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3069U -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3069U
CN208053069U CN201820467211.XU CN201820467211U CN208053069U CN 208053069 U CN208053069 U CN 208053069U CN 201820467211 U CN201820467211 U CN 201820467211U CN 208053069 U CN208053069 U CN 208053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room
vehicle
glass
seal portion
curved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72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川真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KAWA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KAWA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KAWA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AIKAWA RUBB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3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3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 B60J10/7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for window sashes; for glass run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15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B60J10/16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lastic material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 B60J10/79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for flush-glass windows, i.e. for windows flush with the vehicle body or the window frame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玻璃导槽。车外侧侧壁(23)包括弯曲成朝向车室内侧凸起的形状的弯曲密封部(23d)。当车窗玻璃(4)处于关闭状态时,弯曲密封部(23d)弹性变形为沿着车窗玻璃(4)的车室外表面延伸。在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上设有软质部(24),其由比构成车外侧侧壁(23)的材料更软的材料构成。因此,既能缩小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与窗框的车室外表面之间的高低差,来进一步使表面齐平,又能抑制车外侧侧壁的弯曲密封部的敲击声和接触分离声。

Description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在汽车车门上的玻璃导槽,尤其是属于具有车外侧密封唇的结构的技术领域。其中,该车外侧密封唇与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接触。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设在汽车侧部的车门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具有窗框(又叫车门窗框)的车门,该窗框用于支承车窗玻璃的周缘部。在这种具有窗框的车门上设置有用来对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玻璃导槽。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玻璃导槽,其包括基部、车内侧密封唇和车外侧密封唇。其中,基部固定在窗框上,车内侧密封唇从基部的车室内侧延伸出去并与车窗玻璃的车室内表面接触,车外侧密封唇从基部的车室外侧延伸出去并与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接触。车外侧密封唇形成为整体在车室内外方向上弯曲,且包括基边部、中边部、顶边部,基边部从基部向车室内侧倾斜延伸,中边部从基边部的顶端向车室外侧倾斜延伸,顶边部从中边部的顶端突出。
在专利文献1中,当车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时,车窗玻璃就会进入玻璃导槽的车内侧密封唇与车外侧密封唇之间,而与车内侧密封唇和车外侧密封唇接触。在此状态下,车外侧密封唇被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挤压而弹性变形为基边部和中边部沿着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延伸,车外侧密封唇在车室内外方向上的尺寸就会减小,这样一来,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与窗框的车室外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就会减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4895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专利文献1所述,事先将车外侧密封唇设为在车室内外方向上弯曲的形状,使车外侧密封唇在车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时发生弹性变形而沿着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延伸,由此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与窗框的车室外表面之间的高低差就会减小,因此能够使表面齐平(flush surface),从而减少风噪。
