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7158U - 一种豆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豆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7158U
CN207627158U CN201720647185.4U CN201720647185U CN207627158U CN 207627158 U CN207627158 U CN 207627158U CN 201720647185 U CN201720647185 U CN 201720647185U CN 207627158 U CN207627158 U CN 207627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body
head
bean milk
soy bean
milk m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471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刘宪明
蒋吉猛
隋守祯
吴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471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7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7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7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豆浆机,属于食品加工装置领域,解决了大空间粉碎效率低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扣置于杯体,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机头内设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的输出轴伸出机头下盖并伸入杯体空间内,输出轴的底端设有粉碎刀片,机头下盖的外周设有分隔体,分隔体与杯体的内侧壁配合将杯体空间分隔成粉碎腔和防溢腔,杯体空间的高度为140mm~180mm。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提高豆浆机的粉碎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豆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豆浆机的结构,包括机头和杯体,其中豆浆机利用杯体的整个空间用于实现大空间粉碎及熬煮结构,采用防溢装置检测浆沫高度,通过信号控制加热系统,以防止物料溢出杯体或控制物料煮熟度。现有的结构有以下几个缺点:1、粉碎空间比较大,导致粉碎效率低,熬煮效率也低;2、在豆浆机制浆过程中,当加热系统加热,浆温上升时,浆沫液面上升,当浆沫碰到防溢装置时,加热管停止加热,此时浆沫在加热管热惯性的作用下,仍然惯性上升,为防止溢浆,豆浆机杯体需要设置有安全高度,因此杯体的高度较高,杯体空间的利用率低;3、浆沫碰到防溢装置后,需要等到浆沫完全脱离防溢电极,才能继续加热工作,有时需要较长的静置时间,导致制浆工作的周期较长;4、浆沫容易粘连防溢电极,需要设置一定的防溢空间,制浆容量范围受到一定限制;5、浆沫容易粘连防溢电极,物料反复熬煮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豆浆机,提高粉碎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扣置于杯体,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机头内设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的输出轴伸出机头下盖并伸入杯体空间内,输出轴的底端设有粉碎刀片,机头下盖的外周设有分隔体,分隔体与杯体的内侧壁配合将杯体空间分隔成粉碎腔和防溢腔,杯体空间的高度为140mm~180mm。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体到杯体的额定最高水位线的高度距离为H1,H1=30mm~70mm。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的制浆容量为800ml~1300ml,H1=50mm~60mm。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设有防溢电极,防溢电极横向伸出机头下盖并伸入防溢腔。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体为弹性胶圈,分隔体上设有缺口来形成排气片,粉碎腔的气体顶开排气片进行排气,防溢电极位于排气片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位于排气片上方,缺口的宽度为W2,W2=10mm~50mm,缺口的高度为H4,H4≥1mm。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电极到分隔体的高度距离为H2,H2≥8mm,防溢电极到杯体的口部端面的高度距离为H3,H3≥10mm。
