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光伏组件焊带反光膜的粘贴、可有效提高反光膜粘贴剪切力的反光膜贴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光膜贴合装置,包括背板、安装在所述背板上的压紧构件以及位于压紧构件一侧的热风装置,所述压紧构件包括自重块及固定在所述自重块底部以滚压反光膜的自重压轮,所述背板上设有竖直设置的滑轨,所述自重块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式配合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构件的自重压力范围为2.5~3N。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2个压紧构件平行设置,且相邻2 个自重压轮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构件设置有2个,相邻2个自重压轮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自重压轮所在平面与所述背板所在平面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装置设有自上而下朝向所述自重压轮处延伸的热风管路,所述热风管路固定在相邻2个压紧构件之间,所述热风管路出风口处的热风温度≥8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上还设有导向机构及手柄,所述导向机构与所述手柄分设在所述背板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机构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反光膜贴合装置粘贴运动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机构还设有收容反光膜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延伸方向上的中轴线与所述自重压轮的中心位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同一块背板上设置有不少于2个的压紧构件,相邻2个自重压轮所在的平面平行且与所述背板所在平面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2个自重压轮之间的中心距与相邻 2根焊带之间的中心距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装置包括热风箱及连接在所述热风箱上的热风管路,所述热风箱内的温度≥85℃,所述背板及所述压紧构件固定在所述热风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光膜贴合装置通过设置压紧构件及热风装置,使得反光膜在中粘贴过程中依靠压紧构件的自身重力完成焊带表面反光膜的粘贴,防止因反光膜粘贴过层中由于粘贴压力过大或过小造成的成本损失;同时,使用热风对反光膜进行表面加热,使得反光膜粘贴时的加热温度更易控制,可进一步保证反光膜粘贴的剪切力,保证了反光膜的粘贴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光膜贴合装置 100,所述反光膜贴合装置100主要应用于以手工方式将反光膜201粘贴在光伏组件200中电池串202间的焊带203上。
所述反光膜贴合装置100包括背板1、安装在所述背板1上的若干个压紧构件2以及热风装置3。
所述背板1整体呈板状设置,且所述背板1上设有平行设置的滑轨11,所述压紧构件2经所述滑轨11固定在所述背板1上,进一步的,同一块背板1上可同时设置有多个压紧构件2,且相邻2个压紧构件2平行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轨11呈“工”字形设置,且所述滑轨11的两端设有挡块(未图示),以防止所述压紧构件2自滑轨11上脱落。
所述压紧构件2包括自重块21及固定在所述自重块21底部的自重压轮 22。所述自重块21的背部设有凹槽20,即,所述凹槽20设置在所述自重块21与所述滑轨11贴近的一侧,具体来讲,所述凹槽20既可直接开设在所述自重块21上,也可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自重块21背部。所述压紧构件20通过所述凹槽20与所述滑轨11相连,以使得所述压紧构件2可在所述背板1上上下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0设置为与所述滑轨11相应设置的“工”字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滑轨11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当所述滑轨11 采用其他形式设置时,所述凹槽20也需随之变动,以保证所述压紧构件2与所述背板1滑动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滑轨11的长度大于所述凹槽 20的长度,使得所述压紧构件2在沿所述滑轨11上下滑动的过程中自重压轮22的下边缘始终位于所述背板1的下边缘的下方,防止所述反光膜贴合装置100在对反光膜201进行粘贴时,背板1与电池片202接触、磕碰造成电池片202的破损断裂。
所述自重压轮22经转轴固定在所述自重块21的底部,且相邻2个自重压轮22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防止因自重压轮22固定位置不同造成的作用在反光膜201上的压力不均匀,增强反光膜201粘贴后的剪切力。
在本实施方式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00中,所述压紧构件2设置有2个,且所述压紧构件2位于所述背板1的同一侧。进一步的,相邻的2个自重压轮22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自重压轮22所在平面与所述背板1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热风装置3设有自上而下朝向所述自重压轮处延伸的热风管路31,所述热风管路31固定在相邻2个压紧构件2之间,具体来件,所述热风管路31可随所述压紧构件2上下滑动,且所述热风管路31的出风口311高于所述自重压轮22的下边缘,防止所述热风管路31与所述反光膜201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热风管路31出风口311处的热风温度可根据所述反光膜201 的类型进行调节,但需保证所述热风管路31出风口311处的热风温度≥85℃。
