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13733U - 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13733U
CN208713733U CN201821227413.3U CN201821227413U CN208713733U CN 208713733 U CN208713733 U CN 208713733U CN 201821227413 U CN201821227413 U CN 201821227413U CN 208713733 U CN208713733 U CN 208713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device
new automobile
position components
automobile position
canti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274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ailuwei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ailuwei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ailuwei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ailuwei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274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13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13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13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包括底座、夹持装置和压紧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两个,分别为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所述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结构相同且分别对称设在所述底座左右两侧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装置垂直设在所述夹持装置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结构新颖,灵活性强,使用方便。设有的压紧装置,通过从上方压紧工件,从而将工件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两侧的夹持装置可相对移动且可根据工件形状以及大小不断地调整夹紧角度,通过卡紧件限制转盘的转动,该结构十分牢固,不易松动,通过丝杆施加夹紧力,整个定位过程操作简单,夹紧力强,定位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部件在加工或检测时,需要通过夹具对其进行固定。现有的夹具往往具有多种缺陷:例如,汽车部件通常通过人工的方法放置到夹具上,当汽车部件没装夹到位而又没发现时,就会造成加工误差;汽车部件具有不同型号,不同型号间的汽车部件往往具有不同尺寸和不同弧度,现有的夹具不能适应不同尺寸的汽车部件。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部件的夹具,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汽车部件,减少加工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包括底座、夹持装置和压紧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两个,分别为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所述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结构相同且分别对称设在所述底座左右两侧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装置垂直设在所述夹持装置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左夹持装置包括左支撑块、左夹块、左卡紧件、左滑座、左转盘和左丝杆,所述左支撑块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左丝杆穿过所述左支撑块且与所述左支撑块螺纹连接,所述左丝杆的右侧与所述左滑座固定连接,所述左转盘与所述左滑座活动连接,所述左转盘右端与所述左夹块径向固定连接,所述左转盘的左端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别的左定位槽,所述左卡紧件与所述左滑座活动连接且在所述左转盘的左侧与其中的一个左定位槽配合限制左转盘的转动。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座、驱动装置、支撑杆、悬臂和压紧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丝杆组件固设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丝杆组件的底端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垂直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丝杆组件上包括有螺母,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横向连接所述悬臂,所述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杆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杆垂直于所述悬臂。
所述压紧杆的底端连接有弹性压块。
所述悬臂为伸缩杆,所述悬臂上设有检测工件表面高度的距离感应器。
还包控制装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接收距离感应器传递的信号,反馈到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支撑杆上升或下降距离。
所述左转盘通过转轴与所述左滑座连接。
所述左丝杆的左侧设有把手。
所述左夹块的外侧覆盖有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结构新颖,灵活性强,使用方便。设有的压紧装置,通过从上方压紧工件,从而将工件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两侧的夹持装置可相对移动且可根据工件形状以及大小不断地调整夹紧角度,通过卡紧件限制转盘的转动,该结构十分牢固,不易松动,通过丝杆施加夹紧力,整个定位过程操作简单,夹紧力强,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主视图;
图2: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俯视图;
图3:压紧装置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具体实施1:请参阅图1到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包括底座1、夹持装置和压紧装置2,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两个,分别为左夹持装置3和右夹持装置4,所述左夹持装置3和右夹持装置4结构相同且分别对称设在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装置2垂直设在所述夹持装置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左夹持装置3包括左支撑块303、左夹块307、左卡紧件304、左滑座305、左转盘306和左丝杆302,所述左支撑块303固设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左丝杆302穿过所述左支撑块303且与所述左支撑块303螺纹连接,所述左丝杆302的右侧与所述左滑座305固定连接,所述左转盘306与所述左滑座305活动连接,所述左转盘306右端与所述左夹块307径向固定连接,所述左转盘306的左端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别的左定位槽306-1,所述左卡紧件304与所述左滑座305螺纹连接且在所述左转盘306的左侧与其中的一个左定位槽306-1配合限制左转盘306的转动,调整好角度后,将左卡紧件304对应插入左定位槽306-1中即可锁定左转盘306,所述右夹持装置4与所述左夹持装置3同理操作。
所述压紧装置2包括固定座201、驱动装置202、支撑杆203、悬臂204和压紧杆205,所述驱动装置202包括丝杆组件202-1和驱动电机202-2,所述丝杆组件202-1固设在所述固定座201上,所述丝杆组件202-1的底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02-2驱动连接,所述固定座201垂直固设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丝杆组件202-1上包括有螺母,所述支撑杆203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02-2驱动螺母在所述丝杆组件202-1上下位移,从而带动所述支撑杆203上下位移;所述支撑杆203的顶端横向连接所述悬臂204,所述悬臂204与所述支撑杆203铰接,所述悬臂204可左右摆动;所述悬臂204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杆205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杆205垂直于所述悬臂204。
