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2316B - 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2316B
CN116022316B CN202211576124.5A CN202211576124A CN116022316B CN 116022316 B CN116022316 B CN 116022316B CN 202211576124 A CN202211576124 A CN 202211576124A CN 116022316 B CN116022316 B CN 1160223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floating ball
communicated
rear end
fixed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61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22316A (zh
Inventor
刘霞
方以群
李慈
刘文武
包晓晨
徐佳骏
杨涛
俞旭华
向导
张亚楠
文宇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15761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2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2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2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22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2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潜水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并详尽介绍了其救援舱调压系统和方法。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上浮球,所述舱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上浮球,所述舱体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上浮球,所述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四上浮球。发明通过外部水压检测模组和内部气压检测模组对水压和气压进行检测,通过计算和比较外部水压与内部气压之间的差值,从而控制控制模组控制压缩空气罐和泄压阀进行作业,使得装置自行进行气压调节,与传统装置相比,该装置可以避免提前进行检测水压,可在装置运行后,实现自适应测量和调节作用,为逃生人员争取到更多的逃跑时间,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潜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物质资源需求的增加,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成为当前所需,潜水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下作业的手段已经凸显器重要性,对于海洋较深处的下潜,通常是通过救援仓来进行下潜,随着下潜深度增加,海洋给予人的压力逐渐加大,这时需要救援仓来对环境压力进行调节。
现有技术中,由于救援仓为了保护内部的人员的安全,通常采用金属来进行制作,导致救援舱重量较大,所以救援仓大多是通过吊索进行上浮和下潜,这就导致救援舱在发生部分情况时,自己不能进行调节,只能依靠吊索进行上浮下潜,容易导致人员受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具有可以自行调节上浮下潜,可以迅速逃生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上浮球,所述舱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上浮球,所述舱体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上浮球,所述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四上浮球,所述舱体前端的中部活动铰接有阀门,所述舱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五上浮球,所述舱体内腔前端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充气定位球,所述充气定位球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舱,所述内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充气机,所述第一充气机的前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充气管,所述内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充气机,所述内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充气内胆,所述内舱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的外围固定安装有防撞充气球,所述第四上浮球顶部后端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内舱后端的中部活动卡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后端活动卡接有逃生舱,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腔前端的左侧活动铰接有舱门,所述逃生舱底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救援装置,所述逃生舱的底部且位于救援装置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充气机,所述逃生舱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六上浮球,所述逃生舱底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氧气机,所述第六上浮球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充气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阀门包括铰接架,所述铰接架左侧的中部轴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传动条,所述转轴的外围轴承连接有闭合门,所述闭合门外围的后端活动卡接有密封圈,所述闭合门的外围活动卡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内侧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内框。