然而,当车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时,车外侧密封唇沿着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伸直,其结果是,车外侧密封唇的顶边部可能会从窗框中伸出去,有损美观。
此外,就专利文献1而言,当车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时车外侧密封唇也一直是弯曲状,无法避免车外侧密封唇的车室外表面与窗框的内表面之间产生间隙。如果存在该间隙,则例如在车辆行驶时等车窗玻璃在车宽方向上被施加振动而发生了振动的情况下,车外侧密封唇的车室外表面碰到窗框的内表面时就会发出敲击声或接触分离声。因为车窗玻璃离乘坐者的耳朵很近,所以一旦产生敲击声或接触分离声,即使声音不大也容易被乘坐者听到,这很容易成为问题。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既缩小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与窗框的车室外表面之间的高低差而进一步使表面齐平,又抑制密封唇发出敲击声和接触分离声。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车外侧密封唇上形成弯曲密封部,并在该弯曲密封部与窗框的内表面之间设置了软质部。
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是汽车车门玻璃导槽,所述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安装在支承车窗玻璃的外周部的窗框上且用于对所述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车窗玻璃能升降地设在汽车车门上,其中,所述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包括基部、从所述基部的车室内侧延伸出去的车内侧侧壁、车内侧密封唇、从所述基部的车室外侧延伸出去的车外侧侧壁以及弯曲密封部,所述车内侧密封唇从所述车内侧侧壁延伸出去并与所述车窗玻璃的车室内表面接触,所述弯曲密封部设在所述车外侧侧壁的一部分上,且弯曲成朝向车室内侧凸起的形状并与所述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接触,当所述车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弯曲密封部被所述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朝向车室外侧挤压而弹性变形为沿着所述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延伸,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与所述窗框的内表面之间设有软质部,所述窗框的内表面与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相对,所述软质部由比构成所述车外侧侧壁的材料更软的材料构成。
根据该构成,如果使车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则车内侧密封唇与弯曲密封部分别与车窗玻璃的车室内表面和车室外表面接触,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就被密封起来。因为车外侧侧壁的弯曲密封部被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朝向车室外侧挤压而弹性变形为沿着该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延伸,所以车外侧侧壁在车室内外方向上的尺寸就会变短。这样一来,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与窗框的车室外表面之间的高低差就会变小,从而能够使表面齐平。
此时,因为在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与窗框的内表面之间存在软质部,所以能抑制车外侧密封唇伸直。这样一来,车外侧密封唇的顶端部就难以从安装在窗框上的饰件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上伸出去,能够保持美观。
例如在车辆行驶时等车窗玻璃在车宽方向上被施加振动而发生了振动的情况下,由于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与窗框的内表面之间存在软质部,车外侧侧壁的车室外表面就不会直接碰到窗框的内表面,因此难以发出敲击声和接触分离声。
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是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软质部设在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上。
根据该构成,因为软质部与弯曲密封部一体化,所以通过将玻璃导槽安装到窗框上就能够将软质部布置到规定位置处。还能抑制软质部的位移。
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是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软质部设在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上除去所述弯曲密封部的顶端部以外的部分即中间部上。
根据该构成,因为弯曲密封部的顶端部处没有软质部,所以弯曲密封部被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朝向车室外侧挤压而使软质部变形时,软质部不会从车外侧侧壁的顶端部与车窗玻璃之间伸出到外部。
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是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软质部设在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上除去所述弯曲密封部的基端部以外的部分上。
