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83263U - 乘客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83263U
CN208883263U CN201820883638.8U CN201820883638U CN208883263U CN 208883263 U CN208883263 U CN 208883263U CN 201820883638 U CN201820883638 U CN 201820883638U CN 208883263 U CN208883263 U CN 208883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support
wheel
passenger conveyors
cut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836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横江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83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83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乘客输送机,其中用于进程梯级的前轮梯级链的润滑油,不会附着在回程梯级上。具有支撑上部前导轨100的上部前支撑件414,其中该上部前导轨用于进程梯级30的前轮301的运行,和形成于上部前支撑件414的下方的缺口部428。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乘客输送机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乘客输送机中,架设有桁架。此桁架由多个框架部件构成,在这些框架部件上设有支撑导轨的导轨支撑部件,该导轨用于梯级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使桁架运行的多个梯级由无端梯级链连接,此梯级链上涂有润滑油。然而,该润滑油存在一个问题,它从进程的梯级前轮流经导轨支撑部件,然后附着在回程的梯级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及其制造方法,其中,于进程梯级前轮的梯级链中使用的润滑油不会附着在回程的梯级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一种乘客输送机,其具有桁架,沿所述桁架的前后方向运行,并且由无端梯级链连接的多个梯级,所述梯级具有左右一对前轮和左右一对后轮,所述桁架具有左右一对上框架部件,左右一对下框架部件,以及纵向框架部件和横向框架部件,所述纵向框架部件上固定有导轨支撑部件,所述导轨支撑部件为金属板,其具有:上部前支撑部,设于所述导轨支撑部件的上部,其上固定有上部前导轨,该上部前导轨用于进程所述梯级的所述前轮的运行,上部后支撑部,其上固定有上部后导轨,该上部后导轨用于进程所述梯级的所述后轮的运行,下部后支撑部,设于所述上部后支撑部的下方,其上固定有下部后导轨,该下部后导轨用于回程所述梯级的所述后轮的运行,下部前支撑部,设于所述下部后支撑部的下方,其上设有下部前导轨,该下部前导轨用于回程所述梯级的所述前轮的运行,相对于上部前支撑部,用于承载上部前导轨的上部前支撑件从所述导轨支撑部件沿前后方向弯曲,在所述上部前支撑件的下方形成缺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扶梯的侧面说明图。
图2是桁架的倾斜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3是导轨支撑部件的主视图。
图4是缺口的透视图。
图5是沿着图3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变形例1的油切断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变形例2的油切断部的纵剖视图。
图8是变形例3的油切断部的纵剖视图。
图9是变形例4的上部整体导轨的安装结构的纵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自动扶梯、12···桁架、30···梯级、82···纵向框架部件、100···上部前导轨、102···下部前导轨、200···上部后导轨、202···下部后导轨、301···前轮、302···后轮、400···轨道支撑部件、414···上部前支撑件、418···下部后支撑件、424···油切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扶梯10进行说明。
(1)自动扶梯10
参照图1对自动扶梯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从侧面看到的自动扶梯10的说明图。
桁架12,为自动扶梯10的框架,由支撑角2,3支撑,该支撑角2,3跨越建筑物1的上层和下层。
位于桁架12的上端部的上层侧机房14的内部,设有驱动梯级30运行的驱动装置18,左右一对主驱动链轮24、24,左右一对扶手带链轮27、27。驱动装置18,具有由感应电机(异步电机)组成的电机20,减速器,安装于此减速器的输出轴上的输出链轮,由此输出链轮驱动的驱动链22,使电机20停止旋转,且使其保持在停止状态的盘式制动器。主驱动链轮24通过此驱动链22驱动旋转。左右一对主驱动链轮24、24和左右一对扶手带链轮27、27由未图示的连接带连接并同步旋转。另外,上层侧机房14的内部,设有控制电机20和盘式制动器等的控制部50。
位于桁架12的下端部的下层侧机房16的内部,设有从动链轮26。上层侧的主驱动链轮24和下层侧的从动链轮26之间,架设有左右一对无端梯级链28、28。即,左右一对梯级链28、28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梯级30的前轮301。梯级30的前轮301沿上部前导轨100、下部前导轨102(参见图2)运行的同时,梯级30与位于驱动链轮24的外周部的凹部和位于从动链轮26的外周部的凹部相卡合,进行上下翻转。此外,后轮302在上部后导轨200、下部后导轨202(参照图1和图2)上运行。
