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3103U - 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 - Google Patents

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3103U
CN208393103U CN201820815395.4U CN201820815395U CN208393103U CN 208393103 U CN208393103 U CN 208393103U CN 201820815395 U CN201820815395 U CN 201820815395U CN 208393103 U CN208393103 U CN 208393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assembly
hydraulic
suspending
connecting plate
hydraulic 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153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153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3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3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3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括动力总成和位于动力总成下方、与动力总成轴线垂直设置的后悬置安装横梁,动力总成后端通过液压悬置固定在后悬置安装横梁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液压悬置替代传统的橡胶悬置,可以在低频环境下提高刚度,高频环境下降低刚度,实现车辆NVH的良好表现。

Description

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
背景技术
对传统汽车来说,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总成的布置方式大致分为横置式和纵置式两类。横置式的布置方式就是将动力总成在机舱内沿Y向布置,一般适用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体积较小的车型。纵置式的布置方式是将发动机和变速箱沿X向布置在机舱内,由于这样布置的空间较大,可以充分满足大尺寸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置要求,因此往往被使用在中、大型车或者豪华型车款上。在纵置式布局中,动力总成的前端通过前悬置固定在前悬置安装横梁上,后端则需要通过后悬置固定在后悬置安装横梁上。悬置是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承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传统的后悬置结构,一般都使用以橡胶为弹性材料的悬置装置,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818707U于2011年5月4日公开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后悬置软垫总成”中介绍的,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内骨架(1),内骨架(1)通过橡胶体(4)和钢板(3)硫化成一体结构,钢板(3)与外骨架(2)连接,且钢板(3)通过卡扣固定在外骨架(2)的底面,外骨架(2)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上,软垫总成呈一定的倾斜角度,装配时保持平行四边形状态,预载后呈矩形状态。此类传统方案,由于使用了橡胶悬置,X/Y向刚度相对较小,不利于动力总成后半部侧倾与横摆抗扭,因此无法满足动力总成低频大位移需要的大阻尼大刚度、高频时提供小阻尼小刚度的效果,使车辆的NVH性能表现不佳。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以液压悬置替代传统的橡胶悬置,可以在低频环境下提高刚度,高频环境下降低刚度,实现车辆NVH的良好表现。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括动力总成和位于动力总成下方、与动力总成轴线垂直设置的后悬置安装横梁,动力总成后端通过液压悬置固定在后悬置安装横梁上。
本方案设计的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将传统的橡胶悬置改变为使用液压悬置。一个理想的动力悬置系统应具备以下两点特性:在5~20Hz的低频范围内,为了有效衰减因路面不平和发动机怠速燃气压力不均匀引起的低频大振幅的振动,需具有高刚度、大阻尼的特性;而在20 Hz以上的频带范围内,为了降低车内噪声,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需具有低刚度、小阻尼的特性。液压悬置则克服了传统橡胶悬置阻尼偏小的局限性,能够更好地满足汽车动力总成隔振的要求。正因为液压悬置具有低频阻尼大、高频动刚度小、减振降噪更为理想等特点,因此本方案中使用液压悬置,可以在低频环境下提高刚度,高频环境下降低刚度,实现车辆NVH的良好表现。此外,液压悬置的刚度和高度均可调,因此不但可以适用于原厂的初装车装配,对于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还能在后期自行调节液压悬置中的油液多寡,来满足不同的车辆操控需求。应当注意,此处说述的动力总成,在传统意义上包含了发动机和变速箱,而在纯电动汽车上,则包含了电动机,如有必要安装变速箱,也包含在内。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悬置的数量不少于2个,在后悬置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以等距的方式排列。考虑到动力总成的总质量较大,因此提供多个液压悬置供使用,这样也可以使动力总成的后端更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悬置的数量为2个;以动力总成轴线的水平投影与后悬置安装横梁轴线的交点为中心,在后悬置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上对称布置。这是一种稳定性设置。液压悬置分别设置在后悬置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使动力总成后端得以稳定的位于两液压悬置连线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动力总成后端固定有悬置安装支架;悬置安装支架设有动力总成侧安装板,动力总成侧安装板适配紧贴动力总成后端固定;动力总成侧安装板的下方设有液压悬置连接脚,液压悬置的上端一一对应的与液压悬置连接脚连接固定。直接将液压悬置固定在动力总成的后端比较困难,因此本方案中引入了悬置安装支架。悬置安装支架是一个转接机构,设有一个动力总成侧安装板,设有液压悬置连接脚,动力总成侧安装板可以适配紧贴的与动力总成后端固定,液压悬置连接脚可以与液压悬置的上端一一对应的连接起来,从而将动力总成的后端通过液压悬置很好的与后悬置安装横梁实现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液压悬置连接脚设有沿液压悬置受力方向延伸的纵连接板,纵连接板下端设有横连接板,横连接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液压悬置受力方向;横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液压悬置顶端的安装杆从下向上穿过安装孔,并以紧固件与横连接板紧固。本方案限定了液压悬置连接脚的形状和它与液压悬置的具体连接方式。
作为优选,纵连接板的数量为3个,分别设于动力总成前端方向和后悬置安装横梁两端方向;各个纵连接板的下端分别与横连接板的对应的侧边连接。采用3个纵连接板,可以使液压悬置连接脚的纵向强度更大,可可方便横连接板上端紧固间的操作。
作为优选,相邻的纵连接板在侧向彼此连接固定。这进一步提高了纵连接板的强度,使液压悬置连接脚的纵向支撑强度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液压悬置替代传统的橡胶悬置,可以在低频环境下提高刚度,高频环境下降低刚度,实现车辆NVH的良好表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其中:1动力总成,2后悬置安装横梁,3液压悬置,4悬置安装支架,31安装杆,41动力总成侧安装板,42液压悬置连接脚,421纵连接板,422横连接板,42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为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
本例的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主要包括动力总成1、后悬置安装横梁2和液压悬置3。由于本例应用在某传统的燃油型汽车上,因此其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本例的动力总成为纵置式的,发动机位于机舱前方,变速箱位于发动机后方,两者可视为刚性连接的一个整体。在发动机舱内的后部,沿车身左右方向水的设有后悬置安装横梁,但后悬置安装横梁的水平位置要略低于动力总成轴线的水平位置,且动力总成轴线与后悬置安装横梁的延伸方向垂直。
在动力总成后端固定有悬置安装支架4。悬置安装支架包括一个动力总成侧安装板41,动力总成侧安装板适配紧贴动力总成后端固定;动力总成侧安装板的下方设有2个液压悬置连接脚42,液压悬置的上端一一对应的与液压悬置连接脚连接固定。且以动力总成轴线的水平投影与后悬置安装横梁轴线的交点为中心,在后悬置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每个液压悬置连接脚均包括纵连接板421和横连接板422。纵连接板为3个,均为沿液压悬置受力方向延伸,分别设于动力总成前端方向和后悬置安装横梁两端方向;纵连接板上端均与动力总成侧安装板固定,下端分别与横连接板的对应的侧边连接。相邻的纵连接板在侧向彼此连接固定。横连接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液压悬置受力方向;横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423,液压悬置顶端的安装杆31从下向上穿过安装孔,并以紧固件与横连接板紧固。

