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9740U - 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9740U
CN207809740U CN201820008214.7U CN201820008214U CN207809740U CN 207809740 U CN207809740 U CN 207809740U CN 201820008214 U CN201820008214 U CN 201820008214U CN 207809740 U CN207809740 U CN 207809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escape
ontology
resistant cabin
man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82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彻
陈垦
曹阳
刘双
林强
宋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ongfang Mar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ongfang Mar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ongfang Mar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ongfang Mar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082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9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9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9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连接于载人装置本体上,包括耐压结构、对接结构及浮力材,耐压结构通过对接结构连接于载人装置本体上,浮力材固接于耐压结构和对接结构的侧壁,耐压结构包括耐压舱,耐压舱内部中空形成容纳逃生人员的容纳空间。逃生人员从载人装置本体穿过对接结构进入耐压舱,关闭舱口盖后使对接结构脱离载人装置本体,所述逃生装置在浮力材的作用下脱离载人装置本体并上浮。耐压舱在减少添加或者不添加加强筋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刚度,并为逃生人员提供了更多容纳空间,耐压舱相对于传统的同类产品被破坏的几率更低、可靠更高,同时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逃生装置的安全性和逃生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逃生装置搭载于水下载人装置上,尤其是潜水器上,逃生装置为潜水器内部的人员提供水下自救能力。当潜水器发生事故时,为保证潜水器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内部人员紧急进入逃生装置内部并与潜水器脱离,凭借自身浮力上浮至水面,并由救援船打捞至甲板后,人员由逃生装置内部脱出,实现逃生。
现有的逃生装置存在耐压舱的结构风险大、容纳空间小的问题,该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现有技术中,耐压舱上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舱口,舱口直接破坏耐压舱的刚度,且舱口越多,对耐压舱的刚度破坏越大,为提升刚度,一般在耐压舱内部设置若干加强筋,但舱口盖处仍会出现应力集中,当水下压强大时,应力集中提高了变形风险。同时,添加加强筋会较少耐压舱的容纳空间、增大耐压舱的重量,进而会影响到容纳的救生人员的总质量。
(2)现有技术中,由于布置空间有限,常常将耐压舱的一部分空间转化为浮力材料,以避免因逃生装置上浮力不足而无法上浮,因此导致总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逃生舱实际内部活动空间较小,人员数量及人员活动空间不足;
(3)现有技术的耐压舱口盖采用外开式,由于自身重量较重(约300kg),在人员逃生时人员很难将舱口盖拉起或推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以解决耐压舱结构风险大、容纳空间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连接于载人装置本体上,包括耐压结构、对接结构、一个舱口及浮力材,所述耐压结构通过对接结构连接于载人装置本体上,所述浮力材固接于耐压结构和对接结构的侧壁上;所述耐压结构包括成球形的耐压舱,所述耐压舱内部中空形成容纳逃生人员的容纳空间,所述对接结构与耐压舱连接的一端形成所述舱口,并在舱口处设有一舱口盖。逃生人员从载人装置本体穿过对接结构,通过所述舱口进入耐压舱,关闭舱口盖后使对接结构脱离载人装置本体,所述逃生装置在浮力材的作用下脱离载人装置本体并上浮。
较佳的,所述对接结构包括对接通道和围壁,所述对接通道和耐压舱分别连接围壁上,所述对接通道的另一端与载人装置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围壁的两端分别深入耐压舱和对接通道,且其深入耐压舱的一端置有所述舱口盖。
较佳的,所述逃生装置还包括连接载人装置本体和逃生装置的导向组件,逃生装置脱离载人装置本体时通过导向组件进行导向,避免了因载人装置本体倾斜而造成逃生装置卡住的现象
较佳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于载人装置本体上的滑轨和设于逃生装置上的滑轮。因滑轮滑轨的导向方式摩擦阻力小,利于逃生装置脱离载人装置本体。
较佳的,所述滑轮设于耐压舱和对接通道上。
较佳的,所述对接结构还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连接于对接通道的外缘,另一端设有所述滑轮。
较佳的,所述载人装置本体上均布有2-5个滑轨。滑轨沿着载人装置本体的轴向均匀布置,耐压舱和对接通道上的滑轮与滑轨对应,利于逃生装置稳定脱离载人装置本体。
较佳的,所述舱口盖采用内开式,内开式舱口盖解决了由于舱口盖自身太重而难以打开的问题。
