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6479U - 乘客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6479U
CN207986479U CN201721847131.9U CN201721847131U CN207986479U CN 207986479 U CN207986479 U CN 207986479U CN 201721847131 U CN201721847131 U CN 201721847131U CN 207986479 U CN207986479 U CN 207986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russ
support shaft
side electrode
bear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471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川佳延
中垣薰雄
岩井俊宪
高桥秀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6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6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一种乘客输送机,在桁架从建筑物一侧受到了过大的压缩力的情况下,能够避免桁架的上层侧支承部浮起。乘客输送机具备:下层侧支承部,从沿着桁架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朝向下层地板突出,由固定在下层地板之上的第一支撑台支撑;上层侧支承部,从沿着桁架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朝向上层地板突出,由固定在上层地板上的第二支撑台支撑;以及上部连结机构,将第二支撑台与上层侧支承部之间连结为能够相对移动。上部连结机构包括:轴承部件,以与上层侧支承部相面对的方式固定于第二支撑台;以及支撑轴,跨在轴承部件与上层侧支承部之间。支撑轴具有限位器,在从建筑物侧对桁架作用了沿着桁架的长边方向的过大的压缩力时,该限位器从下方与轴承部件抵接。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
本申请以2017年3月24日申请的在先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7-059560号的优先权利益为基础,并且主张该利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那样的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乘客输送机的一个例子即自动扶梯中,例如在由于地震而建筑物产生层间位移时,防止与层间位移相伴随的过大的压缩力从建筑物一侧作用于桁架的耐震化正在推进。
具体地说,在桁架的端部与建筑物的梁之间设置足够的间隙,或者对于建筑物所产生的层间位移充分确保桁架相对于建筑物的“重叠量”的长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66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78021号公报
然而,当成为极其罕见地发生的大规模地震时,层间位移量增大到与中规模地震或者小规模地震不能比较的程度。因此,在发生了大规模地震的情况下,桁架的端部变得不能够相对于层间位移进行追随,有可能从建筑物侧对桁架作用未预期的过大的压缩力。
并且,当桁架在长边方向上被较强地压缩时,不能否定与建筑物的上层地板连结的桁架的上端部从上层地板浮起的情况。当桁架的上端部浮起时,在桁架的上端部与上层地板之间产生间隙,处于自动扶梯周围的人、物有可能夹入该间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在采用使用支撑轴将桁架的上层侧支承部与上层地板连结的构成时,即使在桁架从建筑物侧承受了过大的压缩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桁架的上层侧支承部浮起。
根据实施方式,乘客输送机具备:桁架,架设在建筑物所具有的下层地板与上层地板之间;下层侧支承部,从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而朝向上述下层地板突出,由固定在上述下层地板之上的第一支撑台支撑;上层侧支承部,从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朝向上述上层地板突出,由固定在上述上层地板之上的第二支撑台支撑;以及上部连结机构,将上述第二支撑台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之间连结为能够相对移动,
上述上部连结机构包括:轴承部件,固定于上述第二支撑台,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相面对;以及支撑轴,以跨在上述轴承部件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之间的方式立起,上述支撑轴具有限位器,在从上述建筑物一侧对上述桁架作用了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过大的压缩力时,该限位器从下方与上述轴承部件抵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于建筑物的自动扶梯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桁架的下层侧支承部与第一支撑台的连结部分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桁架的下层侧支承部与第一支撑台的连结部分的构造的主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F4-F4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F5-F5线的剖视图。
图6是概略地表示桁架的上层侧支承部与第二支撑台的连结部分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桁架的上层侧支承部与第二支撑台的连结部分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8是沿着图7的F8-F8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8的F9-F9线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具有限位器的支撑轴与支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将具有限位器的支撑轴插入上层侧支承部的嵌合孔以及轴承部件的引导槽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将具有限位器的支撑轴固定于上层侧支承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桁架的上层侧支承部与第二支撑台的连结部分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4是将桁架的上层侧支承部与第二支撑台的连结部分的构造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使构成轴承部件的固定部与可动部相互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将具有限位器的支撑轴插入轴承部件的引导槽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桁架的上层侧支承部与第二支撑台的连结部分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7的F18-F18线的剖视图。
