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0124U - 儿童锁和具有该儿童锁的车门 - Google Patents

儿童锁和具有该儿童锁的车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0124U
CN208010124U CN201820256974.XU CN201820256974U CN208010124U CN 208010124 U CN208010124 U CN 208010124U CN 201820256974 U CN201820256974 U CN 201820256974U CN 208010124 U CN208010124 U CN 208010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portion
child lock
bar
car door
bar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569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洋洋
江霞
篠田康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nant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nant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nanto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569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0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0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0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美观、不限制内把手的配置位置且容易操作的儿童锁和具有该儿童锁的车门,该儿童锁具有锁杆和杆操作部,所述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锁杆,所述锁杆与车门的儿童锁启用/不启用控制装置连接,以操作部件对所述杆操作部进行操作来进行车门的儿童锁的启用/不启用,所述杆操作部配置为不从车门的内饰板上的开口突出,从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在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杆操作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操作部件的宽度。

Description

儿童锁和具有该儿童锁的车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锁和具有该儿童锁的车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设于车门的儿童锁,用于防止乘车中的儿童等对车门的操作杆的把手部进行误操作而导致车门打开(专利文献1)。
关于这种儿童锁的配置方式,已知有如下的配置方式:在车门的内饰板上设有开口,对儿童锁的操作杆进行保持的筒状的保持部插入该开口内,该保持部与框部一体形成,该框部覆盖该开口,操作杆的把手部插通保持部的长孔向框部的前方突出,用户以手指让把手部移动而进行上锁及解锁操作,儿童锁通过轴部与内把手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61289号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儿童锁中,为了确保儿童锁的上锁/解锁的切换角度,需要在内饰板等挡板上的开口有一定的开口量,而开口量变大会导致不美观。另外,如果将内把手配置于远离车门的端部,那么儿童锁的操作杆就会更长,开口量也会更大,导致更加不美观。因此内把手与车门端部的位置关系受到了限制,内把手的配置位置也受到了制约。而如果为了在不增加操作杆的长度的情况下将内把手配置于远离车门的端部,而仅仅将操作杆的把手部配置于车门的内饰板的内侧,以车钥匙对操作杆的把手部进行操作的话,车钥匙又容易从操作杆的顶端滑落而难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观、不限制内把手的配置位置且容易操作的儿童锁和具有该儿童锁的车门。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锁,具有杆操作部和锁杆,所述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锁杆,所述锁杆与车门的儿童锁启用/不启用控制装置连接,以操作部件对所述杆操作部进行操作来进行车门的儿童锁的启用/不启用,所述杆操作部配置为不从车门的内饰板上的开口突出,从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在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杆操作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操作部件的宽度。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杆操作部配置为不从车门的内饰板上的开口突出,因此无需为了确保儿童锁的上锁/解锁的切换角度而使开口量变大,并且即使不限制内把手的配置位置,也不会使开口量变大而影响外观。另外,由于从内饰板上的开口观察时,在与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杆操作部的宽度大于操作部件的宽度,因此在操作部件对杆操作部进行操作时,操作部件不容易滑落,使用户容易操作。
另外,较佳的是,从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在所述杆操作部的、与所述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突起部。
另外,较佳的是,从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所述杆操作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另外,较佳的是,从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所述杆操作部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形。
另外,较佳的是,从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所述杆操作部的截面形状为H形。
另外,较佳的是,从内饰板上的开口观察时,在与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杆操作部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
另外,较佳的是,所述杆操作部形成为凹孔。
另外,较佳的是,从内饰板上的开口观察时,杆操作部的供操作部件操作的面,形成为向操作方向凹陷的曲面形状。
另外,较佳的是,所述操作部件是车钥匙。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门,包括如上所述的儿童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儿童锁应用于车门时的示意图。
图2是从图1中的车门的内饰板上的开口观察时的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儿童锁应用于车门时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儿童锁应用于车门时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儿童锁应用于车门时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杆操作部
