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0935U - 转向管柱防尘套 - Google Patents

转向管柱防尘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0935U
CN208010935U CN201820039405.XU CN201820039405U CN208010935U CN 208010935 U CN208010935 U CN 208010935U CN 201820039405 U CN201820039405 U CN 201820039405U CN 208010935 U CN208010935 U CN 208010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t
proof boot
steering column
sleeve
enging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94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静超
刘弘炜
何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394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0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0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09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防尘套,该转向管柱防尘套用于密封套接在转向管柱上并将驾驶舱与发动机舱之间密封分隔开来,所述防尘套包括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具有一个用于套在发动机舱内的转向管柱的外部的密封套筒,且所述密封套筒的下端内侧面用于与转向器输入轴过盈配合相连并实现密封,所述密封套筒的上端为套装连接端。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防尘套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装配起来更为简便高效的优点。

Description

转向管柱防尘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向管柱防尘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管柱防尘套。
背景技术
汽车的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是通过转向管柱来实现传动连接。
公知,汽车的方向盘是安装在汽车的驾驶舱中,而转向器是安装在汽车的发动机舱中,故转向管柱必然要贯穿驾驶舱与发动机舱之间的车身钣金(前围板)上的装配孔才能够使得方向盘与转向器传动相连。然而,也正是上述车身钣金(前围板)设置有供转向管柱贯穿用的的装配孔,使得发动机舱中的高噪音以及大量灰尘容易经该装配孔进入到驾驶舱内,这样不利于确保驾驶舱内环境的静涩性、舒适性与清洁度,降低驾乘舒适度。基于此,现有技术采用在防尘套来将驾驶舱与发动机舱之间隔离开来。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3391850U的专利即公开了“一种提高防尘效果的转向管柱装置”,该“一种提高防尘效果的转向管柱装置”(参见本说明书附图1)包括将驾驶舱10与发动机舱11分隔的车身封板2(即为“驾驶舱与发动机舱之间的车身钣金”)以及转向管柱3,所述车身封板2上开设有供该转向管柱3的一端穿过的孔位,该转向管柱3从驾驶舱10内的方向盘101伸出并且穿过发动机舱11,其输出端与转向器5连接,所述车身封板2朝发动机舱1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转向管柱3套接的防尘套4。防尘套4是通过其固定板43开设的多个安装孔430并采用连接件(螺栓和螺母或螺钉)来固定在车身封板2。
但是上述“一种提高防尘效果的转向管柱装置”仍存有防尘套4装配繁琐,装配效率较低的不足,理由是:在对防尘套4进行装配时,首先需要将防尘套4的固定板43上多个安装孔430与车身封板2上的孔对中;其次,向各个安装孔430逐一装入连接件,操作起来较为繁琐,影响装配效率的提升。此外,因防尘套4与车身封板2固定相连处的空间狭窄,势必影响装配效率的提升。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装配起来更为简便高效的转向管柱防尘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装配起来更为简便高效的转向管柱防尘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转向管柱防尘套,该转向管柱防尘套用于密封套接在转向管柱上并将驾驶舱与发动机舱之间密封分隔开来,所述防尘套包括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具有一个用于套在发动机舱内的转向管柱的外部的密封套筒,且所述密封套筒的下端内侧面用于与转向器输入轴过盈配合相连并实现密封,所述密封套筒的上端为套装连接端。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防尘套中的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在装配时,只需将密封套筒的上端套装在防尘套支架,将密封套筒的下端内侧面与转向器输入轴过盈配合相连并实现密封,并完成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装配。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防尘套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装配起来更为简便高效的优点。
作为一种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防尘套还包括驾驶舱内用防尘套,所述驾驶舱内用防尘套具有一个用于套在驾驶舱内的转向管柱的外部的罩护套筒,该罩护套筒的下端为安装连接端。
上述驾驶舱内用防尘套在装配时,将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罩护套筒的下端通过连接件与防尘套支架固定相连即完成装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上用于与转向器输入轴过盈配合的内侧面上凸起形成有至少一圈密封凸环。
上述密封凸环的设置,能够增强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内侧面与转向器输入轴处外侧面之间的密封性。
此外,上述密封凸环的设置也能够增大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内侧面与转向器输入轴处外侧面之前的摩擦力,避免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频繁颠簸造成的相对移动,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下端的侧面贯穿设置有定位用缺口。
