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6619U - 复合底炊具 - Google Patents

复合底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6619U
CN205006619U CN201520706623.0U CN201520706623U CN205006619U CN 205006619 U CN205006619 U CN 205006619U CN 201520706623 U CN201520706623 U CN 201520706623U CN 205006619 U CN205006619 U CN 205006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nduction
heating member
conduction heating
pot body
cooking utensi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66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凯琪
瞿义生
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066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6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6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6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底炊具。该复合底炊具,包括:锅本体和导磁加热件,导磁加热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导磁加热件连接在锅本体底面上;多个通孔的面积总和占导磁加热件的面积的百分比为ε,40%≤ε≤90%。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底炊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时炊具底部容易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复合底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底炊具。
背景技术
铝制锅是通过在其底部附上一层导磁材料以实现在电磁炉上进行加热。由于锅底复合导磁材料,使得锅底部存在加工的机械内应力。且在进行加热时,锅底部受热不均匀会产生热应力。这些应力会导致锅底部产生变形,从而影响锅的正常使用。
目前,铝制锅的锅底部通常复合有带翻孔的430不锈钢或其它材质的复底片,复底片与铝制锅体铆接,以实现铝制锅在电磁炉上通用加热的功能。但这类带翻孔的复底片插入铝基材会产生较深的插口,且这些插口呈点状分散在锅底部。深且分散的插口造成锅底部的机械应力大。当将锅放置在电磁炉上加热时,复底片可视为发热源,这类复底片的传热方向主要是由锅底部外侧传向锅底部内侧,传热既不快捷也不均匀,在锅底部产生较大的热应力,热应力与机械应力叠加在一起,从而严重影响锅底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底炊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时炊具底部容易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底炊具,包括:锅本体和导磁加热件,导磁加热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导磁加热件连接在锅本体底面上;多个通孔的面积总和占导磁加热件的面积的百分比为ε,40%≤ε≤90%。
进一步地,导磁加热件的厚度为a,0.1mm≤a≤0.6mm。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筋条的筋宽为b,0.1mm≤b≤0.8mm。
进一步地,导磁加热件采用铜钢复合材料、铝钢复合材料、不锈钢或低碳钢加工而成。
进一步地,导磁加热件挤压至嵌设在锅本体的底面内,且导磁加热件与锅本体的底面平齐,部分锅本体填充挤满通孔。
进一步地,锅本体的锅底包括平底部,导磁加热件的形状与平底部的形状相适配,且导磁加热件覆盖平底部。
进一步地,锅本体包括锅身和锅底部,其中,锅底部包括弧形过渡部和平底部,锅身与平底部通过弧形过渡部连接,平底部及至少部分弧形过渡部上覆盖有导磁加热件。
进一步地,导磁加热件的各表面及通孔的壁面均敷设有一层防锈层。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复合底炊具包括锅本体和导磁加热件,导磁加热件连接在锅本体的底面外侧,并且,导磁加热件上的多个通孔的面积总和占导磁加热件的面积的百分比为40%至90%。该复合底炊具通过将锅本体和导磁加热件复合成型,并通过调整控制导磁加热件的通孔的面积总和与导磁加热件的面积的面积比以调整导磁加热件与锅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了导磁加热件与锅本体之间迅速且均匀地传热,消除了锅本体的底部因热应力不均匀而产生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底炊具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复合底炊具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底炊具的第一实施例的导磁加热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底炊具的第二实施例的导磁加热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底炊具的第三实施例的导磁加热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本体;11、锅身;
12、弧形过渡部;13、平底部;
20、导磁加热件;21、通孔;
210、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底炊具,该复合底炊具包括锅本体10和导磁加热件20,导磁加热件2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1,导磁加热件20连接在锅本体10的底面上,应用电磁炉对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底炊具进行加热以烹饪食物,也可以将该复合底炊具放在火焰上直接加热来烹饪食物。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通孔21均匀分布在导磁加热件20上,且多个通孔21的面积总和占导磁加热件20的面积的百分比为ε,且ε的范围为40%≤ε≤90%。
该复合底炊具的锅本体10和导磁加热件20复合成型,并通过调整控制导磁加热件20的多个通孔21的面积总和与导磁加热件20的总面积的面积比以调整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之间的接触面积。由于所有通孔21的面积之和与导磁加热件20的总面积的面积比直接影响导磁效率和锅本体10的底部在加热时的变形量,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面积比进行优化,再加上本实用新型的多个通孔21均匀分布在导磁加热件20上,使得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之间接触均匀,因而实现了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之间迅速且均匀地传热,消除了锅本体10的底部因热应力不均匀而产生变形的问题。
