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7853U - 汽车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7853U
CN211737853U CN202020109040.0U CN202020109040U CN211737853U CN 211737853 U CN211737853 U CN 211737853U CN 202020109040 U CN202020109040 U CN 202020109040U CN 211737853 U CN211737853 U CN 211737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damping
cavity
movable sealing
pisto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90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旭
艾存金
龙婵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ou Chuan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ou Chuan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ou Chuan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you Chuan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090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7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7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7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减震套、密封于减震套开口端的上端盖、与减震套内圆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组件以及连接于活塞组件上端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出上端盖通过弹性件Ⅰ与上端盖上端连接,所述减震套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体以及活动密封件,所述活塞体上开设有若干组使活塞上下端对应的减震套腔体贯通的阻尼孔,在活塞体下行时,所述活动密封件密封于至少其中一组阻尼孔,在活塞体上行时,所述活动密封件打开相应的阻尼孔;本实用新型在活塞体下行压缩和上行复原过程中阻尼力发生变化,使得减震器复原与压缩力不等,提高整体减振能力并提高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汽车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装置是车辆的必要部件,结构影响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性能的稳定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可靠,舒适性和操控性。现有减震装置其复原力与压缩力通常相等,使得减震舒适性较差,汽车悬架阻尼匹配时,上述减震装置无法实现在压缩复原工况下所需力值不等的情况。
因此,需要一种汽车减震装置,以实现复原与压缩力不等,提高整体减振能力并提高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减震装置,以实现复原与压缩力不等,提高整体减振能力并提高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震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减震套、密封于减震套开口端的上端盖、与减震套内圆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组件以及连接于活塞组件上端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出上端盖通过弹性件Ⅰ与上端盖上端连接,所述减震套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体以及活动密封件,所述活塞体上开设有若干组使活塞上下端对应的减震套腔体贯通的阻尼孔,在活塞体下行时,所述活动密封件密封于至少其中一组阻尼孔,在活塞体上行时,所述活动密封件打开相应的阻尼孔。
进一步,所述活塞体下端中部具有内凹形成的活塞下腔,所述活塞体上端具有内凹形成的环形活塞上腔,在活塞体轴向投影方向所述活塞上腔围绕活塞下腔,所述活塞下腔与活塞上腔之间通过若干组轴向排列的阻尼孔贯通,所述活动密封件轴向密封滑动设置于活塞上腔,所述活动密封件下端部与活塞上腔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Ⅱ,在常态下,所述活动密封件密封于最下方的至少一组阻尼孔,活塞体上行时,活动密封件受阻尼液压力向下运行打开相应的阻尼孔。
进一步,所述阻尼孔从活塞下腔至活塞上腔沿轴向向上倾斜。
进一步,所述活塞上腔为圆环结构,活塞下腔为柱状结构,所述活塞上腔和活塞下腔同轴布置。
进一步,每组所述阻尼孔沿活塞中轴线中心对称分布。
进一步,所述活动密封件为与活塞上腔适配的环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Ⅱ为碟片弹簧或波形弹簧,所述弹性件Ⅱ内套于活塞上腔内。
进一步,所述活塞体外圆与减震套内圆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密封环。