上述定位用缺口的设置,能够将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套装在转向管柱和转向器过程中准确快速的定位,提升装配准确度和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的上端向四周延伸形成有一块整体呈环形板状结构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向背离密封套筒方向凸起形成有一个套筒,所述套筒内侧面内凹形成有一个环形插槽。
上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的“安装板”、“套筒”以及“套筒上设置的环形插槽”的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优点;还能够在装配后,使得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的边缘整体卡接在环形插槽,使得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防尘套支架之间的套接更为牢靠。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安装板的内侧板面上凸起形成有至少一个支撑凸块。
上述支撑凸块的设置,能够在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防尘套支架套接后受到挤压并形成预紧力,该预紧力会作用于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提升环形支承板与环形插槽的槽壁之间的接触强度,增强密封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套筒上远离密封套筒的端部边缘具有密封唇边,所述密封唇边用于抵压至供转向管柱贯穿的穿孔四周的车身钣金表面。
上述密封唇边的设置,能够对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车身钣金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密封唇边的断面呈开口朝向背离密封套筒方向的Y型。
上述密封唇边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优点的同时,还能够在(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车身钣金之间的间隙的)径向上形成双重密封,进一步增强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车身钣金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性。
此外,上述密封唇边在与车身钣金接触后变形所产生的弹力能够作用于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的后侧面,该弹力能够与卡扣与车身钣金之间的扣接相配合来避免防尘套支架与车身钣金之间的相对移动,使得防尘套支架获得更为稳固的装配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罩护套筒的下端向四周延伸形成有一块整体呈环形板状结构的装配连接板,所述装配连接板上贯穿设置有多个连接孔。
上述防尘套支架的装配连接块整体为弯折型结构,具有结构强度大的优点。能够使得防尘套支架与驾驶舱内用防尘套之间的装配方便快捷。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装配连接板上背离罩护套筒的板面上外凸形成有一圈包围用套筒,所述包围用套筒能够围住车身钣金上供转向管柱贯穿的穿孔。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通过该包围用套筒的内部空间来供上卡扣(的锁扣部)和下卡扣的外端落入,还能够通过包围用套筒来罩护上卡扣(的锁扣部)和下卡扣的外端,确保防尘套支架与车身钣金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还能够通过包围用套筒自身来阻隔发动机舱内的噪音或灰尘经此缝隙处溢出,也便于在包围用套筒的外侧来套装隔音垫,从而进一步增强驾驶舱与发动机舱之间密封隔音效果。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防尘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可靠,容易实现。
2、该防尘结构与转向器的输入轴之间的配合连接单纯靠“密封套筒的下端内侧面用于与转向器输入轴过盈配合相连并实现压紧密封”,无需环箍压紧,较传统环箍压紧的密封结构,不仅减少了成本,还使装配简单,高效,且不需要其他辅助工装。
3、通过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防尘套支架之间的套接,有效的增加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刚性和密封性。有效避免了转向器组装后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受挤压使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变形,并引起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车身钣金之间的间隙出现密封不良的情形,具有密封更加可靠、一致性更好的优点。不仅确保了车辆安全可靠的转向功能,还能够使整车的NVH性能也有效减少了2dB,进一步提升驾驶舱内的静涩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公告号为CN203391850U,名为“一种提高防尘效果的转向管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尘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防尘结构中的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防尘结构中的防尘套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防尘结构中的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防尘结构的装配示意图(爆炸状态,其中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为沿图2中A-A线剖开)。
图7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防尘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完成装配状态)。
图3至图7中标记为:
1转向管柱;
2驾驶舱;
3发动机舱;
4车身钣金;
5转向器;
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61密封套筒,62密封凸环,63安装板,64支撑凸块,65密封唇边;
驾驶舱内用防尘套:71罩护套筒,72装配连接板,73包围用套筒,74隔音垫;
防尘套支架:81环形支承板,82上卡扣,83下卡扣,84装配连接块,85螺纹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防尘结构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针对描述采用诸如上、下、左、右等说明性术语,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而不旨在进行限制。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以汽车车身的前方为前侧,以汽车车身后方为后侧,以汽车车身上方为上侧,以汽车车身的下方为下侧。