当面积比ε>90%时,导磁加热件20的导磁效率低,电磁炉加热速度太慢,影响了该复合底炊具的正常使用。当面积比ε<40%时,锅本体10的底部被加热后产生的变形量大。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磁加热件20上的多个通孔21均匀分布,使得导磁加热件20在与锅本体10连接后,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之间均匀接触,使得电磁炉在加热该复合底炊具时,导磁加热件20可视为对锅本体10进行加热的热源,导磁加热件20能够对锅本体10进行均匀加热,即热源均匀分散,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热应力对锅本体10的底部的变形影响。
如图2所示,导磁加热件20的厚度为a,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厚度a的范围为:0.1mm≤a≤0.6mm。导磁加热件20嵌设在锅本体10的底面内,也就是确保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之间具有相互接触的表面。
当导磁加热件20的厚度a>0.6mm时,筋条210嵌入锅本体10底部的深度过大,则机械应力较大,这样使得锅本体10的底部容易产生变形,且导致锅本体10的底部与通孔21之间不易平整和饱满,从而导致加热、传热不均匀。当a<0.1mm时,则会导致嵌入的深度不够,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之间的结合力小而使得导磁加热件20容易脱落。
具体地,导磁加热件20还包括位于每相邻两个通孔21之间的筋条210,每相邻两个通孔21之间由筋条210隔开。导磁加热件20压制在锅本体10的底面,且使得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的底面平齐。本实用新型的导磁加热件20呈网状,其使用高导磁金属片经过拉伸后而成,导磁加热件20上的通孔在拉伸的过程中即可形成,而无需再通过冲孔获得。本实用新型的导磁加热件20采用冷铆加工的方法复合在锅本体10的底面,经冷铆加工后复合形成在一起的锅本体10及导磁加热件20的机械应力较小且分布更加均匀,使得机械应力对锅本体10的底部变形的影响降低。并且,由于导磁加热件20是冷铆在锅本体10的底部,两者之间可以产生优良的结合力,有效地避免了导磁加热件20的脱落、鼓泡、翻边等问题,延长了复合底炊具的使用寿命。
当然,还可以利用摩擦压力焊等工艺对导磁加热件20和锅本体10进行加工复合成型。复合成型后的复合底炊具的锅本体10填充挤满通孔21,使得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之间接触充分,传热方向更多,传热更快更均匀,且结合力更好,从而减小了热应力对锅本体10的底部的变形影响。本实用新型改善了锅本体10底部的机械应力和加热时的热冲击应力,从根本上降低了变形量。导磁加热件20向锅本体10的传热方向更多使得加热均匀,并且炊具的外观更加平整美观。
结合参见图3至图5所示,相邻两个通孔21之间的筋条210的筋宽为b,其范围为:0.1mm≤b≤0.8mm。
当筋条210宽度b>0.8mm时,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之间的复合工艺要求较高,并且容易造成两者之间较大的机械应力,继而导致锅本体10的底部发生较大的变形。当b<0.1mm时,导磁加热件20加工困难,并且,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之间冷铆完成后,两者之间的结合力小,同时也使得导磁加热件20的导磁率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筋条210宽度b和上述导磁加热件20的厚度a在工艺上相互关联,即是:a小则b小,a大则b大。优选地,筋宽0.1mm至0.2mm,厚度0.2mm至0.5mm;或者,筋宽0.1mm至0.26mm,厚度0.1mm至0.26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磁加热件20的外边缘轮廓的形状与锅本体10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优选地,均为圆形。
上述锅本体10包括锅身11和锅底部。其中,锅底部包括弧形过渡部12和平底部13,锅身11与平底部13通过弧形过渡部12连接。本实施例中,只有平底部13上覆盖有导磁加热件20。加热时,导磁加热件20可视作热源,导磁加热件20绝大部分表面与平底部接触,可以增加导磁加热件20的传热面,从而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平底部13及至少部分弧形过渡部12上覆盖有导磁加热件20,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之间的结合力强。
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磁加热件20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通孔21的形状为菱形。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磁加热件20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通孔21的形状为方形。如图5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磁加热件20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通孔21的形状为六边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相邻的通孔21之间的相应筋条210呈线条状,并嵌入锅本体10的底部,有效降低了机械应力对变形的影响。
采用低碳钢或纯铁制造导磁加热件20,但不限于以上材料。在拉伸制备得到导磁加热件20之后,可以对导磁加热件20进行镀锌、镀铜、镀铝防锈处理。即是:进行防锈处理后,导磁加热件20的各表面及通孔21的壁面均敷设有一层防锈层;优选地,该防锈层为镀铜层、镀锌层、镀铝层或镀镍层。当然,也可以在导磁加热件20和锅本体10复合完成后在进行喷涂处理,且不限于以上处理方式。或者,为了避免在制作完成金属网(即导磁加热件20)之后再对导磁加热件20进行防锈处理工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导磁加热件20采用铜钢复合材料、铝钢复合材料、不锈钢或低碳钢加工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底炊具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金属片材经拉伸处理制备得到具有多个通孔21的导磁加热件20,且多个通孔21的面积总和占导磁加热件20的面积的百分比为40%至90%;
步骤S2:根据锅本体10底部的大小及形状对导磁加热件20进行下料,并使导磁加热件20与锅本体10底部的大小及形状均相适配;
步骤S3:将导磁加热件20挤压至嵌设在锅本体10的底面内。
在完成了步骤S1之后或者在完成了步骤S2之后,需要对导磁加热件20进行防锈处理。
下表1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底炊具的抗变形效果:
表1
1、将锅本体10的初始内凹度通过整形底模局压倒内凹0.3mm至0.8mm。
2、将该复合底炊具在2100W电磁炉上干烧,用温度计测量锅本体10底部的温度,同时用内凹仪测量锅本体10的底部变形量,记录下220℃时对应的变形量,然后让复合底炊具自然冷却。