图19是在局部截面中表示在具有限位器的支撑轴上一体化了固定销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0是从箭头F20的方向观察图19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具有限位器的支撑轴、固定销以及六角螺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在支撑座上结合了轴承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2…建筑物,3…桁架,4…下层地板,5…上层地板,20…下层侧支承部,24…上层侧支承部,22…第一支撑台,27…第二支撑台,66…上部连结机构,67、110…轴承部件,68、111…支撑轴,77、123…限位器,90…固定部,91…可动部,105、112…固定工具(固定销),106、129…弱点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2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公开了乘客输送机的一个例子即自动扶梯1。自动扶梯1例如安装于商业施设或者交通机构的终点站那样的建筑物2中。
自动扶梯1具备作为躯体的桁架3。桁架3架设在建筑物2的下层地板4与上层地板5之间。本实施方式的桁架3被分割为如下三个要素:与下层地板4相连的下部桁架构造体6;与上层地板5相连的上部桁架构造体7;以及夹设在下部桁架构造体6与上部桁架构造体7之间的中间桁架构造体8。下部桁架构造体6、上部桁架构造体7以及中间桁架构造体8沿着自动扶梯1的长边方向而结合为一条直线状。
下部桁架构造体6具备下层侧水平部6a、以及从下层侧水平部6a的一端向斜上方延伸的倾斜部6b。上部桁架构造体7具备上层侧水平部7a、以及从上层侧水平部7a的一端向斜下方延伸的倾斜部7b。中间桁架构造体8以将下部桁架构造体6与上部桁架构造体7之间连结的方式倾斜。中间桁架构造体8的下端,通过并用了焊接的机械式的结合方法与下部桁架构造体6的倾斜部6b的上端结合。中间桁架构造体8的上端,通过并用了焊接的机械式的结合方法与上部桁架构造体7的倾斜部7b的下端结合。
如图1所示那样,驱动装置10支撑于上部桁架构造体7的上层侧水平部7a。驱动装置10具有马达11、驱动链轮12以及驱动链13。马达11输出的扭矩经由驱动链13向驱动链轮12传递。
从动链轮14支撑于下部桁架构造体6的下层侧水平部6a。并且,梯级链15卷绕在驱动链轮12与从动链轮14之间。在驱动链轮12从马达11接受扭矩而旋转时,梯级链15在桁架3的内部环状地行进。
多个梯级16以等间隔连结于梯级链15。梯级16是供不特定多数的乘客乘入的要素,且与梯级链15一同行进。由此,乘入于梯级16的乘客被从下层地板4朝向上层地板5或者从上层地板5朝向下层地板4搬送。
在桁架3的右侧部以及左侧部分别设置有栏干17(仅图示一方)。并且,扶手带18安装于栏干17的外周部。扶手带18与梯级16同步而环状地行进。
如图1至图3所示那样,下层侧支承部20固定于下部桁架构造体6的下层侧水平部6a的前端。下层侧支承部20例如由具有L形的截面形状的角钢构成。下层侧支承部20具有朝向建筑物2的下层地板4突出的水平部20a。水平部20a向支撑下层地板4的支撑材21之上伸出。
支撑材21是成为建筑物2的躯体的要素,例如由钢梁或者混凝土壁构成。在支撑材21的立起的端面与下层侧支承部20之间,形成有对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层间位移进行吸收的第一间隙G1。
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由固定在支撑材21之上的第一支撑台22支撑。并且,水平部20a向第一支撑台22之上以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重叠量”M1伸出。
如图1以及图6所示那样,上层侧支承部24固定于上部桁架构造体7的上层侧水平部7a的前端。上层侧支承部24例如由具有L形的截面形状的角钢构成。上层侧支承部24包括:朝向建筑物2的上层地板5突出的水平部24a;以及焊接在水平部24a的下面的延长板25。延长板25具有从水平部24a的突出端朝向桁架3的相反侧水平地延伸的延伸部25a。
延长板25向支撑上层地板5的支撑材26之上伸出。支撑材26是成为建筑物2的躯体的要素,例如由钢梁或者混凝土壁构成。在支撑材26的立起的端面与上层侧支承部24之间,形成有对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层间位移进行吸收的第二间隙G2。
构成上层侧支承部24的延长板25由固定在支撑材26之上的第二支撑台27支撑。并且,延长板25向第二支撑台27之上以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重叠量”M2伸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桁架3的下层侧支承部20与第一支撑台22协作而构成所谓的半固定部。所谓半固定部是指:在小规模地震或者中规模地震中,将下层侧支承部20相对于第一支撑台22固定为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上不能够移动,在极其罕见地发生的大规模地震中,将下层侧支承部20相对于第一支撑台22保持为能够自由移动状态的构造。
同样,桁架3的上层侧支承部24与第二支撑台27协作而构成所谓的非固定部。所谓非固定部是指:与地震的规模无关,将上层侧支承部24相对于第二支撑台27保持为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能够移动状态的构造。
如图1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中,中间桁架构造体8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中间部由中间支撑台28支撑。中间支撑台28为建筑物2的躯体的一部分,且例如由水平的钢梁构成。中间支撑台28具有在中间桁架构造体8的中间部的下方横穿并且水平的上面28a。在上面28a的上层地板5侧的端部,形成朝上伸出的限位壁29。
并且,中间桁架构造体8具有支柱31以及加强板32。支柱31从中间桁架构造体8的中间部的下面朝向中间支撑台28的上面28a突出。在支柱31的突出端固定有四方形的引导板33。引导板33与中间支撑台28的上面28a能够滑动地抵接。
加强板32跨在支柱31的外周面与中间桁架构造体8的下面之间而焊接。加强板32以从支柱31朝向下部桁架构造体6的方式沿着中间桁架构造体8的长边方向延伸。加强板32的下端部32a在比中间支撑台28更向下层地板4侧远离的位置与中间支撑台28相面对。
如图1所示那样,在将自动扶梯1安装为跨在下层地板4与上层地板5之间的状态下,在引导板33与限位壁29之间确保有吸收层间位移的第三间隙G3。同样,在加强板32的下端部32a与中间支撑台28之间确保有吸收层间位移的第四间隙G4。
如图2至图4所示那样,构成半固定部的第一支撑台22具有基底35以及支撑座36。基底35是平坦的板状要素,通过并用了焊接的机械式的结合方法固定在支撑材21上。在基底35的左右两端部与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之间,分别夹持有高度调整用的垫片37。
垫片37具有一个底板38以及多个垫板39。底板38能够滑动地重叠在基底35上。垫板39以相互层叠的状态夹持在底板38与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之间。垫板39经由未图示的螺栓以及螺母夹持在底板38与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增加垫板39的张数、或者选择厚度不同的垫板39,由此例如即使第一支撑台22的基底35倾斜,也能够将下层侧支承部20保持为水平的姿势。
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支撑座36以位于沿着下层侧支承部2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的方式配置在一对垫片37之间。支撑座36为平坦的四方形的板,配置在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与基底35之间。支撑座36牢固地焊接在基底35上,以便向桁架3的长边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哪个方向都不活动。
