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7069U - 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7069U
CN207917069U CN201820213426.9U CN201820213426U CN207917069U CN 207917069 U CN207917069 U CN 207917069U CN 201820213426 U CN201820213426 U CN 201820213426U CN 207917069 U CN207917069 U CN 207917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rake lever
holder
halting mechanism
described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34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其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nk Electric Bicyc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nk Electric Bicy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nk Electric Bicyc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nk Electric Bicy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34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7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7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7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刹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针对现有带驻车机构的刹把或者操作不便,或者结构复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包括支架、铰接在支架上的可自动复位的把手,所述把手上铰接一可自动复位的拨柄,所述拨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形成操作部,靠近所述支架的一端形成抵止部,所述拨柄的抵止部抵触所述支架时,实现所述把手的锁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把手上设置可转动且可自动复位的拨柄,操作时只需用同一只手拨动拨柄即可实现把手的锁止,只需继续按压把手即可解除锁止,把手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操作均简单方便;只需设置可转动且可自动复位的拨柄即可实现,结构得到简化。

Description

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刹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在刹车时需要一直按住刹把手柄,操作不便。为解决此问题,部分电动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在刹把上安装驻车机构,通过操作驻车机构,可以锁定刹把手柄,保持车辆处于刹车状态。
授权公告号为CN2835070Y、名称为一种带有驻车机构的刹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刹把,刹车手柄固定在手柄固定座上可绕手柄固定座转动,手柄固定座与刹车手柄前端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凹槽,驻车凸台位于凹槽中固定在手柄固定座上且可绕手柄固定座转动,驻车凸台上端设有摇臂,刹车手柄前端对着驻车凸台的端面呈锯齿状。此种刹把,在使用时,需要一只手紧捏刹车手柄,同时另一只手扳动摇臂,让与摇臂相连的驻车凸台紧卡在刹车手柄的凸齿中。由于需要双手同时操作,因此不够方便。
授权公告号为CN104071290B、名称为一种带扳钮式驻车机构的摩托车把手刹车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另一种刹把,包括制动主泵、刹车手柄及扳钮式驻车机构,其刹车手柄前端的外侧侧向延伸有驻车抵靠凸台,驻车抵靠凸台和刹车控制块位置分设在刹车手柄铰接安装的铰接点两侧,驻车抵靠凸台与刹车控制块位置相对设置,驻车抵靠凸台朝向刹车手柄前端方向的一端面形成有抵靠端面,驻车凸台朝向刹车手柄尾端方向延伸形成,驻车凸台朝向刹车手柄尾端方向的一端形成与抵靠端面抵靠配合的支撑端面,驻车凸台与制动主泵之间设有驱动驻车凸台上支撑端面退出所述抵靠端面实现解锁的复位弹性件。此种刹把,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带驻车机构的刹把或者操作不便,或者结构复杂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该种刹把驻车操作方便,结构得到简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包括支架、铰接在支架上的可自动复位的把手,所述把手上铰接一可自动复位的拨柄,所述拨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形成操作部,靠近所述支架的一端形成抵止部,所述拨柄的抵止部抵触所述支架时,实现所述把手的锁止。
