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6301U - 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6301U
CN209096301U CN201821251793.4U CN201821251793U CN209096301U CN 209096301 U CN209096301 U CN 209096301U CN 201821251793 U CN201821251793 U CN 201821251793U CN 209096301 U CN209096301 U CN 209096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tting
accommodation groove
feeding mechanism
rolling
letter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517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杰
余铁均
郭周镔
孙文高
吴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PPER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PPER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PPER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PPER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517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6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6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6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属于管件生产领域,包括送料机构、滚字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外送料机构和内送料机构,外送料机构包括震动盘以及与震动盘的出料口相连的管件出料槽,内送料机构包括一号内送料机构和二号内送料机构,一号内送料机构包括管件入料槽以及用于容纳和定位管件的管件容置槽,管件出料槽连通至管件入料槽的一端,管件入料槽的另一端连通至管件容置槽,且管件入料槽垂直于管件容置槽,二号内送料机构包括取管接头、一号平移机构和二号平移机构,一号平移机构和二号平移机构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有效提升了送料的精度,降低了废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属于管件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滚字机的全自动化生产要求管件的输送过程必须连续,需要管件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需要时刻满足预期设定,因此管件的输送精度要求极高。一旦其中一个管件输送出现偏差,会造成之后一个批次大量的管件成为废品。而现有的滚字机在管件的输送精度上往往无法达到管件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包括送料机构、滚字机构、出料机构和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外送料机构和内送料机构,外送料机构包括震动盘以及与震动盘的出料口相连的管件出料槽,内送料机构包括一号内送料机构和二号内送料机构,一号内送料机构包括管件入料槽以及用于容纳和定位管件的管件容置槽,管件出料槽连通至管件入料槽的一端,管件入料槽的另一端连通至管件容置槽,二号内送料机构包括取管接头、一号平移机构和二号平移机构,一号平移机构的安装方向和二号平移机构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取管接头安装在一号平移机构上,取管接头用于从管件容置槽中获取管件,一号平移机构安装在二号平移机构上,滚字机构包括滚字盘以及用于驱动滚字盘转动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滚字盘相连,管件出料槽、管件入料槽、管件容置槽、二号平移机构、滚字盘和出料机构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压料机构用于配合滚字机构。