2 锁杆
21 锁杆罩部
22 锁杆主体部
3 操作部件
4 内饰板
41 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儿童锁应用于车门时的示意图。图1中的左侧表示车辆的前侧,图1中的右侧表示车辆的后侧。
如图1所示,车辆的车门具有内饰板4,在内饰板4上具有开口41。儿童锁配置在不从开口41突出的位置,在图1中即配置于开口41的右侧。儿童锁具备杆操作部1和锁杆2,杆操作部1设置于锁杆2。锁杆罩部21与锁杆主体部22一同构成了锁杆2,杆操作部1设置于锁杆罩部21朝向内饰板的外侧的顶端上。锁杆2的锁杆主体部22的一端与锁杆罩部21连接,另一端与车门的儿童锁启用/不启用控制装置(未图示)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部件3为车钥匙。当车钥匙插入开口41时,使车钥匙与杆操作部1接触,通过车钥匙对杆操作部1操作,进行车门的儿童锁的启用/不启用。通过这种配置,即使不限制车门的内把手的配置位置,也不会使内饰板4上的开口41变大而影响外观。
图2是上述开口41观察时的视图,Z-Z方向为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为上下方向,Y-Y方向为与Z-Z方向垂直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为车辆左右方向。如图2所示,从开口41观察时,车钥匙在操作方向即Z-Z方向上对杆操作部1操作,在与Z-Z方向垂直的Y-Y方向上,杆操作部1的宽度大于车钥匙的宽度。如此一来,在用车钥匙对杆操作部1进行按压等操作时,车钥匙不容易从杆操作部1上滑落,使用户容易操作。
此外,图2中的杆操作部1的截面大致上形成为矩形,而且在Y-Y方向上矩形的杆操作部1的宽度大于开口41的宽度,因为杆操作部1的Y-Y方向上的两端都延伸到了开口41之外,车钥匙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受到了开口41的限制,由此可以确保在用车钥匙对杆操作部1进行按压等操作时,车钥匙不会从杆操作部1的左侧或右侧滑落。
在图2中,该矩形的杆操作部1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杆操作部1的Y-Y方向上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突起部。在这种情况下,由该突起部对车钥匙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范围进行了限制,同样可以确保在用车钥匙对杆操作部1进行按压等操作时,车钥匙不会从杆操作部1的左侧或右侧滑落。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儿童锁应用于车门时的示意图。图3中的杆操作部1的截面大致上形成为阶梯形,而且在Y-Y方向上阶梯形的杆操作部1的宽度大于开口41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将车钥匙插入如图3所示的杆操作部的Y-Y方向上的中央偏左侧的位置进行操作,则车钥匙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同时受到了开口41和杆操作部1的限制,即车钥匙向左方的移动受到了开口41的限制,向右方的移动受到了杆操作部1的向上的阶梯部分的限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车钥匙更不容易从杆操作部1滑落。而即便用户将车钥匙插入不同于图3所示的位置的其他位置进行操作,则至少也能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车钥匙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受到了开口41的限制,从而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儿童锁应用于车门时的示意图。图4中的杆操作部1的截面大致上形成为H形,而且在Y-Y方向上H形的杆操作部1的宽度大于开口41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将车钥匙插入如图4所示的杆操作部的Y-Y方向上的中央的位置进行操作,则车钥匙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受到了杆操作部1的H形状的限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车钥匙更不容易从杆操作部1滑落。而即便用户将车钥匙插入不同于图4所示的位置的其他位置进行操作,则至少也能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车钥匙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受到了开口41的限制,从而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儿童锁应用于车门时的示意图。图5中的杆操作部1形成为凹孔。在这种情况下,车钥匙直接插入该凹孔即可进行操作,而且车钥匙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受到了该凹孔的左右侧壁的限制,由此可以确保在用车钥匙对杆操作部1进行按压等操作时,车钥匙不会从杆操作部1滑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能够获得如下的技术效果。
由于杆操作部配置为不从车门的内饰板上的开口突出,因此无需为了确保儿童锁的上锁/解锁的切换角度而使开口量变大,并且即使不限制内把手的配置位置,也不会使开口量变大而影响外观。另外,由于从内饰板上的开口观察时,在与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杆操作部的宽度大于操作部件的宽度,因此在操作部件对杆操作部进行操作时,操作部件不容易滑落,使用户容易操作。
以上,虽然已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作出各种修改。因而,在此公开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用于说明。
例如,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实施方式,采用车钥匙作为操作部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用其他与钥匙形状类似的长条状部件作为操作部件。
另外,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示出了矩形、阶梯形、H形等杆操作部1的截面形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U形等其他形状。
另外,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实施方式,从内饰板上的开口观察时,在与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杆操作部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但并不限于此,杆操作部的宽度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开口的宽度。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阶梯形的杆操作部中的向上的阶梯部分设置于杆操作部的右侧,限制操作部件向右侧的滑落,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其设置于杆操作部的左侧,限制操作部件向左侧的滑落。