较佳的,所述浮力材位于耐压舱靠近对接通道一端的侧壁及对接通道的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装置,将浮力材布置在耐压舱的下方,未占用耐压舱内部的空间,因而在提供足够上浮力的同时,为逃生人员提供了更多容纳空间,有助于增加救生人员的数量或提高耐压舱内逃生人员的生存质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装置减少了舱口的数量,即在耐压舱上只设置一个舱口,因而耐压舱的整体刚度高,不需要另行固接加强筋,或者相对于现有技术仅需要很少量的加强筋,从而极大降低了舱口对耐压舱强度和强度的影响,提高了逃生装置的安全性。同时节省了加强筋占用的空间,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大的容纳逃生人员的空间。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装置采用内开式舱口盖,在逃生时,舱口盖能够快速盖和。由于浮力材位于对接通道的外壁及耐压舱靠近对接通道的外壁,因此逃生装置脱离载人装置本体后,在外力的作用下自动翻转至浮力材一端朝上的状态,因此逃生装置浮至水面之后,在重力作用下能较为容易地打开舱口盖。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装置设置了导向组件,通过滑轮、滑轨对逃生装置进行导向,解决了逃生装置脱离载人装置本体的过程中因载人装置本体处于非竖直状态而卡死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逃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逃生装置脱离载人装置本体后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1、载人装置本体,21、耐压舱,22、座椅,31、支杆,32、对接通道,33、围壁,34、舱口盖,4、浮力材,51、滑轮,52、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连接于载人装置本体上,包括耐压结构、对接结构、导向组件及浮力材4。本实施例中,载人装置本体即为水下载人潜水器。
耐压结构包括耐压舱21和设于耐压舱21内的座椅22等零部件。耐压舱21成球形壳体,其内部形成容纳逃生人员的容纳空间,由于海底压力大于外界压力,因而耐压舱21的强度和刚度极为重要。为保证耐压舱21的强度和刚度,不仅要考虑材料因素,还要考虑结构因素,本实用新型在耐压舱21上设置了一个舱口,相对于现有技术——耐压舱21上设置有多个舱口,具有一个舱口的耐压舱21在上述舱口之外的其它位置不易产生集中应力,因而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即耐压舱在水下的抗风险能力更强。进而,本申请中中耐压舱内不需要添加或者减少添加加强筋,因而总体积相同时,本实施例具有更大的容纳空间。脱离载人装置本体1后逃生装置在外力的作用下会有一个自动调整运动状态的过程,为保证该过程中耐压舱21内的秩序,在耐压舱21内设置了座椅22等零部件。
对接结构包括对接通道32、围壁33和支杆31。对接通道32内部中空,其一端与载人装置本体1可拆卸对接,另一端固接在围壁33的外壁上。对接通道32与载人装置本体1的连接结构可为多种,比如,可选用法兰连接,并配合锁紧装置和密封装置进行锁紧和密封,本申请不对此作具体限定。围壁33的外壁上还固接有上述耐压舱21,且围壁33与耐压舱21的舱口对应。
具体地说,浮力材4固定在对接通道32的外壁以及耐压舱21靠近对接通道32的一端的外壁上,未占用耐压舱21内部的空间,因而在提供足够上浮力的同时,为逃生人员提供了更多容纳空间,有助于增加救生人员的数量或提高耐压舱21内逃生人员的生存质量。如图1和图3所示,围壁33的两端分别深入耐压舱21和对接通道32,且在深入耐压舱21的端部上设置有内开式舱口盖34,在逃生时,舱口盖34能够快速盖和,同时,由于浮力材4位于对接通道32的外壁及耐压舱21靠近对接通道32的外壁上,因此逃生装置脱离载人装置本体1后,在力的作用下自动翻转至浮力材4朝上、舱口盖34朝下的状态,如图3所示,因此逃生装置浮至水面之后,舱口盖34在重力作用下能较为容易地打开。
逃生装置脱离载人装置本体1的过程中,当载人装置本体1处于非竖直状态时,逃生装置容易卡死,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连接逃生装置逃载人装置本体1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可有多种,本实用新型不对具体结构做限定,作为一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系统摩擦系数小的滑轮51、滑轨52的结构。滑轨52均匀布置,固定在载人装置本体1上,耐压舱21和对接结构上对应地安装滑轮51,其中对接结构上的滑轮51通过支杆31连接在对接通道32的外壁上,以对滑轮51进行固定。支杆31与接通道32的连接方式可为多种,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作为优选的,两者采用紧固件进行连接。当载人装置本体1处于非竖直状态时,滑轨52对滑轮51具有导向作用,逃生装置通过滑轮51沿着滑轨52向上运动,从而避免了逃生装置卡死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不对滑轨52的具体数量做限定,作为优选的,从经济性和功能性考量,本实施例采用4根滑轨52。本实施例中,滑轨52、滑轮51均匀布置,有利于逃生装置稳定上浮。
上述逃生装置在耐压舱21上只设置一个舱口,极大降低了舱口对耐压舱21强度的影响,增大了容纳空间,提高了逃生装置的安全性。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连接于载人装置本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耐压结构、对接结构、一个舱口及浮力材,所述耐压结构通过对接结构连接于载人装置本体上,所述浮力材固接于耐压结构和对接结构上,
所述耐压结构包括球形的耐压舱,所述耐压舱内部中空形成容纳逃生人员的容纳空间,所述对接结构与耐压舱连接的一端形成所述舱口,并在舱口处设有一舱口盖,
逃生人员从载人装置本体穿过对接结构,通过所述舱口进入耐压舱,关闭舱口盖后使对接结构脱离载人装置本体,所述逃生装置在浮力材的作用下脱离载人装置本体并上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包括对接通道和围壁,所述对接通道和耐压舱分别连接于围壁上,所述对接通道的另一端与载人装置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围壁的两端分别深入耐压舱和对接通道,且其深入耐压舱的一端置有所述舱口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载人装置本体和逃生装置的导向组件,逃生装置脱离载人装置本体时通过导向组件进行导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于载人装置本体上的滑轨和设于逃生装置上的滑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设于耐压舱和对接通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还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连接于对接通道的外缘,另一端设有所述滑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人装置本体上均布有2-5个滑轨。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口盖采用内开式。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材位于耐压舱靠近对接通道一端的侧壁及对接通道的侧壁上。
CN201820008214.7U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 Active CN207809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8214.7U CN207809740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8214.7U CN207809740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9740U true CN207809740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29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8214.7U Active CN207809740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9740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6651A (zh) * 2019-03-26 2019-06-2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深潜器逃逸通道试验装置