Claims (7)

1.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包括动力总成(1)和位于动力总成下方、与动力总成轴线垂直设置的后悬置安装横梁(2),其特征是,动力总成后端通过液压悬置(3)固定在后悬置安装横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液压悬置的数量不少于2个,在后悬置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以等距的方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液压悬置的数量为2个;以动力总成轴线的水平投影与后悬置安装横梁轴线的交点为中心,在后悬置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其特征是,动力总成后端固定有悬置安装支架(4);悬置安装支架设有动力总成侧安装板(41),动力总成侧安装板适配紧贴动力总成后端固定;动力总成侧安装板的下方设有液压悬置连接脚(42),液压悬置的上端一一对应的与液压悬置连接脚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液压悬置连接脚设有沿液压悬置受力方向延伸的纵连接板(421),纵连接板下端设有横连接板(422),横连接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液压悬置受力方向;横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423),液压悬置顶端的安装杆(31)从下向上穿过安装孔,并以紧固件与横连接板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其特征是,纵连接板的数量为3个,分别设于动力总成前端方向和后悬置安装横梁两端方向;各个纵连接板的下端分别与横连接板的对应的侧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其特征是,相邻的纵连接板在侧向彼此连接固定。
CN201820815395.4U 2018-05-29 2018-05-29 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 Active CN208393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5395.4U CN208393103U (zh) 2018-05-29 2018-05-29 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5395.4U CN208393103U (zh) 2018-05-29 2018-05-29 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3103U true CN208393103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4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15395.4U Active CN208393103U (zh) 2018-05-29 2018-05-29 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3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5170A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103770618A (zh) 一种倒v型动力总成悬置装置及其后悬置的装配方法
CN108312829A (zh) 动力总成悬置和车辆
CN112061252A (zh) 一种驾驶室前后悬置总成
CN108819696A (zh) 一种带后液压悬置的纵置汽车动力总成
CN203752873U (zh) 一种倒v型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205930234U (zh)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
CN204998327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
CN208393103U (zh) 纵置动力总成双液压后悬置机构
CN203427594U (zh) 汽车发动机右悬置减震支架总成
CN203186064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CN103587397B (zh) 发动机悬置软垫
CN107554271A (zh) 一种带抗扭连杆的发动机右悬置总成
CN208587445U (zh) 一种多部件可替换式液压发动机悬置结构
CN203637546U (zh) 一种分体式限位支架发动机悬置总成
CN113910886A (zh) 一种发动机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CN21236064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压缩机减振支架
CN214189291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安装支架成型工装
CN207809030U (zh) 动力总成悬置和车辆
CN208198107U (zh) 一种独立悬架主减速总成悬置结构及连接结构
CN205930233U (zh)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前端安装机构
CN110053468A (zh) 一种后悬置的纵置汽车动力总成
CN212529247U (zh) 电磁阀减震支架结构
CN204750024U (zh) 谐振装置
CN202319892U (zh) 变速器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0051 1st and 6th floors, no.451 Internet of things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1st and 6th floors, no.451 Internet of things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