Claims (10)

1.一种儿童锁,该儿童锁安装于车辆的车门上,其特征在于,
具有杆操作部和锁杆,所述杆操作部设置于所述锁杆,所述锁杆与车门的儿童锁启用/不启用控制装置连接,以操作部件对所述杆操作部进行操作来进行车门的儿童锁的启用/不启用,
所述杆操作部配置为不从车门的内饰板上的开口突出,
从所述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在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杆操作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操作部件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锁,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在所述杆操作部的、与所述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突起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锁,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所述杆操作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锁,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所述杆操作部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锁,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所述杆操作部的截面形状为H形。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锁,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在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杆操作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操作部形成为凹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锁,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内饰板上的所述开口观察时,所述杆操作部的供所述操作部件操作的面,形成为向所述操作方向凹陷的曲面形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是车钥匙。
10.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儿童锁。
CN201820256974.XU 2018-02-13 2018-02-13 儿童锁和具有该儿童锁的车门 Active CN208010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6974.XU CN208010124U (zh) 2018-02-13 2018-02-13 儿童锁和具有该儿童锁的车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6974.XU CN208010124U (zh) 2018-02-13 2018-02-13 儿童锁和具有该儿童锁的车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0124U true CN208010124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5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56974.XU Active CN208010124U (zh) 2018-02-13 2018-02-13 儿童锁和具有该儿童锁的车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0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10124U (zh) 儿童锁和具有该儿童锁的车门
WO2011013246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H0135990B2 (zh)
JP4778727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構造
CN210918602U (zh) 锁芯全隐藏的车门把手、车门、车辆
CN106585449A (zh) 一种后排翻转头枕
CN211573021U (zh) 一种汽车的面板及汽车
CN106285250B (zh) 背门锁销
CN206394488U (zh) 一种后排翻转头枕
JPH0986280A (ja) 巻取り式トノカバーの装着構造
JP4619485B2 (ja) ルーフモールのエンドキャップ
JP4169887B2 (ja) ケース類の錠本体の施解錠機構
CN211808984U (zh) 车辆用门装置
JP3017474U (ja) 錠装置
JPH11291848A (ja) 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JP3844514B2 (ja) 自動車用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とコンソールとの連結部構造
KR100372411B1 (ko) 버스용 도어의 잠금장치
JP3719103B2 (ja) 車両用ドアの灰皿構造
CN22051795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外水切
CN214961771U (zh) 一种宠物旅行箱
KR101220593B1 (ko) 차량용 도어의 인사이드 핸들 구조
JP2558661Y2 (ja) グローブボックストレイの取付構造
JP2002144964A (ja) 自動車のパッケージトレイ
KR20220076774A (ko) 차량용 가니시 구조물
JP3890763B2 (ja) ドア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6

Address after: No. 492, Suhong Middle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4

Patentee after: Aisin (Suzhou)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11, Chenyang Road, Nanto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226007

Patentee before: AISIN(NANTONG) TECHNICAL CENTER OF CHINA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26

Address after: 1, 2 chome, Asahi cho, Kikuya, Aichi, Japan

Patentee after: AISI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No. 492, Suhong Middle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4

Patentee before: Aisin (Suzhou)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