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1368U - 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1368U
CN208581368U CN201820928943.4U CN201820928943U CN208581368U CN 208581368 U CN208581368 U CN 208581368U CN 201820928943 U CN201820928943 U CN 201820928943U CN 208581368 U CN208581368 U CN 208581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urrent
emitting component
electric current
driv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289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泽田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1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1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目的在于对于根据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电力供给使发光部中的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车辆用灯具实现发光元件的断线检测的准确性的提高。该发光驱动电路是根据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电力供给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部中使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车辆用灯具中的发光驱动电路,具备:电流供给部,其接受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经由电力供给线供给的电流,并向发光部中的各个发光元件供给驱动电流;电流消耗部,其消耗从电力供给线供给的电力的一部分而流动调整电流;以及电流控制部,发光部中的发光中的发光元件的数量越多,电流控制部越降低调整电流的电流值。

Description

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6月15日提交的名称为“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17849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根据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电力供给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部中使上述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车辆用灯具中的发光驱动电路与上述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灯具,存在具有用作方向指示器的转向指示灯(turn signal lamp)的功能的车辆用灯具。转向指示灯根据驾驶员等对转向灯拨杆、危险警告开关等的操作,例如通过仪表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等规定的车载ECU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ECU具有针对设置于车辆的各个转向指示灯而独立地判断有无断线的功能(断线检测功能)。有无断线的判断是通过辨别朝向转向指示灯供给的供给电流值(对于灯侧而言为输入电流值)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来进行的。
近年来,作为转向指示灯,存在发光部使用LED(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的转向指示灯,并且,作为发光方式,还存在采用了使发光部所具有的多个发光元件每次以规定个数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方式的、被称作所谓的序列转向灯(sequential turn lamp)的类型(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522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序列转向灯中,由于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接通状态,因此随着时间流逝而发光部的消耗电力发生变动。具体来说,在发光中的发光元件数量最少的发光初始阶段,发光部的消耗电力最低,在全部的发光元件成为发光状态的发光终盘阶段,发光部的消耗电力最高。
在如序列转向灯那样使发光部的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车辆用灯具中,由于如上述那样发光部的消耗电力根据时间流逝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车载ECU侧进行断线检测时的阈值(断线阈值)的设定变得困难。尤其是,在发光部中的消耗电力的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在发光初始阶段与发光终盘阶段,发光中元件数量之差较大的情况下),还有可能无论设定怎样的断线阈值都无法进行适当的断线检测。
