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3629U - 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3629U
CN207683629U CN201721177611.9U CN201721177611U CN207683629U CN 207683629 U CN207683629 U CN 207683629U CN 201721177611 U CN201721177611 U CN 201721177611U CN 207683629 U CN207683629 U CN 207683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eding floor
vehicle
crossbeam
assembly
side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76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洁
叶宝文
耿富荣
杨宏
吴纯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776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3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3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3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的前地板前横梁(1);与所述前地板前横梁(1)沿车辆长度方向依次向后平行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条前排座椅横梁(2)和后排座椅横梁(3);左门槛梁(4)和右门槛梁(5),在车身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前地板前横梁(1)、所述前排座椅横梁(2)和所述后排座椅前横梁(3),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共同形成“日”形框架。当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通过“日”形框架中沿车辆宽度方向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前地板前横梁、前排座椅横梁和后排座椅横梁可以分别形成三条传递侧撞力的主通道,传力途径增多并且更有效,能显著提高车辆的防侧撞性能,同时该框架结构简洁,有利于车身结构轻量化。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防碰撞框架结构主要针对来自车辆前部的碰撞,对来自侧面的碰撞考虑较少。当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碰撞力往往仅通过左、右门槛梁向车辆前后分散,传力途径单一,防侧撞性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提升侧面防碰撞性能的车辆防侧撞框架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包括:
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的前地板前横梁;
与所述前地板前横梁沿车辆长度方向依次向后平行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条前排座椅横梁和后排座椅横梁;
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在车身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前地板前横梁、所述前排座椅横梁和所述后排座椅横梁,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共同形成“日”形框架。
其中,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还包括:
前地板中纵梁,其垂直连接在所述前地板前横梁和所述后排座椅横梁之间,并与所述前排座椅横梁重叠相交形成“十”字形结构。
其中,所述“日”形框架与所述前地板中纵梁形成“田”字形框架。
其中,所述前地板前横梁位于前地板面板下面,所述前地板中纵梁和所述前排座椅横梁处于同一平面,并位于前地板面板上面,所述前地板中纵梁、所述前排座椅横梁和前地板面板形成平整一体化结构。
其中,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还包括前地板总成,所述前排座椅横梁和所述前地板中纵梁集成在所述前地板总成。
其中,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还包括前机舱总成,所述前地板前横梁集成在所述前机舱总成。
其中,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还包括后地板总成,所述后排座椅横梁集成在所述后地板总成。
其中,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还包括A柱,所述左门槛梁、所述右门槛梁和所述A柱集成为所述内板总成。
其中,所述前地板总成、所述前机舱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和所述内板总成形成下车体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具有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当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通过“日”形框架中沿车辆宽度方向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前地板前横梁、前排座椅横梁和后排座椅横梁可以分别形成三条传递侧撞力的主通道,传力途径增多并且更有效,能显著提高车辆的防侧撞性能,同时该框架结构简洁,有利于车身结构轻量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同时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包括:
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的前地板前横梁1;
与前地板前横梁1沿车辆长度方向依次向后平行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条前排座椅横梁2和后排座椅横梁3;
左门槛梁4和右门槛梁5,在车身两侧分别连接前地板前横梁1、前排座椅横梁2和后排座椅横梁3,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共同形成“日”形框架。
本实施例的车辆防侧撞框架结构简洁,有利于车身结构轻量化,当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如图1所示来自车辆右侧的侧撞力除了沿右门槛梁向车辆前后分散以外,上述“日”形框架中沿车辆宽度方向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三根横梁:前地板前横梁1、前排座椅横梁2和后排座椅横梁3将分别成为三条传递侧撞力的主通道,传力途径增多并且更有效,能显著提高车辆的防侧撞性能。传力方向如图1、图2中的箭头所示。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车辆防侧撞框架还包括:前地板中纵梁6,垂直连接在前地板前横梁1和后排座椅横梁3之间,并与前排座椅横梁2重叠相交形成“十”字形结构。增加前地板中纵梁6之后,“日”形框架被优化为“田”字形框架,一方面使框架结构更稳定,另一方面当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前排座椅横梁2上传递的侧撞力还可经由前地板中纵梁6向车辆前后方向分散,进一步增加了传力途径,侧撞吸能效果更佳。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车身两侧分别连接两条互相平行的前排座椅横梁2,并与前地板前横梁1和后排座椅横梁3形成“目”形框架。
