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9672U -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9672U
CN208469672U CN201820294416.2U CN201820294416U CN208469672U CN 208469672 U CN208469672 U CN 208469672U CN 201820294416 U CN201820294416 U CN 201820294416U CN 208469672 U CN208469672 U CN 208469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cating light
steering indicating
light installed
side steering
mirr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944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昌富
戴敏
彭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944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9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9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9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包括镜壳、基板和位于镜壳与基板之间的侧转向灯,基板与镜壳固定连接,侧转向灯上至少部分伸出在镜壳的外侧,侧转向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镜壳上;在侧转向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朝向基板延伸的凸起部;在基板上设置有与凸起部相配合的支撑柱,支撑柱顶紧在凸起部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通过在侧转向灯与基板之间搭建了支撑结构,使后视镜镜壳与侧转向灯紧紧地贴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镜壳与侧转向灯之间匹配间隙大的问题,提高顾客的外观感知质量。同时,该汽车外后视镜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外观的要求逐渐增高,侧转向灯也由原来的安装在翼子板上逐渐转移到外后视镜上。将侧转向灯安装在外后视镜不仅可以增加美观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转向信号灯的可视范围,增加安全性能。
侧转向灯安装在翼子板位置,相对于顾客更加隐蔽,不容易被发现,配合面相对较小,因此外观配合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安装在后视镜上,由于顾客在进入驾驶室时很容易注意到侧转向灯这个位置,因此侧转向灯和外后视镜镜壳之间的配合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安装在外后视镜上的侧转向灯一般会随着镜壳有较大的弧面,因此侧转向灯和外后视镜镜壳之间配合的间隙和面差就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于控制。
目前对于后视镜的安装方式主要采用螺钉与卡扣组合,在侧转向灯的两侧各有两个固定结构,或者采用卡扣,或者采用螺钉固定在镜壳上,由于侧转向灯长度比较长,仅在两端固定,会在侧转向灯的中间部位缺少应有的支撑,特别是由于制造上的误差,当侧转向灯的弧形面与镜壳的弧形面存在差异时,侧转向灯的两端固定后,中间部分由于跷跷板原理,会出侧转向灯与镜壳匹配间隙大的问题,进而引起挤压异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其能够解决侧转向灯和外后视镜镜壳之间匹配间隙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包括镜壳、基板和位于所述镜壳与所述基板之间的侧转向灯,所述基板与所述镜壳固定连接,所述侧转向灯上至少部分伸出在所述镜壳的外侧,所述侧转向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镜壳上;
在所述侧转向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基板延伸的凸起部;
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紧在所述凸起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转向灯包括长条状的灯条,在沿着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灯条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侧转向灯面向所述基板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沿着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侧转向灯的端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基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镜壳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侧转向灯的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一个第一限位件和一个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灯条的一条对角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定位销;
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朝向所述侧转向灯侧延伸有第一限位板;
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侧转向灯卡接;
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过孔,所述第一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镜壳连接,其另一端位于所述过孔内;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定位销;