另外,序列转向灯那样的车辆用灯具有时也并非作为制造商正品、而是作为通用品进行销售。尤其是,在作为卡车等大型车辆的车尾组合灯被销售的情况下,存在并非作为与特定制造商的车辆对应的商品进行销售、而是作为能够分别安装于不同制造商的车辆的通用品进行销售的情况。此时,当车辆制造商不同时,设定于ECU的断线阈值有时也不同,可能产生如下情况:相对于上述那样的发光部的消耗电力变动,在某制造商的车辆中能够恰当进行断线检测,但在其他制造商的车辆中无法进行适当的断线检测。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于根据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电力供给使发光部中的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车辆用灯具,实现发光元件的断线检测的准确性的提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发光驱动电路是根据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电力供给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部中使上述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车辆用灯具中的发光驱动电路,其中,上述发光驱动电路具备:电流供给部,其接受来自上述车载蓄电池的经由电力供给线供给的电流,并向上述发光部中的各个上述发光元件供给驱动电流;电流消耗部,其消耗从上述电力供给线供给的电力的一部分而流动调整电流;以及电流控制部,上述发光部中的发光中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越多,该电流控制部越降低上述调整电流的电流值。
由此,实现发光中元件数量越少、换句话说发光部的消耗电力越小则越升高调整电流的电流值的控制。
优选地,在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发光驱动电路中,上述电流控制部基于发光中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与来自上述电力供给线的输入电压的电压值来控制上述调整电流的电流值。
当输入电压降低时,输入电流值降低并有可能降低至断线检测阈值以下。根据上述结构,基于输入电压的电压值来控制调整电流的值,换句话说控制电流消耗部的电力消耗量,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输入电压的降低而导致输入电流值降低至断线检测阈值以下。
优选地,在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驱动电路中,上述输入电压的电压值越低,上述电流控制部越降低上述调整电流的电流值。
由此,与根据输入电压的降低而降低输入电流值的情况相对应,电力消耗部的电力消耗量得到抑制。
优选地,在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发光驱动电路中,上述电流控制部以如下方式对上述调整电流的电流值进行控制:使得在上述电力供给线中流动的输入电流的电流值为固定,而与上述发光部中的发光中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无关。
由此,能够将输入电流值维持为超过断线检测阈值的固定值。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具备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驱动电路与上述发光部。
根据该车辆用灯具,也可获得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发光驱动电路同样的作用。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对于根据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电力供给而使发光部中的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车辆用灯具,能够实现发光元件的断线检测的准确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具备作为实施方式的发光驱动电路的车辆用灯具的内部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2是举例示出序列转向灯中的输入电流的变动的情形的图。
图3是根据发光中元件数量的不同而区分表示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中的电流调整部的内部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实施方式中的电流调整部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备作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发光驱动电路3的车辆用灯具1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的框图对车辆用灯具1的内部电路结构进行说明。
车辆用灯具1构成为在车辆的后端部设置有左右一对的车尾组合灯,至少具有作为停车灯与转向指示灯的功能。在图1中,省略了用于实现作为停车灯的功能的结构,对于用于实现作为转向指示灯的功能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以下有时也将“转向指示灯”简称为“转向灯”。
车辆用灯具1具有:发光部2,其具有作为转向灯的光源而发挥功能的多个发光元件20;以及发光驱动电路3,其根据来自在车辆中的车辆用灯具1外部设置的车载蓄电池Bt的电力供给来驱动发光元件20进行发光。
在车辆中设置有控制相对于车辆用灯具1的电力供给的ECU(ElectronicControlUnit)100。
ECU100输入来自车载蓄电池Bt的输出电压(以下也写作“蓄电池电压”:在本例中为DC24V左右),根据省略了图示的转向灯拨杆、危险警告开关等的操作,以规定的周期接通/断开针对车辆用灯具1的蓄电池电压的供给(例如接通=350ms左右,断开=350ms左右),由此进行转向灯的点亮控制(闪烁控制)。该情况下,转向灯以每分钟闪烁85次左右的周期重复闪烁。
在车辆用灯具1中,发光驱动电路3具有经由ECU100与车载蓄电池Bt的正极侧连接的端子T1、以及与车载蓄电池Bt的负极侧连接的端子T2,在通过ECU100接通向车辆用灯具1的蓄电池电压的供给时,在端子T1、T2间产生输入电压Vin。另外,此时,在经由端子T1进行来自车载蓄电池Bt的电力供给的电力供给线Ls中流动输入电流Iin。
ECU100在蓄电池电压的供给被接通的期间内检测输入电流Iin的电流值,辨别检测出的电流值是否低于规定的阈值TH,由此判断发光部2中的发光元件20有无断线。