根据该构成,因为弯曲密封部的基端部处没有软质部,所以可以在弯曲密封部的基端部附近形成一个允许软质部变形的空间。这样一来,当弯曲密封部被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朝向车室外侧挤压而使软质部变形时,软质部的变形就不会受到妨碍。
第五方面的实用新型是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当所述车窗玻璃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软质部与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与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相对的所述窗框的内表面这两个面接触。
根据该构成,因为事先使软质部与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和窗框的内表面这两个面接触,所以就更加难以发出接触分离声。
第六方面的实用新型是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软质部由弹性材料构成,在所述弯曲密封部受到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车窗玻璃作用而发生弹性变形时,所述软质部从车室外侧朝向内侧挤压所述弯曲密封部。
根据该构成,因为当车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时,软质部从车室外侧向内侧挤压弯曲密封部,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车外侧侧壁与车窗玻璃之间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因为在车外侧侧壁上设置弯曲密封部,并让处于关闭状态的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朝向车室外侧挤压弯曲密封部,所以能够进一步使表面齐平。而且因为可以使软质部存在于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与窗框的内表面之间,所以既能够让车外侧侧壁的顶端部难以从安装在窗框上的饰件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上伸出去而保持美观,又能够让敲击声或接触分离声难以发出。
根据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因为将软质部与弯曲密封部一体化,所以既能够容易地将软质部布置到规定位置,又能够抑制软质部的位移,从而让软质部充分发挥作用。
根据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因为将软质部设在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上除去该弯曲密封部的顶端部以外的部分即中间部上,所以当弯曲密封部被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朝向车室外侧挤压而使软质部变形时,软质部不会从车外侧侧壁的顶端部与车窗玻璃之间伸出到外部,能够避免影响美观。
根据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因为车外侧侧壁的弯曲密封部的基端部处没有软质部,所以不会妨碍软质部变形。
根据第五方面的实用新型,因为事先使软质部与车外侧侧壁的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和窗框的内表面这两个面接触,所以就更加难以发出接触分离声。
根据第六方面的实用新型,因为软质部从车室外侧向内侧挤压车外侧侧壁的弯曲密封部,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到的右侧的汽车车门,该汽车车门具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图2是车窗玻璃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沿图1中的I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3是车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相当于图2的图。
-符号说明-
1-汽车车门;3-窗框;4-车窗玻璃;8-车窗开口;20-玻璃导槽;21-基部;22-车内侧侧壁;23-车外侧侧壁;23d-弯曲密封部;24-软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仅为本质上的示例,并没有限制本实用新型、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意图。
图1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到的右侧的汽车车门1的侧视图,汽车车门1具有汽车车门玻璃导槽20。该右侧的汽车车门1是设置在汽车(未图示)侧部前侧的前车门,该汽车车门1将形成在汽车侧部前侧的开口部(未图示)打开和关闭。虽未图示,在汽车侧部设置有后车门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置在后车门上的玻璃导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简称车辆前侧为“前”,车辆后侧为“后”。
汽车车门1具有构成该汽车车门1的大致下半部分的车门主体2和构成大致上半部分的窗框3。车门主体2的前端部经由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轴的铰链安装在车身的柱子上,未图示。车门主体2由用钢板等制成的内板(未图示)和外板2a构成。在车门主体2的内部可收纳进行升降动作的车窗玻璃4和用来让车窗玻璃4进行升降动作的升降装置(未图示)等。
窗框3发挥支承窗玻璃4的周缘部的车门窗框的作用,并且延伸而形成车窗开口8。由窗框3形成的车窗开口8通过车窗玻璃4打开和关闭。如图2所示,该实施方式的窗框3由将对钢板等进行冲压成型而得到的外板5及内板6组合而成。需要说明的是,窗框3还可以利用例如辊轧成型法制成。
如图1所示,窗框3由前侧框部3a、后侧框部3b以及框上边部3c构成。前侧框部3a从车门主体2的上缘的前部朝上方突出。后侧框部3b从车门主体2的上缘的后部朝上方延伸。后侧框部3b延伸到比前侧框部3a更靠上方的位置。框上边部3c顺着车身的车顶侧缘部(未图示)沿前后方向从前侧框部3a的上端延伸到后侧框部3b的上端。需要说明的是,框上边部3c的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框上边部3c还可以呈整体朝上方弯曲的形状。而且,还能够与车身的车顶形状相对应,任意地设定弯曲部的位置、框上边部3c的倾斜角度。