通过外送料机构将管件持续送往管件容置槽,通过管件与管件之间的挤压,使得管件容置槽内始终保持有料状态。而通过取管接头从管件容置槽中取料,再利用一号平移机构和二号平移机构周期性将管件送往滚字盘处进行滚字。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相对分离的送料步骤,避免了其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效提升了送料的精度,降低了废品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号平移机构包括一号直线驱动器、推板以及与推板连接的接头连接轴,一号直线驱动器、推板、接头连接轴和管件容置槽沿一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依次设置,一号直线驱动器与推板固定连接,接头连接轴垂直于推板设置,接头连接轴平行于一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取管接头位于接头连接轴远离推板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二号平移机构包括二号直线驱动器、滑轨和滑接在滑轨上的滑板,一号直线驱动器和推板均固定在滑板上,二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垂直于一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二号直线驱动器与滑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管件容置槽沿送料方向的后方设置有用于供管件滑动的管件滑行槽,管件滑行槽的轴向平行于滑轨。
本实用新型所述管件容置槽的下方设置有基座,基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号容置槽挡板和用于对管件进行限位的二号容置槽挡板,管件容置槽位于一号容置槽挡板和二号容置槽挡板之间,管件入料槽贯穿一号容置槽挡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座的顶部沿一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开设有容置槽滑槽,容置槽滑槽内滑接有容置槽滑块,管件容置槽位于容置槽滑块上,容置槽滑块连接有三号直线驱动器,三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平行于一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述容置槽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管件进行定位的定位块,定位块共有两个,两个定位块分别为一号定位块和二号定位块,一号定位块和二号定位块均设置在一号容置槽挡板和二号容置槽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容置槽滑块包括容置槽上滑块和容置槽下滑块,容置槽下滑块滑接在容置槽滑槽中,容置槽上滑块安装在容置槽下滑块的顶部,一号定位块和二号定位块均设置在容置槽上滑块的顶部,容置槽上滑块、一号定位块和二号定位块一体成型,容置槽上滑块位于一号容置槽挡板和二号容置槽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号定位块、二号定位块和滑轨依次设置,二号定位块上设置有下浮升件,下浮升件位于二号定位块与滑轨之间,下浮升件与容置槽上滑块之间设置有一号复位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送料机构共有两个,两个送料机构分别为左送料机构和右送料机构,滚字盘的数量共有两个,两个滚字盘分别为左滚字盘和右滚字盘,左滚字盘用于对左送料机构输送的管件进行滚字,右滚字盘用于对右送料机构输送的管件进行滚字,转动机构包括电机、主齿轮、左从动齿轮和右从动齿轮,电机与主齿轮连接,左从动齿轮和右从动齿轮分别位于主齿轮的两侧,左从动齿轮和右从动齿轮均与主齿轮啮合,左从动齿轮与左滚字盘固定,右从动齿轮与右滚字盘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桌顶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桌顶部结构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板顶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号内送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号内送料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号内送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号内送料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料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料机构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滚字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滚字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A、外送料机构;A1、震动盘;A2、管件出料槽;A3、震动盘桌;B、内送料机构;B1、一号内送料机构;B11、管件入料槽;B111、直线振动器;B112、振动器支撑板;B113、振动器支撑柱;B12、管件容置槽;B121、基座;B1211、容置槽滑槽;B1212、容置槽滑块;B12121、容置槽上滑块;B12122、容置槽下滑块;B12123、一号定位块;B12124、二号定位块;B12125、下浮升件;B12126、上浮升件;B122、三号直线驱动器;B125、一号容置槽挡板;B126、二号容置槽挡板;B2、二号内送料机构;B21、取管接头;B22、一号平移机构;B221、一号直线驱动器;B222、推板;B223、接头连接轴;B23、二号平移机构;B231、二号直线驱动器;B232、滑轨;B233、滑板;B234、管件滑行槽;B3、支撑桌;B31、安装板;B311、落料口;C、滚字机构;C1、滚字盘;C11