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6348U - 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26348U
CN207826348U CN201820146320.1U CN201820146320U CN207826348U CN 207826348 U CN207826348 U CN 207826348U CN 201820146320 U CN201820146320 U CN 201820146320U CN 207826348 U CN207826348 U CN 207826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nch
roof bow
connecting plate
roof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63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昆
王锂君
魏春巍
王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463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26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26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26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该顶盖横梁连接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一搭接部的一端形成有向下弯折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搭接部相对的两侧边分别形成有向上弯折的第二搭接部和第三搭接部;所述第二搭接部的上边缘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第一搭接面,所述第三搭接部的上边缘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第二搭接面。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横梁连接板的结构形式,大大提高了汽车顶盖横梁与侧围上边梁的接头的刚度,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制造环节误差因素,使顶盖横梁连接板与侧围上边梁的焊接高度可以调整,从而实现调整顶盖横梁的位置,使顶盖横梁与顶盖外板的间隙达到理论设计值,有效避免质量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顶盖横梁连接板是连接顶盖横梁和侧围的重要零件,其结构的强度直接影响到车身侧面碰撞力的吸收效果。因此像顶盖横梁连接板这种接头零件的结构设计成为白车身设计的关键点。对于越野车,越野车的顶盖大且平,其自身刚度较差,在生产过程中顶盖外板与顶盖横梁的间隙超过设计值,容易形成质量隐患。同时,根据汽车造型的不同,顶盖有多个中横梁,尽可能的把顶盖横梁连接板设计成通用结构,能够节省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解决了汽车顶盖横梁与侧围上边梁连接刚度较差的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一搭接部的一端形成有向下弯折的延伸部;
所述第一搭接部相对的两侧边分别形成有向上弯折的第二搭接部和第三搭接部;
所述第二搭接部的上边缘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第一搭接面,所述第三搭接部的上边缘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第二搭接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搭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一处条形凸起。
可选地,所述第一搭接面和所述第二搭接面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分别呈预设角度向下弯折。
可选地,所述第二搭接部和所述第三搭接部分别与汽车的顶盖横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搭接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汽车的顶盖横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与汽车的侧围上边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搭接部和所述第三搭接部上均设有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二搭接部和所述第三搭接部为一体结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顶盖横梁和侧围上边梁,还包括上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所述顶盖横梁通过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与所述侧围上边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中的顶盖横梁连接板的结构形式,大大提高了汽车顶盖横梁与侧围上边梁的接头的刚度,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制造环节误差因素,使顶盖横梁连接板与侧围上边梁的焊接高度可以调整,从而实现调整顶盖横梁的位置,使顶盖横梁与顶盖外板的间隙达到理论设计值,有效避免质量隐患。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横梁连接板的结构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横梁连接板的剖面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横梁连接板与汽车的顶盖横梁和侧围上边梁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图中:1、第一搭接部,2、第二搭接部,3、第三搭接部,4、顶盖横梁,5、侧围上边梁;
11、延伸部,12、条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搭接部1,所述第一搭接部1的一端形成有向下弯折的延伸部11;
所述第一搭接部1相对的两侧边分别形成有向上弯折的第二搭接部2和第三搭接部3;
所述第二搭接部2的上边缘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第一搭接面,所述第三搭接部3的上边缘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第二搭接面。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搭接部2和所述第三搭接部3分别与汽车的顶盖横梁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搭接部1远离所述延伸部11的一端与汽车的顶盖横梁4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11与汽车的侧围上边梁5固定连接。
该实施例中,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用于连接汽车的顶盖横梁4与侧围上边梁5,所述延伸部11与汽车的侧围上边梁5在垂直方向上焊接固定,可以在所述延伸部11处设计四处焊接点;所述第一搭接部1水平设置的一端,与汽车的顶盖横梁4通过四处焊接点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搭接部2和第三搭接部3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搭接面和第二搭接面与汽车的顶盖横梁4焊接固定,可以在所述第一搭接面和第二搭接面处分别设计两处焊接点;这样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与汽车的顶盖横梁4通过八处焊接点固定连接,保证了顶盖横梁4与侧围上边梁5接头处的连接强度。
所述第一搭接部1的延伸部11为向下弯折的结构,通过点焊的方式将所述延伸部11与侧围上边梁5焊接固定,由于所述延伸部11和所述侧围上边梁5的搭接面为垂直方向,两者没有水平搭接面,这样在焊接之前,可以通过调整顶盖横梁连接板的上下位置,调整顶盖横梁4的高度。由于汽车的顶盖外板设置在所述顶盖横梁4上方,顶盖外板和顶盖横梁4之间的距离是顶盖横梁4上的膨胀胶发挥作用的距离,如果这个距离过大,膨胀胶膨胀后粘接不到顶盖外板,会造成顶盖外板强度差,产生异响。顶盖横梁连接板设计成高度可调,可以影响顶盖横梁4的高度,防止顶盖外板与顶盖横梁4的间隙超过设计值,形成质量隐患。
具体的,所述第一搭接部1上设置有至少一处条形凸起12。