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舱体和内舱上,所述外壳的左侧开设有锁孔,所述传动条由卡齿和锁扣组成,所述锁扣与锁孔适配卡接,所述密封圈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闭合门和内框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上浮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充气管的左右两端与两个第二上浮球的内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管的前端与第五上浮球的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管的底部与第四上浮球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后端与第三上浮球相连通,所述第二充气机的顶部与第一上浮球相连通,所述充气定位球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充气机的左右两侧通过管道与顶部充气定位球相连通,顶部所述充气定位球通过管道与底部充气定位球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六上浮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充气管的数量为五个,所述第三充气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救援装置的顶部与逃生舱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氧气机的顶部与逃生舱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逃生舱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内舱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上浮球、第二上浮球、第三上浮球、第四上浮球、充气定位球和第五上浮球达到了可以自行调节上浮下潜的目的,通过充气定位球将内舱包裹,可以有效化解撞击时给予内舱的冲击力,当检测到底部不适合继续下潜使,通过对第一上浮球、第二上浮球、第三上浮球、第四上浮球、和第五上浮球进行充气,使其鼓起,达到了带动装置上浮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设置逃生舱、第六上浮球、第三充气机、舱门和第一连接管达到了可以迅速逃生的目的,通过第一连接管与逃生舱活动卡接,将逃生舱的位置限定,转动舱门,使舱门与第一连接管接触,并将第一连接管挤出逃生舱,此时逃生舱失去限位结构,与舱体分离,通过第三充气机对第六上浮球进行充气,使第六上浮球迅速鼓起,加快上浮速度,达到了快速逃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舱体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舱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阀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逃生舱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连接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充气管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上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舱体材质示意图。
图中:1、舱体;101、基布层;102、防水胶布层;103、加强绑带层;2、第一上浮球;3、第二上浮球;4、第三上浮球;5、第四上浮球;6、阀门;601、铰接架;602、把手;603、齿轮;604、传动条;605、转轴;606、闭合门;607、密封圈;608、外壳;609、内框;7、第五上浮球;8、内舱;9、第一充气机;10、第一充气管;11、第二充气机;12、逃生舱;13、充气定位球;14、充气内胆;15、操作装置;16、防撞充气球;17、第一连接管;18、舱门;19、救援装置;20、第三充气机;21、第六上浮球;22、氧气机;23、第二充气管;24、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包括舱体1,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上浮球2,舱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上浮球3,舱体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上浮球4,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四上浮球5,舱体1前端的中部活动铰接有阀门6,舱体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五上浮球7,舱体1内腔前端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充气定位球13,充气定位球1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舱8,内舱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充气机9,第一充气机9的前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充气管10,内舱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充气机11,内舱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充气内胆14,内舱8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操作装置15,操作装置15的外围固定安装有防撞充气球16,第四上浮球5顶部后端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24;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充气定位球13将内舱8包裹,可以有效化解撞击时给予内舱8的冲击力,当检测到底部不适合继续下潜使,通过对第一上浮球2、第二上浮球3、第三上浮球4、第四上浮球5、和第五上浮球7进行充气,使其鼓起,达到了带动装置上浮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救援舱的舱体1从内到外依次为加强绑带层103、防水胶布层102、基布层101,防水胶布层102、基布层101在加强绑带层103的两侧均有设置,第一层为基布层101,由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Poly-p-phenylene benzobisoxazole,PBO)编织布,可增强舱体的耐热性和难燃性以及耐冲击性、耐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均很优异,并且质轻而柔软,第二层为防水胶布层102,材料为高性能含双键环氧树脂/液体橡胶胶黏剂,增加整个舱体1的防水性,第三层为加强绑带层103,材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该材料具有以下有点:1、比强度是同等截面钢丝的十多倍,比模量仅次于特级碳纤维;2、纤维密度低,密度是0.97-0.98g/cm3,可浮于水面;3、断裂伸长低、断裂功大,具有很强的吸收能量的能力,因而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和抗切割性;4、抗紫外线辐射,防中子和γ射线,比能量吸收高、介电常数低、电磁波透射率高;5、耐化学腐蚀、耐磨性、有较长的挠曲寿命。进而使得整个舱体1的使用寿命更长。