此时,ECU100在判断为具有断线的情况下,使相对于车辆用灯具1的蓄电池电压的接通/断开周期(换句话说输入电压Vin的接通/断开周期)比通常时(非断线时)短。例如,在如上述例子那样通常时每分钟闪烁85次左右的周期的情况下,以成为每分钟闪烁110次左右的周期的方式变更接通/断开周期。
在车辆用灯具1中,在发光部2设置有例如基于LED(发光二极管)的n个(n为2以上的自然数)发光元件20-1、20-2、……、20-n。在本例中,发光元件20的数量为3个以上,例如设为5个。
发光驱动电路3具备:进行输入电压Vin中产生的共模噪声的除去等的输入滤波器31;接受经由电力供给线Ls供给的电流且向发光部2中的各个发光元件20供给驱动电流Id的电流供给部32;控制电流供给部32而进行发光部2中的发光元件20的发光时机控制的控制部33;以及消耗由电力供给线Ls供给的电力的一部分而流动调整电流Im的电流消耗部34。
如图示那样,电流供给部32与电流消耗部34相对于输入滤波器31的输出彼此连接为并联的关系。
电流供给部32具有n个调节器IC(Integrated Circuit)35(35-1、35-2、……、35-n)、以及n个输出滤波器36(36-1、36-2、……、36-n)。
各调节器IC35相对于输入滤波器31的输出而并联连接,基于输入电压Vin输出固定电流值的电流。各调节器IC35通过控制部33输出的发光控制信号St-1、St-2、……、St-n中的对应的一个发光控制信号St进行接通/断开。在调节器IC35接通的期间,在该调节器IC35的正极侧输出线与负极侧输出线之间产生输出电压Vo(图中,输出电压Vo-1、Vo-2、……、Vo-n)。
输出滤波器36-1、36-2、……、36-n与调节器IC35-1、35-2、……、35-n中的末尾的数值一致的调节器IC35的输出侧连接,对于对应的输出电压Vo进行噪声(高频分量)的去除。
发光驱动电路3具有与输出滤波器36-1、36-2、……、36-n的正极侧输出线连接的端子t11、t12、……、t1n、以及与输出滤波器36-1、36-2、……、36-n的负极侧输出线连接的端子t21、t22、……、t2n,端子t11、t12、……、t1n与基于LED的发光元件20-1、20-2、……、20-n中的末尾的数值一致的发光元件20的阳极连接,端子t21、t22、……、t2n与发光元件20-1、20-2、……、20-n中的末尾的数值一致的发光元件20的阴极连接。
由此,输出电压Vo-1、Vo-2、……、Vo-n分别外加于末尾的数值一致的发光元件20,使该发光元件20发光。在图中,将在如此发光的发光元件20中流动的驱动电流Id分别以使末尾的数值一致的方式进行表示(图中,驱动电流Id-1、Id-2、……、Id-n)。
此时,通过对应的调节器IC35所具有的电流值调整功能,将各驱动电流Id的电流值调整为固定。
控制部33构成为具有例如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Only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的微型计算机,利用发光控制信号St-1、St-2、……、St-n对调节器IC35-1、35-2、……、35-n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由此使发光部2中的发光元件20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
具体来说,控制部33例如根据输入电压Vin转为接通,通过发光控制信号St-1使调节器IC35-1接通,开始发光元件20-1的发光。而且,之后每经过规定时间,通过发光控制信号St-2、……、St-n使调节器IC35-2、……、35-n依次接通,依次开始发光元件20-2、……、20-n的发光。
由此,实现作为所谓的序列转向灯的发光方式、即根据来自车载蓄电池Bt的电力供给将发光部2中的发光元件20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发光方式。
此外,在公知的序列转向灯中,在输入电压Vin接通的期间内暂时转变为发光状态的发光元件20至少在最后的发光元件20转变为发光状态为止的期间内持续维持发光状态。具体来说,在本例中,在最后的发光元件20-n转变为发光状态之后,发光元件20-1~20-n一起转变为非发光状态。因此,控制部33直至该一起转变为非发光状态的时机为止,维持各调节器IC35的接通状态。此时,该一起转变为非发光状态的时机能够与输入电压Vin转为断开的时机一致。该情况下,通过断开输入电压Vin而使各调节器IC35被断开,各发光元件20一起转变为非发光状态。
另外,控制部33通过控制电流消耗部34中的后述的电流调整部38而对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进行调整,对此再次进行说明。
在此,在序列转向灯中,以输入电压Vin转为接通的时机为基准,设定有多个使发光中的发光元件20(以下也写作“发光中元件”)的数量增加的时机。具体来说,在本例中,设定有用于使发光元件20-1、20-2、……、20-n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五个时机。以下,将这样使发光中元件的数量增加的时机写作“元件数量增加时机”。
在上述中,举出了在各元件数量增加时机中使发光中元件数量一个一个地增加的例子,当然也可以每次增加2个以上。作为具体结构,采用相对于各调节器IC35分别连接多个发光元件20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中,举出了在各元件数量增加时机使发光中元件每次增加相同数量的例子,但也可以在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元件数量增加时机,使发光中元件的增加数量不同。
根据上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序列转向灯中,根据输入电压Vin转为接通后的经过时间,发光部2中的发光中元件数量逐渐变化,换句话说发光部2的消耗电力逐渐变动。因此,输入电流Iin的电流值根据输入电压Vin转为接通后的经过时间逐渐变动。
图2举例示出了像本例那样设为n=5的情况下的输入电流Iin的变动的情形。
这样,当输入电流Iin与时间流逝相应地变动时,在ECU100侧进行断线判断时的阈值TH(断线阈值)的设定变得困难,有可能无法进行适当的断线检测。尤其是,在车辆用灯具1为能够向不同制造商的车辆分别安装的通用品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如下情况:由制造商设定于ECU的断线阈值有时也不同,在特定制造商的车辆中无法恰当地进行断线检测。