所述压紧杆205的底端连接有弹性压块206。所述弹性压块206底部与工件的接触面积较大,对于工件的压紧作用效果更好,且弹性压块206避免对工件表面产生损伤。
所述悬臂204为伸缩杆,根据工件的大小适当进行调整长度,所述悬臂204上设有检测工件表面高度的距离感应器5。
还包控制装置,所述驱动电机202-2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接收距离感应器5传递的信号,反馈到所述驱动电机202-2控制所述支撑杆203上升或下降距离。
所述左转盘306通过转轴308与所述左滑座305连接。
所述左丝杆302的左侧设有把手301。便于旋转左丝杆302,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左夹块307的外侧覆盖有橡胶层。对于工件的夹紧作用效果更好,且橡胶有弹性,避免对工件表面产生损伤。
工作原理:将待检测工件放置在底座上,调整好悬臂的长度,驱动电机驱动支撑杆位移,弹性压块压紧在工件上,此时调整左夹持装置和右装置的角度和位置,通过转盘分别调整夹块的角度,通过丝杆带动调整两个夹块之间的距离,通过以上结构进行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工件的压紧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结构新颖,灵活性强,使用方便。设有的压紧装置,通过从上方压紧工件,从而将工件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两侧的夹持装置可相对移动且可根据工件形状以及大小不断地调整夹紧角度,通过卡紧件限制转盘的转动,该结构十分牢固,不易松动,通过丝杆施加夹紧力,整个定位过程操作简单,夹紧力强,定位准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夹持装置和压紧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两个,分别为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所述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结构相同且分别对称设在所述底座左右两侧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装置垂直设在所述夹持装置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左夹持装置包括左支撑块、左夹块、左卡紧件、左滑座、左转盘和左丝杆,所述左支撑块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左丝杆穿过所述左支撑块且与所述左支撑块螺纹连接,所述左丝杆的右侧与所述左滑座固定连接,所述左转盘与所述左滑座活动连接,所述左转盘右端与所述左夹块径向固定连接,所述左转盘的左端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别的左定位槽,所述左卡紧件与所述左滑座活动连接且在所述左转盘的左侧与其中的一个左定位槽配合限制左转盘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座、驱动装置、支撑杆、悬臂和压紧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丝杆组件固设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丝杆组件的底端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垂直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丝杆组件上包括有螺母,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横向连接所述悬臂,所述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杆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杆垂直于所述悬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杆的底端连接有弹性压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为伸缩杆,所述悬臂上设有检测工件表面高度的距离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控制装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接收距离感应器传递的信号,反馈到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支撑杆上升或下降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盘通过转轴与所述左滑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丝杆的左侧设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块的外侧覆盖有橡胶层。
CN201821227413.3U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 Active CN208713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7413.3U CN208713733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7413.3U CN208713733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13733U true CN208713733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5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27413.3U Active CN208713733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1373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1275A (zh) * 2020-09-23 2020-12-18 李波 一种机械加工用箱体零件加工操作台
CN114131382A (zh) * 2022-01-19 2022-03-04 安徽中嘉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铝模板加工用夹紧装置
CN114473658A (zh) * 2021-12-24 2022-05-13 大连德迈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轴打磨装置及其打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1275A (zh) * 2020-09-23 2020-12-18 李波 一种机械加工用箱体零件加工操作台
CN114473658A (zh) * 2021-12-24 2022-05-13 大连德迈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轴打磨装置及其打磨方法
CN114131382A (zh) * 2022-01-19 2022-03-04 安徽中嘉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铝模板加工用夹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13733U (zh) 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定位夹具
CN20817903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夹具
CN206326462U (zh) 汽车底盘件打磨夹具
CN204868480U (zh) 恒定摩擦力抛光控制装置
CN208728032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测试设备
CN207642086U (zh) 一种用于铁罐拉伸成型的罐体夹送装置
CN213673801U (zh) 一种防滑型煤气灶钢化玻璃加工用夹持装置
CN109304387A (zh) 一种矿山开采用可弯折多种角度的折弯机模具
CN106323993B (zh) 一种换向器视觉检测设备的侧面检测结构
CN208322654U (zh) 一种锁螺母机
CN208575427U (zh) 一种圆形部件焊接用夹持机构
CN208179576U (zh) 一种轮辋搬运省力装置
CN208976925U (zh) 锚板铣孔用生产设备
CN109333414A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夹具
CN206088337U (zh) 吸盘夹具
CN206029560U (zh) 自动抛光设备
CN211136208U (zh) 一种小距离双鲁尔螺母旋紧装置
CN107336000A (zh) 一种用于自动锁螺丝机的固定机构
CN210427213U (zh) 一种冲击试验夹具
CN209465536U (zh) 一种抽拉送料式冲孔机
CN209110802U (zh) 一种用于紧固件的抛光装置
CN208945671U (zh) 用于锚板铣孔系统的夹具
CN103009297A (zh) 凸轮压紧装置
CN109317879A (zh) 一种水槽焊接设备
CN104964772A (zh) 一种轿车方向盘位置调节装置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