、字模;C12、左滚字盘;C121、左从动齿轮;C122、左转轴;C13、右滚字盘;C131、右从动齿轮;C132、右转轴;C2、电机;C21、电机板;C3、主齿轮;C4、齿轮箱;C42、齿轮箱板;D、出料机构;D1、集料漏斗;D2、传送带;D3、驱动电机;D4、挡料板;D5、拦料板;D6、拦料气缸;E、管件;F、压料机构;F1、压料气缸;F2、压料轴;F21、限位件;F22、插销槽;F3、压料滑轨;F4、一号上压板;F41、限位口;F5、一号下滑板;F6、二号上压板;F61、插销;F7、二号下滑板;F8、压料件;F81、压料基座;F82、固定轴;F83、压料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见图1-1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包括压料机构F、送料机构、滚字机构C和出料机构D。其中,送料机构包括外送料机构A和内送料机构B。由外送料机构A运送管件E至内送料机构B,进而由内送料机构B将管件E送往滚字机构C进行滚字,管件E在滚字机构C处滚字结束后通过出料机构D进行出料。在滚字机构C滚字过程中,通过压料机构F压住管件E,防止管件E在滚字过程中活动。
外送料机构A包括震动盘桌A3、震动盘A1、与震动盘A1出料口相连的管件出料槽A2。震动盘A1安装在震动盘桌A3上,通过不同高度的震动盘桌A3调整震动盘A1的高度,进而调整管件出料槽A2的高度。管件出料槽A2的槽壁形状依据所需输送管件E的形状进行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管件E为L形,故而管件出料槽A2的槽壁的形状也设计为L形,以起到所有管件出料槽A2中的管件E沿特定角度稳定运输。
内送料机构B包括一号内送料机构B1和二号内送料机构B2。一号内送料机构B1和二号内送料机构B2均安装在一支撑桌B3上。通过支撑桌B3调整一号内送料机构B1和二号内送料机构B2的高度,以配合管件出料槽A2的高度。
具体的,一号内送料机构B1包括管件入料槽B11以及用于容纳和定位管件E的管件容置槽B12,管件出料槽A2连通至管件入料槽B11的一端,管件入料槽B11的另一端连通至管件容置槽B12,且管件入料槽B11垂直于管件容置槽B12。
管件出料槽A2与管件入料槽B11沿一直线设置,管件入料槽B11的槽壁形状应当与管件出料槽A2的槽壁形状一致,调整管件入料槽B11和管件出料槽A2之间的角度关系,使得管件E能顺利从管件出料槽A2移动至管件入料槽B11,继而移动至管件容置槽B12,管件E在管件容置槽B12中等待二号内送料机构B2进行获取。故而本实施例中一号内送料机构B1相对二号内送料机构B2为一待料机构。
为了使得管件入料槽B11能过更为顺利地向管件容置槽B12送料,本实施例中管件入料槽B11上固定有直线振动器B111,直线振动器B111位于支撑桌B3的桌面和管件入料槽B11之间。直线振动器B111靠近支撑桌B3桌面的一侧固定有振动器支撑板B112,支撑桌B3的桌面上固定有振动器支撑柱B113,振动器支撑柱B113的轴向沿着直线振动器B111的振动方向设置,同时直线振动器B111振动时带动振动器支撑板B112振动,从而使得直线振动器B111过振时振动器支撑柱B113对振动器支撑板B112起到限位作用。故而本实施例中振动器支撑柱B113位于振动器支撑板B112的正下方。
二号内送料机构B2包括取管接头B21、一号平移机构B22和二号平移机构B23。取管接头B21安装在一号平移机构B22上,取管接头B21在一号平移机构B22驱动下移动至管件容置槽B12中,套入位于管件E中。一号平移机构B22安装在二号平移机构B23上,取管接头B21套入至管件容置槽B12中的管件E后,通过二号平移机构B23带动一号平移机构B22和取管接头B21,进而带动管件E离开管件容置槽B12,带动管件E前往滚字机构C进行滚字。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滚字机构C包括滚字盘C1以及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滚字盘C1相连,转动机构用于驱动滚字盘C1转动。滚字盘C1的边缘设置有设置有缺口,缺口中安装有与缺口形状相匹配的字模C11。滚字盘C1安装上字模C11后,滚字盘C1与字模C11共同形成了一个圆盘。通过安装不同的字模C11,在管件E滚上不同文字。
管件E在二号平移机构B23带动下移动至滚字盘C1处,转动中的滚字盘C1带动字模C11转动。一号平移机构B22和二号平移机构B23周期性动作将管件E从管件容置槽B12送至滚字盘C1处,字模C11则周期性敲击在管件E上。被滚字后的管件E则落入出料机构D,进行管件E的成品收集。
故而本实施例中,震动盘A1、管件出料槽A2、管件入料槽B11、管件容置槽B12、二号平移机构B23、滚字盘C1和出料机构D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震动盘A1、管件出料槽A2和管件入料槽B11持续不断将管件E送往管件容置槽B12,通过管件入料槽B11中的管件E对管件容置槽B12中的管件E的挤压,使得管件容置槽B12内始终保持有料状态。通过取管接头B21从管件容置槽B12中套料,再利用一号平移机构B22和二号平移机构B23周期性将管件E送往滚字盘C1处进行滚字,最后利用出料机构D对管件E的成品回收。
优选的,一号平移机构B22包括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推板B222以及与推板B222连接的接头连接轴B223。