进一步,所述活塞体上端部有向上凸起的连接台,所述活塞杆与连接台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位于上端盖外的部分连接有压盘,所述弹性件Ⅰ连接于压盘与上端盖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当活塞体下行时,活动密封件处于正常密封状态,阻尼液通过未密封的阻尼孔流动,当活塞杆受到弹性件Ⅰ弹性力带动活塞体上行复原时,此时密封件打开相应的阻尼孔,改变阻尼力,由于弹性件Ⅰ的弹力一定,下行压缩和上行复原的阻尼力发生变化,使得减震器复原与压缩力不等,提高整体减振能力并提高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减震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塞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减震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塞组件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汽车减震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减震套1、密封于减震套开口端的上端盖2、与减震套内圆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组件以及连接于活塞组件上端的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穿出上端盖通过弹性件Ⅰ10与上端盖上端连接,所述减震套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体4以及活动密封件5,所述活塞体上开设有若干组使活塞上下端对应的减震套腔体贯通的阻尼孔,在活塞体下行时,所述活动密封件密封于至少其中一组阻尼孔,在活塞体上行时,所述活动密封件打开相应的阻尼孔。
为便于减震套与其他部件的装配,减震套下端可设置为开口结构,减震套下端盖有下密封盖11,下密封盖通过焊接或者螺纹与减震套下端密封连接,减震筒内腔为圆柱结构,上端盖螺纹连接于减震筒上端形成密封,上端盖中部开有供活塞杆穿出的滑孔,活塞杆与该滑孔滑动密封配合,活塞杆外圆与滑孔内圆之间可通过密封环形成密封,具体不在赘述;弹性件Ⅰ为活塞杆的轴向运动提供弹性缓冲力,活塞体将减震套内部分为上缓冲腔1a和下缓冲腔1b,在活塞体下行时,活塞体压缩下缓冲腔内阻尼液,使得阻尼液从下缓冲腔向上缓冲腔内流动,当活塞体上行时,活塞体压缩上缓冲腔内阻尼液,使得阻尼液从上缓冲腔向下缓冲腔内流动,汽车受到颠簸时,将受力传递至活塞杆,活塞杆推动活塞体轴向运行,当活塞体下行时,活动密封件处于正常密封状态,阻尼液通过未密封的阻尼孔流动,当活塞杆受到弹性件Ⅰ弹性力带动活塞体上行复原时,此时密封件打开相应的阻尼孔,改变阻尼力,由于弹性件Ⅰ的弹力一定,下行压缩和上行复原的阻尼力发生变化,使得减震装置复原与压缩力不等,提高整体减振能力并提高乘坐舒适性,活动密封件可以通过电磁磁铁驱动或者通过液压驱动,具体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体下端中部具有内凹形成的活塞下腔4a,所述活塞体上端具有内凹形成的环形活塞上腔4b,在活塞体轴向投影方向所述活塞上腔围绕活塞下腔,所述活塞下腔与活塞上腔之间通过若干组轴向排列的阻尼孔贯通,所述活动密封件轴向密封滑动设置于活塞上腔,所述活动密封件下端部与活塞上腔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Ⅱ6,在常态下,所述活动密封件密封于最下方的至少一组阻尼孔,活塞体上行时,活动密封件受阻尼液压力向下运行打开相应的阻尼孔。常态为在活塞静止不动时,活动密封件对应的位置,结合附图所示,在活塞体下行时,阻尼液从下缓冲腔向上缓冲腔流动,下缓冲腔内的阻尼液处于压缩状态,此时位于上缓冲腔内的活动密封件不受压力或者所受压力小于弹性件Ⅱ的弹力,处于正常密封状态,当活塞体上行时,上密封腔内液体受压,压力传导至活动密封件上,使得活动密封件克服弹性件Ⅱ的弹力向下运行,打开相应的阻尼孔,即改变活塞上行和下行时阻尼孔贯通的数量,以改变阻尼力,为便于活动密封件受压时正常滑动,活动密封件密封滑动设置于活塞上腔内,使得活塞上腔内位于活动密封件下方的空间形成一密闭空间,以防止油液进入活动密封件下方干扰活动密封件的运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孔从活塞下腔至活塞上腔沿轴向向上倾斜。阻尼孔的倾斜角度宜为5-20°,具体倾斜角度可依据实际使用工况调整,在活塞体下行时,阻尼液从阻尼孔内倾斜向上流动,可避免阻尼液对活动密封件造成冲击,保证活动密封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上腔为圆环结构,活塞下腔为柱状结构,所述活塞上腔和活塞下腔同轴布置。该布置结构可使得活塞体上下受到的液压较为均匀,提高活塞体的运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每组所述阻尼孔沿活塞中轴线中心对称分布。每组阻尼孔至少设置两个,当然每组阻尼孔的数量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该布置结构可使得阻尼液在流动过程中对活塞体的作用力分布均匀,提高活塞体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密封件为与活塞上腔适配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活动密封件易于密封于活塞上腔内并使得活塞上腔底部形成一密封空间,利于活动密封件的滑动,活动密封件选用环形橡胶密封圈,具体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Ⅱ为碟片弹簧或波形弹簧,所述弹性件Ⅱ内套于活塞上腔内。碟片弹簧和波形弹簧与活动密封件形状相适配,并可为活动密封件提供周向均匀的弹性力,提高活动密封件的运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体外圆与减震套内圆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密封环7。本实施例中,活塞体外圆开设有两组密封槽,密封环内嵌于密封槽内并对活塞体与减震套之间形成密封,密封环的数量可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体上端部有向上凸起的连接台8,所述活塞杆与连接台螺纹连接。连接台上有内螺纹孔,活塞杆下端部分为外螺纹段,活塞杆下端部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该连接方式便于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利于后期的更换维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位于上端盖外的部分连接有压盘9,所述弹性件Ⅰ连接于压盘与上端盖之间。弹性件Ⅰ为圆柱螺旋弹簧,弹性件Ⅰ为活塞杆的上下运行提供缓冲,提高减震装置的缓冲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孔设置有三组,常态下,所述活动密封件密封于位于最下方的一组阻尼孔。每组阻尼孔包括4个阻尼孔,所述阻尼孔孔径为4mm-5mm。