桁架12的左右两侧立设有左右一对护裙板44、44和左右一对栏杆36、36。栏杆36的上部设有扶手导轨39,扶手带38沿此扶手导轨39移动。在栏杆36的上层侧的前面下部设有上层侧的前面护裙板40,下层侧的前面下部设有下层侧的前面护裙板42,作为扶手带38的出入口的入口部46、48分别从前面护裙板40,42伸出。护裙板44设于栏杆36的侧面下部,梯级30在左右一对护裙板44、44之间运行。上下层的护裙板44的内侧面分别设有操作面板52、56,扬声器54、58。
扶手带38从上层侧的入口部46伸入前面护裙板40内,通过导辊组64架在皮带链轮27上,然后,通过导辊组66在护裙板44内移动,通过下层侧的入口部48显露在前面护裙板42的外面。而且,由于皮带链轮27与主驱动链轮24一起旋转,扶手带38和梯级30同步移动。此外,旋转的皮带链轮27上具有用于按压运行的扶手带38的按压部件68。
在位于上层侧机房14的顶面的乘降口上,水平设有上层侧的乘降板32,在位于下层侧机房16的顶面的乘降口上,水平设有下层侧的乘降板34。在乘降板32的前端设有梳状橡胶60,梯级30从该橡胶60进出或伸入。此外,乘降板34上也设有梳状橡胶62。
从上层侧机房14至下层侧机房16的桁架12的底部设有油底壳70。油底壳70接收从主驱动链轮24、从动链轮26、梯级链28、梯级30等滴下的油(润滑油)。
(2)桁架12
首先,参照图1至图3对桁架12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桁架12,是由多个框架部件构成的长方体,具体地,桁架12由以下各部分构成,沿前后方向(梯级30的运行方向)配置的左右一对上框架部件78、78(参见图1、图2),配置于其下方的左右一对下框架部件80、80(参见图1、图2),连接上框架部件78和下框架部件80的纵向框架部件82(参见图1至图3),连接左右一对下部框架部件80、80的未图示的横向框架部件。
(3)梯级30
其次,参照图2至图3对梯级3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梯级30由三角形的左右一对梯级框架303、303,形成于此梯级框架303的上表面的夹板面304,以及形成于梯级框架303的后表面的竖板面305构成,梯级框架303与夹板面304和竖板面305,由铝合金压铸形成一个整体。
在梯级框架303的前端部,并且夹板面304的下方设有左右一对前轮301、301。如图3所示,左右一对前轮301、301,设于旋转轴306上,旋转轴306可在梯级框架303的前端部自由旋转。另外,如图3所示,前轮301上连接有无端梯级链28,前轮301通过梯级链28的移动驱动梯级30运行。
在梯级框架303的后下端部,即竖板面305的下方设有左右一对后轮302、302。
(4)梯级30的导轨
如图2所示,对梯级30的前轮301进行导向的导轨,由在桁架12内的上部,沿前后方向设置的上部前导轨100,和在桁架12内的下部,沿前后方向设置的下部前导轨102构成。上部前导轨100在梯级30的前轮301向进程方向移动时使用,下部前导轨102在其返程移动时使用。
如图2所示,对梯级30的后轮302进行导向的导轨,由在桁架12内的上部,沿前后方向设置的上部后导轨200,和在桁架12内的下部,沿前后方向设置的下部后导轨202构成。上部后导轨200在梯级30的后轮302向进程方向移动时使用,下部后导轨202在向回程方向移动时使用。
如图3所示,上部前导轨100,上部后导轨200和下部前导轨102的横截面为圆柱形,并且为了防止前轮301或后轮302脱轨,在上部外侧形成有突出的支撑件。此外,如图3所示,下部后导轨202具有L形横截面。
(5)导轨支撑部件400
然后,参照图2、图3,对导轨支撑部件400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导轨支撑部件400沿桁架12的左右一对纵向框架部件82分别设置。导轨支撑部件400,对上部前导轨100、下部前导轨102、上部后导轨200、下部后导轨202、上防护支撑部402、下防护支撑部404沿前后方向进行支撑。导轨支撑部件400是细长的金属板,并且由基板402,第一突出板404,第二突出板406,第三突出板408和第四突出板410组成。在下文中,“内侧”是指在梯级30的宽度方向上朝向中心的一侧,“外侧”是指朝向纵向框架部件82的一侧,“前后方向”是指梯级30的运行方向。
如图3所示,基板402是在垂直方向上的长矩形的金属板,通过螺栓等(未图示)固定在纵向框架部件82上。
如图3所示,第一突出板404从基板402的上端侧部向内突出,并且通过面板支撑部(未图示)支撑护裙板44的面板。
如图3所示,第二突出板406从基板402的上侧部向内突出并设置在第一突出板404的下方。第二突出板406具有从第二突出板406的前端的下侧延伸,并沿前后方向弯曲的上保持片412(参见图2)。在上保持片412上,沿前后方向通过螺栓106固定有上部保持轨道104,该上部保持轨道104用于支撑梯级30的前轮301的上部(参见图2)。
如图3所示,第三突出板408,从基板402的中央部分的侧部向内突出,并且设置在第二突出板406的下方。在第三突出板408的上侧形成有台阶部。
如图3所示,上部前支撑件414在外侧台阶部的上段延伸,并向前后方向弯曲(参见图2)。在上部前支撑件414上,沿前后方向通过螺栓108支承设置有上部前导轨100(参见图2)。如图2和图3所示,进程方向的梯级30其前轮301在上部前导轨100上滚动,同时通过上部保持轨道104固定,以防止前轮301的上部脱轨。
如图3所示,上部后支撑件416在内侧台阶部的下段延伸,并向前后方向弯曲(参见图2)。在上部后支撑件416上,沿前后方向通过螺栓204支承设置有上部后导轨200。如图2和图3所示,进程梯级30其后轮302在上部后导轨200上滚动。
如图3和4所示,在上部前支撑件414的下方形成有矩形缺口部428,该上部前支撑件414上承载有上部前导轨100。该缺口部428形成在上部后支撑件416的外侧且偏上方。另外,为了形成该缺口部428并且通过上部前支撑件414支撑上部前导轨100,上部前支撑件414设置为比上部前导轨100宽,并且在没有设置上部前导轨100的位置处从第三突出板408的上侧台阶部延伸。
如图3所示,第三突出板408的中央部分的侧部形成有凹部420。下突出板409从此凹部420的下端即第三突出板408的下端向内形成。下侧后支撑件418从凹部420的下端侧部沿纵向且前后方向延伸(参见图2)。具有L形横截面的下部后导轨202,通过螺栓206固定在下突出板409和下部后支撑件418上。如图2和图3所示,回程梯级30的后轮302在下部后导轨202上滚动。