如图2至图5所示那样,下部连结机构41夹持在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与支撑座36之间。下部连结机构41作为主要的要素而具备轴承部件42以及支撑轴43。
通过将固定部44以及可动部45进行组合来构成轴承部件42。固定部44由比支撑座36小一圈的四方形的板构成,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在支撑座36上。固定部44具有位于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之下的第一部分44a、以及相对于水平部20a向桁架3的相反侧伸出的第二部分44b。
并且,固定部44具有引导槽47。引导槽47以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方式从第一部分44a的端部朝向第二部分44b笔直地延伸,并且,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固定部44。导槽47在第二部分44b的前端开口。位于第一部分44a的引导槽47的终端47a弯曲为圆弧状。
上述可动部45由细长、平坦的板构成,能够拆装地与固定部44的引导槽47嵌合。可动部45具有与引导槽47的终端47a相面对的平坦的端面48、以及位于端面48的相反侧的前端部49。可动部45的前端部49相对于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向桁架3的相反侧突出。
如图4所示那样,上述支撑轴43以跨在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与轴承部件42之间的方式立起。支撑轴43是外径一定的圆柱状的要素,经由圆筒状的衬套52保持于在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开口的嵌合孔51。
套筒52在将支撑轴43同轴状地包围的状态下与嵌合孔51嵌合。衬套52的上端部从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的上面突出,并且,套筒52的上端部的外周面焊接于水平部20a的上面。
套筒52的下端部从下层侧支承部20的水平部20a的下面向下突出。套筒52的下端部与轴承部件42的固定部44的上面以及可动部45的上面抵接,或者以可动部45不会从固定部44的引导槽47浮起的方式将可动部45保持在支撑座36上。
支撑轴43的下端部被引导到引导槽47的终端47a与可动部45的端面48之间。在可动部45的端面48与引导槽47的终端47a之间从径向夹持支撑轴43的下端部,由此将支撑轴43支撑为能够转动。换言之,支撑轴43的下端部在可动部45的端面48与引导槽47的终端47a之间被从桁架3的长边方向夹持。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那样,可动部45的前端部49经由固定工具的一个例子即固定销53而与支撑座36结合。固定销53是外径一定的圆柱状的要素,以跨在可动部45的前端部49与支撑座36之间的方式立起。由此,可动部45由支撑座36以及固定部44的导槽47保持为不能够移动。
固定销53在沿着其轴向的中间部的外周面具有弱点部54。弱点部54由在固定销53的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槽来规定。因此,弱点部54具有与固定销53的其他部分相比机械强度降低那样的形状。并且,固定销53的弱点部54位于可动部45与支撑座36之间的边界。
如图6至图9所示那样,构成上述非固定部的第二支撑台27具有基底60以及支撑座61。基底60是平坦的板状的要素,通过并用了焊接的机械式的结合方法固定在支撑材26上。在基底60的左右两端部与上层侧支承部24的延长板25之间分别夹有高度调整用的垫片62。
垫片62具有一个支撑板63以及多个垫板64。支撑板63能够滑动地重叠在基底60上。垫板64在相互层叠的状态下夹在支撑板63与上层侧支承部24的延长板25之间。垫板64经由未图示的螺栓以及螺母而夹持在支撑板63与上层侧支承部24的延长板25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增减垫板64的张数、或者选择厚度不同的垫板64,由此例如即使第二支撑台27的基底60倾斜,也能够将上层侧支承部24保持为水平的姿势。
如图6以及图7所示那样,支撑座61在一对垫片62之间被配置为,位于上层侧支承部24的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央。支撑座61是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细长、平坦的板状的要素,配置在上层侧支承部24的延长板25与基底60之间。支撑座61被牢固地焊接在基底60上,以便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任意方向上都不活动。
如图7至图9所示那样,上部连结机构66夹在上层侧支承部24的延长板25与支撑座61之间。上部连结机构66作为主要的要素而具备轴承部件67以及支撑轴68。
轴承部件67是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细长、板状的要素,焊接在支撑座61上。轴承部件67的与桁架3相反侧的前端部,从延长板25的延伸部25a的前端朝向上层地板5突出。
如图8以及图9所示那样,引导槽70形成在轴承部件67上。引导槽70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上以一条直线状延伸。引导槽70的一端位于延长板25的中间部的下方,并且,被轴承部件67的阻挡壁部71封闭。引导槽70的另一端在轴承部件67的前端部开口。
并且,轴承部件67具有对引导槽70进行规定的一对引导面72a、72b、以及形成在引导面72a、72b的上端部的一对壁部73a、73b。引导面72a、72b以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相面对的方式立起,并且,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上以一条直线状延伸。壁部73a、73b从引导面72a、72b的上端部向减小引导槽70的槽宽度的方向突出。在壁部73a、73b的突出端之间,形成有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狭缝74。
如图8至图10所示那样,支撑轴68具备轴部76、以及形成在轴部76的下端的限位器77。轴部76是具有能够向轴承部件67的狭缝74中插入的外径的圆柱状的要素,在该轴部76的上端面上形成有螺纹孔78。
限位器77具有一对凸缘部77a、77b。凸缘部77a、77b从在轴部76的径向上相面对的两个位置朝向轴部76的径向外侧伸出。凸缘部77a、77b的外周面弯曲为圆弧状。
因此,限位器77为,从轴部76的轴向观察时的形状为椭圆形,具有相互正交的长轴L1和短轴S1。长轴L1的长度大于轴承部件67的狭缝74的宽度尺寸、稍微小于引导槽70的宽度尺寸。短轴S1的长度小于轴承部件67的狭缝74的宽度尺寸。
如图11所示那样,支撑轴68通过在延长板25的延伸部25a的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央开口的嵌合孔80向引导槽70插入。嵌合孔80具有圆形的开口形状,并且,位于狭缝74的正上方。嵌合孔80的直径大于限位器77的长轴L1的长度。
支撑轴68以使限位器77的长轴L1沿着狭缝74的长边方向的姿势从嵌合孔80向狭缝74插入。在限位器77通过狭缝74而进入引导槽70的状态下,当使轴部76向周向转动时,限位器77的凸缘部77a、77b的上面变得与壁部73a、73b的下面相面对。
如图8至图10所示那样,支撑轴68经由支架81支撑在上层侧支承部24的延长板25。支架81具有圆筒状的主体82、同轴状地形成在主体82的下面上的凹部83、以及同轴状地贯通主体82的贯通孔84。
支架81的主体82与延长板25的嵌合孔80嵌合。主体82的上端部从延长板25的上面突出,并且,主体82的上端部的外周面焊接于延长板25的上面。主体82的下端部与轴承部件67的上面抵接。
支撑轴68的轴部76的上端部与支架81的凹部83嵌合。并且,在支架81的贯通孔84中从上方插入有固定螺栓85。固定螺栓85是紧固工具的一个例子,螺入到支撑轴68的轴部76的螺纹孔78中。
