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71499U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71499U
CN208371499U CN201721132385.2U CN201721132385U CN208371499U CN 208371499 U CN208371499 U CN 208371499U CN 201721132385 U CN201721132385 U CN 201721132385U CN 208371499 U CN208371499 U CN 208371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cookware
heat
conducting laye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323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
李志猛
黄宇华
熊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323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71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71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71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锅具及烹饪器具,所述锅具包括锅体、导热层及连接件,其中,所述导热层设于所述锅体底部外壁面,且所述导热层呈贴合所述锅体设置,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另一端与所述导热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所述锅体及所述导热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所述锅体和所述导热层贴合更紧密,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导热层和所述锅体之间的不一致的变形得到控制,使整个锅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

Description

锅具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具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锅具会在锅底设置一层导热率较高的材料做成的复合层,从而改善锅具易产生油烟的问题,复合层和锅体常采用在复合层的上沿处和锅体外表面焊接连接。
复合层与锅体采用此种结合方式,会出现下述问题,在制造过程中,复合层与锅体无法完全贴合,锅体底部局部位置与复合层之间会残留有空气,产生一定的间隙,在使用过程中,复合层与锅体因两种材料热变形性能不一致导致受热后变形不一致,都会影响整个锅体的导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锅具及烹饪器具,旨在优化现有复合层与锅体的结合方式,以使整个锅体的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具,包括:
锅体;
导热层,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且所述导热层呈贴合所述锅体设置;以及,
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另一端与所述导热层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热层包括与所述锅体底部外壁面贴合的匀热层及连接于所述匀热层外表面的防护层。
优选地,所述匀热层的导热系数较所述锅体的导热系数高。
优选地,所述锅体的材质为铁或不锈钢;和/或,
所述匀热层的材质为铜或铝。
优选地,所述防护层的材质为铁或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匀热层对应所述连接件设有让位孔;
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让位孔,一端焊接连接于所述锅体,另一端焊接连接于所述防护层。
优选地,所述匀热层与锅体之间为热压复合。
优选地,所述防护层呈包覆所述导热层设置,且所述防护层的周沿和所述锅体的外表面之间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热层的外底面呈平面或圆弧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设置多个,且均匀布置在所述锅体底部外壁面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连接件沿所述锅体周向均匀布置。
优选地,所述多个连接件分布在以所述锅体的中心为圆心的多个同心圆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同心圆包括相邻的外圆和内圆;
分布在对应所述外圆上的连接件数量多于分布在对应所述内圆上的连接件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具,所述锅具包括:
锅体;
导热层,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且所述导热层呈贴合所述锅体设置;以及,
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另一端与所述导热层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所述连接件将所述锅体及所述导热层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所述锅体及所述导热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所述锅体和所述导热层贴合更紧密,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导热层和所述锅体之间的不一致的变形得到控制,使整个锅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锅具的仰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锅具 22 防护层
1 锅体 3 连接件
2 导热层 a 外圆意线
20 匀热层 b 内圆意线
21 让位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具,只要具有所述锅具的烹饪器具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烹饪器具,图1和图2均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100的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锅具100呈水平放置,所述锅具100的方向以该水平方向作为参考。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锅具100包括锅体1、导热层2及连接件3,其中,所述导热层2设于所述锅体1底部外壁面,且所述导热层2呈贴合所述锅体1设置,所述导热层2使所述锅体1均匀受热,所述连接件3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1,另一端与所述导热层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所述连接件3将所述锅体1及所述导热层2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所述锅体1及所述导热层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所述锅体1和所述导热层2贴合更紧密,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导热层2和所述锅体1之间的不一致的变形得到控制,使整个锅体1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当然,所述连接件3不限于固定作用,在装配时,所述连接件3还可以用于定位作用,使得所述导热层2和所述锅体1更好的定位结合,方便了所述导热层2安装于所述锅体1上)。