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与推板B222固定连接,接头连接轴B223垂直于推板B222设置。通过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推动推板B222进行直线运动,进而使接头连接轴B223沿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驱动方向移动。为了使得接头连接轴B223能过前往管件容置槽B12套取管件E,因此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安装方向,即驱动方向应当垂直于管件入料槽B11,接头连接轴B223平行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安装方向设置,取管接头B21位于接头连接轴B223远离推板B222的一端,即取管接头B21位于接头连接轴B223靠近管件容置槽B12的一端。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推板B222、接头连接轴B223和取管接头B21沿垂直于管件入料槽B11的方向依次设置,
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可以选用气缸或者电动推杆等,本实施例中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选用气缸。
优选的,二号平移机构B23包括二号直线驱动器B231、滑轨B232和滑接在滑轨B232上的滑板B233。二号直线驱动器B231与滑板B233连接。由二号直线驱动器B231驱动滑板B233在滑轨B232上进行直线运动。
同样的,二号直线驱动器B231可以选用气缸或者电动推杆等,本实施例中二号直线驱动器B231选用气缸。
本实施例中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和推板B222均固定在滑板B233上,从而使一号平移机构B22安装至二号平移机构B23上。同时二号直线驱动器B231垂直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以使得二号直线驱动器B231的驱动方向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同时二号直线驱动器B231的驱动方向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驱动方向所构成的平面应当平行于滚字盘C1的轴线。例如本实施例中二号直线驱动器B231的驱动方向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驱动方向所构成的平面平行于支撑桌B3的桌面,而滚字盘C1垂直于支撑桌B3的桌面。
管件容置槽B12沿送料方向的后方设置有用于供管件E滑动的管件滑行槽B234,管件滑行槽B234的轴向平行于滑轨B232设置。取管接头B21套入管件容置槽B12中的管件E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复位,直至管件容置槽B12和管件滑行槽B234贯通,然后取管接头B21在二号直线驱动器B231的带动下沿着滑轨B232移动过程中,管件E进入管件滑行槽B234并始终受到管件滑行槽B234的定位,确保管件E在沿着滑轨B232移动过程中不会相对取管接头B21发生不必要的转动。管件滑行槽B234的槽壁形状与管件容置槽B12的槽壁形状相同,以使得管件滑行槽B234贯通至管件容置槽B12后,管件E能从管件容置槽B12顺利移动至管件滑行槽B234而不会受到阻碍。
为了进一步实现管件E在管件容置槽B12中的定位,进而保证取管接头B21在管件容置槽B12中获取管件E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本实施例在管件容置槽B12的下方设置一基座B121,基座B12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和用于对管件E进行限位的二号容置槽挡板B126,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和二号容置槽挡板B126均平行于管件容置槽B12,且管件容置槽B12位于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和二号容置槽挡板B126之间,管件入料槽B11贯穿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
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上开设有与管件入料槽B11的槽壁形状相配合的开口,以使得位于管件入料槽B11中管件E先通过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再进入管件容置槽B12。而二号容置槽挡板B126使得管件容置槽B12中的管件E不会沿着管件入料槽B11的轴向发生偏移。而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中的管件E在管件入料槽B11的轴向上受到管件入料槽B11中管件E和管件容置槽B12中的管件E的前后挤压限位,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中的管件E在垂直于管件入料槽B11轴线的方向上受到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的限位,保证管件入料槽B11中的管件E能连续不断精准送入管件容置槽B12。