舱体1内部放置有二氧化碳吸附剂,用来吸收掉二氧化碳,维持氧浓度的浓度,进而保证舱体1内部密闭空间的正常氧分压;
如图1至图10所示,内舱8后端的中部活动卡接有第一连接管17,第一连接管17的后端活动卡接有逃生舱12,第一连接管17内腔前端的左侧活动铰接有舱门18,逃生舱12底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救援装置19,逃生舱12的底部且位于救援装置19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充气机20,逃生舱12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六上浮球21,逃生舱12底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氧气机22,第六上浮球2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充气管23;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连接管17与逃生舱12活动卡接,将逃生舱12的位置限定,转动舱门18,使舱门18与第一连接管17接触,并将第一连接管17挤出逃生舱12,此时逃生舱12失去限位结构,与舱体1分离,通过第三充气机20对第六上浮球21进行充气,使第六上浮球21迅速鼓起,加快上浮速度,达到了快速逃生的目的。
如图5所示,阀门6包括铰接架601,铰接架601左侧的中部轴承连接有转轴605,转轴605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把手602,转轴60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齿轮603,齿轮603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传动条604,转轴605的外围轴承连接有闭合门606,闭合门606外围的后端活动卡接有密封圈607,闭合门606的外围活动卡接有外壳608,外壳608内侧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内框609;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阀门6达到了良好了密封效果,可以避免水直接流入内舱8的内腔中,且方便人员进出。
如图5所示,外壳608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舱体1和内舱8上,外壳608的左侧开设有锁孔,传动条604由卡齿和锁扣组成,锁扣与锁孔适配卡接,密封圈60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闭合门606和内框609相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密封圈607,使密封圈607与闭合门606和内框609相连接,达到了良好的密封性,有效避免了装置下水时内部进水,转动转轴605,使传动条604移动,使传动条604的锁扣与外壳608的锁孔相卡接,达到了将闭合门606固定的目的。
如图1所示,第二上浮球3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充气管10的左右两端与两个第二上浮球3的内侧相连通,第一充气管10的前端与第五上浮球7的后端相连通,第一充气管10的底部与第四上浮球5的顶部相连通,第二连接管24的后端与第三上浮球4相连通,第二充气机11的顶部与第一上浮球2相连通,充气定位球13的数量为四个,第二充气机11的左右两侧通过管道与顶部充气定位球13相连通,顶部充气定位球13通过管道与底部充气定位球13相连通;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充气机11,可以对四个充气定位球13充气,使四个充气定位球13呈饱和状态,将内舱8牢牢固定住,通过可以缓解装置受到撞击时对内舱8的影响,通过第二充气机11和第一充气机9,可以对第一上浮球2、第二上浮球3、第三上浮球4、第四上浮球5和第五上浮球7,进行充气,在舱体1的外界形成保护层,防止舱体1受到撞击破损。
如图6所示,第六上浮球21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充气管23的数量为五个,第三充气机20的数量为两个,救援装置19的顶部与逃生舱12的内腔相连通,氧气机22的顶部与逃生舱12的内腔相连通,逃生舱12通过第一连接管17与内舱8相连通;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三充气机20,可以对第六上浮球21进行充气,使第六上浮球21迅速膨胀,第六上浮球21膨胀后带动逃生舱12上浮,通过第一连接管17,使逃生舱12与内舱8之间相连通,可以有效通过救援装置19与氧气机22改变内舱8内部的环境。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启动第二充气机11,第二充气机11先向顶部的两个充气定位球13进行注气,当顶部两个充气定位球13注气时,顶部两个充气定位球13通过管道向底部的两个充气定位球13进行注气,四个充气定位球13将内舱8夹持在中间,转动把手602,把手602转动带动转轴605转动,转轴605带动齿轮603转动,齿轮603转动带动传动条604移动,使传动条604与外壳608分开,向外拽动把手602,把手602带动铰接架601移动,铰接架601带动闭合门606移动,闭合门606向外侧打开,人从内框609的洞口中钻到内舱8的内腔中,拉动把手602,使闭合门606复位,密封圈607与内框609相贴合,转动把手602,传动条604向外侧伸出,闭合门606的位置固定,将装置放置在海面上,松开装置,此时第一上浮球2、第二上浮球3、第三上浮球4、第四上浮球5和第五上浮球7呈收缩状态,装置因为自身重量下沉,当发生撞击时,内部的四个充气定位球13可以有效缓解撞击造成的伤害,内部的救援装置19对逃生舱12的内腔注入空气,空气从第一连接管17流动到内舱8的内腔中,随着空气的增加,内舱8和逃生舱12的内腔气压增加,氧气机22对逃生舱12的内腔中注入氧气,氧气通过第一连接管17流动到内舱8中,当不需要下潜时,第一充气机9通过第一充气管10向第二上浮球3、第五上浮球7、第四上浮球5进行充气。当第四上浮球5充满后,通过第二连接管24向第三上浮球4的内部注气,第二充气机11通过管道向第一上浮球2中注气,第一上浮球2、第二上浮球3、第三上浮球4、第四上浮球5和第五上浮球7充气后膨胀,产生浮力,装置向上移动,当发生危险,舱体1发生破裂,内部进水时,人从第一连接管17钻入逃生舱12中,合并舱门18,舱门18紧第一连接管17抵住,在合并舱门18时,舱门18逐渐将第一连接管17抵住,逃生舱12失去限位装置,与舱体1分离,当逃生舱12与舱体1分离后,第三充气机20通过第二充气管23向第六上浮球21内部注气,第六上浮球21迅速膨胀,产生浮力,带动逃生舱12向上移动,救援装置19可以为逃生舱12的内腔调节气压,氧气机22可以为逃生舱12的内腔提供氧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