通过该螺入,支撑轴68的轴部76的上面与凹部83的终端面抵接,支撑轴68被支架81同轴状地保持。与此同时,支撑轴68的限位器77的凸缘部77a、77b的上面与轴承部件67的壁部73a、73b的下面能够滑动地抵接。并且,限位器77的凸缘部77a、77b的外周面与对引导槽70进行规定的引导面72a、72b能够滑动地接触,支撑轴68在引导面72a、72b之间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被夹持。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构成的自动扶梯1中,例如在由于地震而在建筑物2的下层地板4与上层地板5之间产生了沿着桁架3的宽度方向的层间位移的情况下,在桁架3的下层侧支承部20,下层侧支承部20以及第一支撑台22以支撑轴43为中心相对转动。同样,在上层侧支承部24,上层侧支承部24以及第二支撑台27以支撑轴68为中心相对转动。通过该转动,沿着桁架3的宽度方向的层间位移量被吸收,能够避免对桁架3作用过大的力。
另一方面,当在建筑物2的下层地板4与上层地板5之间产生了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层间位移的情况下,在小规模地震以及中规模地震中,构成非固定部的上层侧支承部24与第二支撑台27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上相对位移。
具体地说,上层侧支承部24所保持的支撑轴68沿着轴承部件67的引导槽70移动,对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层间位移量进行吸收。因此,能够避免对桁架3作用过大的压缩力。
与此相对,在极其罕见地发生的大规模地震中,层间位移量增大到与小规模地震以及中规模地震无法比较的程度。因此,无法避免半固定部与非固定部之间的距离大幅度缩小,仅通过非固定部难以吸收层间位移量。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由于半固定部与非固定部之间的距离大幅度缩小而桁架3的下层侧支承部20被向接近下层地板4的方向较强地按压的情况下,该按压力经由支撑轴43向轴承部件42传递。
此时,轴承部件42的固定部44以及可动部45从桁架3的长边方向夹持支撑轴43。因此,如根据图4以及图5能够明确的那样,当上述按压力传递到轴承部件42时,可动部45被支撑轴43向从引导槽47的终端47a远离的方向推出,可动部45与支撑座36要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上相对地移动。
将可动部45与支撑座36结合的固定销53,以沿着支撑轴43的方式立起,并且,固定销53的弱点部54位于可动部45与支撑座36之间的边界。因此,当可动部45与支撑座36要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相对地移动时,对跨在可动部45与支撑座36之间的固定销53的弱点部54作用剪切负载。当剪切负载超过弱点部54的断裂负载时,固定销53在弱点部54的位置折损。
由此,轴承部件42的可动部45从固定部44的引导槽47脱落,变得不能够对支撑轴43进行支承。结果,支撑轴43在被引导槽47的侧缘引导的同时向从引导槽47的终端47a远离的方向移动。通过该移动,下层侧支承部20与支撑轴43一同向接近下层地板4的方向移动与第一间隙G1相当的量,对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层间位移量进行吸收。
由此,即使在发生大规模地震时,也能够避免对桁架3作用未预期的过大的压缩力,能够防止桁架3的压溃或者下层侧支承部20以及第一支撑台22的破损。
另一方面,在下层侧支承部20与支撑轴43一同向接近下层地板4的方向移动了与第一间隙G1相当的量之后,例如由于余震等而桁架3向从下层地板4远离的方向位移了的情况下,支撑轴43与下层侧支承部20一同向从下层地板4远离的方向移动。
此时,在焊接在支撑座36上的固定部44,引导槽47的终端47a从桁架3侧与支撑轴43相面对,因此支撑轴43与引导槽47的终端47a抵接。因此,引导槽47的终端47a对追随下层侧支承部20的支撑轴43的动作进行限制。
由此,下层侧支承部20被保持在第一支撑台22上,能够避免桁架3的落下。
然而,在发生大规模地震时,在对桁架3作用过大的压缩力时,有时对桁架3施加要将上层侧支承部24从上层地板5推起的力。根据本实施方式,以跨在上层侧支承部24的延长板25与轴承部件67之间的方式立起的支撑轴68,具有向支撑轴68的径向外侧伸出的限位器77。限位器77的凸缘部77a、77b与位于引导槽70的上端部的壁部73a、73b的下面抵接。
因此,当对桁架3施加要将上层侧支承部24从上层地板5推起的力时,支撑轴68的限位器77的凸缘部77a、77b与焊接在第二支撑台27上的轴承部件67的壁部73a、73b的下面抵接,该壁部73a、73b从上方将限位器77压入。
结果,在桁架3被压缩时,即使上层侧支承部24要被从上层地板5推起,限位器77以及轴承部件67的壁部73a、73b也对追随上层侧支承部24的支撑轴68的动作进行限制。
即,在采用使用支撑轴68将桁架3的上层侧支承部24与第二支撑台27连结的构成时,能够防止上层侧支承部24从第二支撑台27浮起,并能够避免在上层侧支承部24与第二支撑台27之间产生间隙。由此,处于自动扶梯1周围的人、物不会被夹入间隙,自动扶梯1的安全性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桁架3的下层侧支承部20中,支撑轴43的下端部嵌入于轴承部件42的引导槽47。同样,在桁架3的上层侧支承部24中,支撑轴68的下端的限位器77进入轴承部件67的引导槽70,并且,由引导面72a、72b从桁架3的宽度方向夹持。
根据该构成,在对沿着桁架3的宽度方向的层间位移量进行吸收时,能够抑制下层侧支承部20以及上层侧支承部24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位移。因此,不需要在第一支撑台22的基底35的左右两端部焊接用于对下层侧支承部20沿着桁架3的宽度方向的过度转动进行限制的止偏工具。同样,不需要在第二支撑台27的基底60的左右两端部焊接用于对上层侧支承部24沿着桁架3的宽度方向的过度转动进行限制的止偏工具。
由此,能够省略专用的止偏工具,并且,在基底35、60上进行焊接的,仅为位于沿着基底35、6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的支撑座36、61。由此,通过使相对于基底35、60的焊接部位集中到沿着基底35、6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由此能够大幅度减少部件数量以及焊接部位,有助于自动扶梯1的成本降低。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中间桁架构造体8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中间部固定有向下突出的支柱31,位于支柱31的下端的引导板33与中间支撑台28的上面28a能够滑动地抵接。即,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部由建筑物2的中间支撑台28从下方支承。
此时,如上所述,在下层侧支承部20,轴承部件42的固定部44对支撑轴43向从第一支撑台20远离的方向的动作进行限制,因此能够减小引导板33在中间支撑台28的上面28a上进行移动的范围。换言之,能够减小引导板33相对于中间支撑台28的上面28a的重叠量。
与此同时,能够将位于加强板32的下端部32a与中间支撑台28之间的第四间隙G4抑制得较小。由此,能够实现中间支撑台28的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图13至图16公开了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上层侧支承部24与第二支撑台27相协作而构成半固定部。
如图13至图15所示那样,在第二实施方式,通过将固定部90以及可动部91进行组合来构成轴承部件67。固定部90由比支撑座61小一圈的四方形的板构成,并焊接在支撑座61上。固定部90具有位于上层侧支承部24的延长板25之下的第一部分90a、以及相对于延长板25向桁架3的相反侧伸出的第二部分90b。
