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3005U - 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3005U
CN208703005U CN201821228863.4U CN201821228863U CN208703005U CN 208703005 U CN208703005 U CN 208703005U CN 201821228863 U CN201821228863 U CN 201821228863U CN 208703005 U CN208703005 U CN 208703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m pot
shock absorber
inner cylinder
piston rod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288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金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Boh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han (quanzho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han (quanzho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han (quanzho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288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3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3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3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震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阻尼油的流通路径不足,造成阻尼效果受阻,避震力度调节难度大的问题,包括底座,设有底座上的液压筒,液压筒内同轴设置有内筒,内筒上设置有通孔,液压筒内设置有上封口盖,液压筒上套设有外筒,外筒内设置有下封口盖,内筒内设置有一活塞杆,活塞杆的另一端位于内筒内设置有活塞,活塞杆上位于上封口盖和下封口盖之间设置有弹簧,底座上设置有气囊装置,气囊装置分别与内筒和容腔连通设置有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其液体流动截面的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震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
背景技术
避震器是一种常用的机车零配件。避震器的需求是由于弹簧不能马上稳定下来,也就是说弹簧被压缩再放开以后,它会持续一段时间反复压缩—舒张状态,所以避震器可以吸收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动,使乘坐舒适。现有避震器一般包括固接于车体上的一压缸,该压缸内部容纳有高黏滞性的阻尼油,且设有一活塞,该压缸的一端穿设一连杆,该连杆的一端固接于车轮的轮框,另一端与该压缸内的活塞固接,且该连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当煞车时,车体可经由该连杆带动该活塞以压缩压缸内部的阻尼油,以此获得缓冲作用。
中国专利号:201720266113.5公开了一种新型机车避震器,包括液压筒,所述液压筒的一端设置有底座,所述液压筒的另一端向内穿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位于液压筒内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液压杆与液压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液压筒圆周外表面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可沿液压筒的轴向方向运动,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与套筒通过封口盖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上位于第一活塞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气囊筒,所述气囊筒内设置有气囊滑块,所述气囊滑块将气囊筒分成液压室和气压室,所述液压室与液压筒之间设置有流通道,所述底座上位于流通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调节液体流速的调节装置。该新型机车避震器通过在流通道设置调节装置调节流通道的开口大小从而调节流体的流速,使得避震器收缩作用时活塞挤压液压筒内的阻尼油排入气囊筒内,从而调节避震器阻尼大小;但是,阻尼油在液压筒与气囊筒的来回流动产生的阻尼力来吸收震动,仅设置一个调节装置,使得阻尼油的流通路径不足,造成阻尼效果受阻,避震力度调节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阻尼油的流通路径不足,造成阻尼效果受阻,避震力度调节难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包括底座,设有底座上的液压筒,所述液压筒内同轴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液压筒内与液压筒内壁紧密设置有上封口盖,所述液压筒、内筒与上封口盖形成一容腔,所述液压筒上套设有外筒,所述外筒内设置有下封口盖,所述内筒内设置有一活塞杆,其一端穿出穿过上封口盖延伸到外筒内且固定在下封口盖上,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位于内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杆上位于上封口盖和下封口盖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分别与内筒和容腔连通设置有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其液体流动截面的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上位于上封口盖与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分别为塑料减震垫和第一橡胶减震垫。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上位于外筒内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分别为尼龙套筒和第二橡胶减震垫。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复合衬套。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避震器受力压缩,从而推动外筒与液压筒相对运动,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弹簧被压缩,活塞杆向内筒推动活塞压缩阻尼油运动,阻尼油通过第一流通道流动到气囊装置内,避震器压缩力去除后,气囊装置推动阻尼油进过第二流通道、容腔返回到内筒内,且推动活塞运动,同时弹簧在弹性势能作用下恢复原状,使得活塞杆复原,通过增加阻尼油流动路径,提高避震器的阻尼效果,并且设置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增加避震器的避震力度调节,有效提高避震效果;进一步的,设置的塑料减震垫和第一橡胶减震垫,从而缓解活塞受力压缩阻尼油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增加避震的舒适性;进一步的,设置的尼龙套筒和第二橡胶减震垫,不仅起到缓震的作用,而且防止压缩力过大造成下封口盖与液压筒撞击;进一步的,液压筒与外筒之间设置的复合衬套,增加外筒与液压筒的相对滑动,并且提高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参考图1至图4,