由于本实施例中输送的为L形的管件E,管件E为了能被取管接头B21获取,因此管件E的管口需要朝向取管接头B21设置。此外管件容置槽B12为了限制管件E而设计成的形状会限制管件E在管件容置槽B12中沿平行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方向运动,因此为了能够将管件E从管件容置槽B12移动至管件滑行槽B234,需要管件容置槽B12能够沿平行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方向进行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基座B121的顶部沿平行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方向开设有容置槽滑槽B1211,容置槽滑槽B1211内滑接有容置槽滑块B1212,管件容置槽B12位于容置槽滑块B1212上。取管接头B21套入管件E后在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作用下进行复位,取管接头B21通过管件E拉动管件容置槽B12的侧壁,从而使管件容置槽B12的侧壁带动容置槽滑块B1212在容置槽滑槽B1211中滑动,直至管件容置槽B12对准管件滑行槽B234,然后取管接头B21在二号直线驱动器B231带动下将管件E从管件容置槽B12送入管件滑行槽B234。
由于取管接头B21和管件E之间连接松散,为了取管接头B21不从管件E的管口内离开,作为管件容置槽B12沿平行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方向移动的辅助动力手段,本实施例中容置槽滑块B1212连接有三号直线驱动器B122,三号直线驱动器B122平行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设置。
三号直线驱动器B122可以选用气缸或者电动推杆等,本实施例中三号直线驱动器B122选用气缸。
作为管件容置槽B12对管件E定位的一种具体形式,本实施例在容置槽滑块B121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管件E进行定位的定位块,定位块共有两个,两个定位块分别为一号定位块B12123和二号定位块B12124,一号定位块B12123、二号定位块B12124和滑轨B232沿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安装方向依次设置,管件容置槽B12则位于一号定位块B12123和二号定位块B12124之间,一号定位块B12123和二号定位块B12124构成本实施例中管件容置槽B12的侧壁。一号定位块B12123和二号定位块B12124均设置在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和二号容置槽挡板B126之间。管件E位于管件容置槽B12中后,二号定位块B12124则卡出了管件E的转角处,一号定位块B12123紧靠在管件E的管壁上,使得管件E在管件容置槽B12内不能沿着平行于一号直线驱动器B221的方向运动,而二号定位块B12124又不会影响取管接头B21套取管件E。
本实施例中,容置槽滑块B1212包括容置槽上滑块B12121和容置槽下滑块B12122,容置槽下滑块B12122滑动设置在容置槽滑槽B1211中,容置槽上滑块B12121安装在容置槽下滑块B12122的顶部,一号定位块B12123和二号定位块B12124均设置在容置槽上滑块B12121的顶部,容置槽下滑块B12122、容置槽上滑块B12121、一号定位块B12123和二号定位块B12124一体成型,容置槽上滑块B12121位于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和二号容置槽挡板B126之间。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二号定位块B12124上设置有下浮升件B12125,下浮升件B12125位于二号定位块B12124与滑轨B232之间,下浮升件B12125与容置槽上滑块B1212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号复位件。
具体的,容置槽下滑块B12122上开设有一开口,下浮升件B12125能够在该开口内沿垂直于支撑桌B3桌面的方向移动,开口贯通至容置槽上滑块B12121的底部,下浮升件B12125位于开口内的其中一部分位于容置槽上滑块B12121的正下方,一号复位件则设置于下浮升件B12125的该部分与容置槽上滑块B12121之间。取管接头B21靠近管件容置槽B12的部分为弧形设置,下浮升件B12125自然状态高度不宜过高,取管接头B21逐渐靠近管件容置槽B12过程中将下浮升件B12125挤压。自然状态下的浮升件B12125能对管件容置槽B12中的管件E进行辅助限位。被挤压的浮升件B12125能够帮助取管接头B21套紧在管件E的管口内。
近似的,管件容置槽B12的顶部设置有一顶板,顶板上安装有上浮升件B12126,上浮升件B12126能够相对该顶板沿垂直于支撑桌B3桌面的方向移动,同时上浮升件B12126和顶板之间安装有二号复位件,且上浮升件B12126的下端位于顶板的下方。一号容置槽挡板B125中的管件E在向空的管件容置槽B12移动过程中,由于管件E自身有一定弧度,逐渐挤压上浮升件B12126的下端,使上浮升件B12126朝远离管件容置槽B12的方向运动,而上浮升件B12126在二号复位件作用下将管件E沿垂直于顶板的方向定位在管件容置槽B12中。
优选的,一号复位件和二号复位件均可以选用弹簧。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送料机构共有两个,两个送料机构分别为左送料机构和右送料机构。左送料机构和右送料机构呈镜像对称设置。对应的,滚字盘C1的数量共有两个,两个滚字盘C1分别为左滚字盘C12和右滚字盘C13。
左滚字盘C12设置于左送料机构的管件滑行槽B234沿左送料机构送料方向的后方,对左送料机构运输的管件E进行滚字,右滚字盘C13设置于右送料机构的管件滑行槽B234沿右送料机构送料方向的后方,对右送料机构运输的管件E进行滚字。