所述反光膜贴合装置100还设有导向机构4及手柄5,所述导向机构4 及手柄5均设置在所述背板1上,且所述导向机构4与所述手柄5分设在所述背板1的两侧。具体来讲,所述导向机构4呈扁平的矩形设置,且所述导向机构4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反光膜贴合装置100粘贴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机构4还设有收容反光膜201的收容槽41,所述收容槽41位于所述收容槽41的上表面,且所述收容槽41的中轴线与所述自重压轮22的中心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对反光膜201进行导向,防止所述反光膜201在粘贴按压过程中发生偏移。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4安装在所述背板 1的底部,且所述导向机构4与所述背板1之间成锐角设置。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00进行反光膜201的粘贴时,首先将反光膜201收容在所述收容槽41内,手持手柄5将所述反光膜贴合装置100贴放在所述焊带203的焊接位置处,开启热风装置3并推动所述反光膜贴合装置100沿所述焊带203的延伸方向移动,反光膜201在贴近所述导向机构4设置的压紧构件2的作用下贴附在所述焊带203的表面,热风管路 31出风口311处的热风作用在所述反光膜201的表面,进一步在远离所述导向机构4的压紧构件2的作用下紧密粘附在焊带203的表面上,完成焊带 203表面反光膜201的粘贴。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00通过设置压紧构件2、热风装置3以及固定在所述背板1上的导向机构4,并设置所述压紧构件2的自重压力使得所述反光膜201在贴附在所述焊带203的表面时的压力可控,提升了反光膜201粘贴的剪切力,防止因粘贴过程中压力不均造成的反光膜 201剪切力的不足或电池片202的破损;同时,将所述热风装置3设置在相邻的2个自重压轮22之间可通过出风口311将热风直接作用在反光膜201 的表面进行加热,有效避免了工作人员在进行反光膜201粘贴的过程中发生烫伤;所述导向机构4的设置进一步防止了反光膜201在粘贴过程中发生偏移,提升了反光膜201的粘贴效率及粘贴品质。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10,本实施方式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10一方面可以单独使用完成光伏组件200电池片202之间焊带203上反光膜201的粘贴,也可与反光膜粘贴机器配套使用,对使用机械粘贴的反光膜201进行二次滚压,有利于提高反光膜201粘贴的剪切力。
本实施方式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1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反光膜贴合装置 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即所述反光膜贴合装置110包括呈平板状设置的背板 1、压紧构件2’以及热风装置3’;以下说明书部分将针对两者之间的不同进行进一步阐述,相似部分于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10中,所述压紧构件2’经滑轨11及凹槽20平行固定在所述背板1上,所述压紧构件2’至少设置有2个。所述压紧构件2’包括自重块2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自重块21’底部的自重压轮 22’,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2个所述自重压轮22’所在平面平行且与所述背板11所在平面垂直设置,进一步的相邻2个自重压轮22’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相邻2个自重压轮22’之间的中心距与光伏组件200中相邻2根焊带203之间的中心距相等,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10可准确的将压紧构件2的自重压力作用在与焊带203相粘附的反光膜201上,达到提高反光膜201粘贴的剪切力的目的。
所述热风装置3’包括热风箱31’及连接在所述热风箱31’上的热风管路 32’,所述背板1及所述压紧构件2’固定在所述热风箱31’内,所述自重压轮 22’的下边缘超出所述热风箱31’的下边缘,在对反光膜201进行粘贴的过程中,所述热风管路32’向所述热风箱31’内通入热风,并使得所述热风箱31’内的温度≥85℃,以提高反光膜201粘贴的剪切力。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10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10固定在反光膜粘贴机器上,调整是反光膜粘贴机器110的位置,使得自重压轮22’与焊带203的焊接位置相适应;然后,通过反光膜粘贴机器进行过反光膜201粘贴后的焊带203在反光膜粘贴机器的带动下继续移动至反光膜贴合装置110的安装位置处,并在所述反光膜贴合装置110的下方通过,被贴附在焊带203表面的反光膜201在压紧机构2’及热风装置3’的作用下再次被压紧粘附,如此设置,进一步保证了反光膜201粘贴的剪切力;同时有效防止光伏组件200在后续的层压工序中,反光膜201发生偏移,达到提高光伏组件200生产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所述压紧构件2(2’)均具有相同的自重压力,即,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00(110)时,所述自重压轮22(22’) 与所述反光膜201接触,并在自重块21(21’)重力的作用下完成对反光膜 201的粘贴滚压,由于所述压紧构件2(2’)可在所述背板1上的滑轨11上上下滑动,因此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00(110)进行反光膜 201的粘贴时,反光膜201受到的压力仅为压紧构件2(2’)的自身重力,如此设置既可使得反光膜201在粘贴过程中受到足够大的压力;又可防止施加在反光膜201粘贴位置处的压力过大,造成电池片202的破损。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紧构件2的自重压力范围为2.5~3N,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构件2的自重压力还可以设置为其他范围,只需保证所述自重压力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反光膜贴合装置100(110)通过设置压紧构件 2(2’),使得反光膜201粘贴过程中的压力可控,一方面有效避免了人工按压造成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可对机械粘贴后的反光膜201进行再次滚压,保证了反光膜201在粘贴过程中的剪切力;同时,将反光膜201粘贴过程中的热源即热风装置3(3’)置于所述反光膜201的表面,一方面使得反光膜 201粘贴过程中的温度可控;另一方面,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避免了人工作业烫伤等情况的发生;在保证反光膜201的粘贴剪切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反光膜201粘贴操作的便捷性及实用性,降低了光伏组件200在加工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