本实用新型的刹把,在把手上设置一可转动并可复位的拨柄,依靠拨柄抵触支架实现把手的锁止,在需要驻车时,只需要握住把手,拨柄随把手转动,当把手转动至制动位置时,拨动拨柄,松开把手,拨柄的抵止部抵触支架,即可实现把手的锁定,在需要解除驻车时,只需再次握住把手,使把手继续转动一定角度,拨柄即可自动复位,整个驻车或者解除驻车操作只需单手即可完成,方便快捷;由于只在把手上增设了可自动复位的拨柄,结构得到简化。驻车机构为将把手锁止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与所述拨柄间设有用于所述拨柄复位的扭簧。设置扭簧作为拨柄复位的动力来源,相比压簧、拉簧或者其它弹性元件,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复位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具有平行的两侧壁,所述两侧壁之间中空,所述拨柄容置于所述两侧壁之间,所述拨柄上开设销孔,所述销孔中设置定位销。将拨柄设置于把手的两侧壁之间,结构紧凑,并且拨柄外露的部分少,保证刹把外观品质。拨柄与把手通过定位销连接,转动阻力小,转动灵活。定位销与把手固定,拨柄相对定位销转动,仅有拨柄转动,保进一步确保拨柄转动稳定可靠。当然,定位销也可以与拨柄固定,定位销与拨柄同时相对把手转动。拨柄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容置于把手的两侧壁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拨柄具有一大致呈“V”字形的柄体以及垂直于所述柄体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所述的销孔。设置加强筋,提高拨柄的结构强度。可仅有加强筋位于把手的两侧壁之间而非整个拨柄位于两侧壁之间,减小把手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销孔处的所述加强筋的厚度小于所述抵止部处的所述加强筋的厚度并形成所述扭簧的安装空间,所述扭簧抵触所述加强筋。制动机构包括拨柄、定位销以及扭簧,扭簧采用此种安装结构,使得制动机构整体结构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的端面与所述柄体的端面齐平并形成抵触平面。加强筋端面与柄体端面齐平形成抵触平面,增大拨柄与支架的抵触面积,并且,由于把手制动时转动的角度不同,抵触平面沿转动方向的长度大,可确保无论把手转动任何角度,拨柄抵触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抵触平面大致呈“T”字形。加强筋位于柄体中间。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具有一抵触所述拨柄的受力平面。支架的受力面为平面,可保证拨柄与支架的可靠抵止。
作为优选,所述拨柄的操作部表面设有拨动凸条。拨动凸条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以方便手指用力。拨动凸条可以是类似防滑纹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把手的一端具有两平行的座耳,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两座耳之间,所述把手和所述两座耳上开设轴孔,所述轴孔中设置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中部小、两头大,所述固定轴上设有轴套。设置轴套,保证把手转动阻力小,把手转动顺畅。把手复位的动力可采用扭簧等,其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把手上设置可转动且可自动复位的拨柄,操作时只需用同一只手握住把手并拨动拨柄即可实现把手的锁止,只需继续按压把手即可解除锁止,把手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操作均简单方便;只需设置可转动且可自动复位的拨柄即可实现,结构得到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刹把自然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刹把自然状态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刹把自然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刹把驻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刹把隐藏把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刹把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刹把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刹把的拨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受力平面,12、座耳;
2、把手,21、侧壁,22、销孔,23、轴孔;
3、拨柄,31、操作部,311、拨动凸条,32、抵止部,33、拨柄销孔,34、柄体,35、加强筋,36、抵触平面;
4、扭簧;
5、定位销;
6、固定轴;
7、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至图8,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包括支架1、铰接在支架1上的可自动复位的把手2,所述把手2上铰接一可自动复位的拨柄3,所述拨柄3远离所述支架1的一端形成操作部31,靠近所述支架1的一端形成抵止部32,所述拨柄3的抵止部32抵触所述支架1时,实现所述把手2的锁止。
参见图2,刹把包括支架1、铰接在支架1上的可自动复位的把手2、铰接在把手2上的可自动复位的拨柄3、用于拨柄3复位的扭簧4、用于拨柄3转动定位销5、用于把手2转动的固定轴6和轴套7。