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包括底座1,设有底座1上的液压筒2,所述液压筒2内同轴设置有内筒3,所述内筒3上设置有通孔4,所述液压筒2内与液压筒2内壁紧密设置有上封口盖5,所述液压筒2、内筒3与上封口盖5形成一容腔6,所述液压筒2上套设有外筒7,所述外筒7内设置有下封口盖8,所述内筒3内设置有一活塞杆9,其一端穿出穿过上封口盖5延伸到外筒7内且固定在下封口盖8上,所述活塞杆9的另一端位于内筒3内设置有活塞10,所述活塞杆9上位于上封口盖5与活塞10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11,所述弹性组件11分别为塑料减震垫和橡胶减震垫,所述活塞杆9上位于外筒7内设置有弹性组件12,所述弹性组件12分别为尼龙套筒和橡胶减震垫,所述活塞杆9上位于上封口盖5和下封口盖8之间设置有弹簧13,所述液压筒2与外筒7之间设置有复合衬套14,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气囊装置15,所述气囊装置15分别与内筒3和容腔6连通设置有流通道16和流通道17,所述流通道16和流通道17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其液体流动截面的调节装置18和调节装置19;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调节装置18和调节装置19的凹槽20,所述调节装置18和调节装置19均包括阀座201,所述阀座201内设置有流通道202,所述阀座201上螺纹连接有用于调节流通道202的流动面积的阀芯203,所述阀座201上设置有与阀芯203卡接的连接杆204,所述阀座201上可滑动地套设有连接盘205和连接盘206,所述连接盘205和连接盘206上均设置有流通孔207,所述连接盘205和连接盘206之间设置有弹簧208,所述连接盘205上设置有阀片20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本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避震器受力压缩,从而推动外筒7与液压筒2相对运动,套设在活塞杆9上的弹簧13被压缩,活塞杆9向内筒3推动活塞10压缩阻尼油运动,阻尼油通过流通道16流动到气囊装置15内,避震器压缩力去除后,气囊装置15推动阻尼油进过流通道16、容腔6返回到内筒3内,且推动活塞10运动,同时弹簧13在弹性势能作用下恢复原状,使得活塞杆9复原,通过增加阻尼油流动路径,提高避震器的阻尼效果,并且设置调节装置18和调节装置19,增加避震器的避震力度调节,有效提高避震效果;设置的塑料减震垫和橡胶减震垫,从而缓解活塞受力压缩阻尼油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增加避震的舒适性;设置的尼龙套筒和橡胶减震垫,不仅起到缓震的作用,而且防止压缩力过大造成下封口盖与液压筒撞击;液压筒2与外筒7之间设置的复合衬套14,增加外筒7与液压筒2的相对滑动,并且提高密封的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有底座上的液压筒,所述液压筒内同轴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液压筒内与液压筒内壁紧密设置有上封口盖,所述液压筒、内筒与上封口盖形成一容腔,所述液压筒上套设有外筒,所述外筒内设置有下封口盖,所述内筒内设置有一活塞杆,其一端穿出穿过上封口盖延伸到外筒内且固定在下封口盖上,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位于内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杆上位于上封口盖和下封口盖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分别与内筒和容腔连通设置有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其液体流动截面的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位于上封口盖与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分别为塑料减震垫和第一橡胶减震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位于外筒内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分别为尼龙套筒和第二橡胶减震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复合衬套。
CN201821228863.4U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 Active CN208703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8863.4U CN208703005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8863.4U CN208703005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3005U true CN208703005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0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28863.4U Active CN208703005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3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28792B2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N104265824A (zh) 一种减震器
CN107299952A (zh) 机动变径减振器
CN208703005U (zh) 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
CN106438821A (zh) 一种筒式液压减振器
CN204041850U (zh) 摩托车减震器
CN207814313U (zh) 一种阻尼多项调节避震器
CN103032509B (zh) 防漏油车用双筒式液力减振器
CN210087888U (zh) 频率敏感型减振器
CN201739414U (zh) 轿车吸能减振器
CN208719250U (zh) 一种新型减震器
CN108119592B (zh) 一种高速标动轨道用双向外置可调油压减振器
CN107642575B (zh) 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
CN211737853U (zh) 汽车减震装置
CN206092780U (zh) 一种减振器液压缓冲结构
CN208719251U (zh) 一种电子调节阻尼的避震器
CN207762177U (zh) 一种双向调节的避震器
CN108757810B (zh) 减振器
CN204664267U (zh) 单缸减震器
CN209839041U (zh) 用于油液减震器的一种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CN209875825U (zh) 带气弹簧轿车减震器悬架总成
CN207195530U (zh) 机动变径减振器
CN208885850U (zh) 液压减振器
CN108999912B (zh) 避振器
CN204127194U (zh) 一种新型避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62200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base of Jin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nheyuan)

Patentee after: Quanzhou Bohan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2200 Fujian city of Quanzhou province Jinjiang City Anhai Town Industrial Zone second

Patentee before: Bohan (Quanzhou) Machiner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