要实现所述锅体1的底部均匀受热,达到所述锅具100的无烟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是通过在所述锅体1的底部外壁面复合所述导热层2来实现的,所述导热层2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所述导热层2包括与所述锅体1的底部外壁面贴合的匀热层20,即为所述导热层2呈单层设置,如此设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当然,所述导热层2还可以为多层设置,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来增加防护层22等,当为三层时,所述连接件3将所述锅体1、匀热层20和防护层22三者固定连接为一体。
所述匀热层20的导热系数较所述锅体1的导热系数高,高的导热系数能够快速传导热量,使得所述锅体1的加热温度分布均匀,达到所述锅具100的无烟效果。
所述锅体1直接接触食物,所述匀热层20的导热系数高于所述锅体1,所述防护层22用于保护所述匀热层20,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及不同的加工工艺选择不同的材质。所述锅体1的材质可以为铁或不锈钢,所述匀热层20的材质为铜或铝,所述锅体1和所述匀热层20的材质选择,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择一存在,只要满足锅体1可以用于直接接触食物和所述匀热层20的导热系数高于所述锅体1的导热系数即可。
具体地,锅具100是用来对食物进行烹饪的,锅体1内壁面需要和食物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锅体1的材质为铁或不锈钢,采用铁或不锈钢,一方面导热较好,锅体1容易制造,成本低廉,另一方面,微溶于食物中的铁离子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所述匀热层20的材质为铜或铝,所述锅体1通过加热,热量传递到所述匀热层20,所述匀热层20材料厚而且导热速度快,所以热量在所述匀热层20内均分布,使得所述锅体1均匀受热,可避免锅体1底部局部温度过高,从而实现无油烟的效果。
在具体的整体渗氮处理来防锈的工艺中,工序处理的温度比较高,此时,所述匀热层20在高温下会融化,所述防护层22的材质为铁或不锈钢,所述防护层22的材质和所述锅体1的材质相同,一方面相同材质之间化学成分相同,方便进行焊接固定,另一方面,相同材质之间具有相同的熔点等物理性质,所述导热层2在高温融化过程中,所述锅体1及所述防护层22可以同时保持固定形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连接所述锅体1和所述导热层2,所述连接件3材质可以为金属或非金属,只要是可以实现所述锅体1和所述导热层2的固定连接的连接件3都是本方案的内容。在本方案的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为焊钉,所述匀热层20对应所述焊钉设有让位孔21,所述焊钉穿过所述让位孔21,一端焊接连接于所述锅体1,另一端焊接连接于所述防护层22,采用焊钉的固定连接形式,方便制造与加工,另外所述焊钉的连接方式不会破坏整个锅体1的内表面,当然,所述连接件3还可以是铆钉等其他的形式,此处,不作详细叙述。
所述匀热层20与锅体1的底部外壁面是贴合设置的,要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贴合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是焊接,还可以是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匀热层20与锅体1之间为热压复合,一般所述匀热层20与锅体1的材料不同,通过热压复合可以使两者更加贴合,不但可以使所述匀热层20固定更加牢固,还可以增加所述匀热层20与锅体1之间的有效热接触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导热效率,当然还可以是通过热压和焊接配合起来,将所述匀热层20复合在所述锅体1的底部外壁面。
锅具100的制造都会涉及防锈处理工序,有的制造工艺是喷涂高温漆或镀防锈金属或进行渗氮处理等等防锈工序,喷涂高温漆只是在锅体1表面喷涂防锈层,而镀防锈金属和渗氮处理都需要和外界的溶液接触(浸镀溶液或高温氮液)。
为了适应不同的防锈处理工序,保护导热层2,所述防护层22呈包覆所述导热层2设置,且所述防护层22的上沿和所述锅体1的外表面之间焊接固定连接,这样,所述锅体1和所述防护层22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导热层2安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导热层2和所述防护层22及所述锅体1之间的连接不作限制,当然,在进行实际制造时,所述导热层2会选择点焊在所述锅体1上进行简单固定,方便后续工序的进行),阻隔所述导热层2和外面的溶液接触。
所述锅具100可以满足电磁加热或明火加热等不同的烹饪方式,现有技术中,电磁加热的加热方式均是将锅具100直接搁置在电磁炉上受热,锅具100的底面直接接触电磁炉的面板,明火加热的加热方式,现有的技术中,都是有一个支架,将锅具100搁置在支架上进行受热,不同的受热方式,选择对应不同的所述锅具100底部的外形。
具体地,所述导热层2的底面呈圆弧型设置,适应了明火的烹饪形式,所述导热层2的底面呈平底设置,适应了电磁加热的形式(当然平底设置也可以适应明火的烹饪形式)。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热层2的底面呈平底设置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层2的内表面呈贴合所述锅体1的外表面设置,平底设置,使得所述锅具100不需要支架,直接将所述锅具100搁置在电磁炉上即可进行烹饪操作,结构简单。
所述连接件3的设置数量及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所述导热层2和所述锅体1连接起来的强度及贴合效果。
具体地,在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设置多个,且均匀布置在所述锅体1底部外壁面上,多个所述连接件3使得所述导热层2和所述锅体1之间的连接面的面积更大,提高了所述锅体1及所述导热层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所述锅体1和所述导热层2贴合更紧密,均匀分布使得单个所述连接件3相对压紧贴合的面具有相同的面积,相对非均匀布置方式,不会产生局部过压紧和未压紧的情形。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连接件3沿所述锅体1周向均匀布置,均匀布置的方式有多种,如可以是方形布置,螺旋布置或环周布置等等布置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连接件3沿周向均匀布置,环周方向的布置形式,适应了所述锅体1的外形,使得布置更均匀。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连接件3分布在以所述锅体1的中心为圆心的多个同心圆上,所述连接件3分布在直径不同同心圆上,分层布置,布局合理。
请参阅图2,所述多个同心圆包括相邻的外圆和内圆(如图2所示,图中a为外圆意线,b为内圆意线,当然不限制两层,也可以有多层),分布在对应所述外圆上的连接件3数量多于分布在对应所述内圆上的连接件3的数量,使得单个所述连接件3相对压紧贴合的面具有相同的面积,不会产生局部过压紧和未压紧的情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导热层,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底部外壁面,且所述导热层呈贴合所述锅体设置;以及,
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另一端与所述导热层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包括与所述锅体底部外壁面贴合的匀热层及连接于所述匀热层外表面的防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匀热层的导热系数较所述锅体的导热系数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材质为铁或不锈钢;和/或,
所述匀热层的材质为铜或铝。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的材质为铁或不锈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匀热层对应所述连接件设有让位孔;