在窗框3的前侧框部3a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安装车门后视镜(未图示)的车门后视镜安装部3d。车门后视镜安装部3d的上缘部与窗框3的框上边部3c的前端部相连。
如图2所示,构成窗框3的外板5及内板6构成为:在该窗框3的内部划分出空心部R。外板5是构成窗框3的车室外侧部分的板材。内板6是构成窗框3的车室内侧部分的板材。在外板5的中间部形成有鼓起部5a,鼓起部5a朝远离内板6的方向鼓起。在外板5的靠车窗开口8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接合板部5b。在外板5的与车窗开口8相反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接合板部5c。
在内板6的中间部形成有朝车室内侧鼓起的鼓起部6a。在内板6的靠车窗开口8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接合板部6b。在内板6的与车窗开口8相反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接合板部6c。
将外板5的接合板部5b与内板6的接合板部6b叠合并接合起来,将外板5的接合板部5c与内板6的接合板部6c叠合并接合起来,由此使外板5与内板6一体化。并且,由于外板5的鼓起部5a和内板6的鼓起部6a的存在,就在窗框3的内部形成空心部R。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窗框3具有饰件9。饰件9是构成窗框3一部分的部件,整体由硬质树脂材料构成。饰件9是从车室外侧覆盖外板5的装饰部件,其顺着后侧框架部3b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中,外板5构成窗框3的后侧框架部3b。
如图2所示,饰件9的后侧延伸到比窗框3的后侧框架部3b的后端部更靠后侧的位置。在饰件9的前侧处,设有用于安装玻璃导槽20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向前侧延伸。在饰件9的前侧的车室内表面上且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向车室内侧偏离一段距离的位置处,设有内侧板部9b。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与内侧板部9b沿车室内外方向错开规定间距而设。连结板部9e从内侧板部9b的后侧端部向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一侧延伸并把两个板部连结起来。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内侧板部9b和连结板部9e形成向前侧开口的凹部,以插入该凹部内的状态安装有玻璃导槽20。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前端部与内侧板部9b的前端部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内侧板部9b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缓缓倾斜,越接近前侧就离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车室内表面越远。
在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车室内表面上设有外侧突部9c,外侧突部9c朝车室内侧突出。外侧突部9c设在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上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部更靠后的位置处。外侧突部9c的后侧的面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前侧的面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更陡。在内侧板部9b的车室外表面上设有内侧突部9d,内侧突部9d朝车室外侧突出。内侧突部9d位于比外侧突部9c更靠前侧处。内侧突部9d的后侧的面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前侧的面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更陡。
虽未图示,但饰件9是由螺钉或螺栓等固定部件固定到窗框3的后侧框架部3b上而与后侧框架部3b一体化的。也就是说,通过将玻璃导槽20安装到饰件9上,玻璃导槽20也就被安装到了窗框3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饰件9设在窗框3的后侧框架部3b的车室外侧,并将玻璃导槽20安装在饰件9上,但还可以先在后侧框架部3b上形成向前侧开口的凹部(未图示),再将玻璃导槽20安装到该后侧框架部3b的玻璃导槽安装凹部中。
——玻璃导槽的结构——
玻璃导槽20是所谓的遮蔽型玻璃导槽,玻璃导槽20的上边部20A覆盖住框架上边部3c的至少车室外侧,玻璃导槽20是从车室外侧安装到框架上边部3c上的,且作为密封部件起到对窗框3与车窗玻璃4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作用。
玻璃导槽20由通过挤压成型得到的挤压成型部和通过模具成型得到的模具成型部组合而成。如图1所示,在玻璃导槽20的玻璃导槽上边部20A与前侧玻璃导槽纵边部20B的交界部分,被交界线L1、L2(用点划线示出)夹起来的部分是模具成型部;在玻璃导槽20的玻璃导槽上边部20A与后侧玻璃导槽纵边部20C的交界部分,被交界线L3、L4(用点划线示出)夹起来的部分是模具成型部。上述以外的部分是挤压成型部。
玻璃导槽20的玻璃导槽上边部20A沿窗框3的框架上边部3c延伸。前侧玻璃导槽纵边部20B顺着窗框3的前侧框架部3a沿上下方向延伸,前侧玻璃导槽纵边部20B的下端部到达车门主体2的内部。后侧玻璃导槽纵边部20C顺着窗框3的后侧框架部3b沿上下方向延伸,后侧玻璃导槽纵边部20C的下端部到达车门主体2的内部。
虽未图示,但在玻璃导槽20的玻璃导槽上边部20A的车室外侧安装有嵌条40。嵌条40例如由金属材料或硬质树脂材料等构成,顺着玻璃导槽上边部20A沿前后方向延伸。还可以采用不安装嵌条40的结构。