为使拨柄3及时准确可靠复位,所述把手2与所述拨柄3间设有用于所述拨柄3复位的扭簧4。设置扭簧4作为拨柄3复位的动力来源,相比压簧、拉簧或者其它弹性元件,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复位可靠。当然,其它实施例中,拨柄3的复位可以通过压簧、拉簧或者其它弹性元件实现,如在靠近操作部31设置压簧,或者在靠近抵触部设置拉簧。
参见图7,为使结构紧凑,所述把手2具有平行的两侧壁21,所述两侧壁21之间中空,所述拨柄3容置于所述两侧壁21之间,所述拨柄3上开设拨柄销孔33,所述拨柄销孔33中设置定位销5。将拨柄3设置于把手2的两侧壁21之间,结构紧凑,并且拨柄3外露的部分少,保证刹把外观品质。拨柄3与把手2通过定位销5连接,转动阻力小,转动灵活。定位销5与把手2固定,拨柄3相对定位销5转动,仅有拨柄3转动,保进一步确保拨柄3转动稳定可靠。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定位销5与拨柄3固定,定位销5与拨柄3同时相对把手2转动。
参见图8,所述拨柄3具有一大致呈“V”字形的柄体34以及垂直于所述柄体34的加强筋35,所述加强筋35上开设所述的拨柄销孔33。设置加强筋35,提高拨柄3的结构强度。可仅有加强筋35位于把手2的两侧壁21之间而非整个拨柄3位于两侧壁21之间,减小把手2尺寸。柄体34的角度在110°至160°之间,本实施例中,柄体34的角度为135°。
所述加强筋35的端面与所述柄体34的端面齐平并形成抵触平面36。加强筋35端面与柄体34端面齐平形成抵触平面36,增大拨柄3与支架1的抵触面积,并且,由于把手2制动时转动的角度不同,抵触平面36沿转动方向的长度大,可确保无论把手2转动任何角度,拨柄3抵触支架1。
所述抵触平面36大致呈“T”字形。加强筋35位于柄体34中间。为节约材料同时方便采用模具一体成型,拨柄3的加强筋35中开设工艺槽。
所述拨柄3的操作部31表面设有拨动凸条311。拨动凸条31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以方便手指用力,本实施例中,拨动凸条311为三个圆弧形的凸块。在其它实施例中,拨动凸条可以是类似防滑纹的结构。
参见图5和图6,所述拨柄销孔33处的所述加强筋35的厚度小于所述抵止部32处的所述加强筋35的厚度并形成所述扭簧4的安装空间,所述扭簧4抵触所述加强筋35。制动机构包括拨柄3、定位销5以及扭簧4,扭簧4采用此种安装结构,使得制动机构整体结构紧凑。
所述支架1靠近所述把手2的一端具有两平行的座耳12,所述把手2设置于所述两座耳12之间,所述把手2和所述两座耳12上开设轴孔23,所述轴孔23中设置固定轴6,所述固定轴6中部小、两头大,所述固定轴6上设有轴套7。设置轴套7,保证把手2转动阻力小,把手2转动顺畅。把手2复位的动力可采用扭簧4等,其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轴套7靠近支架的一端设有凸缘,远离支架的一端为直径小于凸缘的圆环,圆环端部开设多个槽。轴套7与把手2固定,轴套7和把手2相对固定轴6转动。
所述支架1具有一抵触所述拨柄3的受力平面11。支架1的受力面为平面,可保证拨柄3与支架1的可靠抵止。
参见图3和图4,当把手2处于自然状态时,拨柄3在扭簧4的作用下,拨柄3的操作部31距离把手2一定距离。当需要驻车时,握住把手2,使把手2向手柄(图中未示)转动,拨柄3随把手2一起转动,当拨柄3和把手2同时到达所需位置,用手指(通常是食指)拨动拨柄3,拨柄3克服扭簧4的作用力相对把手2转动一定角度(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使拨柄3的抵触平面36与支架1的受力平面11接触,此时松开把手2,把手2在复位件(通常是弹簧)的作用下对拨柄3产生作用力,保持拨柄3始终抵触支架1,使得把手2不能自动复位,把手2被锁止。当需要解除驻车时,再次握住把手2,并使把手2继续往手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拨柄3在扭簧4的作用下复位(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把手2解除锁止,此时松开把手2,拨柄3随把手2转动到把手2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把手2上设置可转动且可自动复位的拨柄3,操作时只需用同一只手拨动拨柄3即可实现把手2的锁止,只需继续按压把手2即可解除锁止,把手2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操作均简单方便;只需设置可转动且可自动复位的拨柄3即可实现,结构得到简化;拨柄3设置于把手2的两侧壁21之间,结构紧凑;拨柄3具有呈“T”字形的抵触平面36,可保证拨柄3与之间的可靠抵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包括支架(1)、铰接在支架(1)上的可自动复位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上铰接一可自动复位的拨柄(3),所述拨柄(3)远离所述支架(1)的一端形成操作部(31),靠近所述支架(1)的一端形成抵止部(32),所述拨柄(3)的抵止部(32)抵触所述支架(1)时,实现所述把手(2)的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与所述拨柄(3)间设有用于所述拨柄(3)复位的扭簧(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具有平行的两侧壁(21),所述两侧壁(21)之间中空,所述拨柄(3)容置于所述两侧壁(21)之间,所述拨柄(3)上开设拨柄销孔(33),所述拨柄销孔(33)中设置定位销(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柄(3)具有一大致呈“V”字形的柄体(34)以及垂直于所述柄体(34)的加强筋(35),所述加强筋(35)上开设所述的拨柄销孔(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