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48390U - 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48390U
CN208148390U CN201820711099.XU CN201820711099U CN208148390U CN 208148390 U CN208148390 U CN 208148390U CN 201820711099 U CN201820711099 U CN 201820711099U CN 208148390 U CN208148390 U CN 208148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die
backform
injection
cooling
silica g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110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宝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Taikang Light Industri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Taikang Light Industri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Taikang Light Industri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Taikang Light Industri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110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48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48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48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包括底模和顶模,所述底模的顶部平行设置有两排以上的填充熔融硅胶原料用的注塑型腔,在两排相邻所述注塑型腔之间设置有中间冷却通道,所述底座的内部浇铸形成一独立的冷却室,在所述中间冷却通道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冷却室的补充孔,在所述底模的顶部、位于所述注塑型腔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环形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注塑型腔同轴设置,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中间冷却通道之间互通,在所述底模的顶部、位于注塑型腔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直浇道,所述直浇道连接有锥形的分浇道,所述顶模配合所述底模;本装置适合小批量注塑需要,降低开发成本,并且可以实现人工注塑,无需配合大型注塑机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瓶盖的内部需要设置硅胶密封圈,实现密封,提高密封性,避免发生漏水现象,硅胶密封圈主要采用注塑的方式获得,现有技术中注塑主要针对大批量生产,而对于部分特供商品,需要单独开发模具,开发大型注塑模具的成本较高,因此在小批量生产时较为不适用。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适合小批量注塑需要,降低开发成本,并且可以实现人工注塑,无需配合大型注塑机使用的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小批量注塑需要,降低开发成本,并且可以实现人工注塑,无需配合大型注塑机使用的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包括底模和顶模,所述底模的顶部平行设置有两排以上的填充熔融硅胶原料用的注塑型腔,在两排相邻所述注塑型腔之间设置有中间冷却通道,所述底座的内部浇铸形成一独立的冷却室,所述注塑型腔的底部距离所述冷却室的厚度为2mm-3mm,在所述中间冷却通道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冷却室的补充孔,在所述底模的顶部、位于所述注塑型腔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环形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注塑型腔同轴设置,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中间冷却通道之间互通,在所述底模的顶部、位于注塑型腔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直浇道,所述直浇道连接有锥形的分浇道,所述分浇道远离所述直浇道的那一端与所述注塑型腔相通,所述分浇道远离所述直浇道的那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顶模配合所述底模,所述顶模与所述底模配合后、所述顶模密封所述中间冷却通道、冷却通道、注塑型腔和分浇道,在所述顶模的顶部具有配合所述直浇道用的注入杯,在所述底模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冷却室用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身上配合有控制阀,在所述底模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冷却室用的出水管,在所述出水管的管身上配合有第一控制阀。
优选地,在所述底模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多根导向柱,所述顶模的底部具有配合所述导向柱用的导向孔,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配合方便装配顶模和底模。
优选地,在所述底模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均设置有耳部,所述耳部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螺杆,所述顶模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耳部,所述螺杆向上穿过所述第一耳部,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耳部的那一端配合有螺母,在实现顶模和底模固定时,需要实现对角固定,即以对角的形式固定螺母,避免拧紧单侧的两个螺母后造成顶模与底模之间的配合间隙。
优选地,在所述底模的左侧面位置处设置有标注条,在所述顶模的左侧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标注条,当所述标注条与所述第一标注条接合时、所述底模与所述顶模之间配合完成密封,通过标注条和第一标注条,方便观察底模与顶模的固定状态,避免过分下拧螺母后造成螺杆的螺纹损坏。
优选地,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均为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适合小批量注塑需要,降低开发成本,并且可以实现人工注塑,无需配合大型注塑机使用,本装置在实现注入硅胶液体完成后,可以通过进水管实现进水,进水前关闭第一控制阀,使得冷却室内的液体上涨至冷却通道和中间冷却通道,注入流量达到时,关闭控制阀,而后吸收热量0.5-1.5min后,打开第一控制阀,重复上述冷却步骤1-2次,即可实现模具的降温,实现硅胶密封圈的冷却定型,而后开模后进行简单打磨即可,本装置中分浇道与注塑型腔的接合点较小,因此后期处理较为便利,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底模的俯视图;