如图2所示,玻璃导槽20的后侧玻璃导槽纵边部20C包括基部21、车内侧侧壁22、两条车内侧密封唇22b、车外侧侧壁23和弯曲密封部23d。车内侧侧壁22从基部21的车室内侧沿着内侧板部9b向前侧延伸出去,两条车内侧密封唇22b从车内侧侧壁22延伸出去而与车窗玻璃4的车室内表面接触,车外侧侧壁23从基部21的车室外侧沿着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一侧向前侧延伸出去,弯曲密封部23d设在车外侧侧壁23的一部分上且与车窗玻璃4的车室外表面接触。基部21、车内侧侧壁22、两条车内侧密封唇22b和车外侧侧壁23一体成型。玻璃导槽20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EPDM(三元乙丙橡胶)和TPO(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等弹性材料。上述弹性材料可以是发泡材料,也可以是非发泡材料(实心材料)。
由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内侧板部9b和连结板部9e形成向前侧开口的凹部,基部21是插入该开口中并固定到该饰件9上的部分,且是沿车室内外方向延伸的底壁部。车内侧侧壁22沿着饰件9的内侧板部9b的车室外表面向前侧延伸,车内侧侧壁22的前端部位于比饰件9的内侧板部9b的前端部更靠前的位置。在车内侧侧壁22的车室内表面上形成有内侧卡合凹部22a,内侧卡合凹部22a与内侧板部9b的内侧突部9d卡合。将内侧突部9d嵌入内侧卡合凹部22a中,二者就卡合起来。因为在内侧卡合凹部22a与内侧突部9d卡合起来的状态下,内侧突部9d的后侧的面的倾斜角度较陡,所以当有力作用于内侧突部9d而使其相对于车内侧侧壁22向前侧做相对移动时,内侧突部9d就难以从内侧卡合凹部22a中脱离出来。
在车内侧侧壁22的车室外表面上的前端部和前后方向中间部分别设有车内侧密封唇22b。车内侧密封唇22b、22b向车室外侧突出并延伸,越接近车室外侧就越靠后。当车窗玻璃4处于关闭状态时,车内侧密封唇22b、22b就与车窗玻璃4的车室内表面接触,并被朝向车室内侧压挤压而发生挠曲变形,从而保证车窗玻璃4的车室内表面与车内侧侧壁22之间的密封性。
在车内侧侧壁22的前端部设有覆盖唇22c,覆盖唇22c从前侧和车室内侧将外板5的接合板部5b和内板6的接合板部6b覆盖住。覆盖唇22c从车内侧侧壁22的前端部向车室内侧延伸之后,弯向后侧并延伸,在从车室内侧与内板6的接合板部6b接触的状态下与接合板部6b卡合起来。
在车内侧侧壁22的后端部(基端部)上形成有内侧凹部22d。内侧凹部22d位于车内侧侧壁22与基部21的交界部分附近,由于该内侧凹部22d的存在,就能够容易地改变车内侧侧壁22与基部21所成的角度,从而能够提高安装时的作业性。
车外侧侧壁23整体在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车室内侧向前侧延伸。当车窗玻璃4处于打开状态时,车外侧侧壁23的前端部位于比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前端部更靠后的位置。
车外侧侧壁23包括基边部23a、中边部23b和顶边部23c。基边部23a是构成车外侧侧壁23的后端侧(基端侧)的部分,其从玻璃导槽20的基部21的车室外侧向前侧突出并倾斜延伸,越接近前侧就越靠近车室外侧。
中边部23b是构成车外侧侧壁23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部分,其从基边部23a的前端部向前侧突出并倾斜延伸,越接近前侧就越靠近车室内侧。当车窗玻璃4处于打开状态时,中边部23b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基边部23a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更陡。这样一来,中边部23b的前端部比基边部23a的后端部更靠车室内侧。
顶边部23c是构成车外侧侧壁23的前端侧(顶端侧)的部分,从中边部23b的前端部向前侧突出并倾斜延伸,越接近前侧就越靠近车室外侧。当车窗玻璃4处于打开状态时,顶边部23c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基边部23a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更陡。顶边部23c的前端部与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车室内表面接触。当车窗玻璃4处于打开状态时,顶边部23c的前端部比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前端部靠后且错开规定距离W。
中边部23b和顶边部23c构成弯曲密封部23d,弯曲密封部23d弯曲成朝向车室内侧凸起的形状。弯曲密封部23d的中边部23b与顶边部23c的交界部分弯曲,该弯曲部分的曲率可以任意设定。如图3所示,当车窗玻璃4处于关闭状态时,弯曲密封部23d被车窗玻璃4的车室外表面朝向车室外侧挤压而弹性变形为沿着该车窗玻璃4的车室外表面延伸。通过该弹性变形,中边部23b与车辆前后方向所成的角度变小,顶边部23c与车辆前后方向所成的角度也变小。这样一来,与车窗玻璃4处于打开状态(示于图2)时相比,顶边部23c的前端部向前方发生位移,上述规定距离W被设定为:即使向前方的位移达到最大,顶边部23c的前端部也位于与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前端部相同的位置或位于比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前端部靠后的位置。像这样设定规定距离W之后,即使车窗玻璃4处于关闭状态,也难以从车室外侧看到车外侧侧壁23的前端部,从而能够提高外观的美观度。
在车外侧侧壁23的车室外表面上比弯曲密封部23d更靠后的位置处形成有外侧卡合凹部23f,外侧卡合凹部23f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外侧突部9c卡合。将外侧突部9c嵌入外侧卡合凹部23f中,二者就卡合起来。因为在外侧卡合凹部23f与外侧突部9c卡合起来的状态下,外侧突部9c的后侧的面的倾斜角度较陡,所以当有力作用于外侧突部9c而使其相对于车外侧侧壁23向前侧做相对移动时,外侧突部9c就难以从外侧卡合凹部23f中脱离出来。
在车外侧侧壁23的后端部(基端部)上形成有内侧凹部23g。内侧凹部23g位于车外侧侧壁23与基部21的交界部分附近,由于该内侧凹部23g的存在,就能够容易地改变车外侧侧壁23与基部21所成的角度,从而能够提高安装时的作业性。
