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45722U - 车辆加强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加强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45722U
CN208745722U CN201821424676.3U CN201821424676U CN208745722U CN 208745722 U CN208745722 U CN 208745722U CN 201821424676 U CN201821424676 U CN 201821424676U CN 208745722 U CN208745722 U CN 208745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beam
front transverse
roof front
top cover
inne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246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东辉
刘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246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45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45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45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加强结构及车辆,车辆加强结构包括:顶盖前横梁总成,包括顶盖前横梁内板,以及分别设置在顶盖前横梁内板左右两侧的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与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顶盖外板,扣设在顶盖前横梁总成上;天窗加强板,位于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总成之间,天窗加强板的第一端与顶盖外板远离顶盖前横梁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天窗加强板的第二端延伸至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的连接处,并固定设置在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加强结构将天窗加强板朝向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连接处延伸,使得顶盖前端形成三层钣金腔体结构,提升车辆加强结构的强度和硬度。

Description

车辆加强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加强结构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在车辆上设置有车辆加强结构来提升车辆天窗附近的强度和刚度,相关技术中,由于天窗加强板的结构限制,通常是先将顶盖前横梁内板、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和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焊接成顶盖前横梁总成,然后通过结构胶将天窗加强板连接在顶盖前横梁总上,最后焊接顶盖外板形成车辆加强结构。
但是,上述结构及其形成方式具有以下不足:1、天窗加强板与顶盖前横梁总成之间不可焊接,只能通过结构胶连接,导致连接强度差、配合面不能完全贴合,结构胶连接不稳定。2、A区域内的顶盖前横梁总成处为两层钣金腔体结构,整体刚性差、车身扭转刚度差。3、在焊接顶盖外板时需要避开已有的焊点,反而削弱了车辆加强结构的连接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天窗加强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不可焊接,连接强度差及顶盖前横梁总成处刚性差、车身扭转刚度差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
鉴于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加强结构,包括:顶盖前横梁总成,包括顶盖前横梁内板,以及分别设置在顶盖前横梁内板左右两侧的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与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顶盖外板,扣设在顶盖前横梁总成上;天窗加强板,位于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总成之间,天窗加强板的第一端与顶盖外板远离顶盖前横梁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天窗加强板的第二端延伸至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的连接处,并固定设置在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加强结构包括有顶盖前横梁总成及扣设在顶盖前横梁总成的顶盖外板,其中,顶盖前横梁总成由顶盖前横梁内板及设置于顶盖前横梁内板左右两侧的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和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组成,在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总成之间安装有天窗加强板,具体地,该天窗加强板的第一端与顶盖外板远离顶盖前横梁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的连接处,并将其固定设置于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之间,从而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加强结构,将天窗加强板朝向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连接处延伸设置,使得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之间同样具有天窗加强板,相当于在原有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两层结构的基础上再增设一层天窗加强板,形成三层保护结构,对结构进行优化,从而使得车辆加强结构的强度和硬度都得到大幅提升,提升白车身(焊接完成但为涂装之前的车身)的扭转刚度,进而提升车辆的强度及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加强结构将天窗加强板朝向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内板连接处延伸设置,使得顶盖前端由两层腔体结构变为三层保护结构,大大提升了车辆加强结构的强度和硬度,提升白车身(焊接完成但为涂装之前的车身)的扭转刚度,进而提升车辆的强度及质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辆加强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顶盖前横梁内板被构造为具有搭接部的槽型结构,搭接部与槽型结构的槽壁相连接;搭接部通过粘结层与天窗加强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槽型结构与天窗加强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