图2为底模与顶模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顶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包括底模1和顶模2,所述底模1的顶部平行设置有两排以上的填充熔融硅胶原料用的注塑型腔101,在两排相邻所述注塑型腔101之间设置有中间冷却通道102,所述底座1的内部浇铸形成一独立的冷却室103,所述注塑型腔101的底部1距离所述冷却室103的厚度为2mm,在所述中间冷却通道102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冷却室103的补充孔111,在所述底模1的顶部、位于所述注塑型腔101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环形的冷却通道104,所述冷却通道104与所述注塑型腔101同轴设置,所述冷却通道104与所述中间冷却通道102之间互通,在所述底模1的顶部、位于注塑型腔101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直浇道112,所述直浇道112连接有锥形的分浇道113,所述分浇道113远离所述直浇道112的那一端与所述注塑型腔101相通,所述分浇道113远离所述直浇道112的那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顶模2配合所述底模1,所述顶模2与所述底模1配合后、所述顶模2密封所述中间冷却通道102、冷却通道104、注塑型腔101和分浇道113,在所述顶模2的顶部具有配合所述直浇道112用的注入杯211,在所述底模1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冷却室103用的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管身上配合有控制阀311,在所述底模1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冷却室103用的出水管4,在所述出水管4的管身上配合有第一控制阀41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底模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多根导向柱131,所述顶模2的底部具有配合所述导向柱131用的导向孔(未图示),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配合方便装配顶模和底模。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底模1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均设置有耳部141,所述耳部141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螺杆151,所述顶模2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耳部241,所述螺杆151向上穿过所述第一耳部241,所述螺杆151穿过所述第一耳部241的那一端配合有螺母242,在实现顶模和底模固定时,需要实现对角固定,即以对角的形式固定螺母,避免拧紧单侧的两个螺母后造成顶模与底模之间的配合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底模1的左侧面位置处设置有标注条188,在所述顶模2的左侧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标注条288,当所述标注条与所述第一标注条接合时、所述底模与所述顶模之间配合完成密封,通过标注条和第一标注条,方便观察底模与顶模的固定状态,避免过分下拧螺母后造成螺杆的螺纹损坏。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底模1和所述顶模2均为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适合小批量注塑需要,降低开发成本,并且可以实现人工注塑,无需配合大型注塑机使用,本装置在实现注入硅胶液体完成后,可以通过进水管实现进水,进水前关闭第一控制阀,使得冷却室内的液体上涨至冷却通道和中间冷却通道,注入流量达到时,关闭控制阀,而后吸收热量0.5-1.5min后,打开第一控制阀,重复上述冷却步骤1-2次,即可实现模具的降温,实现硅胶密封圈的冷却定型,而后开模后进行简单打磨即可,本装置中分浇道与注塑型腔的接合点较小,因此后期处理较为便利,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和顶模,所述底模的顶部平行设置有两排以上的填充熔融硅胶原料用的注塑型腔,在两排相邻所述注塑型腔之间设置有中间冷却通道,所述底座的内部浇铸形成一独立的冷却室,所述注塑型腔的底部距离所述冷却室的厚度为2mm-3mm,在所述中间冷却通道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冷却室的补充孔,在所述底模的顶部、位于所述注塑型腔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环形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注塑型腔同轴设置,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中间冷却通道之间互通,在所述底模的顶部、位于注塑型腔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直浇道,所述直浇道连接有锥形的分浇道,所述分浇道远离所述直浇道的那一端与所述注塑型腔相通,所述分浇道远离所述直浇道的那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顶模配合所述底模,所述顶模与所述底模配合后、所述顶模密封所述中间冷却通道、冷却通道、注塑型腔和分浇道,在所述顶模的顶部具有配合所述直浇道用的注入杯,在所述底模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冷却室用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身上配合有控制阀,在所述底模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配合所述冷却室用的出水管,在所述出水管的管身上配合有第一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模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多根导向柱,所述顶模的底部具有配合所述导向柱用的导向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模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均设置有耳部,所述耳部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螺杆,所述顶模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耳部,所述螺杆向上穿过所述第一耳部,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耳部的那一端配合有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模的左侧面位置处设置有标注条,在所述顶模的左侧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标注条,当所述标注条与所述第一标注条接合时、所述底模与所述顶模之间配合完成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和所述顶模均为铝合金材质。
CN201820711099.XU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 Active CN208148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1099.XU CN208148390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1099.XU CN208148390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48390U true CN208148390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90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11099.XU Active CN208148390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48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5502B (zh) 一种分段冷却工艺结构轮毂模具
CN204340182U (zh) 中空吹塑机中的瓶口风冷吹针装置
CN208148390U (zh) 一种硅胶套注塑模具结构
CN207327488U (zh) 一种中心进料高效注塑模具
CN206855962U (zh) 一种用于upvc、cpvc管材挤出模具
CN202037856U (zh) 高速吹灌一体机吹瓶模具底部冷却水道结构
CN203246046U (zh) 一种硅胶注塑模具排气结构
CN206999597U (zh) 吹塑模具
CN105946183A (zh) 一种汽车内饰用塑料模具
CN205871070U (zh) 一种汽车内饰用塑料模具
CN104139506A (zh) 一种免抽真空塑料管材挤出模具
CN204054594U (zh) 一种免抽真空塑料管材挤出模具
CN203510641U (zh) 一种光学塑料透镜注塑浇口
CN209816270U (zh) 一种真空镀膜机的真空填充系统
CN208962363U (zh) 一种用于汽车装饰品加工的模具
CN205871089U (zh) 一种多功能注塑模具
CN104044264A (zh) 一种多层共挤膜生产装置
CN206436491U (zh) 注塑模具及其热嘴冷却装置
CN109304845A (zh) 一种注塑效果好的塑料模具
CN205645407U (zh) 电缆快速成型模具
CN104816454A (zh) 一种新型挤管辅机
CN205310789U (zh) 一种空气管定形装置
CN203254625U (zh) 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
CN219114673U (zh) 一种直射喷嘴式热流道模具
CN207373602U (zh) 塑胶件生产用精密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