1.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包括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上浮球(2),所述舱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上浮球(3),所述舱体(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三上浮球(4),所述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四上浮球(5),所述舱体(1)前端的中部活动铰接有阀门(6),所述阀门(6)包括铰接架(601),所述铰接架(601)左侧的中部轴承连接有转轴(605),所述转轴(605)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把手(602),所述转轴(60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齿轮(603),所述齿轮(603)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传动条(604),所述转轴(605)的外围轴承连接有闭合门(606),所述闭合门(606)外围的后端活动卡接有密封圈(607),所述闭合门(606)的外围活动卡接有外壳(608),所述外壳(608)内侧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内框(609),所述外壳(608)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舱体(1)和内舱(8)上,所述外壳(608)的左侧开设有锁孔,所述传动条(604)由卡齿和锁扣组成,所述锁扣与锁孔适配卡接,所述密封圈(60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闭合门(606)和内框(609)相连接,所述舱体(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五上浮球(7),所述舱体(1)内腔前端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充气定位球(13),所述充气定位球(1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舱(8),所述内舱(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充气机(9),所述第一充气机(9)的前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充气管(10),所述内舱(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充气机(11),所述内舱(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充气内胆(14),所述内舱(8)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操作装置(15),所述操作装置(15)的外围固定安装有防撞充气球(16),所述第四上浮球(5)顶部后端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24);
所述内舱(8)后端的中部活动卡接有第一连接管(17),所述第一连接管(17)的后端活动卡接有逃生舱(12),所述第一连接管(17)内腔前端的左侧活动铰接有舱门(18),所述逃生舱(12)底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救援装置(19),所述逃生舱(12)的底部且位于救援装置(19)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充气机(20),所述逃生舱(12)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六上浮球(21),所述逃生舱(12)底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氧气机(22),所述第六上浮球(2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充气管(23);
所述第二上浮球(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充气管(10)的左右两端与两个第二上浮球(3)的内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管(10)的前端与第五上浮球(7)的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管(10)的底部与第四上浮球(5)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24)的后端与第三上浮球(4)相连通,所述第二充气机(11)的顶部与第一上浮球(2)相连通,所述充气定位球(1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充气机(11)的左右两侧通过管道与顶部充气定位球(13)相连通,顶部所述充气定位球(13)通过管道与底部充气定位球(1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上浮球(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充气管(23)的数量为五个,所述第三充气机(2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救援装置(19)的顶部与逃生舱(1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氧气机(22)的顶部与逃生舱(1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逃生舱(12)通过第一连接管(17)与内舱(8)相连通。
CN202211576124.5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Active CN116022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6124.5A CN116022316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6124.5A CN116022316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2316A CN116022316A (zh) 2023-04-28
CN116022316B true CN116022316B (zh) 2024-04-26

Family

ID=86069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6124.5A Active CN116022316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231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34213A1 (de) * 2001-07-13 2003-01-23 Hans-Dieter Grosmann Rettungsanlage für Personal von Unterwasserbooten und-schiffen nach Havarie aus dem Schiffskörper