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让位孔,一端焊接连接于所述锅体,另一端焊接连接于所述防护层。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匀热层与锅体之间为热压复合。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呈包覆所述导热层设置,且所述防护层的周沿和所述锅体的外表面之间焊接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的外底面呈平面或圆弧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多个,且均匀布置在所述锅体底部外壁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件沿所述锅体周向均匀布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件分布在以所述锅体的中心为圆心的多个同心圆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同心圆包括相邻的外圆和内圆;
分布在对应所述外圆上的连接件数量多于分布在对应所述内圆上的连接件的数量。
14.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锅具。
CN201721132385.2U 2017-09-01 2017-09-01 锅具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371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2385.2U CN208371499U (zh) 2017-09-01 2017-09-01 锅具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2385.2U CN208371499U (zh) 2017-09-01 2017-09-01 锅具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71499U true CN208371499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78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32385.2U Active CN208371499U (zh) 2017-09-01 2017-09-01 锅具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71499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8148A (zh) * 2019-07-26 2019-11-15 浙江腾源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导热效果的炒锅
CN111728491A (zh) * 2019-03-25 2020-10-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底锅体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烹饪器具
CN111772463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复底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72487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和锅具的制造方法
CN111772461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底锅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72460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和制造方法
CN111772462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8491A (zh) * 2019-03-25 2020-10-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底锅体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烹饪器具
CN111772463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复底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72487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和锅具的制造方法
CN111772461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底锅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72460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和制造方法
CN111772462A (zh) * 2019-04-04 2020-10-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72462B (zh) * 2019-04-04 2022-02-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48148A (zh) * 2019-07-26 2019-11-15 浙江腾源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导热效果的炒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71499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RU2101116C1 (ru) Способ соединени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листов и изделие, полученное этим способом
CN202287714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
CN105801178A (zh) 陶瓷内锅及其制备方法
CN205162726U (zh) 双层复合锅
CN105795887B (zh) 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
CN206807811U (zh) 电磁感应加热锅具和煮食设备
CN206995068U (zh) 锅以及锅具
CN208784367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8658662U (zh) 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108175260A (zh) 一种电磁灶复合锅体
CN205006619U (zh) 复合底炊具
CN208301468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5963755U (zh) 一种用于电磁加热式锅具的锅体
CN201734485U (zh) 煎炒锅
CN208371498U (zh) 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10727506U (zh) 铁锅
CN109393987A (zh) 一种适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及其制造方法和烹饪器具
CN207734017U (zh) 一种抗加热变形的烹饪装置
CN209018380U (zh) 烹饪器具及电磁炉组件
CN208658682U (zh) 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JP2005537088A (ja) フライパンの製造方法
CN206275577U (zh) 一种不粘锅
KR20080003397U (ko) 가열속도가 빨라지고 보온율이 향상된 전자유도밥솥용내솥용기
CN208658925U (zh) 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