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朝向所述侧转向灯侧延伸有第二限位板;
在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侧转向灯卡接;
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镜壳连接,其另一端插入所述螺纹通孔内,并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三连接板和螺钉;
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朝向所述侧转向灯侧延伸有第三限位板;
在所述第三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侧转向灯卡接;
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三连接板并与所述镜壳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外后视镜包括两个所述紧固件,两个所述紧固件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灯条的一条对角线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侧转向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台阶,所述台阶位于所述镜壳的内侧,所述台阶与所述镜壳的内壁搭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通过在侧转向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凸起部朝向基板延伸,在基板上设置有与凸起部相配合的支撑柱,支撑柱顶紧在所述凸起部上,从而在侧转向灯与基板之间搭建了支撑结构,使后视镜镜壳与侧转向灯紧紧地贴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镜壳与侧转向灯之间匹配间隙大的问题,提高顾客的外观感知质量。同时,该汽车外后视镜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外后视镜的示意图;
图2为镜壳与侧转向灯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设置在基板上的支撑柱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限位件与紧固件的示意图;
图5为第二限位件与紧固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00-汽车外后视镜; 1-镜壳; 11-内壁;
2-基板; 21-支撑柱; 3-侧转向灯;
31-灯条; 32-凸台; 33-凸起部;
34-台阶; 4-紧固件; 41-第三连接板;
42-第三限位板; 421-第三卡槽; 43-螺钉;
5-限位件; 51-第一限位件; 511-第一连接板;
5111-过孔; 512-第一限位板; 5121-第一卡槽;
513-第一定位销; 52-第二限位件; 521-第二连接板;
5211-螺纹通孔; 522-第二限位板; 5221-第二卡槽;
523-第二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外后视镜100,包括镜壳1、基板2和位于镜壳1与基板2之间的侧转向灯3,基板2与镜壳1固定连接,侧转向灯3上至少部分伸出在镜壳1的外侧,侧转向灯3通过紧固件4固定在镜壳1上。
在侧转向灯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朝向基板2延伸的凸起部33。
在基板2上设置有与凸起部33相配合的支撑柱21,支撑柱21顶紧在凸起部33上。
也即是,汽车外后视镜100主要由镜壳1、基板2和侧转向灯3组成。其中,基板2与镜壳1通过焊接件,螺钉等连接件固定连接,或者基板2与镜壳1一体成型。侧转向灯3位于镜壳1与基板2之间,侧转向灯3部分伸出在镜壳1的外侧,使侧转向灯3能够向外发出灯光,提醒行人留意以及提醒左右车辆上的驾驶员小心驾驶,以避免碰撞。
侧转向灯3通过紧固件4与镜壳1紧固连接,并固定在镜壳1上。紧固件4为用于紧固两个物体之间的螺钉、螺栓、焊接件等类似物。
在侧转向灯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33,凸起部33朝向基板2延伸。在基板2上设置有支撑柱21,支撑柱21朝向凸起部33,并与凸起部33相接触。支撑柱21对凸起部33施加预紧力,使支撑柱21顶紧在凸起部33上,在侧转向灯3与基板2之间搭建起由凸起部33和支撑柱21组成的支撑结构,从而使侧转向灯3完全贴合在镜壳1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外后视镜100,在侧转向灯3与基板2之间搭建支撑结构,使侧转向灯3与镜壳1紧紧地贴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镜壳1与侧转向灯3之间匹配间隙大的问题,提高顾客的外观感知质量。
较佳地,如图3所示,侧转向灯3包括长条状的灯条31,在沿着灯条的长度方向上,凸起部33位于灯条31的中间位置。
侧转向灯3包括长条状的灯条31,长条状的灯条31增加了侧转向灯3的灯光的照射范围,更好地提醒行人和左右车辆驾驶员。
为更有效地解决由于侧转向灯3两端固定后,其中部出现侧转向灯3与镜壳1之间间隙大的问题,将凸起部33设置在灯条31的中部,支撑柱21对凸起部33施加一个预紧力,使侧转向灯3与镜壳1紧密贴合。
优选地,如图3所示,在侧转向灯3面向基板2一侧设置有凸台32,凸台32沿着灯条31的长度方向延伸。
凸起部33位于侧转向灯3的端部上。
也即是,在侧转向灯3上面向基板2的一侧设置有凸台32,凸台32沿着灯条3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侧转向灯3固定连接。凸起部33固定设置在侧转向灯3的端部上。支撑柱21对凸起部33施加的预紧力,为侧转向灯3与镜壳1之间提供了预紧力,从而保证两者紧密贴合。
较佳地,凸台32与凸起部33一体成型,凸起部33与侧转向灯3一体成型,提高了结构强度,易于加工。
优选地,在侧转向灯3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图中未标示),基板2在相应位置设置有相应数量的支撑柱(图中未标示),使侧转向灯3与镜壳1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使两者更好地贴合。
较佳地,如图3所示,支撑柱21与基板2一体成型。
支撑柱21与基板2一体成型,提高了结构强度,易于加工。
较佳地,如图2所示,在镜壳1内设置有用于定位侧转向灯3的限位件5。
为了保证侧转向灯3与镜壳1的安装精度,在镜壳1内设置有限位件5,限位件5用于定位侧转向灯3。