转动机构包括电机C2、主齿轮C3、左从动齿轮C121和右从动齿轮C131。电机C2与主齿轮C3连接,以使得电机C2驱动主齿轮C3转动,例如电机C2通过一转轴与主齿轮C3连接。
左从动齿轮C121和右从动齿轮C131分别位于主齿轮C3的两侧,同时左从动齿轮C121和右从动齿轮C131均与主齿轮C3啮合。主齿轮C3同时驱动左从动齿轮C121和右从动齿轮C131转动。其中左从动齿轮C121与左滚字盘C12固定,右从动齿轮C131和右滚字盘C13固定,以达到左从动齿轮C121驱动左滚字盘C12转动,以及右从动齿轮C131驱动右滚字盘C13转动的目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左从动齿轮C121和左滚字盘C12之间通过一根左转轴C122固定,右从动齿轮C131和右滚字盘C13之间通过一根右转轴C132固定。
本实施例中主齿轮C3、左从动齿轮C121、右从动齿轮C131、左转轴C122以及右转轴C132均安装在一齿轮箱C4中,以使得主齿轮C3、左从动齿轮C121和右从动齿轮C131三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平动。
左从动齿轮C121与右从动齿轮C131的直径比例决定了左从动齿轮C121与右从动齿轮C131的角速度比,进而决定了左滚字盘C12与右滚字盘C13的滚字效率之比,同时为了不使左滚字盘C12和右滚字盘C13的工作过程相互干涉,也变相决定了左滚字盘C12和右滚字盘C13的直径比例。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左从动齿轮C121的直径与右从动齿轮C131的直径选取为相同值。再进一步优选,左滚字盘C12的直径和右滚字盘C13的直径相同。
其理由在于若左从动齿轮C121与右从动齿轮C131的直径比例不同,虽然可以调控左滚字盘C12与右滚字盘C13的滚字效率之比,但是由此会造成整个转动机构的重心不稳,同时造成主齿轮C3的边缘受力随自身转动变化巨大,造成主齿轮C3边缘的齿磨损严重,反而造成左滚字盘C12与右滚字盘C13的滚字效率越来越不可控,左滚字盘C12与右滚字盘C13的废品量反而同时增大,相比现有的单侧滚字机产生更多的耗损。
本实施例中,支撑桌B3上固定有一安装板B31,安装板B31平行于支撑桌B3的桌面,安装板B31与支撑桌B3之间留有间隙。左送料机构和右送料机构均安装在安装板B31上。相对的,安装板B31的上方平行固定有一齿轮箱板C42,齿轮箱C4固定安装在齿轮箱板C42上,以达到滚字盘C1位于送料机构上方的目的。为了配合齿轮箱C4与支撑桌B3的相对位置,本实施例中电机C2安装在一电机板C21上,电机板C21安装在安装板B31上,同样电机板C21与安装板B31之间留有间距。
本实施例中,出料机构D即安装在支撑桌B3和安装板B31之间的空隙内。安装板B31上开设有一落料口B311。落料口B311位于左滚字盘C12和右滚字盘C13的正下方,滚字结束后的管件E从取管接头B21自然掉落至落料口B311中。
出料机构D包括集料漏斗D1、传送带D2以及驱动传送带D2转动的驱动电机D3。驱动电机D3与传送带D2连接,驱动传送带D2从而带动管件E至目的地。集料漏斗D1的上端位于落料口B311的正下方,集料漏斗D1的下端连通至传送带D2。传送带D2的两侧设置有挡料板D4,以防止管件E从传送带D2的两侧掉落。
其中,挡料板D4沿送料方向的后端固定有一拦料板D5和拦料气缸D6,拦料板D5固定在拦料气缸D6上,拦料气缸D6和拦料板D5均位于传送带D2的上方,拦料板D5在拦料气缸D6驱动下拦截不合格产品。
此外,压料机构F共有两个,分别为左压料机构和右压料机构,左压料机构设置在左滚字盘C12旁,右压料机构设置在左滚字盘C12旁。左压料机构和右压料机构均固定在安装板B31的上表面上,且左压料机构和右压料机构镜像对称。
本实施例中压料机构F包括压料气缸F1、压料轴F2、压料滑轨F3、一号上压板F4、一号下滑板F5、二号上压板F6、二号下滑板F7以及压料件F8。压料气缸F1固定在安装板B31的上表面上,压料气缸F1与压料轴F2固定,以驱动压料轴F2沿滚字盘C1的法向远离或者靠近滚字盘C1。压料气缸F1、一号上压板F4和二号上压板F6沿压料轴F2的轴向依次设置,压料轴F2穿过一号上压板F4和二号上压板F6。其中一号上压板F4固定在压料轴F2上,二号上压板F6沿压料轴F2的轴向活动式安装在压料轴F2上。
一号上压板F4固定在一号下滑板F5的上表面,二号上压板F6固定在二号下滑板F7的上表面。一号上压板F4、一号下滑板F5、二号上压板F6和二号下滑板F7均平行于安装板B31设置。一号上压板F4和一号下滑板F5组成一号滑动组,二号上压板F6和二号下滑板F7组成二号滑动组。一号下滑板F5和二号下滑板F7均设置在压料滑轨F3上。一号滑动组与压料轴F2固定,二号滑动组相对压料轴F2沿压料轴F2的轴向可以活动。
为了在安装过程中对一号上压板F4和压料轴F2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本实施例在压料轴F2上固定设置有一由弹性材料制作的限位件F21。本实施例中限位件F21选为限位环。限位环的材质可以选用橡胶、塑料等等。
相对的一号上压板F4远离滚字盘C1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口F41,在一号上压板F4安装过程中,一号上压板F4由压料轴F2靠近滚字盘C1的一端插入,至一号上压板F4贴合在限位环上后,通过挤压限位环使限位环落入限位口F41中,以达到安装定位效果。同时限位环落入限位口F41中后,一号上压板F4即完成与压料轴F2之间的固定,从而实现一号滑动组与压料轴F2的固定。
二号上压板F6上插接有一插销F61。插销F61的顶部凸出于二号上压板F6的上表面从而贴合在二号上压板F6的上表面,插销F61的底端凸出于二号上压板F6的下表面。二号上压板F6的上表面为二号上压板F6远离压料滑轨F3的侧面,二号上压板F6的下表面为二号上压板F6靠近压料滑轨F3的侧面。