并且,固定部90具有引导槽92。引导槽92以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方式从第一部分90a朝向第二部分90b笔直地延伸,并且,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固定部90。引导槽92的一端在延长板25之下由阻挡壁部93封闭。引导槽92的另一端在第二部分90b的前端开口。
轴承部件67的固定部90具有对引导槽92进行规定的一对引导面94a、94b、以及形成在引导面94a、94b的上端部的一对壁部95a、95b。
引导面94a、94b以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相面对的方式立起,并且,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上以一条直线状延伸。壁部95a、95b从引导面94a、94b的上端部向使引导槽92的槽宽度减小的方向突出。在壁部95a、95b的突出端之间形成有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狭缝96。
跨在延长板25与轴承部件67之间的支撑轴68,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经由支架81以及固定螺栓85固定于延长板25。支撑轴68所具有的限位器77的长轴L1的长度,大于轴承部件67的狭缝96的宽度尺寸,稍小于引导槽92的槽宽度。限位器77的短轴S1的长度小于轴承部件67的狭缝96的宽度尺寸。
如图16所示那样,支撑轴68以使限位器77的长轴L1沿着狭缝96的长边方向的姿势从嵌合孔80向狭缝96插入。在限位器77通过狭缝96而进入引导槽92的状态下,当使支撑轴68的轴部76向周向转动时,限位器77的凸缘部77a、77b的上面与壁部95a、95b的下面相面对。
并且,在经由支架81以及固定螺栓85将支撑轴68固定于延长板25的嵌合孔80的状态下,限位器77的凸缘部77a、77b的上面与轴承部件67的固定部90的壁部95a、95b的下面能够滑动地抵接。与此同时,限位器77的凸缘部77a、77b的外周面与引导面94a、94b能够滑动地接触,支撑轴68在引导面94a、94b之间被从桁架3的宽度方向夹持。
如图13以及图15所示那样,轴承部件67的可动部91在能够拆装地嵌合于固定部90的引导槽92以及狭缝96的状态下载放在支撑座61上。可动部91具有第一端部98a以及第二端部98b。第一端部98a具有与固定部90的阻挡壁部93相面对的平坦的端面99。第二端部98b相对于上层侧支承部24的延长板25朝向桁架3的相反侧突出。
在可动部91的端面99与阻挡壁部93之间从径向夹持支撑轴68的下端部,由此将支撑轴68支撑为能够转动。换言之,支撑轴68的下端部在可动部91的端面99与阻挡壁部93之间被从桁架3的长边方向夹持。
可动部91的第二端部98b具有以向上方伸出的方式被增厚的突出部101。由于突出部101的存在,可动部91的第二端部98b的壁厚也比第一端部98a的壁厚增加。
如图13以及图15所示那样,第一销孔102形成于可动部91的第二端部98b。第一销孔102在可动部91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二端部98b。
第二销孔103形成于支撑座61。第二销孔103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支撑座61。第一销孔102以及第二销孔103相互位于同轴状的位置。
可动部91的第二端部98b经由固定工具的一个例子即固定销105而与支撑座61结合。固定销105是外径一定的圆柱状的要素,以跨在可动部91的第二端部98b与支撑座61之间的方式向第一销孔102以及第二销孔103压入。
由此,可动部91被固定部90的引导槽92保持为不能够移动,并且,支撑轴68的下端部在可动部91的端面99与固定部90的阻挡壁部93之间被保持能够转动。
并且,固定销105在沿着其轴向的中间部的外周面上具有弱点部106。弱点部106由在固定销105的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槽规定。因此,弱点部106具有与固定销105的其他部位相比机械强度降低那样的形状。固定销105的弱点部106位于可动部91与支撑座61的边界。
在上层侧支承部24以及第二支撑台27构成半固定部的情况下,下层侧支承部20以及第一支撑台22优选构成非固定部。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由于大规模地震而上层侧支承部24被朝向上层地板5按压的情况下,该按压力经由支撑轴68向轴承部件67的可动部91传递。由此,可动部91与支撑座61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对固定销105的弱点部106作用剪切负载。当剪切负载超过弱点部106的断裂负载时,固定销105在弱点部106的位置折损。
由此,轴承部件67的可动部91从固定部90的引导槽92脱落,变得不能够对支撑轴68进行支承。结果,支撑轴68被引导槽92的侧缘引导并且向从阻挡壁部93远离的方向移动。通过该移动,上层侧支承部24与支撑轴68一同向接近上层地板5的方向移动与第二间隙G2相当的量,对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层间位移量进行吸收。
由此,在发生大规模地震时能够避免对桁架3作用未预期的过大的压缩力,能够防止桁架3的压溃或者上层侧支承部24以及第二支撑台27的破损。
另一方面,在上层侧支承部24与支撑轴68一同向接近上层地板5的方向进行了移动之后,例如由于余震等而桁架3向从上层地板5远离的方向进行了位移的情况下,支撑轴68与上层侧支承部24一同向从上层底板5远离的方向移动。
此时,在焊接在支撑座61上的固定部90,阻挡壁部93从桁架3侧与支撑轴68相面对,因此支撑轴68与阻挡壁部93抵接。即,阻挡壁部93对追随上层侧支承部24的支撑轴68的动作进行限制。
由此,上层侧支承部24被保持在第二支撑台27上,能够避免桁架3的落下。
并且,在发生大规模地震时,在对桁架3施加了要将上层侧支承部24从上层地板5抬起的力的情况下,支撑轴68的限位器77的凸缘部77a、77b与焊接在支撑座61上的轴承部件67的壁部95a、95b的下面抵接,该壁部95a、95b从上方将限位器77压入。
结果,即使上层侧支承部24要被从上层地板5抬起,限位器77以及轴承部件67的壁部95a、95b也对追随上层侧支承部24的支撑轴68的动作进行限制。
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防止上层侧支承部24从第二支撑台27浮起,能够避免在上层侧支承部24与第二支撑台27之间产生间隙。
[第三实施方式]
图17至图22公开了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上层侧支承部24与第二支撑台27之间所夹设的上部连结机构66的构成。
如图17至图22所示那样,上部连结机构66作为主要的要素而具备轴承部件110、支撑轴111以及固定销112。轴承部件110由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细长板构成。轴承部件110通过将其外周缘部沿着整周焊接在支撑座61上,由此与支撑座61一体化。轴承部件110的焊接操作不是在自动扶梯1的安装现场而是在制造桁架3的工厂中进行。
轴承部件110具有引导槽113。引导槽113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以一条直线状延伸,并且,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轴承部件110。引导槽113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分别弯曲为圆弧状。位于桁架3侧的引导槽113的一端,被轴承部件110的第一阻挡壁部114封闭。同样,位于桁架3的相反侧的引导槽113的另一端,由轴承部件110的第二阻挡壁部115封闭。
并且,如图18所示那样,轴承部件110具有对引导槽113进行规定的一对引导面116a、116b、以及位于引导槽113的上端部的一对壁部117a、117b。引导面116a、116b以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相面对的方式立起,并且,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上以一条直线状延伸。壁部117a、117b从引导面116a、116b的上端部向使引导槽113的槽宽度减小的方向突出。在壁部117a、117b之间形成有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狭缝118。