CN109941411A (zh) * 2019-04-22 2019-06-28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单胞体游离型载人潜水器
CN110203350A (zh) * 2019-05-29 2019-09-06 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深水逃生自救系统
KR20200056565A (ko) * 2018-11-15 2020-05-25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잠수함에 적용된 탈출용 챔버
CN111232169A (zh) * 2020-02-25 2020-06-05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深海超高压进出舱辅助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3184152A (zh) * 2021-03-24 2021-07-30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深海逃逸舱的连接解脱装置及解脱方法
CN113955038A (zh) * 2021-12-01 2022-01-2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载人潜水器应急出舱围栏试验工装及其试验方法
CN116022316A (zh) * 2022-12-08 2023-04-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56565A (ko) * 2018-11-15 2020-05-25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잠수함에 적용된 탈출용 챔버
KR102590603B1 (ko) 2018-11-15 2023-10-16 한화오션 주식회사 잠수함에 적용된 탈출용 챔버
CN109916651A (zh) * 2019-03-26 2019-06-2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深潜器逃逸通道试验装置
CN109916651B (zh) * 2019-03-26 2020-09-04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深潜器逃逸通道试验装置
CN109941411A (zh) * 2019-04-22 2019-06-28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单胞体游离型载人潜水器
CN110203350A (zh) * 2019-05-29 2019-09-06 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深水逃生自救系统
CN111232169B (zh) * 2020-02-25 2021-01-29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深海超高压进出舱辅助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1232169A (zh) * 2020-02-25 2020-06-05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深海超高压进出舱辅助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3184152A (zh) * 2021-03-24 2021-07-30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深海逃逸舱的连接解脱装置及解脱方法
CN113184152B (zh) * 2021-03-24 2022-07-12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用于深海逃逸舱的连接解脱装置及解脱方法
CN113955038A (zh) * 2021-12-01 2022-01-2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载人潜水器应急出舱围栏试验工装及其试验方法
CN113955038B (zh) * 2021-12-01 2022-08-26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载人潜水器应急出舱围栏试验工装及其试验方法
CN116022316A (zh) * 2022-12-08 2023-04-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CN116022316B (zh) * 2022-12-08 2024-04-26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09740U (zh) 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
CN107738737B (zh) 可搭载式全通透水下载人观察潜器
JPH06503770A (ja) 水難救命器具
CN101519112B (zh) 高速高海况工作、救助两用艇
CN202670065U (zh) 一种球形多功能漂流船
CN105292401B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106494589A (zh) 一种救生球
CN209274846U (zh) 一种防撞组合漂流瓶
CN106697228A (zh) 海上救生设备
CN101823560A (zh) 多功能降落伞
CN205738014U (zh) 塑料救生浮具
CN209080092U (zh) 一种充气皮划艇
KR20100118250A (ko) 해상 인명 구조용 보트
CN205221035U (zh) 海上救生设备
CN210882552U (zh) 一种船用安全型救生舱
CN205499296U (zh) 隐形救生皮带
CN211685544U (zh) 适用于浅水油气田水下干式生产设施的应急逃生装置
CN210011856U (zh) 一种游船用登船设备
CN102530205B (zh) 游水双重安全装置
CN109018272B (zh) 潜艇保障船
CN207191350U (zh) 潜水用呼吸管双气囊防水器
CN208774984U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密封件
CN220905300U (zh) 一体式“u”型救生船浮筒
CN109159872A (zh) 防漏气救生圈
CN1515461A (zh) 多功能水上工作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