插销F61的顶部起到限位作用,插销F61与二号上压板F6之间无法沿压料轴F2轴向相对运动。压料轴F2用于安装二号上压板F6的位置开设有一插销槽F22,插销槽F22沿着压料轴F2的轴向设置,插销F61的底端位于插销槽F22中,同时插销槽F22的长度应当满足插销F61能过沿压料轴F2的轴向进行活动,进而使二号上压板F6与压料轴F2之间沿压料轴F2轴向的相对位置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可调。
其中压料件F8固定在二号上压板F6上。
当压料气缸F1驱动压料轴F2朝向滚字盘C1运动,插销槽F22靠近压料气缸F1的侧壁撞击插销F61,亦或是一号滑动组撞击二号滑动组,使得二号滑动组朝向滚字盘C1运动,从而使压料件F8压住待滚字的管件E。
当压料气缸F1驱动压料轴F2远离滚字盘C1运动,插销槽F22远离压料气缸F1的侧壁撞击插销F61,使得二号上压板F6带动二号下滑板F7一起远离滚字盘C1进行复位,从而使压料件F8不再压住滚字结束后的管件E。
由于取管接头B21与管件E之间的连接很松,失去压料件F8挤压以及管件滑行槽B234的支撑后,滚字结束后的管件E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从取管接头B21脱落落入落料口B311。
此外本实施例中插销F61由于重力作用,不会从二号上压板F6中脱落。对二号上压板F6进行拆卸或者安装时,只需先行人工拔出或者插入插销F61即可。
本实施例中压料件F8包括压料基座F81、固定轴F82以及压料片F83。压料基座F81固定在二号上压板F6上,固定轴F82则沿压料轴F2轴向固定在压料基座F81中,压料片F83平行于滚字盘C1,且压料片F83安装在固定轴F82远离压料气缸F1的一端。
在非本实施例的情况选,压料基座F81可以调整压料片F83的高度以及固定轴F82的角度,进而配合不同形状的管件E,以及管件E从管件滑行槽B234中离开时不同的角度情况。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压料片F83的材质选用尼龙,以防止压料片F83按压管件E时损伤管件E。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包括送料机构、滚字机构、出料机构和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外送料机构和内送料机构,外送料机构包括震动盘以及与震动盘的出料口相连的管件出料槽,内送料机构包括一号内送料机构和二号内送料机构,一号内送料机构包括管件入料槽以及用于容纳和定位管件的管件容置槽,管件出料槽连通至管件入料槽的一端,管件入料槽的另一端连通至管件容置槽,二号内送料机构包括取管接头、一号平移机构和二号平移机构,一号平移机构的安装方向和二号平移机构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取管接头安装在一号平移机构上,取管接头用于从管件容置槽中获取管件,一号平移机构安装在二号平移机构上,滚字机构包括滚字盘以及用于驱动滚字盘转动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滚字盘相连,管件出料槽、管件入料槽、管件容置槽、二号平移机构、滚字盘和出料机构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压料机构用于配合滚字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平移机构包括一号直线驱动器、推板以及与推板连接的接头连接轴,一号直线驱动器、推板、接头连接轴和管件容置槽沿一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依次设置,一号直线驱动器与推板固定连接,接头连接轴垂直于推板设置,接头连接轴平行于一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取管接头位于接头连接轴远离推板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平移机构包括二号直线驱动器、滑轨和滑接在滑轨上的滑板,一号直线驱动器和推板均固定在滑板上,二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垂直于一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二号直线驱动器与滑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容置槽沿送料方向的后方设置有用于供管件滑动的管件滑行槽,管件滑行槽的轴向平行于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容置槽的下方设置有基座,基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号容置槽挡板和用于对管件进行限位的二号容置槽挡板,管件容置槽位于一号容置槽挡板和二号容置槽挡板之间,管件入料槽贯穿一号容置槽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沿一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开设有容置槽滑槽,容置槽滑槽内滑接有容置槽滑块,管件容置槽位于容置槽滑块上,容置槽滑块连接有三号直线驱动器,三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平行于一号直线驱动器的安装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