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件5还包括一个第一限位件51和一个第二限位件52,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之间的连线位于灯条31的一条对角线上。
即,限位件5包括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间隔设置,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配合调节,实现侧转向灯3的定位和定位精度。第一限位件51和第二限位件52分别分布在灯条31的两侧,并且其连线在灯条31的一条对角线上,在保证所需的定位精度的基础上,减少限位件的数量。
较佳地,如图2和图4~5所示,第一限位件51包括第一连接板511和第一定位销513。
在第一连接板511上朝向侧转向灯3侧延伸有第一限位板512。在第一限位板512上设置有第一卡槽5121,第一限位板512通过第一卡槽5121与侧转向灯3卡接。在第一连接板511上设置有过孔5111,第一定位销513的一端与镜壳1连接,其另一端位于过孔5111。
也即是,第一限位件51主要由第一连接板511、第一定位销513组成。其中,在第一连接板5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512,第一限位板512朝向侧转向灯3延伸,第一限位板512与第一连接板511所成结构优选为L形,并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板512上设置有第一卡槽5121,第一卡槽5121朝向侧转向灯3,第一卡槽5121的位置优选在第一限位板512的边缘,第一限位板512通过第一卡槽5121与侧转向灯3卡接。在第一连接板511上设置有过孔5111,第一定位销513的一端与镜壳1连接,其另一端位于过孔5111内。第一连接板511通过第一定位销513与镜壳1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限位件51与镜壳1连接,进而实现侧转向灯3与镜壳1连接。通过调节第一定位销513在过孔5111中的位置,实现侧转向灯3与镜壳1之间的定位。
过孔5111优选椭圆形,第一定位销513优选在水平、垂直四个方向上可调节的定位销,使第一定位销513有足够的调节量,以保证其定位精度。
第二限位件52包括第二连接板521和第二定位销523。
在第二连接板521上朝向侧转向灯3侧延伸有第二限位板522;在第二限位板522上设置有第二卡槽5221,第二限位板522通过第二卡槽5221与侧转向灯3卡接。在第二连接板521上设置有螺纹通孔5211,第二定位销523的一端与所述镜壳1连接,其另一端插入所述螺纹通孔5211内,并与所述螺纹通孔5211螺纹连接。
也即是,第二限位件52主要由第二连接板521、第二定位销523组成。其中,在第二连接板52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板522,第二限位板522朝向侧转向灯3。第二限位板522与第二连接板521呈L形结构,并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板522上设置有第二卡槽5221,第二卡槽5221朝向侧转向灯3延伸,第二卡槽5221的位置优选在第二限位板522的边缘,第二限位板522通过第二卡槽5221与侧转向灯3卡接。在第二连接板521上设置有螺纹通孔5211,第二定位销523的一端与镜壳1连接,其另一端插入螺纹通孔5211内。第二定位销523与螺纹通孔5211螺纹连接,第二连接板521通过第二定位销523与镜壳1连接,从而实现第二限位件52与镜壳1连接,进而实现侧转向灯3与镜壳1连接。通过调节第二定位销523在螺纹通孔5211中的位置,实现侧转向灯3与镜壳1之间的定位。
螺纹通孔5211优选圆形,第二定位销523优选在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可调节的定位销,减少第二定位销523可调节的自由度,使操作更加简单、便捷。
较佳地,如图2和图4~5所示,紧固件4包括位于镜壳1的内侧的第三连接板41和螺钉43。
在第三连接板41上朝向侧转向灯3侧延伸有第三限位板42。在第三限位板42上设置有第三卡槽421,第三限位板42通过第三卡槽421与侧转向灯3卡接。螺钉43穿过第三连接板41并与镜壳1紧固连接。
即,紧固件4主要由第三连接板41和螺钉43组成。其中,在第三连接板41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板42,第三限位板42朝向侧转向灯3。第三限位板42与第三连接板41所成结构优选为L形,并固定连接。在第三限位板42上设置有第三卡槽421,第三卡槽421开口方向朝向侧转向灯3。第三限位板42通过第三卡槽421与侧转向灯3卡接,螺钉43穿过第三连接板41,螺钉43与镜壳1紧固连接,从而使紧固件4与镜壳1紧固连接,进而实现侧转向灯3与镜壳1紧固连接。
较佳地,如图2和图4~5所示,汽车外后视镜100包括两个紧固件4,两个紧固件4之间的连线位于灯条31的一条对角线上。
为了使侧转向灯3与镜壳1紧固连接,汽车外后视镜100还包括两个紧固件4,两个紧固件4分别位于灯条31的两侧,其连线在灯条31的一条对角线上。
较佳地,如图2所示,两个紧固件4之间的连线位于灯条31的一条对角线上,第一限位件51与第二限位件52的连线位于灯条31的另一条对角线上,有利于保证侧转向灯3与镜壳1之间的定位精度和安装精度,以实现两者精确装配。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侧转向灯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台阶34,台阶34位于镜壳1的内侧,台阶34与镜壳1的内壁11搭接在一起。
为了使侧转向灯3与镜壳1之间受力更均匀和连接更牢靠,侧转向灯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台阶34,台阶34朝向镜壳1的内侧,这些台阶34与镜壳1的内壁11搭接在一起。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包括镜壳、基板和位于所述镜壳与所述基板之间的侧转向灯,所述基板与所述镜壳固定连接,所述侧转向灯上至少部分伸出在所述镜壳的外侧,所述侧转向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镜壳上;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转向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基板延伸的凸起部;