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那样,支撑轴111以跨在上层侧支承部24的水平部24a与轴承部件110之间的方式立起。如图19所示那样,支撑轴111具有大径部111a、以及从大径部111a的下端同轴状地突出的小径部111b。大径部111a是圆柱状的要素,外径保持一定。
大径部111a经由圆筒状的套筒121保持在向上层侧支承部24的水平部24a开口的嵌合孔120。套筒121以将大径部111a同轴状地包围的方式与嵌合孔120嵌合。套筒121的上端部从上层侧支承部24的水平部24a的上面突出,并且,该衬套121的上端部的外周面焊接于水平部24a的上面。衬套121的下端部从上层侧支承部24的水平部24a的下面向下突出。衬套121的下端部与轴承部件110的上面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轴111的大径部111a的上端部从套筒121的上端朝向上方稍微突出。大径部111a的上端部在周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焊接于套筒121的上端。
支撑轴111的小径部111b向轴承部件110的狭缝118插入。小径部111b的外周面在壁部117a、117b之间夹持为能够在狭缝118的长边方向上滑动。
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那样,在小径部111b的下端形成有限位器123。限位器123具有一对凸缘部123a、123b。凸缘部123a、123b从在小径部111b的径向上相面对的两个部位朝向小径部111b的径向外侧伸出。凸缘部123a、123b的外周面弯曲为圆弧状。
因此,限位器123从小径部111b的轴向观察时的形状为椭圆形,具有相互正交的长轴12和短轴S2。长轴12的长度大于轴承部件110的狭缝118的宽度尺寸,稍小于引导槽113的宽度尺寸。短轴S2的长度稍小于轴承部件110的狭缝118的宽度尺寸。
限位器123通过轴承部件110的狭缝118向引导槽113插入。即,限位器123以使长轴12沿着狭缝118的长边方向的姿势从狭缝118导向引导槽113。当在该状态下使支撑轴111在周向上转动时,限位器123的凸缘部123a、123b的上面与轴承部件110的壁部117a、117b的下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接触,并且,限位器123的下面与支撑座61的上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抵接。并且,限位器123的外周面与对引导槽113进行规定的引导面116a、116b接触,限位器123在引导面116a、116b之间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被夹持。
因此,限位器123在将支撑轴111向衬套121焊接以前向引导槽113插入。
此外,在限位器123插入于引导槽113的状态下,支撑轴111的小径部111b贯通轴承部件110的狭缝118,在壁部117a、117b之间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被夹持。与此同时,位于引导槽113的一端的第一阻挡壁部114从桁架3侧与小径部111b抵接。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支撑轴111具有在大径部111a的上面开口的螺纹孔124。在将支撑轴111从上层侧支承部24取下时,向螺纹孔124中螺入图21所示那样的作为交换用夹具的六角螺栓125。
固定销112是将支撑轴111与支撑座61之间进行连结的要素,形成为外径一定的圆柱状。具体地说,如图19以及图21所示那样,第一销孔127与支撑轴111形成为同轴状。第一销孔127在支撑轴111的小径部111b的下面开口。第二销孔128形成于支撑座61。第二销孔128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支撑座61。第一销孔127以及第二销孔128位于相互同轴状的位置。
固定销112通过向第一销孔127压入而与支撑轴111一体化。固定销112的下端部从支撑轴111的小径部111b以同轴状突出,并且,向第二销孔128压入。由此,固定销112以跨在支撑轴111与座部61之间的方式立起。
并且,固定销112在沿着其轴向的中间部的外周面上具有弱点部129。弱点部129通过在固定销112的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槽来规定。因此,弱点部129具有与固定销112的其他位置相比机械强度降低那样的形状。固定销112的弱点部129位于支撑轴111的小径部111b与支撑座61的边界。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由于大规模地震而上层侧支承部24被朝向上层地板5按压的情况下,该按压力经由支撑轴111向固定销112传递。由此,固定销112与支撑座61在桁架3的长边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对固定销112的弱点部129作用剪切负载。当剪切负载超过弱点部129的断裂负载时,固定销112在弱点部129的位置折损。
由此,固定销112对支撑轴111与支撑座61的连结被解除,支撑轴111的小径部111b被狭缝118的侧缘引导并且向从第一阻挡壁部114远离的方向移动。通过该移动,上层侧支承部24与支撑轴111一同向接近上层地板5的方向移动与第二间隙G2相当的量,对沿着桁架3的长边方向的层间位移量进行吸收。
由此,能够避免在发生大规模地震时对桁架3作用未预期的过大的压缩力,能够防止桁架3的压溃或者上层侧支承部24以及第二支撑台27的破损。
另一方面,在上层侧支承部24与支撑轴111一同向接近上层地板5的方向进行了移动之后,例如由于余震等而桁架3向从上层地板5远离的方向进行了位移的情况下,支撑轴111与上层侧支承部24一同向从上层地板5远离的方向移动。
通过该移动,支撑轴111的小径部111b与轴承部件110的第一阻挡壁部114抵接,支撑轴111的活动被限制。因此,上层侧支承部24被保持在第二支撑台27上,能够避免桁架3的落下。
并且,在发生大规模地震时,在对桁架3施加了要将上层侧支承部24从上层地板5抬起的力的情况下,支撑轴111的限位器123的凸缘部123a、123b与焊接在支撑座61上的轴承部件110的壁部117a、117b的下面抵接,该壁部117a、117b从上方压入限位器123。
结果,即使上层侧支承部24要被从上层底板5抬起,限位器123以及轴承部件110的壁部117a、117b也对追随上层侧支承部24的支撑轴111的动作进行限制。
由此,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能够防止上层侧支承部24从第二支撑台27浮起,能够避免在上层侧支承部24与第二支撑台27之间产生间隙。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具有限位器123的支撑轴111、具有弱点部129的固定销112被同轴状地结合为一体构造物。因此,在桁架3承受了过大的压缩力时,允许上层侧支承部24的移动的构成要素、以及防止上层侧支承部24浮起的构成要素集中为一个,能够使上部连结机构66的构成简化。
并且,在对由于大规模地震而折损的固定销112进行交换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砂轮机等对支撑轴111的大径部111a与套筒121之间的焊接部位进行切削而将支撑轴111从衬套121拉出的操作。
然而,大径部111a的大部分被套筒121包围,因此即使将焊接部位除去,也不容易将支撑轴111从套筒121拉出。
本实施方式的支撑轴111具有在大径部111a的上面开口的螺纹孔124。因此,通过将作为交换用夹具的六角螺栓125螺入螺纹孔124,由此能够通过钳子等工具将向套筒121的上方突出的六角螺栓125的头部夹住。
由此,能够将支撑轴111从衬套121中容易拔出,能够改善对折损的固定销112进行交换时的操作性。