如图3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转向管柱防尘结构,包括防尘套(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尘套用于密封套接在转向管柱1上并将驾驶舱2与发动机舱3之间密封分隔开来;
所述防尘套包括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和驾驶舱内用防尘套:
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具有一个用于套在发动机舱3内的转向管柱1的外部的密封套筒61,且所述密封套筒61的下端内侧面用于与转向器5输入轴过盈配合相连并实现密封,所述密封套筒61的上端为安装连接端;
所述驾驶舱内用防尘套具有一个用于套在驾驶舱2内的转向管柱1的外部的罩护套筒71,该罩护套筒71的下端为安装连接端;
转向管柱防尘结构还包括防尘套支架,所述防尘套支架包括一块环形支承板81,所述环形支承板81的后侧面固定设置呈后凸状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扣接在车身钣金4上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穿孔处;
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61的上端与所述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的边缘套接相连;所述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罩护套筒71的下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防尘套支架固定相连。
上述转向管柱防尘结构在装配使用时:
首先,将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61的上端与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的边缘套接装配到位并构成小总成;该小总成装配起来十分简便快捷;
随后,将上述小总成套装在发动机舱3内的转向管柱1的外部;
接下来,将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的卡扣扣接在车身钣金4上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穿孔处;实现防尘套支架在车身钣金4上的快速装配。
最后,将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罩护套筒71套在驾驶舱2内的转向管柱1的外部,采用连接件将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罩护套筒71的下端与所述防尘套支架装配相连。因为,驾驶舱2内的安装空间相较于发动机舱3内的安装空间而言更大,所以,利于方便快速地对驾驶舱内用防尘套进行装配。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防尘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装配起来更为简便高效的优点。
其中,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61上用于与转向器5输入轴过盈配合的内侧面上凸起形成有至少一圈密封凸环62。
上述密封凸环62的设置,能够增强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61内侧面与转向器5输入轴处外侧面之间的密封性。
此外,上述密封凸环62的设置也能够增大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61内侧面与转向器5输入轴处外侧面之前的摩擦力,避免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频繁颠簸造成的相对移动,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可靠。
其中,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61下端的侧面贯穿设置有定位用缺口。
上述定位用缺口的设置,能够将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61套装在转向管柱1和转向器5过程中准确快速的定位,提升装配准确度和效率。
其中,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61的上端向四周延伸形成有一块整体呈环形板状结构的安装板63,所述安装板63的边缘向背离密封套筒61方向凸起形成有一个套筒,所述套筒内侧面内凹形成有一个供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的边缘插入的环形插槽。
实施时,优选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采用橡胶材料制得。
实施时,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的前侧面边缘向前凸起形成有插接用翻边,所述插接用翻边用于插接在上述套筒上的环形插槽内。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通过上述插接用翻边来大幅提升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的前侧面边缘的结构强度;还利于增大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的边缘与环形插槽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两者之间套接后的连接刚性与强度。
上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61的“安装板63”、“套筒”以及“套筒上的供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的边缘插入的环形插槽”的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优点;还能够在装配后,使得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的边缘整体卡接在环形插槽,使得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防尘套支架之间的套接更为牢靠。
其中,所述安装板63的内侧板面上凸起形成有至少一个支撑凸块64。
以安装板63上处在套筒内的部分为安装板63的内侧板面。
上述支撑凸块64的设置,能够在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防尘套支架套接后受到挤压并形成预紧力,该预紧力会作用于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提升环形支承板81与环形插槽的槽壁之间的接触强度,增强密封性。
其中,所述套筒上远离密封套筒61的端部边缘具有密封唇边65,所述密封唇边65用于抵压至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穿孔四周的车身钣金4表面。