在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和与该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相对的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车室内表面之间设有软质部24,软质部24由比构成车外侧侧壁23的材料更软的材料构成。因为饰件9是构成窗框3一部分的部件,所以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车室内表面即窗框3的内表面。构成软质部24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EPME和TPO等弹性材料,但优选的是通过提高发泡率等方式而比构成车外侧侧壁23的材料更软的材料。
软质部24优选为例如比重在0.05以上0.4以下的发泡材料,但只要软质部24的材质足够软即可,并非必须为发泡材料。例如,也可以是用JIS K 6253规定的A型硬度计测得硬度在10以上30以下的TPO实心材料(非发泡材料)。
软质部24设在车外侧侧壁23的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上。软质部24既可以通过挤压一体成型设到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上,也可以通过热焊接法或用粘合剂、双面胶带等进行接合的接合法设到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上。这样一来,软质部24就与车外侧侧壁23一体化,因此通过安装玻璃导槽20就能够将软质部24布置到规定位置处。还能够抑制软质部24的位移。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也可以将软质部24直接布置到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车室内表面上,但考虑到玻璃导槽20的安装作业性,优选将软质部24设在车外侧侧壁23的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上。
软质部24设在车外侧侧壁23的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上除去该弯曲密封部23d的顶端部以外的部分即中间部上。这样一来,因为弯曲密封部23d的顶端部处没有软质部24,所以弯曲密封部23d被车窗玻璃4的车室外表面朝向车室外侧挤压而使软质部24变形时,软质部24不会从车外侧侧壁23的顶端部与车窗玻璃4之间伸出到外部,能够保持美观。
软质部24设在车外侧侧壁23的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上除去该弯曲密封部23d的基端部以外的部分上。因为弯曲密封部23d的基端部处没有软质部24,所以可以在弯曲密封部23d的基端部附近形成一个允许软质部24变形的空间S(示于图2)。这样一来,当弯曲密封部23d被车窗玻璃4的车室外表面朝向车室外侧挤压而使软质部24变形时,软质部24的变形就不会受到妨碍。
如图2所示,将软质部24在车室内外方向上的尺寸设为:当车窗玻璃4处于打开状态时,保证该软质部24与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和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车室内表面这两个面接触。
如图3所示,软质部24具有弹性,当弯曲密封部23d受到处于关闭状态的车窗玻璃4作用而发生弹性变形时,该弹性使软质部24从车室外侧向内侧挤压该弯曲密封部23d。这样一来,就能够进一步提高车外侧侧壁23与车窗玻璃4之间的密封性。
——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根据该实施方式,如果如图3所示使车窗玻璃4处于关闭状态,则车内侧密封唇22b和弯曲密封部23d分别与车窗玻璃4的车室内表面和车室外表面接触,窗框3与车窗玻璃4之间的间隙就被密封起来。因为车外侧侧壁23的弯曲密封部23d被车窗玻璃4的车室外表面朝向车室外侧挤压而弹性变形为沿着该车窗玻璃4的车室外表面延伸,所以车外侧侧壁23在车室内外方向上的尺寸就会变短。这样一来,车窗玻璃4的车室外表面与窗框3的车室外表面之间的高低差就会变小,从而能够使表面齐平。
此时,因为在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与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车室内表面之间存在软质部24,所以能抑制车外侧侧壁23伸直。这样一来,车外侧侧壁23的顶端部就难以从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前端伸出去,能够保持美观。
例如在车辆行驶时等车窗玻璃4在车宽方向上被施加振动而发生了振动的情况下,由于弯曲密封部23d的车室外表面与饰件9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9a的车室内表面之间存在软质部24,车外侧侧壁23的车室外表面就不会直接碰到窗框3的内表面,因此难以发出敲击声和接触分离声。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软质部24的形状不限于图示形状,例如还可以设置多个软质部24。
也可以省略饰件9。此时,只要在窗框3上形成用于安装玻璃导槽20的凹槽形状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在各个方面都仅为示例,不得作出限定性解释。而且,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范围的变形和变更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能够安装到饰件或窗框上使用。

Claims (6)

1.一种汽车车门玻璃导槽,所述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安装在支承车窗玻璃的外周部的窗框上且用于对所述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车窗玻璃能升降地设在汽车车门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包括基部、从所述基部的车室内侧延伸出去的车内侧侧壁、车内侧密封唇、从所述基部的车室外侧延伸出去的车外侧侧壁以及弯曲密封部,所述车内侧密封唇从所述车内侧侧壁延伸出去并与所述车窗玻璃的车室内表面接触,所述弯曲密封部设在所述车外侧侧壁的一部分上,且弯曲成朝向车室内侧凸起的形状并与所述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接触,当所述车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弯曲密封部被所述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朝向车室外侧挤压而弹性变形为沿着所述车窗玻璃的车室外表面延伸,