WO2003101828A1 (en) * 2002-05-29 2003-12-11 John Whiteley Inflatable submarine escape capsule
KR20080032826A (ko) * 2006-10-11 2008-04-16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잠수함용 통행구
CN103224016A (zh) * 2013-04-27 2013-07-3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潜水器的逃逸舱
CN103921918A (zh) * 2014-04-22 2014-07-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逃逸舱顶推装置
CN207809740U (zh) * 2018-01-03 2018-09-04 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
CN108583829A (zh) * 2018-03-29 2018-09-28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深海潜水器耐压舱舱门及其组件结构
CN109229319A (zh) * 2018-08-23 2019-01-18 陆英杰 多功能潜艇自救器
RU2682146C1 (ru) * 2017-10-26 2019-03-14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Лазурит" 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подводный аппарат
RU2764140C1 (ru) * 2020-12-07 2022-01-13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Лазурит" Водолазно-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глубоководный аппарат
CN115303457A (zh) * 2022-07-18 2022-11-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载人缓冲式水下逃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34213A1 (de) * 2001-07-13 2003-01-23 Hans-Dieter Grosmann Rettungsanlage für Personal von Unterwasserbooten und-schiffen nach Havarie aus dem Schiffskörper
WO2003101828A1 (en) * 2002-05-29 2003-12-11 John Whiteley Inflatable submarine escape capsule
KR20080032826A (ko) * 2006-10-11 2008-04-16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잠수함용 통행구
CN103224016A (zh) * 2013-04-27 2013-07-3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潜水器的逃逸舱
CN103921918A (zh) * 2014-04-22 2014-07-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逃逸舱顶推装置
RU2682146C1 (ru) * 2017-10-26 2019-03-14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Лазурит" 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подводный аппарат
CN207809740U (zh) * 2018-01-03 2018-09-04 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载人潜水器的逃生装置
CN108583829A (zh) * 2018-03-29 2018-09-28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深海潜水器耐压舱舱门及其组件结构
CN109229319A (zh) * 2018-08-23 2019-01-18 陆英杰 多功能潜艇自救器
RU2764140C1 (ru) * 2020-12-07 2022-01-13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Лазурит" Водолазно-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глубоководный аппарат
CN115303457A (zh) * 2022-07-18 2022-11-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载人缓冲式水下逃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2316A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28516U (zh) 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
CN109455276B (zh) 船用一体式快速充气气囊装置
CN103085948B (zh) 救生舱
WO2008011783A1 (fr) Dispositif de sauvetage marin anti-chavirage
CN208198781U (zh) 船用救生舱
CN116022316B (zh) 一种带有调压装置的软质救援舱
JP6258015B2 (ja) 車両防水カバー
CN105292401A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213240127U (zh) 一种便携式水质监测装置
CN108298025A (zh) 一种水声通信浮标用自动充气气囊装置
CN219884107U (zh) 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水利监测用遥感影像无人机
CN202593824U (zh) 一种气胀式舰船快速堵漏器
CN110789693A (zh) 一种供热式救生圈
CN116691933A (zh) 一种用于海洋观测的可迁移式浮标
CN214875607U (zh) 一种无人机机体落水保护装置
KR200207971Y1 (ko) 어구용 부표
CN110203350A (zh) 柔性深水逃生自救系统
CN115303457A (zh) 一种载人缓冲式水下逃生装置
CN213832067U (zh) 一种水下探测机器人
US3045622A (en) Submarine escape device
CN209305800U (zh) 船用一体式快速充气气囊装置
CN206664527U (zh) 汽车紧急防溺水装置
CN205131597U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215622590U (zh) 一种环保的安全型船舶
CN219904653U (zh) 一种水质监测浮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