减振支柱座2的隔振能力。
更进一步优选的就方案为:所述连接板12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连接板12和减振支柱座2为一体成型,都选用同一种材料,工艺简单,铝合金重量轻,同时可以减少汽车能耗这样增加了连接板12的使用年限,同时保证了减振支柱座2的隔振能力,提成了整车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请参考图2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减振器下端设有弹簧下座11,所述前螺旋弹簧8上端与平面轴承4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前螺旋弹簧8下端与弹簧下座11可解除式相抵。这样,通过对前螺旋弹簧8上下端的支撑,减少前螺旋弹簧8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滑移,同时对前螺旋弹簧8轴向限位,提高隔振能力,提升整车舒适性与操控性。所述弹簧下座11通过螺栓与减振器9固定,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请参考图2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前螺旋弹簧8上端设有弹簧上隔振垫5,所述前螺旋弹簧8下端设有弹簧下隔振垫10,所述前螺旋弹簧8位于弹簧上隔振垫5与弹簧下隔振垫10之间,所述弹簧上隔振垫5位于平面轴承4与前螺旋弹簧8之间,所述弹簧下隔振垫10位于前螺旋弹簧8与弹簧下座11之间。这样,弹簧上隔振垫5对平面轴承4提供支撑作用,提高平面轴承的抵抗侧向力作用,弹簧下隔振垫10在起始端提供前螺旋弹簧8 轴向和径向的限位及包覆,减少弹簧在使用过程产生的滑移,提高隔振能力,提升政策舒适性与操控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请参考图2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弹簧上隔振垫包括工作台面51 和沿所述工作台面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金属骨架52,所述工作台面51为圆盘体,所述弹簧上隔振垫套5设于所述平面轴承4下部,所述工作台面51 上表面与平面轴承4相抵,所述工作台面下表面与前螺旋弹簧相抵,所述前螺旋弹簧顶部套设于所述金属骨架外周处。这样,平面台面51对平面轴承 4提供支撑作用,提高平面轴承4的抵抗侧向力作用,同时对前螺旋弹簧8 轴向限位作用,有效的减少前螺旋弹簧8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滑移,提高隔振能力,提升整车舒适性与操控性,设置金属骨架52加大对平面轴承径向限位,方便安装。而且前螺旋弹簧8上部套设在金属骨架52外周处,这样前螺旋弹簧8左右滑移后有金属骨架52限制其位置移动,避免前螺旋弹簧8进一步向外移动而滑移掉落。进一步优选方式为:所述弹簧上隔振垫5的工作面51的厚度为5mm,金属骨架52的厚度为1.5mm。工作台面和金属骨架的厚度决定了平面轴承4的抵抗侧向力作用大小及对前螺旋弹簧8轴向限位作用大小,太薄容易损坏并且支撑力减弱,太厚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与活塞杆也不匹配,选用工作面51的厚度为5mm,金属骨架52的厚度为1.5mm 不仅保证了平面轴承4的抵抗侧向力作用及对前螺旋弹簧8轴向限位作用,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性能。进一步优选方式为:弹簧下隔振垫10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耐磨损并具有弹性,通过前螺旋弹簧8下压产生的作用力使弹簧下隔振垫10的厚度变化提供前螺旋弹簧8的升程,对前螺旋弹簧8起到轴向和径向的限位,提高隔振能力,提升整车舒适性与操控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请参考图2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弹簧下座11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弹簧下隔振垫10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可解除式插接固定,所述弹簧下隔振垫上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插接与所述弹簧下座可解除式插接固定。这样,定位销插入定位孔中插接固定,进而将弹簧下隔振垫与弹簧下座插接固定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拆装方便。进一步优选方案是定位销与弹簧下隔振垫10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结构生产成本低,方便安装。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弹簧下座11上设有三个定位孔,所述弹簧下隔振垫10上设有三根定位销,所述弹簧下隔振垫10通过插销与弹簧下座11贴合固定,三个定位销分别插入三个定位孔从而增加弹簧下隔振垫10与弹簧下座11的贴合度,对前螺旋弹簧8轴向限位,提高隔振能力,提升整车舒适性与操控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请参考图2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减振器防尘罩7为波纹管,所述减振器防尘罩7上端为喇叭状,所述减振器防尘罩7上端压紧在弹簧上隔振垫5与平面轴承4之间,所述减振器防尘罩7下端与减振器9卡接。这样,波纹管可以将压力转换成位移或力,辅助增加前螺旋弹簧8的弹性,同时将减振器防尘罩7上下两端紧扣,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固定,避免因减振器防尘罩7滑移使得活塞杆与油封暴露的风险,提高支柱防尘能力,减少活塞杆与油封因受到外部异物侵蚀产生的漏油问题,提高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提高提升整车舒适性与操控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请参考图2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减振器防尘罩7下端收口并设有防尘罩卡槽,减振器9外表面设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上端盖卡扣,所述减振器防尘罩7下端通过防尘罩卡槽与上端盖卡扣之间的卡接与所述减振器卡接。这样,减振器防尘罩7与减振器卡紧固定,避免因减振器防尘罩7滑移使得活塞杆与油封暴露的风险,提高支柱防尘能力,减少活塞杆与油封因受到外部异物侵蚀产生的漏油问题,提高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提高提升整车舒适性与操控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请参考图2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减振支柱座2通过螺栓与汽车车身的发动机舱的前轮罩连接。这样,减振支柱座2上设有至少三个螺栓凸台,通过螺栓穿过减振支柱座的凸台与汽车车身的发动机舱的前轮罩连接,安装方便,不易滑脱,从而提高隔振能力,提升整车舒适性与操控性。