3、通过上述表格对比可知,在保证加热效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底炊具的变形量明显减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复合底炊具,包括:锅本体(10)和导磁加热件(20),所述导磁加热件(2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1),所述导磁加热件(20)连接在所述锅本体(10)底面上;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21)的面积总和占所述导磁加热件(20)的面积的百分比为ε,40%≤ε≤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底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加热件(20)的厚度为a,0.1mm≤a≤0.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底炊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21)之间的筋条(210)的筋宽为b,0.1mm≤b≤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底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加热件(20)采用铜钢复合材料、铝钢复合材料、不锈钢或低碳钢加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底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加热件(20)挤压至嵌设在所述锅本体(10)的底面内,且所述导磁加热件(20)与所述锅本体(10)的底面平齐,部分所述锅本体(10)填充挤满所述通孔(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底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10)的锅底包括平底部(13),所述导磁加热件(20)的形状与所述平底部(13)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导磁加热件(20)覆盖所述平底部(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底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10)包括锅身(11)和锅底部,其中,所述锅底部包括弧形过渡部(12)和平底部(13),所述锅身(11)与所述平底部(13)通过所述弧形过渡部(12)连接,所述平底部(13)及至少部分所述弧形过渡部(12)上覆盖有所述导磁加热件(2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底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加热件(20)的各表面及所述通孔(21)的壁面均敷设有一层防锈层。
CN201520706623.0U 2015-09-10 2015-09-10 复合底炊具 Active CN205006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6623.0U CN205006619U (zh) 2015-09-10 2015-09-10 复合底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6623.0U CN205006619U (zh) 2015-09-10 2015-09-10 复合底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6619U true CN205006619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5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6623.0U Active CN205006619U (zh) 2015-09-10 2015-09-10 复合底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66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0048A (zh) * 2015-09-10 2015-11-11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复合底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3966186A (zh) * 2019-06-18 2022-01-21 双立人巴拉利尼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烹饪食物的具有以对称方式布置的通孔的底壁的烹饪器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0048A (zh) * 2015-09-10 2015-11-11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复合底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3966186A (zh) * 2019-06-18 2022-01-21 双立人巴拉利尼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烹饪食物的具有以对称方式布置的通孔的底壁的烹饪器皿
CN113966186B (zh) * 2019-06-18 2023-11-14 双立人巴拉利尼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烹饪食物的具有以对称方式布置的通孔的底壁的烹饪器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71499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5162726U (zh) 双层复合锅
CN205006619U (zh) 复合底炊具
CN201223273Y (zh) 电磁加热非铁质金属炊具
CN204033049U (zh) 复底锅具
CN205866645U (zh) 烤盘组件和电热烹饪器具
CN105030048A (zh) 复合底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02843292U (zh) 一种复铝铁锅
CN103110337A (zh)
CN205162824U (zh) 新型复合锅
CN204120837U (zh) 锅、电饭煲及依靠电力工作的电锅具
CN209846881U (zh) 容器及烹饪器具
CN211155126U (zh) 锅具
CN210582105U (zh) 一种电磁灶复合锅体
CN206182985U (zh) 一种电磁炉适用铁锅
CN201160759Y (zh) 电磁炉导磁板
CN202457805U (zh) 可用于电磁炉的高传热不锈钢煲
CN105147051B (zh) 复合导磁片、锅以及锅的制作方法
CN108175260A (zh) 一种电磁灶复合锅体
CN205094183U (zh) 复合导磁片和锅
CN203041812U (zh) 一种电磁加热用锅具
CN211212615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5162727U (zh) 复合复底锅
JP2005537088A (ja) フライパンの製造方法
CN209377287U (zh) 一种平板全复底铝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