顶盖外板被构造为具有翻边的外凸结构,顶盖外板设置在天窗加强板的外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翻边包括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与天窗加强板的第二端及顶盖前横梁内板的搭接部焊接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翻边包括第二翻边,第二翻边自天窗加强板的端部弯折延伸,天窗加强板的第一端的端部与第二翻边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凸结构与天窗加强板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段膨胀胶带,以限制天花加强板向顶盖外板的方向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顶盖前横梁内板与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焊点,顶盖前横梁内板与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焊接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焊点,顶盖外板与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焊接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顶盖外板为钣金顶盖外板;和/或天窗加强板为钣金天窗加强板;和/或顶盖前横梁内板为钣金前横梁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车辆加强结构沿A-A向的剖视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车辆加强结构,12顶盖前横梁内板,124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6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8搭接部,14顶盖外板,142第一翻边,144第二翻边,16天窗加强板,18第一腔体,20第二腔体,22焊点,24结构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1和车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加强结构1,包括:顶盖前横梁总成,包括顶盖前横梁内板12,以及分别设置在顶盖前横梁内板12左右两侧的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与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顶盖外板14,扣设在顶盖前横梁总成上;天窗加强板16,位于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总成之间,天窗加强板16的第一端与顶盖外板14远离顶盖前横梁内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天窗加强板16的第二端延伸至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的连接处,并固定设置在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加强结构1包括有顶盖前横梁总成及扣设在顶盖前横梁总成的顶盖外板14,其中,顶盖前横梁总成由相互连接的顶盖前横梁内板12及设置于顶盖前横梁内板12左右两侧的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和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组成,在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总成之间安装有天窗加强板16,具体地,该天窗加强板16的第一端与顶盖外板14远离顶盖前横梁内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的连接处,并将其固定设置于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之间,从而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加强结构1,将天窗加强板16朝向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连接处延伸设置,使得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之间同样具有天窗加强板16,相当于在原有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两层结构的基础上再增设一层天窗加强板16,形成三层保护结构,对结构进行优化,从而使得车辆加强结构1的强度和硬度都得到大幅提升,提升白车身(焊接完成但为涂装之前的车身)的扭转刚度,进而提升车辆的强度及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加强结构1将天窗加强板16朝向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连接处延伸设置,使得顶盖前端由两层腔体结构变为三层结构,大大提升了车辆加强结构1的强度和硬度,提升白车身(焊接完成但为涂装之前的车身)的扭转刚度,进而提升车辆的强度及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顶盖前横梁内板12被构造为具有搭接部128的槽型结构,搭接部128与槽型结构的槽壁相连接;搭接部128通过粘结层与天窗加强板16的内侧固定连接,槽型结构与天窗加强板16之间形成第一腔体18。
在该实施例中,将顶盖前横梁内板12构造为槽型结构,具体地,该槽型结构具有搭接部128,且搭接部128与槽型结构的槽壁相连接,使得顶盖前横梁与天窗加强板16的内侧可以通过搭接部128及粘结层的相互配合实现固定连接,具体地,通过结构胶24进行连接,当天窗加强板16与顶盖前横梁安装完毕后,由于槽型结构的存在,顶盖前横梁内板12与天窗加强板16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18,第一腔体18的存在可以提升车辆加强结构1的强度和刚度,有利于车辆加强结构1的整体性能的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顶盖外板14被构造为具有翻边的外凸结构,顶盖外板14设置在天窗加强板16的外部。
在该实施例中,将顶盖外板14被构造为外凸结构,并将其设置于天窗加强板16的外部,顶盖外板14的外凸结构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的槽型结构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车辆加强结构1的强度和刚度,且该外凸结构具有翻边,通过翻边实现顶盖外板14与天窗加强板16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翻边包括第一翻边142,第一翻边142与天窗加强板16的第二端及顶盖前横梁内板12的搭接部128焊接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翻边包括有第一翻边142,并将第一翻边142与天窗加强板16的第二端及顶盖前横梁内板12的搭接部128焊接固定,进而保证车辆加强结构1的整体连接。