另外,输入电流Iin的电流值根据输入电压Vin发生变化的情况也进行变动。
图3在以下的情况中分别表示输入电压Vin与输入电流Iin的关系的例子。即,发光中元件数量为0以外的最小值的情况(图中,特性C1)、发光中元件数量为最大值的情况(图中,特性C2)。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在各元件数量增加时机使发光中元件数量每次增加4个的情况下的例子。即,特性C1是发光中元件数=4的情况下的特性,特性C2是发光中元件数=20的情况下的特性。在此,特性C1、C2示出了不进行使用了后述的电流调整部38的调整电流Im的调整的情况下的例子。
由图3的例子的情况可知,通过输入电压Vin的变动(例如20V~32V的变动),输入电流Iin的电流值在特性C1的最小电流值(例如0.25A)~特性C2的最大电流值(例如1.15A)的范围内变动。
这样,输入电压Vin发生变化,由此输入电流Iin的电流值也比较大地变动,因而,在该观点下,在ECU100侧进行断线判断时的阈值TH的设定也变得困难,有可能无法进行适当的断线检测。
此外,在图3中作为参考而举例示出了发光元件20使用白炽灯的情况下的特性C3。在此,在特性C3的情况下,在发光驱动电路3中省略电流消耗部34。相对于该特性C3,特性C2(使用消耗电力比白炽灯小的LED的情况)在整个区域维持更高的电流值,这是因为,通过调整电流Im使输入电流Iin的电流值升高。
根据该点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电流消耗部34而流动调整电流Im是指,相对于设定有与白炽灯对应的阈值TH的ECU100,也能够进行适当的断线检测。
鉴于上述的问题点,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根据发光中的发光元件20的数量与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对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光驱动电路3中,如图1所示,在电流消耗部34中与电阻部37一并设置有电流调整部38。
电阻部37表示在输入滤波器31与接地间以串联的方式插入的一个或者多个电阻元件,消耗来自车载蓄电池Bt的供给电力的一部分。
电流调整部38插入于电阻部37与接地之间,基于控制部33输出的电流控制信号Sda,对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进行调整。
图4是用于说明电流调整部38的内部结构的电路图,与电流调整部38的内部电路构成例一并示出电阻部37。
如图示那样,电流调整部38具有电阻R1、运算放大器OP1、电阻R2、电阻R3、运算放大器OP2、电容器C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以及晶体管Q1。
在运算放大器OP1的正极输入端子,经由电阻R1输入来自控制部33的电流控制信号Sda。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子与负极输入端子连接,形成有负反馈回路。由此,运算放大器OP1作为电压跟随器而发挥功能。
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子经由电阻R2与运算放大器OP2的正极输入端子连接。电阻R3插入于运算放大器OP2的正极输入端子、电阻R2的连接点与接地之间。
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子经由电容器C1与负极输入端子连接,作为积分电路而发挥功能。
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子经由电阻R8,与例如设为NPN型的双极型晶体管的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
在运算放大器OP2的负极输入端子、电容器C1的连接点与接地之间,以串联的方式插入有电阻R5、电阻R6及电阻R7的并联连接电路和电阻R4。
晶体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间插入于上述的由电阻R5、R6、R7形成的并联连接电路与电阻部37之间,放大调整电流Im。
在基于上述结构的电流调整部38中,输入电流控制信号Sda的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电压通过基于电阻R2与电阻R3的分压电路进行分压。然后,运算放大器OP2以使晶体管Q1的基极-发射极间的电势与在上述分压电路的分压点获得的电势一致的方式向晶体管Q1流动基极电流。
由此,越增大电流控制信号Sda的值,晶体管Q1中的放大率变得越大(换言之,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阻值变大),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变得越高。
图5的流程图示出了控制部33使用电流控制信号Sda进行的电流调整部38的控制处理例。
此外,根据输入电压Vin被接通而使控制部33起动的情况,开始图5所示的处理。
首先,控制部33在步骤S101中将时机识别值N设置为“1”。时机识别值N是用于识别当前为上述的元件数量增加时机中的第几个元件数量增加时机的值。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2中,控制部33在作为输入电压值取得处理而进行取得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的处理的基础上,在步骤S103中进行第N灯控制值计算处理。即,基于当前的发光中元件数量与在步骤S102中取得的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计算电流控制信号Sda的值。具体来说,在本例中,在将电流控制信号Sda的值设为“DA”、将当前的发光中元件数量设为“EA”、将在步骤S102中取得的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设为“AD”时,通过以“EA”与“AD”为变量的下述[式1]来计算电流控制信号Sda的值。
DA={(AD×k1+k2-EA×k3)×4}-k4…[式1]
其中,k1~k4是系数。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4中,作为第N灯控制值输出处理,控制部33开始基于在步骤S103中计算的值的电流控制信号Sda的输出。