通过该数量的阻尼孔并配合该孔径大小,可满足良好的减震要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减震套、密封于减震套开口端的上端盖、与减震套内圆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组件以及连接于活塞组件上端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出上端盖通过弹性件Ⅰ与上端盖上端连接,所述减震套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体以及活动密封件,所述活塞体上开设有若干组使活塞上下端对应的减震套腔体贯通的阻尼孔,在活塞体下行时,所述活动密封件密封于至少其中一组阻尼孔,在活塞体上行时,所述活动密封件打开相应的阻尼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下端中部具有内凹形成的活塞下腔,所述活塞体上端具有内凹形成的环形活塞上腔,在活塞体轴向投影方向所述活塞上腔围绕活塞下腔,所述活塞下腔与活塞上腔之间通过若干组轴向排列的阻尼孔贯通,所述活动密封件轴向密封滑动设置于活塞上腔,所述活动密封件下端部与活塞上腔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Ⅱ,在常态下,所述活动密封件密封于最下方的至少一组阻尼孔,活塞体上行时,活动密封件受阻尼液压力向下运行打开相应的阻尼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孔从活塞下腔至活塞上腔沿轴向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腔为圆环结构,活塞下腔为柱状结构,所述活塞上腔和活塞下腔同轴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阻尼孔沿活塞中轴线中心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密封件为与活塞上腔适配的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Ⅱ为碟片弹簧或波形弹簧,所述弹性件Ⅱ内套于活塞上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外圆与减震套内圆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密封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上端部有向上凸起的连接台,所述活塞杆与连接台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位于上端盖外的部分连接有压盘,所述弹性件Ⅰ连接于压盘与上端盖之间。
CN202020109040.0U 2020-01-17 2020-01-17 汽车减震装置 Active CN211737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9040.0U CN211737853U (zh) 2020-01-17 2020-01-17 汽车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9040.0U CN211737853U (zh) 2020-01-17 2020-01-17 汽车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7853U true CN211737853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9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9040.0U Active CN211737853U (zh) 2020-01-17 2020-01-17 汽车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78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3602A (zh) * 2021-04-15 2021-06-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减振装置、压缩机及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3602A (zh) * 2021-04-15 2021-06-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减振装置、压缩机及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25321A (en) Shock absorber and fluid-compensating means
CA2769829C (en) Dual rate shock absorbing apparatus for a suspension system of a heavy off-road vehicle
CN104613123B (zh) 一种两级压力式油气弹簧及工作方法
CN201575100U (zh) 可控伸缩减振器
CN102109024B (zh) 电控减振器
WO2017012112A1 (zh) 列车油压减振器
JP2013053748A (ja) 周波数及び圧力感応型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US4561641A (en) Off-highway vehicle ride strut and method
CN106030149A (zh) 带有依赖频率的被动阀的减震器
CN103802626A (zh) 车辆悬架系统
CN110107636B (zh) 一种双向磁流变阻尼调节阀
CN110206842A (zh) 一种单缸筒双气室油气弹簧
CN211737853U (zh) 汽车减震装置
CN216951448U (zh) 减振器的缓冲结构及减振器
CN211737852U (zh) 汽车减震装置用活塞组件
CN203604533U (zh) 活塞杆、油气悬挂缸及矿用自卸车
CN212131160U (zh) 前减震器悬架总成
CN103032509B (zh) 防漏油车用双筒式液力减振器
CN210087888U (zh) 频率敏感型减振器
CN201739414U (zh) 轿车吸能减振器
CN203730633U (zh) 一种可变压缩阻尼减震器
CN110206843A (zh) 一种双缸筒双气室油气弹簧
CN108638778B (zh) 内置单胶囊悬架气体弹簧
CN104154168B (zh) 一种用于减震器的微型消声蓄能器
CN113251095A (zh) 带高压气囊的筒式液压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