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不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应变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主旨,并且包含于专利请求的范围记载的实用新型和其等同的范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了防止桁架的上层侧支承部的浮起,但是根据情况的不同,也能够在跨在下层侧支承部与轴承部件之间的支撑轴上设置限位器,由此防止下层侧支承部的浮起。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不特定为自动扶梯,倾斜地配置的自动人行道也同样能够实施。

Claims (18)

1.一种乘客输送机,具备:
桁架,架设在建筑物所具有的下层地板与上层地板之间;
下层侧支承部,从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而朝向上述下层地板突出,由固定在上述下层地板之上的第一支撑台支撑;
上层侧支承部,从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朝向上述上层地板突出,由固定在上述上层地板之上的第二支撑台支撑;以及
上部连结机构,将上述第二支撑台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之间连结为能够相对移动,
上述上部连结机构包括:轴承部件,固定于上述第二支撑台,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相面对;以及支撑轴,以跨在上述轴承部件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之间的方式立起,
上述支撑轴具有限位器,在从上述建筑物一侧对上述桁架作用了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过大的压缩力时,该限位器从下方与上述轴承部件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轴承部件具有:引导槽,供上述支撑轴的下端部进入,并且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延伸;以及一对壁部,以使该引导槽的槽宽度变窄的方式向上述引导槽的上端部伸出,
上述支撑轴的上述限位器具有从上述支撑轴的下端部朝向上述支撑轴的径向外侧伸出的形状,并且,该限位器在上述引导槽的内部与上述壁部的下面相面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轴承部件具有对上述引导槽进行规定的一对引导面,上述引导面在上述桁架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相面对,并且,上述支撑轴的上述限位器在上述引导面之间被夹持为能够沿着上述桁架的宽度方向滑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支撑轴为,在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以立起的姿势固定,并且,能够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一起沿着上述引导槽在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轴承部件具有将上述引导槽的一端封闭的阻挡壁部,该阻挡壁部从上述桁架一侧与上述支撑轴的下端部相面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上部连结机构具有焊接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的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筒状的支架,在该支架的中心部经由紧固工具固定有上述支撑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还具备下部连结机构,该下部连结机构将上述第一支撑台与上述下层侧支承部之间连结为能够相对移动,
上述下部连结机构包括:轴承部件,夹在上述第一支撑台与上述下层侧支承部之间;以及支撑轴,以跨在上述下层侧支承部与上述轴承部件之间的方式立起,
上述轴承部件具有被分割为从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夹着上述支撑轴的固定部以及可动部,上述固定部固定于上述第一支撑台,并且,上述可动部经由轴状的固定工具与上述第一支撑台连结,在上述固定工具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有与其他部位相比机械强度更小的弱点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在从上述建筑物一侧对上述桁架作用了过大的压缩力时,上述固定工具在上述弱点部折损,由此上述可动部与上述第一支撑台之间的连结被解除,上述下层侧支承部相对于上述第一支撑台能够在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上位移。
9.一种乘客输送机,具备:
桁架,架设在建筑物所具有的下层地板与上层地板之间;
下层侧支承部,从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朝向上述下层地板突出,由固定在上述下层地板之上的第一支撑台支撑;
上层侧支承部,从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朝向上述上层地板突出,由固定在上述上层地板之上的第二支撑台支撑;以及
上部连结机构,将上述第二支撑台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之间连结为能够相对移动,
上述上部连结机构包括:轴承部件,固定在上述第二支撑台之上,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相面对;以及,支撑轴,以跨在上述轴承部件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之间的方式立起,
上述轴承部件具有被分割为从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夹着上述支撑轴的固定部以及可动部,上述固定部固定于上述第二支撑台,上述可动部经由轴状的固定工具与上述第二支撑台连结,并且,在上述固定工具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有与其他部位相比机械强度更小的弱点部,
上述支撑轴具有限位器,在从上述建筑物一侧对上述桁架作用了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过大的压缩力时,该限位器从下方与上述轴承部件的上述固定部抵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轴承部件的上述固定部具有:引导槽,供上述支撑轴的下端部进入,并且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延伸;以及一对壁部,以使该引导槽的槽宽度变窄的方式向上述引导槽的上端部伸出,
上述支撑轴的上述限位器具有从上述支撑轴的下端部朝向上述支撑轴的径向外侧而伸出的形状,并且,该限位器在上述引导槽的内部与上述壁部的下面相面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轴承部件的上述固定部具有对上述引导槽进行规定的一对引导面,上述引导面在上述桁架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相面对,并且,上述支撑轴的上述限位器在上述引导面之间在上述桁架的宽度方向上被夹持。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轴承部件的上述可动部以能够在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上移动的方式与上述引导槽嵌合,在从上述建筑物一侧对上述桁架作用了过大的压缩力时,上述固定工具在上述弱点部折损,由此上述可动部与上述第二支撑台之间的连结被解除,上述支撑轴能够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一起在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上位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轴承部件的上述固定部具有将上述引导槽的一端封闭的阻挡壁部,该阻挡壁部从上述桁架一侧与上述支撑轴的下端部相面对。