具体地,在焊接的过程中,由于天窗加强板16的延伸设置,使得天窗加强板16的第二端与第一翻边142及顶盖前横梁内板12的搭接部128一起焊接为总成,避免相关技术中天窗加强板16只可通过结构胶24粘贴于顶盖外板14和顶盖前横梁内板12带来的缺陷,即结构胶24与焊点22相互配合,使得车辆加强结构1的强度得到大大的提升,且该种连接方式可以保证第一翻边142、天窗加强板16的第二端及顶盖前横梁内板12的搭接部128的配合面完全贴合,进而达到最佳的连接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翻边包括第二翻边144,第二翻边144自天窗加强板16的端部弯折延伸,天窗加强板16的第一端的端部与第二翻边144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翻边包括第二翻边144,且第二翻边144为顶盖外板14的端部延伸形成,天窗加强板16的第一端与该顶盖外板14通过第二翻边144实现固定连接。具体地,可以采用烧焊、激光焊或包边等连接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外凸结构与天窗加强板16之间形成第二腔体20,第二腔体20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段膨胀胶带,以限制天花加强板向顶盖外板14的方向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外凸结构与天窗加强板16之间形成第二腔体20,第二腔体20与第一腔体18相互配合,形成双腔体结构,进一步提升车辆加强结构1的强度和硬度。在第二腔体20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段膨胀胶带,通过膨胀胶带对天花加强板进行限制,避免在车辆加强结构1使用的过程中天花加强板朝向顶盖外板14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顶盖前横梁内板12与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焊点,顶盖前横梁内板12与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焊接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在顶盖前横梁内板12与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焊点,通过该第一焊点实现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形成顶盖前横梁总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焊点,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焊接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在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焊点,从而保证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顶盖外板14为钣金顶盖外板;和/或天窗加强板16为钣金天窗加强板;和/或顶盖前横梁内板12为钣金前横梁内板。
在该实施例中,将顶盖外板14、天窗加强板16及顶盖前横梁内板12分别选择为钣金顶盖外板、钣金天窗加强板和钣金前横梁内板,钣金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满足车辆加强结构1性能要求,且钣金件的价格合理,有利于降低车辆加强结构1的整体成本。
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加强结构1包括有顶盖前横梁总成及扣设在顶盖前横梁总成的顶盖外板14,其中,顶盖前横梁总成由焊接连接的顶盖前横梁内板12、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和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组成,在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总成之间安装有天窗加强板16,该天窗加强板16的第一端与顶盖外板14远离顶盖前横梁内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的连接处,并将其固定设置于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之间,使得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之间同样具有天窗加强板16,相当于在原有顶盖外板14与顶盖前横梁内板12两层结构的基础上再增设一层天窗加强板16,形成三层保护结构,且天窗加强板16可与顶盖前横梁总成焊接连接,使得结构胶24与焊点22相互配合,避免相关技术中天窗加强板16可与顶盖前横梁总成只能通过结构胶24进行连接的方式,从而提升车辆加强结构1的强度和硬度,提升白车身(焊接完成但为涂装之前的车身)的扭转刚度。具体地,顶盖前横梁内板12为槽型结构,槽型结构与天窗加强板16之间形成第一腔体18,顶盖外板14为外凸结构,外凸结构与天窗加强板16之间形成第二腔体20,第一腔体18与第二腔体20相互配合,形成双腔体结构,使得车辆加强结构1具有最佳的强度硬度。具体地,顶盖前横梁内板12、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和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通过焊点22及结构胶24的相互配合组成顶盖前横梁总成,而天窗加强板16、顶盖外板14、顶盖前横梁总成同样通过焊点22及结构胶24的相互配合实现连接,相比较于相关技术而言,不仅可以避免单独使用结构胶24连接而造成连接强度不足的缺陷,还可以保证配合面之间的紧密贴合,使得车辆加强结构1具有最佳的强度和刚度。
进一步地,在制造该车辆加强结构1时,先将顶盖前横梁内板12、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124、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126先焊接成顶盖前横梁总成,然后通过结构胶24将顶盖前横梁总成与天窗加强板16进行连接,最后将天窗加强板16、顶盖外板14、顶盖前横梁总成三者焊接一体,从而达到最佳的连接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该车辆加强结构1时,如果先焊接天窗加强板16和顶盖前横梁总成,那么在焊接顶盖外板14时需要避开已有的焊点22,反而削弱了连接强度。而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1,因而具备该车辆加强结构1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前横梁总成,包括顶盖前横梁内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顶盖前横梁内板左右两侧的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与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
顶盖外板,扣设在所述顶盖前横梁总成上;
天窗加强板,位于所述顶盖外板与所述顶盖前横梁总成之间,所述天窗加强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顶盖外板远离所述顶盖前横梁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天窗加强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顶盖外板与所述顶盖前横梁内板的连接处,并固定设置在所述顶盖外板与所述顶盖前横梁内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前横梁内板被构造为具有搭接部的槽型结构,所述搭接部与所述槽型结构的槽壁相连接;