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紧在所述凸起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转向灯包括长条状的灯条,在沿着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灯条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转向灯面向所述基板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沿着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侧转向灯的端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基板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壳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侧转向灯的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一个第一限位件和一个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灯条的一条对角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定位销;
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朝向所述侧转向灯侧延伸有第一限位板;
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侧转向灯卡接;
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过孔,所述第一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镜壳连接,其另一端位于所述过孔内;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定位销;
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朝向所述侧转向灯侧延伸有第二限位板;
在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侧转向灯卡接;
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镜壳连接,其另一端插入所述螺纹通孔内,并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三连接板和螺钉;
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朝向所述侧转向灯侧延伸有第三限位板;
在所述第三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侧转向灯卡接;
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三连接板并与所述镜壳紧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外后视镜包括两个所述紧固件,两个所述紧固件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灯条的一条对角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转向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台阶,所述台阶位于所述镜壳的内侧,所述台阶与所述镜壳的内壁搭接在一起。
CN201820294416.2U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Active CN208469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4416.2U CN208469672U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4416.2U CN208469672U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9672U true CN208469672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5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94416.2U Active CN208469672U (zh) 2018-03-02 2018-03-02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9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002466A (ja) 部材の取付構造
CN208469672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CN105034810A (zh) 一种车用仪表板总成
CN102431454A (zh) 汽车组合仪表罩与仪表板的安装结构
CN108082066B (zh) 车辆装饰部件的安装组件及车辆
KR20190058224A (ko) 안개등 장착 구조물
CN113428102A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结构
CN210338134U (zh) 一种电动车的仪表大灯组合结构
CN104859567B (zh) 后保险杠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轻型客车
CN203864594U (zh) 一种安装有摄像头的汽车背门拉手
CN210122143U (zh) 一种消除b柱上护板与顶棚间隙的结构
CN108583421B (zh) 一种汽车室内顶灯安装结构及方法、汽车
CN109466430B (zh) 一种汽车尾灯固定结构及汽车尾灯装配方法
CN208760539U (zh) 车辆摄像头安装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875817U (zh) 一种汽车部件的安装支架及汽车
JP2017124732A (ja) 自動車用バックカメラの取付構造
GB2488775A (en) Towing mirror clamp assembly
CN102935830A (zh) 车门内饰板扶手面板安装区域结构
CN201597542U (zh) 装有保险杠的汽车
CN218229153U (zh) 发动机罩装饰板
CN101920680A (zh) 后视镜中的卡扣连接
CN216231974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安装支架及脚踏板组件
CN217554065U (zh) 一种无人车前顶盖安装结构
CN219749957U (zh) 翼子板安装结构总成及车辆
CN216915742U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装饰板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