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支柱座盖、减振支柱座、减振器防尘罩、平面轴承、减振器和前螺旋弹簧,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为伞形,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与所述减振支柱座卡接,所述平面轴承位于减振支柱座下方,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设于所述减振器外,所述前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套外,所述前螺旋弹簧位于平面轴承和减振器中上部之间,所述减振支柱座与汽车车身的发动机舱的前轮罩连接,所述减振器下端与车轮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下端设有支柱卡扣,所述减振支柱座上端设有支柱卡槽,所述减振支柱座盖与所述减振支柱座通过支柱卡扣与支柱卡槽卡接而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中上部设有活塞杆,所述减振支柱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活塞杆可解除式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支柱座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减振器中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下端设有弹簧下座,所述前螺旋弹簧上端与平面轴承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前螺旋弹簧下端与弹簧下座可解除式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螺旋弹簧上端设有弹簧上隔振垫,所述前螺旋弹簧下端设有弹簧下隔振垫,所述前螺旋弹簧位于弹簧上隔振垫与弹簧下隔振垫之间,所述弹簧上隔振垫位于平面轴承与前螺旋弹簧之间,所述弹簧下隔振垫位于前螺旋弹簧与弹簧下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上隔振垫包括工作台面和沿所述工作台面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金属骨架,所述工作台面为圆盘体,所述弹簧上隔振垫套设于所述平面轴承下部,所述工作台面上表面与平面轴承相抵,所述工作台面下表面与前螺旋弹簧相抵所述前螺旋弹簧顶部套设于所述金属骨架外周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下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弹簧下隔振垫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可解除式插接固定,所述弹簧下隔振垫上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的插接与所述弹簧下座可解除式插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为波纹管,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上端为喇叭状,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上端压设于弹簧上隔振垫与平面轴承之间,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下端与减振器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下端收口并设有防尘罩卡槽,减振器外表面设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上端盖卡扣,所述减振器防尘罩下端通过防尘罩卡槽与上端盖卡扣之间的卡接与所述减振器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支柱座通过螺栓与汽车车身的发动机舱的前轮罩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05947.5U CN209146213U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05947.5U CN209146213U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46213U true CN209146213U (zh) | 2019-07-23 |
Family
ID=67268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05947.5U Active CN209146213U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4621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96147A (zh) * | 2019-07-30 | 2019-10-01 |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光伏跟踪器减振轴承结构 |
CN113483045A (zh) * | 2021-06-29 | 2021-10-08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减振器上支座结构及安装方法 |
US11358427B2 (en) * | 2019-01-02 | 2022-06-14 | Hyundai Mobis Co., Ltd. | Suspension for vehicle |
-
2018
- 2018-09-29 CN CN201821605947.5U patent/CN2091462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358427B2 (en) * | 2019-01-02 | 2022-06-14 | Hyundai Mobis Co., Ltd. | Suspension for vehicle |
CN110296147A (zh) * | 2019-07-30 | 2019-10-01 |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光伏跟踪器减振轴承结构 |
CN113483045A (zh) * | 2021-06-29 | 2021-10-08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减振器上支座结构及安装方法 |
CN113483045B (zh) * | 2021-06-29 | 2022-04-29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减振器上支座结构及安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146213U (zh) | 一种新型前减振支柱总成 | |
JP2015532703A (ja) | 線形化したスプリングレートを有するエアスプリング、エアストラットおよびエア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 |
CN109866568A (zh) | 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 | |
CN209299507U (zh) | 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 | |
CN219506139U (zh) | 一种具有避震结构的电动车鞍座 | |
CN209818632U (zh) | 多向减震弹簧减震器 | |
CN207848304U (zh) | 带减振器防尘罩的螺旋弹簧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8359902U (zh) |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 |
CN108146218A (zh) |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 |
CN108146217A (zh) | 一种发动机减振结构 | |
CN211202600U (zh) | 一种汽车摆臂球头 | |
CN211059267U (zh) | 一种高效防尘的汽车螺旋弹簧减震器 | |
CN201517581U (zh) | 冲击吸收器 | |
CN207875371U (zh) | 一种发动机减振结构 | |
CN209336429U (zh) | 一种减振器支柱总成装置 | |
CN2900213Y (zh) | 汽车后支柱上支撑座 | |
CN206914079U (zh) | 汽车后减振器上支承总成 | |
CN206751142U (zh) | 一种电梯轿厢坠落双重缓冲保护装置 | |
CN201338518Y (zh) | 多功能轻型减震器 | |
CN201306405Y (zh) | 底盘空气弹簧 | |
CN208778569U (zh) | 一种汽车用减震器 | |
CN211764685U (zh) | 行李箱的减震机构 | |
CN106523573B (zh) | 一种双吊环大底座电动车减震器 | |
CN209278402U (zh) | 刚性好的顶胶 | |
JPWO2006006203A1 (ja) |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