管件进行定位的定位块,定位块共有两个,两个定位块分别为一号定位块和二号定位块,一号定位块和二号定位块均设置在一号容置槽挡板和二号容置槽挡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滑块包括容置槽上滑块和容置槽下滑块,容置槽下滑块滑接在容置槽滑槽中,容置槽上滑块安装在容置槽下滑块的顶部,一号定位块和二号定位块均设置在容置槽上滑块的顶部,容置槽上滑块、一号定位块和二号定位块一体成型,容置槽上滑块位于一号容置槽挡板和二号容置槽挡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定位块、二号定位块和滑轨依次设置,二号定位块上设置有下浮升件,下浮升件位于二号定位块与滑轨之间,下浮升件与容置槽上滑块之间设置有一号复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共有两个,两个送料机构分别为左送料机构和右送料机构,滚字盘的数量共有两个,两个滚字盘分别为左滚字盘和右滚字盘,左滚字盘用于对左送料机构输送的管件进行滚字,右滚字盘用于对右送料机构输送的管件进行滚字,转动机构包括电机、主齿轮、左从动齿轮和右从动齿轮,电机与主齿轮连接,左从动齿轮和右从动齿轮分别位于主齿轮的两侧,左从动齿轮和右从动齿轮均与主齿轮啮合,左从动齿轮与左滚字盘固定,右从动齿轮与右滚字盘固定。
CN201821251793.4U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Active CN209096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1793.4U CN209096301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1793.4U CN209096301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6301U true CN209096301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0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51793.4U Active CN209096301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63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8704A (zh) * 2018-08-03 2019-01-18 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CN110395056A (zh) * 2019-07-25 2019-11-01 温立新 一种卧式滚字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8704A (zh) * 2018-08-03 2019-01-18 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CN109228704B (zh) * 2018-08-03 2023-08-04 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外切式全自动滚字机
CN110395056A (zh) * 2019-07-25 2019-11-01 温立新 一种卧式滚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96301U (zh) 一种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CN114472662B (zh) 一种圆柱电池钢壳拉伸成型装置
CN108996305B (zh) 一种医用纱布折叠机
CN109228704A (zh) 外切式全自动滾字机
CN101250076B (zh) 乳化炸药装药机及装药方法
CN109160197A (zh) 滾字机的送料机构
CN209038423U (zh) 一种滾字机的送料机构
CN116922543B (zh) 砂浆物料输送成型装置
CN209111779U (zh) 一种滚字机构及外切式滚字机
CN209111778U (zh) 一种滚字机的压料机构及滚字机
CN201069344Y (zh) 一种烟花鞭炮机的下料装置
CN108973365A (zh) 滚字机的压料机构及滚字机
CN109049817B (zh) 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自动控制加工装置
CN111873046B (zh) 一种可视化白酒包装盒裁切装置
CN215205599U (zh) 一种物料装箱系统及集积装置
CN115432468A (zh) 一种棒料上料装置
CN210338437U (zh) 热熔胶条整理装置
CN108996210B (zh) 一种柱形零件上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4188435U (zh) 一种吹膜机辅助装置
CN210498153U (zh) 一种弹簧全自动立定机
CN113021487B (zh) 一种工业纱线卷绕用纸管分切机
CN210023443U (zh) 一种自动天花板生产线
CN210161308U (zh) 一种用于车辆密封条冲切装置的导向机构
CN220661834U (zh) 一种方便限位的纸箱生产设备
CN220259224U (zh) 一种彩钢瓦加工弯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