如图3所示,第四突出板410从基板402的下端侧部向内突出。在第四突出板410的上端侧,延伸设置有下部前支撑件422且其向前后方向弯曲(参见图2)。在下部前支撑件422上,沿前后方向通过螺栓110支承设置有下部前导轨102(参见图2)。如图2和3所示,回程梯级30的前轮301在下部前导轨102上滚动。
油切断部424
接下来,将参考图3和5对油切断部424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第三突出板408中,上部后支撑件416与下部后支撑件418的上部之间设置有油切断部424。油切断部424是通过切下金属板导轨支撑部件400而形成的开口部,其呈椭圆形。如图3所示,此椭圆形的油切断部424配置有长径部,从梯级部3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朝纵向框架部件82的方向,此长径部越接近纵向框架部件82越向下方倾斜。
如图3所示,由开口部形成的油切断部424设置为,从设于进程梯级30的前轮301上的梯级链28滴下的润滑油(图中简称为“油”),流经上部前导轨100,上部前支撑件414和第三突出板408,到达油切断部424。如图3和图5所示,滴下的润滑油,沿着作为开口部的油切断部424的边缘向下传递(如图3所示),并且沿着基板402的内侧到达下部前支撑件422的内侧,并到达油底壳70。
(7)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缺口部428设置在,承载有上部前导轨100的上部前支撑件414的下方,因此来自进程梯级30的前轮301和梯级链28的润滑油,会避开此缺口部428,从上部前导轨100的外侧滴落,润滑油不会传递到回程梯级30上,就不会污染此回程梯级。
此外,通过在支撑上部前导轨100的上部前支撑件414,和支撑下部后导轨202的下部后支撑件418之间,设置椭圆形的油切断部424,使来自进程梯级30的前轮301和梯级链28的润滑油,不会传递到回程梯级30而流向油底壳70,因此梯级30的夹板面304不会被污染。
特别地,油切断部424是呈椭圆形的开口部,并且其长径方向是从梯级3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到纵向框架部件82的方向,且其长径部配置为越靠近纵向框架部件82越向下方倾斜,因此滴落的润滑油肯定会流到回程梯级30的外部并到达油底壳70。
此外,仅通过在轨道支撑部件400上设置开口部,就能够容易地形成油切断部424。
【变形例】
接着,将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1)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例中,椭圆形的油切断部424形成为开口部,替代的,也可如图6所示的那样,通过在常温下固化的合成树脂,抬高第二突出板406的位置,来形成油切断部424。合成树脂可以是,例如作为粘合剂或填充剂使用的可固化树脂,优选为具有耐油性。
在本变形例中,润滑油也是在由填充剂抬高的油切断部424的上侧传递,避开回程梯级30而流向油底壳70。
(2)变形例2
此外,如图7所示,油切断部424可以是按压成椭圆形的凸起部。即使这样的凸起部,也能使润滑油通过油切断部424的上侧流至油底壳70。
(3)变形例3
此外,如图8所示,油切断部424可以是按压成椭圆形的凹部。即使这样的凹部,也能使润滑油通过油切断部424的上侧流至油底壳70。
(4)变形例4
如图9所示,使设于第三突出板408的上侧的上部前支撑件和上部后支撑件形成一个整体,设置上部前后支撑件426,并且可将上部前导轨与上部后导轨一体形成的上部一体式轨道112,用螺栓114固定。
(5)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缺口部428设置在,承载有上部前导轨100的上部前支撑件414的下方,并设置有椭圆形的油切断部424,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设置缺口部428。
(6)其他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对自动扶梯10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移动步道。
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该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提出,并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例,可以以其他各种的形式来实现,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这些实施例和其变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内,同时也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同等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桁架;
多个梯级,沿所述桁架的前后方向运行,并且由无端梯级链连接,
所述梯级具有左右一对前轮和左右一对后轮,
所述桁架具有左右一对上框架部件,左右一对下框架部件,以及纵向框架部件和横向框架部件,
所述纵向框架部件上固定有导轨支撑部件,