上述密封唇边65的设置,能够对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车身钣金4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其中,所述密封唇边65的断面呈开口朝向背离密封套筒61方向的Y型。
上述密封唇边65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优点的同时,还能够在(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车身钣金4之间的间隙的)径向上形成双重密封,进一步增强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与车身钣金4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性。
此外,上述密封唇边65在与车身钣金4接触后变形所产生的弹力能够作用于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的后侧面,该弹力能够与卡扣与车身钣金4之间的扣接相配合来避免防尘套支架与车身钣金4之间的相对移动,使得防尘套支架获得更为稳固的装配效果。
其中,所述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的卡扣包括上卡扣82和下卡扣83;
所述上卡扣82设置在该环形支承板81的中部穿孔的上侧边缘,所述上卡扣82具有支承部和锁扣部,所述支承部为由该环形支承板81的内侧边缘向后延伸而成的块状结构,且该支承部的外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整体呈S型的所述锁扣部;
所述下卡扣83设置在该环形支承板81的中部穿孔的下侧边缘,所述下卡扣83为由该下侧边缘向外下方弯折延伸呈C型块状结构。
上述卡扣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还能够在装配时,能够便捷地将上卡扣82插入车身钣金4上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穿孔中,并使得锁扣部与该穿孔的上部的车身钣金4的后侧面相抵接。随后,围绕上卡扣82向下转动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即可使得下卡扣83在与插入车身钣金4上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穿孔下边缘相抵接时回缩变形,继续转动防尘套支架使得下卡扣83插入车身钣金4上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穿孔中。最后,下卡扣83即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恢复并限位,随即实现防尘套支架快速扣接在车身钣金4上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穿孔处。故上述卡扣结构装配起来十分便捷。
其中,所述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上设置有装配连接块84,所述装配连接块84为间隔固定在环形支承板81中部的穿孔的下侧边缘的至少两块,每块装配连接块84整体弯折呈L型,且每块装配连接块84的一端为与环形支承板81相连的连接端,另一端所在部分整体与所述环形支承板81平行且在背离环形支承板81的表面垂直固定有螺纹连接柱85;
所述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罩护套筒71的下端向四周延伸形成有一块整体呈环形板状结构的装配连接板72,所述装配连接板72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螺纹连接柱85一一对应的多个连接孔,所述装配连接板72与所述螺纹连接柱85之间采用螺母来实现装配固定。
实施时,优选车身钣金4上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穿孔为上大下小几何形状;该穿孔的“上大”部分用于供转向管柱1贯穿,该穿孔的“下小”部分为供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上的装配连接块84露出,从而便于防尘套支架与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之间的装配。
采用上述“车身钣金4上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穿孔为上大下小几何形状”的结构后,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即为对应能够围绕上述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穿孔的环形结构,同样,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罩护套筒71的安装板63和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罩护套筒71的装配连接板72的外形轮廓也与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相匹配。这样一来,就能够通过“防尘套支架的环形支承板81”、“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罩护套筒71的安装板63”以及“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罩护套筒71的装配连接板72”的上下不对称(上大下小)的结构能够帮助装配人员快速准确判断各个零件的正确的装配位置,帮助提高装配的正确率和效率。
上述防尘套支架的装配连接块84整体为弯折型结构,具有结构强度大的优点。能够使得防尘套支架与驾驶舱内用防尘套之间的装配方便快捷。
其中,所述装配连接板72上背离罩护套筒71的板面上外凸形成有一圈包围用套筒73,所述包围用套筒73能够围住车身钣金4上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穿孔。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通过该包围用套筒73的内部空间来供上卡扣82(的锁扣部)和下卡扣83的外端落入,还能够通过包围用套筒73来罩护上卡扣82(的锁扣部)和下卡扣83的外端,确保防尘套支架与车身钣金4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还能够通过包围用套筒73自身来阻隔发动机舱3内的噪音或灰尘经此缝隙处溢出,也便于在包围用套筒73的外侧来套装隔音垫74,从而进一步增强驾驶舱2与发动机舱3之间密封隔音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上述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转向管柱防尘套,该转向管柱防尘套用于密封套接在转向管柱上并将驾驶舱与发动机舱之间密封分隔开来,所述防尘套包括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具有一个用于套在发动机舱内的转向管柱的外部的密封套筒,且所述密封套筒的下端内侧面用于与转向器输入轴过盈配合相连并实现密封,所述密封套筒的上端为套装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防尘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驾驶舱内用防尘套,所述驾驶舱内用防尘套具有一个用于套在驾