与进行了步骤S104的输出处理相应地,控制部33在步骤S105中判断时机识别值N是否为最大值Nmax以上。在本例中,Nmax=5。
若时机识别值N并非最大值Nmax以上,则控制部33在步骤S106中待机至下一次元件数量增加时机到来,在下一次元件数量增加时机到来的情况下,在步骤S107中将时机识别值N递增1(+1),返回至步骤S102。由此,与发光中元件数量增加相对应,进行基于增加后的发光中元件数量与输入电压Vin的值的电流控制信号Sda的值的再计算,并进行输出。
另外,若在步骤S105中时机识别值N为最大值Nmax以上,则控制部33结束该图所示的处理。
在此,上述的[式1]被设定为,在输入电压Vin固定的情况下,发光中元件数量越少、换句话说发光部2的消耗电力越小,则值DA越大。如上述那样,电流调整部38以值DA越大则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越高的方式进行动作,其结果是,以发光中元件数量越少则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越高的方式进行控制。换言之,进行发光中元件数量越多则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越低的控制。
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发光中元件数较少且发光部2的消耗电力较小而导致输入电流Iin的电流值低于阈值TH,能够实现发光元件20的断线检测的准确性的提高。
在本例中,[式1]被设定为,作为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调整,进行与发光中元件数量无关地将输入电流Iin的电流值设为固定的调整(将输入电压Vin设为固定的情况下)。
由此,能够将输入电流值维持为超过阈值TH的固定值,能够使发光元件20的断线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式1]被设定为,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越低,则值DA越小。换句话说,由此,以输入电压Vin越低则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越低的方式进行控制。
由此,与根据输入电压Vin的降低而输入电流Iin的电流值降低的情况相对应,电力消耗部34的电力消耗量得到抑制。因而,防止由于输入电压Vin的降低而导致输入电流值降低至阈值TH以下,能够实现发光元件20的断线检测的准确性的提高。
此外,在上述中,举出了基于发光中元件数量与输入电压Vin进行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调整的例子,但基于输入电压Vin的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调整不是必须的。
另外,在上述中,例示了通过逐次计算取得值DA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采用预先准备存储有与每种发光中元件数量对应的值DA的表格并从该表格取得与当前的发光中元件数量对应的值DA的结构。
在进行基于输入电压Vin的调整电流Im的电流值调整的情况下,只要针对输入电压Vin的各个电压值而预先准备上述的表格并从上述的表格取得由当前的发光中元件数量与输入电压Vin的值确定的值DA即可。
如上所述,作为实施方式的发光驱动电路(上述附图标记3)是根据来自车载蓄电池(上述附图标记Bt)的电力供给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上述附图标记20)的发光部(上述附图标记2)中将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车辆用灯具中的发光驱动电路,发光驱动电路具备:电流供给部(上述附图标记32),其接受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经由电力供给线(上述附图标记Ls)供给的电流,向发光部中的各个发光元件供给驱动电流(上述附图标记Id);电流消耗部(上述附图标记34),其消耗从电力供给线供给的电力的一部分而流动调整电流(上述附图标记Im);以及电流控制部(控制部33以及电流调整部38),发光部中的发光中的发光元件的数量越多,越降低调整电流的电流值。
由此,实现发光中元件数量越少、换句话说发光部的消耗电力越小则越升高调整电流的电流值的控制。
因而,能够防止由于发光中元件数量较少且发光部的消耗电力较小而导致输入电流值低于断线检测阈值,能够实现发光元件的断线检测的准确性的提高。
另外,在作为实施方式的发光驱动电路中,电流控制部基于发光中的发光元件的数量与来自电力供给线的输入电压的电压值而控制调整电流的电流值。
当输入电压降低时,输入电流值降低并有可能降低至断线检测阈值以下。根据上述结构,基于输入电压的电压值来控制调整电流的值,换句话说控制电流消耗部的电力消耗量,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输入电压的降低而导致输入电流值降低至断线检测阈值以下。
因而,能够实现发光元件的断线检测的准确性的提高。
进一步地,在作为实施方式的发光驱动电路中,输入电压的电压值越低,电流控制部越降低调整电流的电流值。
由此,与根据输入电压的降低而降低输入电流值的情况相对应,电力消耗部的电力消耗量得到抑制。
因而,能够防止由于输入电压的降低而导致输入电流值降低至断线检测阈值以下,能够实现发光元件的断线检测的准确性的提高。
更进一步地,在作为实施方式的发光驱动电路中,电流控制部以如下方式对调整电流的电流值进行控制:使得在电力供给线中流动的输入电流的电流值为固定,而与发光部中的发光中的发光元件的数量无关。
由此,能够将输入电流值维持为超过断线检测阈值的固定值。
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元件的断线检测的准确性。
另外,作为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上述附图标记1)具备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发光驱动电路(上述附图标记3)与发光部(上述附图标记2)。