柄销孔(33)处的所述加强筋(35)的厚度小于所述抵止部(32)处的所述加强筋(35)的厚度并形成所述扭簧(4)的安装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5)的端面与所述柄体(34)的端面齐平并形成抵触平面(3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平面(36)大致呈“T”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具有一抵触所述拨柄(3)的受力平面(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柄(3)的操作部(31)表面设有拨动凸条(3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靠近所述把手(2)的一端具有两平行的座耳(12),所述把手(2)设置于所述两座耳(12)之间,所述把手(2)和所述两座耳(12)上开设轴孔(23),所述轴孔(23)中设置固定轴(6),所述固定轴(6)上设有轴套(7)。
CN201820213426.9U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 Active CN207917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3426.9U CN207917069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3426.9U CN207917069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7069U true CN207917069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3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3426.9U Active CN207917069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70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8584A (zh) * 2019-09-25 2020-01-03 刘战军 轮椅刹车器
CN113428282A (zh) * 2021-07-21 2021-09-24 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驻车制动总成及摩托车
WO2023070300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良豪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液压刹车器驻车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8584A (zh) * 2019-09-25 2020-01-03 刘战军 轮椅刹车器
CN113428282A (zh) * 2021-07-21 2021-09-24 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驻车制动总成及摩托车
CN113428282B (zh) * 2021-07-21 2023-03-10 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驻车制动总成及摩托车
WO2023070300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良豪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液压刹车器驻车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17069U (zh) 一种带驻车机构的刹把
CN207843204U (zh) 一种把手可锁止的刹把
CN209924667U (zh) 限位锁机构
TWM376392U (en) Hand puller with detachable handlebar
WO2012174921A1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201469546U (zh) 轮椅刹车控制机构
KR100918558B1 (ko) 복층식 자전거 주차장치
CN217515281U (zh) 滑板车坐垫折叠限位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滑板车
US6481058B1 (en) Accessory for a portable apparatus
CN114347825B (zh) 一种可共享充电的共享充电桩及服务器
CN206346577U (zh) 门把转动装置
CN216374847U (zh) 一种滑板车车把折叠结构
JP3338398B2 (ja) 自動ロック機構付きステー装置
CN215752829U (zh) 一种带安全锁扣的自锁机构
KR0126805Y1 (ko) 보조 핸들이 내장된 핸들
CN104563658B (zh) 一种新型盖锁
CN215439150U (zh) 一种具备收纳功能的网线结构
CN209833844U (zh) 一种自适应型车锁
CN212078957U (zh) 一种用于电子门锁的锁体
CN210316920U (zh) 一种锌合金原子锁
CN211918879U (zh) 摩托车后备箱面板结构和摩托车后备箱
CN209761022U (zh) 一种门锁换向离合器
CN209756848U (zh) 座椅靠背解锁机构、汽车座椅、汽车行李箱及汽车
CN201011558Y (zh) 快拆手柄结构改良
FR2838368A1 (fr) Systeme de verrouillage outil-mousquet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