该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搭接部1上设置有至少一处条形凸起12,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的剖面形成一个类似W形,大大提高了接头刚度。
优选的,所述条形凸起12设计为平行的两处,所述条形凸起12能够加强整个顶盖横梁连接板结构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接面和所述第二搭接面靠近所述延伸部11的一端,分别呈预设角度向下弯折。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接面和所述第二搭接面水平设置的部分,为与所述顶盖横梁4的焊接面。在所述顶盖横梁4与侧围上边梁5通过顶盖横梁连接板固定连接后,在顶盖横梁4的上方放置顶盖外板,顶盖外板与侧围上边梁加强板点焊,由于顶盖外板与侧围上边梁加强板的连接处为存在一角度的曲面,所述第一搭接面和所述第二搭接面靠近所述延伸部11的一端,根据顶盖外板与侧围上边梁加强板的连接处的角度向下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搭接部2和所述第三搭接部3上均设有定位孔。
该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搭接部2和所述第三搭接部3上均设有定位孔,在汽车的侧围上边梁5也设有定位孔,在通过顶盖横梁连接板将顶盖横梁4和侧围上边梁5固定连接时,根据定位孔的位置,保证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搭接部1、所述第二搭接部2和所述第三搭接部3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顶盖横梁4和侧围上边梁5,还包括上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所述顶盖横梁4通过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与所述侧围上边梁5固定连接。
该实施例中,在生产过程中,汽车的顶盖横梁连接板、侧围上边梁5以及侧围上边梁加强板作为侧围总成的一部分,先焊接成一个总体,在白车身焊接整车时,顶盖横梁4放到左、右侧围总成的顶盖横梁连接板上面,通过点焊连接,最后把顶盖外板放上,与侧围上边梁加强板通过点焊方式连接。
对于不同造型的汽车,顶盖横梁4的数量和位置都有不同,截面宽度也可能不同,对于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结构形式不变,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搭接部1的宽度,可以实现不同宽度的顶盖横梁4与侧围上边梁5的固定连接,应用更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顶盖横梁连接板的结构形式,大大提高了汽车顶盖横梁与侧围上边梁的接头的刚度,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制造环节误差因素,使顶盖横梁连接板与侧围上边梁的焊接高度可以调整,从而实现调整顶盖横梁的位置,使顶盖横梁与顶盖外板的间隙达到理论设计值,有效避免质量隐患。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搭接部(1),所述第一搭接部(1)的一端形成有向下弯折的延伸部(11);
所述第一搭接部(1)相对的两侧边分别形成有向上弯折的第二搭接部(2)和第三搭接部(3);
所述第二搭接部(2)的上边缘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第一搭接面,所述第三搭接部(3)的上边缘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第二搭接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1)上设置有至少一处条形凸起(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面和所述第二搭接面靠近所述延伸部(11)的一端,分别呈预设角度向下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搭接部(2)和所述第三搭接部(3)分别与汽车的顶盖横梁(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1)远离所述延伸部(11)的一端与汽车的顶盖横梁(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1)与汽车的侧围上边梁(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搭接部(2)和所述第三搭接部(3)上均设有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1)、所述第二搭接部(2)和所述第三搭接部(3)为一体结构。
9.一种汽车,包括顶盖横梁(4)和侧围上边梁(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所述顶盖横梁(4)通过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与所述侧围上边梁(5)固定连接。
CN201820146320.1U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 Active CN207826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6320.1U CN207826348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6320.1U CN207826348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26348U true CN207826348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94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6320.1U Active CN207826348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263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7628A (zh) * 2018-10-15 2019-02-2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顶盖防弹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7628A (zh) * 2018-10-15 2019-02-2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顶盖防弹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9208B (zh)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CN102753418B (zh) 铁道车辆用转向构架
CN101808881B (zh) 用于制造最大程度面状的组合构件的方法以及与此对应的最大程度面状的组合构件
CN102300761B (zh) 在a柱和窗玻璃横梁区域内的车身结构及相关制造方法
JPS58152673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04775534U (zh) 汽车顶盖和侧围的搭接结构及汽车车身
CA2967238C (en) T-shaped joint structure
CN207826348U (zh) 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汽车
CN203047395U (zh) 汽车车身的连接结构
CN113602366A (zh) 一种车顶与车身间的连接结构
CN106103234A (zh) 转向架构架
CN207550308U (zh) 一种汽车侧围外板与后流水槽的连接结构
CN208745722U (zh) 车辆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7554010U (zh) 一种后轮鼓包外板总成及其搭接结构
CN210027609U (zh) 连接单元及连接结构
CN209534710U (zh) 一种全景天窗加强板的连接结构
CN201268344Y (zh) 一种汽车用前地板侧加强件
CN207773273U (zh) 汽车后裙板与后纵梁及后地板的连接结构
CN208813308U (zh) 一种用于增强侧围外板的抗凹性能的结构
CN210116556U (zh) 侧围外板、车身总成以及汽车
CN203854750U (zh) 一种汽车后轮罩和后减振器安装支架连接结构
CN202225918U (zh) 一种螺装水箱横梁及安装点加强件
JP4120919B2 (ja) ルーフパネルの構造
JPH0333574Y2 (zh)
CN219345188U (zh) 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31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