所述导轨支撑部件为金属板,其具有:上部前支撑部,设于所述导轨支撑部件的上部,其上固定有上部前导轨,该上部前导轨用于进程中所述梯级的所述前轮的运行,上部后支撑部,其上固定有上部后导轨,该上部后导轨用于进程中所述梯级的所述后轮的运行,下部后支撑部,设于所述上部后支撑部的下方,其上固定有下部后导轨,该下部后导轨用于回程中所述梯级的所述后轮的运行,下部前支撑部,设于所述下部后支撑部的下方,其上设有下部前导轨,该下部前导轨用于回程中所述梯级的所述前轮的运行,关于上部前支撑部,有用于承载上部前导轨的上部前支撑件从所述导轨支撑部件沿前后方向弯曲,在所述上部前支撑件的下方形成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在所述上部后支撑部和所述下部后支撑部之间形成的椭圆形的油切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椭圆形的所述油切断部具有长径部,此长径部被配置为从梯级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朝纵向框架部件的方向,越接近纵向框架部件越向下方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切断部是开口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切断部是合成树脂的凸起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切断部是金属板上的凸起部分或凹入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前支撑部和所述上部后支撑部是一体的,所述上部前导轨和所述上部后导轨是一体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由金属板制成的所述导轨支撑部件上形成椭圆形的开口部,从而形成油切断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由金属板制成的轨道支撑部件中,添加合成树脂从而形成椭圆形的油切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按压由金属板制成的导轨支撑部件,形成椭圆形凸起部分或凹入部分,从而形成油切断部。
CN201820883638.8U 2017-06-21 2018-06-07 乘客输送机 Active CN2088832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1144A JP6462779B2 (ja) 2017-06-21 2017-06-21 乗客コンベア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21144 2017-06-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83263U true CN208883263U (zh) 2019-05-21

Family

ID=65026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83638.8U Active CN208883263U (zh) 2017-06-21 2018-06-07 乘客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62779B2 (zh)
CN (1) CN208883263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7411A (ja) * 2008-08-25 2010-03-04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掃除装置
JP5762150B2 (ja) * 2011-06-06 2015-08-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オイルパン装置
JP5692659B2 (ja) * 2012-03-14 2015-04-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JP2013241250A (ja) * 2012-05-21 2013-12-0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
JP2015124071A (ja) * 2013-12-27 2015-07-06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06522A (ja) 2019-01-17
JP6462779B2 (ja) 2019-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91143B2 (ja) 乗客用コンベヤ駆動機械
JP5692659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4961464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208883263U (zh) 乘客输送机
JP5968250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装置
CN206511618U (zh) 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
CN208883266U (zh) 乘客输送机
CN207072751U (zh) 乘客输送机
CN207061614U (zh) 乘客输送机
CN208883264U (zh) 乘客输送机
JP2001151451A (ja) 乗客コンベヤーの踏板案内装置
JP2000169067A (ja) 乗客コンベヤーの踏板装置
CN208883265U (zh) 乘客输送机
CN215710993U (zh) 一种自动扶梯扶手带及自动扶梯
CN210884250U (zh) 一种挡风玻璃输运线
JP5916548B2 (ja) エスカレータ
CN208700384U (zh) 自动扶梯
JP5298053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WO2020228200A1 (zh) 一种强制驱动式扶手带装置
CN105858429A (zh) 一种变坡度变方向的连续运输系统及使用方法
JP2010173740A (ja)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CN208617195U (zh) 乘客输送机
CN218200521U (zh) 护栏生产用模具车摆渡装置
CN219253723U (zh) 一种辊轮可替换的铝材矫正装置
CN204643528U (zh) 具有高减震低摩擦扶手的扶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