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与所述窗框的内表面之间设有软质部,所述窗框的内表面与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相对,所述软质部由比构成所述车外侧侧壁的材料更软的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质部设在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质部设在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上除去所述弯曲密封部的顶端部以外的部分即中间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质部设在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上除去所述弯曲密封部的基端部以外的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车窗玻璃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软质部与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与所述弯曲密封部的车室外表面相对的所述窗框的内表面这两个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质部由弹性材料构成,在所述弯曲密封部受到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车窗玻璃作用而发生弹性变形时,所述软质部从车室外侧朝向内侧挤压所述弯曲密封部。
CN201820467211.XU 2017-04-27 2018-04-03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Active CN20805306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7929 2017-04-27
JP2017087929A JP6898768B2 (ja) 2017-04-27 2017-04-27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3069U true CN208053069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15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7211.XU Active CN208053069U (zh) 2017-04-27 2018-04-03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1223B2 (zh)
JP (1) JP6898768B2 (zh)
CN (1) CN2080530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862A (zh) * 2019-02-11 2021-09-07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具有用于接合窗模制件的一体式跳跃密封部的玻璃运行通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89008A1 (en) * 2018-09-11 2022-03-24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Vehicular rear slider window assembly with upper rail filler having at least one angled end
US11052731B2 (en) * 2019-02-05 2021-07-06 Volvo Car Corporation Vehicle flush window system, a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and related assembly method
US11590834B2 (en) * 2019-03-26 2023-02-28 Toyoda Gosei Co., Ltd. Glass run
PL3907092T3 (pl) * 2020-05-07 2023-09-18 Hutchinson Gmbh Drzwi boczne pojazdu mechanicznego i sposób ich montażu
JP7441111B2 (ja) * 2020-05-14 2024-02-29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ドア用シール材
JP7403399B2 (ja) * 2020-07-02 2023-12-22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EP3988356B1 (en) * 2020-10-21 2023-04-12 FCA Italy S.p.A. Device for guiding a sliding glass of a motor-vehicle side do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7835A (en) * 1992-09-10 1994-06-07 Gencorp Inc. Window enclosure for an automotive upper door frame
JP3484034B2 (ja) * 1997-02-14 2004-01-0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ウガラスの案内支持構造
JP2000247151A (ja) * 1999-02-26 2000-09-12 Kinugawa Rubber Ind Co Ltd グラスラン
DE29916352U1 (de) * 1999-09-17 2000-01-13 Baedje K H Meteor Gummiwerke Fensterdichtungsprofil für ein Kabriolett