本实施例的车辆防侧撞框架尤其适用于纯电动车,纯电动车的前地板面板是平整的,前地板前横梁1位于前地板面板的下面,动力电池包也置于前地板下面,而前地板中纵梁6、前排座椅横梁2是在同一个平面,位于前地板面板上面。前地板中纵梁6、前排座椅横梁2与前地板面板形成平整一体化结构,可以保证电池容量最大化。
在装配时,前地板前横梁集成在前机舱总成,前排座椅横梁2、前地板中纵梁6与前地板集成为前地板总成,后排座椅横梁3集成在后地板总成,左门槛梁4、右门槛梁5和A柱集成为内板总成,最终形成下车体总成。由此,本实施例的车辆防侧撞框架还分别包括前机舱总成、前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以及内板总成,因此,前述“田”字形框架与前机舱、后地板形成了连贯结构,提高了白车身的弯扭刚度和模态,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
相应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汽车,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有关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及有益效果,请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的前地板前横梁(1);
与所述前地板前横梁(1)沿车辆长度方向依次向后平行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条前排座椅横梁(2)和后排座椅横梁(3);
左门槛梁(4)和右门槛梁(5),在车身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前地板前横梁(1)、所述前排座椅横梁(2)和所述后排座椅横梁(3),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共同形成“日”形框架;
前地板中纵梁(6),其垂直连接在所述前地板前横梁(1)和所述后排座椅横梁(3)之间,并与所述前排座椅横梁(2)重叠相交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日”形框架与所述前地板中纵梁(6)形成“田”字形框架;
所述前地板前横梁(1)位于前地板面板下面,所述前地板中纵梁(6)和所述前排座椅横梁(2)处于同一平面,并位于前地板面板上面,所述前地板中纵梁(6)、所述前排座椅横梁(2)和前地板面板形成平整一体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地板总成,所述前排座椅横梁(2)和所述前地板中纵梁(6)集成在所述前地板总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机舱总成,所述前地板前横梁(1)集成在所述前机舱总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地板总成,所述后排座椅横梁(3)集成在所述后地板总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柱,所述左门槛梁(4)、所述右门槛梁(5)和所述A柱集成为内板总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总成、所述前机舱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和所述内板总成形成下车体总成。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防侧撞框架。
CN201721177611.9U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及汽车 Active CN207683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7611.9U CN207683629U (zh)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7611.9U CN207683629U (zh)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3629U true CN207683629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87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7611.9U Active CN207683629U (zh)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36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2409A1 (zh) * 2022-04-17 2023-10-26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下车体框架总成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2409A1 (zh) * 2022-04-17 2023-10-26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下车体框架总成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3522B (zh) 搭载于车体后部的电池模块的保护结构
CN106553516A (zh) 碰撞负荷缓冲结构体
CN203497026U (zh) 汽车前地板防侧碰强化结构
CN101559786A (zh) 一种正面兼顾偏置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汽车
CN204472900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车架结构
CN105142989B (zh) 膝垫
CN204037691U (zh) 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结构
CN209208863U (zh) 车身框架及汽车
CN207683629U (zh) 一种车辆防侧撞框架及汽车
CN109249990A (zh) 一种新型管梁式汽车车架结构
CN106476900B (zh) 一种后部总成和包括该后部总成的汽车
CN101186218A (zh) 汽车纵梁前段碰撞吸能结构
CN206954313U (zh) 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结构
CN203920651U (zh) 车辆安全保险杠
CN202987282U (zh) 汽车侧围与顶盖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08842475U (zh) 一种新型管梁式汽车车架结构
CN202764910U (zh)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CN202686538U (zh) 具有后座椅防下潜梁结构的汽车后地板
CN204368289U (zh) 汽车搁脚板及汽车
CN208881929U (zh) 地板横梁
CN204527333U (zh) 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
CN204915825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支架
CN209305654U (zh) 电动汽车的半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结构
CN20884248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结构
CN202449071U (zh) 一种前围下骨架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