所述搭接部通过粘结层与所述天窗加强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槽型结构与所述天窗加强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外板被构造为具有翻边的外凸结构,所述顶盖外板设置在所述天窗加强板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边包括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天窗加强板的第二端及所述顶盖前横梁内板的搭接部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边包括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自所述天窗加强板的端部弯折延伸,所述天窗加强板的第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翻边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凸结构与所述天窗加强板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段膨胀胶带,以限制所述天花加强板向所述顶盖外板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前横梁内板与所述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所述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焊点,所述顶盖前横梁内板与所述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所述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外板与所述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所述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焊点,所述顶盖外板与所述顶盖前横梁左连接板、所述顶盖前横梁右连接板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外板为钣金顶盖外板;和/或
所述天窗加强板为钣金天窗加强板;和/或
所述顶盖前横梁内板为钣金前横梁内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加强结构。
CN201821424676.3U 2018-08-31 2018-08-31 车辆加强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08745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4676.3U CN208745722U (zh) 2018-08-31 2018-08-31 车辆加强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4676.3U CN208745722U (zh) 2018-08-31 2018-08-31 车辆加强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45722U true CN208745722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82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24676.3U Active CN208745722U (zh) 2018-08-31 2018-08-31 车辆加强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457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220A (zh) * 2020-08-31 2020-12-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顶盖结构、检验工装和汽车
CN112172483A (zh) * 2020-10-12 2021-01-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窗顶盖总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220A (zh) * 2020-08-31 2020-12-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顶盖结构、检验工装和汽车
CN112172483A (zh) * 2020-10-12 2021-01-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窗顶盖总成
CN112172483B (zh) * 2020-10-12 2022-03-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窗顶盖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45722U (zh) 车辆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03601393U (zh) 一种发动机罩铰链加强板
CN103552445B (zh) 一种汽车全景天窗加强环
JP2012206704A (ja) 接合フランジ構造
CN201494452U (zh) 轨道车辆的车顶与侧墙连接结构
CN206242887U (zh) 汽车全景天窗加强板总成
JP2006281956A (ja) 車体の板金接合構造
CN110143235B (zh) 一种用于连接汽车前纵梁与车身的连接件
CN110294021A (zh) 一种汽车顶盖横梁及车辆
CN207657919U (zh) 铝合金焊接接头加强结构及全铝框架结构车身
CN207931813U (zh) 一种车用前罩铰链加强结构
CN205916199U (zh) 顶盖横梁总成及车辆
CN105365894A (zh) 一种车身后部斜撑结构
CN210288713U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主梁和次梁的加固连接结构
CN211166367U (zh) 一种车门及车门内板和窗台加强板的连接结构
CN201254213Y (zh) 车辆后部的后车架延伸梁
CN203832592U (zh) 车辆的侧围搭接结构、白车身以及车辆
CN208233179U (zh) 一种车身尾部搭接结构
CN207826348U (zh) 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
CN209454533U (zh) 一种汽车天窗结构
CN209141869U (zh) 一种天窗加强框连接组件
CN108859971B (zh) 前门后视镜密封支架结构
RU2441793C2 (ru) Коробчат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узов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а также кабина для груз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CN207274680U (zh) 跨座式单轨车及其端立柱
CN206501688U (zh) 一种商用车车门下横加强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30

Address after: 101300 room 107, building 1, courtyard 4, Hengxing Road, Gaoliyi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nctional are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1, 8 / F, building 3, No.10 courtyard, Wangjing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2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