根据该车辆用灯具,也可获得与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发光驱动电路同样的作用。即,对于根据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电力供给而将发光部中的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车辆用灯具,能够实现发光元件的断线检测的准确性的提高。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应限定于上述说明的具体例,可考虑各种各样的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中,举出了通过对调节器IC35进行接通/断开而使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例子,但也能够通过针对每个发光元件20而设置开关并对该开关进行接通/断开来实现同样的发光方式。
另外,作为发光元件,例如还可以使用白炽灯等LED以外的其他发光元件。
另外,在上述中,举例示出了在调整电流Im的生成中使用电阻元件(电阻部37)的情况,但也可以替代电阻元件而采用例如使用了晶体管的恒流电路等其他电力消耗单元。
另外,除了转向指示灯以外,本实用新型也能够理想地适用于根据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电力供给使发光部中的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车辆用灯具。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灯具;2:发光部;20-1、20-2、……、20-n:发光元件;3:发光驱动电路;32:电流供给部;33:控制部;34:电流消耗部;35-1、35-2、……、35-n:调节器IC(REG);37:电阻部;38:电流调整部;Ls:电力供给线;Iin:输入电流;Vin:输入电压;Id1、Id2、……、Idn:驱动电流;Im:调整电流;St-1、St-2、……、St-n:发光控制信号;Sda:电流控制信号;100:ECU;Bt:车载蓄电池。

Claims (5)

1.一种发光驱动电路,是根据来自车载蓄电池的电力供给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部中使所述发光元件依次转变为发光状态的车辆用灯具中的发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驱动电路具备:
电流供给部,其接受来自所述车载蓄电池的经由电力供给线供给的电流,并向所述发光部中的各个所述发光元件供给驱动电流;
电流消耗部,其消耗从所述电力供给线供给的电力的一部分而流动调整电流;以及
电流控制部,所述发光部中的发光中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越多,该电流控制部越降低所述调整电流的电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控制部基于发光中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与来自所述电力供给线的输入电压的电压值来控制所述调整电流的电流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电压的电压值越低,所述电流控制部越降低所述调整电流的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控制部以如下方式对所述调整电流的电流值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电力供给线中流动的输入电流的电流值为固定,而与所述发光部中的发光中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无关。
5.一种车辆用灯具,具备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与发光部。
CN201820928943.4U 2017-06-15 2018-06-15 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 Active CN20858136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7849A JP6934331B2 (ja) 2017-06-15 2017-06-15 発光駆動回路、車両用灯具
JP2017-117849 2017-06-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1368U true CN208581368U (zh) 2019-03-05

Family

ID=648020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8317.XA Active CN109152129B (zh) 2017-06-15 2018-06-15 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
CN201820928943.4U Active CN208581368U (zh) 2017-06-15 2018-06-15 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8317.XA Active CN109152129B (zh) 2017-06-15 2018-06-15 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34331B2 (zh)
CN (2) CN1091521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2129A (zh) * 2017-06-15 2019-01-0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32456B2 (ja) 2020-01-20 2024-02-1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点灯回路、車両用方向指示灯
EP4096365A4 (en) * 2020-01-20 2023-07-12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IGHTING CIRCUIT AND VEHICLE DIRECTION INDICATOR LAMP