14.一种乘客输送机,具备:
桁架,架设在建筑物所具有的下层地板与上层地板之间;
下层侧支承部,从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朝向上述下层地板突出,由固定在上述下层地板之上的第一支撑台支撑;
上层侧支承部,从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朝向上述上层地板突出,由固定在上述上层地板之上的第二支撑台支撑;以及
上部连结机构,将上述第二支撑台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之间连结为能够相对移动,
上述上部连结机构包括:
轴承部件,固定在上述第二支撑台之上,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相面对;
支撑轴,以跨在上述轴承部件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之间的方式立起,能够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一起在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上移动,并且,具有限位器,在从上述建筑物一侧对上述桁架作用了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的过大的压缩力时,该限位器从下方与上述轴承部件抵接;以及,
轴状的固定工具,该轴状的固定工具将上述支撑轴与上述第二支撑台之间进行连结,并且,在至少一个位置上具有与其他部位相比机械强度更小的弱点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轴承部件具有:引导槽,供上述支撑轴的下端部进入,并且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延伸;以及一对壁部,以使该引导槽的槽宽度变窄的方式向上述引导槽的上端部伸出,
上述支撑轴的上述限位器具有从上述支撑轴的下端部朝向上述支撑轴的径向外侧而伸出的形状,并且,该限位器在上述引导槽的内部与上述壁部的下面相面对。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轴承部件具有对上述引导槽进行规定的一对引导面,上述引导面在上述桁架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相面对,并且,上述支撑轴的上述限位器在上述引导面之间在上述桁架的宽度方向上被夹持。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固定工具从上述支撑轴的下端以同轴状突出,并且,该固定工具的下端部固定于上述第二支撑台,
在从上述建筑物一侧对上述桁架作用了过大的压缩力时,上述固定工具在上述弱点部折损,由此上述支撑轴与上述第二支撑台之间的连结被解除,上述支撑轴能够与上述上层侧支承部一起在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上位移。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上述轴承部件具有将上述引导槽的一端封闭的阻挡壁部,该阻挡壁部从上述桁架一侧与上述支撑轴的下端部抵接。
CN201721847131.9U 2017-03-24 2017-12-26 乘客输送机 Active CN2079864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9560A JP6352475B1 (ja) 2017-03-24 2017-03-24 乗客コンベア
JP2017-059560 2017-03-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6479U true CN207986479U (zh) 2018-10-19

Family

ID=6277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47131.9U Active CN207986479U (zh) 2017-03-24 2017-12-26 乘客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52475B1 (zh)
CN (1) CN20798647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1949B2 (ja) * 2016-09-07 2019-08-21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6527B1 (ja) * 1998-04-17 1999-04-26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免震エスカレータ
JP6182418B2 (ja) * 2013-10-15 2017-08-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52475B1 (ja) 2018-07-04
JP2018162133A (ja) 2018-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86479U (zh) 乘客输送机
WO2011012239A2 (de) Ausgleichswelle
EP2397704B1 (de) Neigunsversteller für Fahrzeugsitze
CN207811034U (zh) 乘客输送机
US1055750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bearing unit
JP2006207292A (ja) 木造建物の制振構造及び木造建物の制振方法
CN110748177A (zh) 一种装配式钢桁架搭建移动临时支护设备
CN104159684B (zh) 滚子轴承用保持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滚子轴承的制造方法
US4470717A (en) Web seam for sheet-metal part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649303B2 (ja) 柱の締結具
JP2001090347A (ja) 長尺部材接合用建ち入り直し装置
CN207811033U (zh) 乘客输送机
DE112010003545B4 (de) Transportgestell, Verfahren zurn Festhalten eines Metallringsund Verfahren zur Wärmebehandlung des Metallrings
CN210306469U (zh) 一种钢结构焊接用焊接工装
JP5396060B2 (ja) 回転体ユニットの予圧設定装置および回転体ユニットの予圧設定方法
JP3684337B2 (ja) 鋼製柱と鋼製梁との接合構造
CN108726459B (zh) 立体分段翻身用翻转平台系统
CN102971496A (zh) 焊道切削装置及汽轮机的径向销抜取方法
JP2017137697A (ja) 柱又は梁構造
CN207110492U (zh) 预应力钢筋锚固装置
KR100422996B1 (ko) 보강 부재
JP2017053110A (ja) 斜め柱の設置方法
JP2008038367A (ja) 解体自在型柱・梁接合部
KR102252597B1 (ko) 이동식 리프트 상에 설치된 파이프 가장자리 내측 면취기
JP4861792B2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製の柱・梁接合部の圧着接合方法および圧着接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