驶舱内的转向管柱的外部的罩护套筒,该罩护套筒的下端为安装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防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上用于与转向器输入轴过盈配合的内侧面上凸起形成有至少一圈密封凸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防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下端的侧面贯穿设置有定位用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防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内用防尘套的密封套筒的上端向四周延伸形成有一块整体呈环形板状结构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向背离密封套筒方向凸起形成有一个套筒,所述套筒内侧面内凹形成有一个环形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防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内侧板面上凸起形成有至少一个支撑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防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远离密封套筒的端部边缘具有密封唇边,所述密封唇边用于抵压至供转向管柱贯穿的穿孔四周的车身钣金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管柱防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唇边的断面呈开口朝向背离密封套筒方向的Y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防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内用防尘套的罩护套筒的下端向四周延伸形成有一块整体呈环形板状结构的装配连接板,所述装配连接板上贯穿设置有多个连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管柱防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连接板上背离罩护套筒的板面上外凸形成有一圈包围用套筒,所述包围用套筒能够围住车身钣金上供转向管柱贯穿的穿孔。
CN201820039405.XU 2018-01-10 2018-01-10 转向管柱防尘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0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9405.XU CN208010935U (zh) 2018-01-10 2018-01-10 转向管柱防尘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9405.XU CN208010935U (zh) 2018-01-10 2018-01-10 转向管柱防尘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0935U true CN208010935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940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0935U (zh) 2018-01-10 2018-01-10 转向管柱防尘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09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1629A (zh) * 2020-02-27 2020-07-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管柱的转向轴护罩组件、转向管柱总成及车辆
WO2021007739A1 (en) * 2019-07-15 2021-01-21 Psa Automobiles Sa Mounting of a sealing element of an input shaft of a steering rack in a vehic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7739A1 (en) * 2019-07-15 2021-01-21 Psa Automobiles Sa Mounting of a sealing element of an input shaft of a steering rack in a vehicle
CN111361629A (zh) * 2020-02-27 2020-07-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管柱的转向轴护罩组件、转向管柱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10935U (zh) 转向管柱防尘套
JPS6320278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07725344U (zh) 转向管柱防尘结构
CN107264240A (zh) 用于车门的腰线加强构件
JP4085889B2 (ja) カウルカバ構造
CN108015160B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的冲孔机构
CN202833575U (zh) 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
CN205395726U (zh) 中门内蒙皮上加强件
CN201908939U (zh) 用于换档拉索的接头环组合
CN213974193U (zh) 整体式前围板结构及含该结构的车身结构
CN20380601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内支架
CN206155114U (zh) 一种分件式汽车全景天窗加强环
CN206513667U (zh) 顶杠接头、顶杠与车辆
CN209241007U (zh) 一种具有隔音作用的防尘罩结构
CN2846261Y (zh) 改进的汽车车身b立柱组装件
CN208963019U (zh) 车辆的通风格栅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768254U (zh) 一种增加密封性和降风噪的外把手结构
CN218806131U (zh) 车辆
CN216185494U (zh) 一种新型a柱结构
CN212354172U (zh) 汽车前轮罩加强连接构造
CN209870064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天窗的加强铁
CN111806565B (zh) 一种单门跑车后侧窗密封连接结构
CN210390993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与盖板的安装结构
CN2855850Y (zh) 采用压入式密封圈的真空助力器
JPS6189177A (ja) 自動車等のカウルトツプ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