KR20210133646A (ko) * 2020-04-29 2021-11-08 에스엘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램프
WO2022265083A1 (ja) * 2021-06-17 2022-12-2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ecu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2819A (ja) * 2004-12-14 2006-06-29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の点灯制御回路
JP2010083235A (ja) * 2008-09-30 2010-04-15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
EP2775801A4 (en) * 2011-10-31 2015-10-21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NTROL DEVICE FOR DIRECTIONAL BRAKER, DIRECTIONAL BRAK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WIRE STRIPS IN THE DIRECTIONAL BRAKING DEVICE
DE102011119231A1 (de) * 2011-11-23 2013-05-23 Audi Ag Kraftfahrzeugleuchte, Kraftwagen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Kraftfahrzeugleuchte
DE102011088407A1 (de) * 2011-12-13 2013-06-13 Osram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LED-Kette sowie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mit einer solchen Schaltungsanordnung und einer LED-Kette
KR101974218B1 (ko) * 2012-05-04 2019-05-02 매그나칩 반도체 유한회사 Led 구동 장치
JP6173874B2 (ja) * 2013-10-22 2017-08-0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CN109688666B (zh) * 2014-12-24 2021-04-20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光源点灯电路、转向信号灯
JP6668648B2 (ja) * 2015-09-17 2020-03-18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灯装置
JP6934331B2 (ja) * 2017-06-15 2021-09-1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発光駆動回路、車両用灯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2129A (zh) * 2017-06-15 2019-01-0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
CN109152129B (zh) * 2017-06-15 2021-01-29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2129B (zh) 2021-01-29
JP6934331B2 (ja) 2021-09-15
CN109152129A (zh) 2019-01-04
JP2019001311A (ja) 2019-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81368U (zh) 发光驱动电路与车辆用灯具
CN103303188B (zh) 控制车辆照明的系统和方法
JP4799493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7200610A (ja) 車両用灯具の点灯制御装置
JP2009035105A (ja) 車両用灯具の点灯制御装置
JP2006210272A (ja) Led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CN101316468A (zh) 照明装置
JP2006248509A (ja) 車両用灯具システム
CN107757476A (zh) 点灯电路以及车辆用灯具
US8227994B2 (en) Vehicular lamp
JP2013189070A (ja) Led点灯および断線検出制御装置
CN108569212A (zh) 一种汽车led车灯的故障诊断反馈系统
CN100531491C (zh) 车辆用灯具系统
CN11387916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座、其检测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06794793A (zh) 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发光装置和车辆
CN107864531A (zh) 车灯照明控制的四通道电子控制系统
CN205450863U (zh) 正负温度系数可调恒流电路
JPWO2010021156A1 (ja) 車両用方向指示灯制御装置
CN210899726U (zh) 一种灯具三合一控制接口电路
CN107743723A (zh) 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的led灯光模块
JP4416131B2 (ja) 車両用灯具の点灯制御装置
CN216565680U (zh) 车辆及其车灯控制系统
JP2010140723A (ja) 車輌用スイッチシステム
KR101847801B1 (ko) 차량 램프용 엘이디 구동 모듈의 기준전압 출력 회로
CN219369952U (zh) 一种检测电路及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