JP3812310B2 (ja) * 1999-11-30 2006-08-2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ラン
JP3700518B2 (ja) * 2000-02-18 2005-09-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JP4048957B2 (ja) * 2003-01-21 2008-02-2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ラン
JP2005329729A (ja) * 2004-05-18 2005-12-02 Toyoda Gosei Co Ltd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US20050120633A1 (en) * 2003-11-26 2005-06-09 Tomohiro Takase Glass run for vehicle
JP4475529B2 (ja) * 2005-03-31 2010-06-0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JP4375273B2 (ja) * 2005-03-31 2009-12-0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ES2751167T3 (es) * 2005-05-06 2020-03-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canismo para posibilitar el descubrimiento de características de enlace/red en redes WLAN
KR101803700B1 (ko) * 2009-07-17 2017-12-01 쿠퍼-스탠다드 오토모티브 인코포레이티드 통합 글래스런을 구비한 공압출 u자형 채널
JP5542422B2 (ja) * 2009-12-08 2014-07-09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グラスラン
JP5339217B2 (ja) * 2010-09-30 2013-11-1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JP5813565B2 (ja) * 2012-04-25 2015-11-17 東海興業株式会社 ガラスランチャンネル
JP6614934B2 (ja) * 2015-11-12 2019-12-04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CN107627823B (zh) * 2016-07-19 2022-04-15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导槽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862A (zh) * 2019-02-11 2021-09-07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具有用于接合窗模制件的一体式跳跃密封部的玻璃运行通道
CN113365862B (zh) * 2019-02-11 2023-03-14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车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11223B2 (en) 2020-04-07
US20180313139A1 (en) 2018-11-01
JP2018184118A (ja) 2018-11-22
JP6898768B2 (ja) 2021-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3069U (zh)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US10112468B2 (en) Glass run for automobile door
US10583726B2 (en) Glass run for automobile door
JP6698368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US10603996B2 (en) Glass run
US20090071077A1 (en) Automotive glass run
CN102963438A (zh) 汽车的车身前部结构
CN107433842A (zh) 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
JP6681193B2 (ja) 見切りシール及び見切り部のシール構造
JP6059925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108215743A (zh) 机动车用门密封条
US11479089B2 (en) Side door structure of vehicle
JP4487857B2 (ja) ガラスランの取付構造
JP7183903B2 (ja) ルーフ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JP2008024112A (ja) ガラスラン
JP7344142B2 (ja)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JP7008614B2 (ja) 車両のシール構造
JP2007320428A (ja) 自動車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JP2011068300A (ja) 固定窓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及び固定窓のシール構造
JP4185274B2 (ja) 自動車のドアシール構造
US11110782B2 (en) Automotive door sealing structure
JP4048957B2 (ja) ガラスラン
JP4238703B2 (ja) ガラスラン
JP5195391B2 (ja)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JP4419887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