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电极到杯体的内侧壁的距离为D,D≥2mm。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的内侧壁设有环体,分隔体与环体配合,分隔体与环体之间的间隙宽度为W1,W1=0~0.6mm。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的内侧壁设有配合平台,分隔体抵在配合平台上;或者,所述分隔体包括与机头下盖连接的连接环和向外延伸的弹性片,弹性片的内圈与连接环连接成一体,弹性片的外圈向下弯曲延伸,弹性片在常温下与杯体的内侧壁之间间隙配合,弹性片受粉碎腔的压力作用形变紧贴杯体的内侧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将杯体空间分成粉碎腔和防溢腔后,可以分别对粉碎腔和防溢腔单独进行功能设计,减少相互之间地干扰,使粉碎腔能够更纯粹地用于粉碎、熬煮等功能,使防溢腔更单纯地用于防溢,更容易进行优化设计来提高豆浆机的各方面性能,相应的也可以降低设计成本;其次,本实用新型并未增大杯体空间,相反可以缩小现有的杯体空间或者保持现有的杯体空间大小不变,从杯体空间中分出一部分形成粉碎腔,这就导致粉碎腔的空间相比现有技术变小,可以提高粉碎效率及效果;而防溢腔被独立出来,可以避免误检测,只有真正溢出时才会产生检测结果,提高防溢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分隔体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豆浆机在制浆过程中的浆液循环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在制浆过程中的浆液循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II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2,机头1扣置于杯体2,机头1包括机头上盖11和机头下盖12,机头1内设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的输出轴31伸出机头下盖12并伸入杯体空间内,输出轴31的底端设有粉碎刀片4,机头下盖12的外周设有分隔体5,分隔体5与杯体2的内侧壁配合将杯体空间分隔成粉碎腔201和防溢腔202,杯体空间的高度H为140mm~180mm。
杯体空间是指位于杯体2内用来盛放物料和水的空间。将杯体空间分成粉碎腔201和防溢腔202后,可以分别对粉碎腔201和防溢腔202单独进行功能设计,减少相互之间地干扰,使粉碎腔201能够更纯粹地用于粉碎、熬煮等功能,使防溢腔202更单纯地用于防溢,更容易进行优化设计来提高豆浆机的各方面性能,相应的也可以降低设计成本;其次,本实用新型并未增大杯体空间,相反可以缩小现有的杯体空间或者保持现有的杯体空间大小不变,从杯体空间中分出一部分形成粉碎腔201,这就导致粉碎腔201的空间相比现有技术变小,可以提高粉碎效率及效果;而防溢腔202被独立出来,可以避免误检测,只有真正溢出时才会产生检测结果,提高防溢可靠性。
分隔体5到杯体2的额定最高水位线的高度距离为H1,H1=30mm~70mm,具体是指分隔体5与杯体2的内侧壁接触的位置到杯体2的额定最高水位线的高度距离。例如H1=30mm、40mm、45mm、50mm、60mm、65mm或70mm等等。H1过小,分隔体5与杯体2的内侧壁接触的位置到粉碎腔201内液体的距离过近,导致浆液循环路径过短,会对粉碎刀片4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物料粉碎时粉碎电机的负载较高,容易导致豆浆机颤动,产生噪音,同时会导致物料溢出到防溢腔202,不仅影响制浆性能,而且容易导致防溢检测错误。H1过大,则难以达到将杯体空间分隔成两个腔的目的,导致粉碎效率无法实现大的提升。
现有豆浆机的杯体空间高度为200mm左右,与800ml~1300ml的制浆量相对应的有效制浆容量的高度76mm~82mm,杯体空间的利用率在38%~41%。由于杯体空间分隔成两个部分,可以降低杯体空间的高度H,可以选择在140mm~180mm,而有效制浆容量的高度与现有的基本相同,杯体空间的利用率在45.6%~54%,可见杯体空间的利用率有显著提高;在本实施例中,杯体2的制浆容量为800ml~1300ml,H1可以优选50mm~60mm,粉碎电机在粉碎时的负载90W~110W,既能够保证粉碎效率,同时避免豆浆机过度颤动,降低噪音,防止物料提前溢出而意外触发安全防溢,确保豆浆机正常制浆工作。
结合图2看,机头1设有防溢电极6,防溢电极6横向伸出机头下盖12并伸入防溢腔202。横向是指垂直于或接近垂直于机头下盖12外周侧壁的方向。防溢电极6横向伸出机头下盖12,只需要考虑防溢电极6的检测头伸出机头下盖12足够的长度,而这个长度尺寸相对较小,可以大大缩短防溢电极6的长度,减少防溢电极6对机头1内部空间设计的影响,而且安装防溢电极6的结构可以得到简化,方便在生产过程中将机头下盖12与防溢电极6做成组件结构,简化机头1安装,降低成本;由于只有防溢电极6的检测头伸出机头下盖12,防溢电极6不易发生磨损或碰撞,确保防溢电极6能够长期有效稳定地工作。
防溢电极6到分隔体5的高度距离为H2,H2≥8mm,这是防溢电极6到分隔体5上端面的垂直距离,例如H2取8mm、10mm、11mm、14mm、15mm、17mm、18mm、21mm、23mm、25mm、26mm、28mm或30mm等等。H2过小,防溢电极6距离分隔体5过近,容易出现溢出的泡沫粘连在防溢电极6与分隔体5之间,导致防溢电极6可靠性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H2过大,防溢电极6高度过高,防溢检测不及时,灵敏度下降导致泡沫溢出。防溢电极6到杯体2的口部端面的高度距离为H3,H3≥10mm。因为防溢电极6检测到浆沫后,加热器停止加热,但是加热器具有热惯性,浆沫仍然会因惯性而上升,为防止溢浆要求H3不小于10mm,防止浆沫溢出杯体2。H3过小,可能导致防溢不及时而出现溢出情况,当然H3也不会过大,一般可以取10mm、11mm、12mm、15mm、16mm、18mm、19mm或20mm等等。
防溢电极6到杯体2的内侧壁的距离为D,D≥2mm。D过小,在机头1放置到杯体2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碰撞到防溢电极6的情况,同时也可能出现浆液、泡沫出现粘连在防溢电极6的检测头和杯体2的内侧壁之间的情况,影响防溢检测的精确性,甚至出现误检测,而D也不会过大,杯体空间的直径固定,一般可以取3mm、4mm、5mm、6mm、7mm、8mm或10mm等等。
分隔体5一般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考虑到弹性要求,可以采用硅胶等材料。本实施例中的分隔体5为弹性胶圈,分隔体5的外周紧贴在杯体2的内侧壁上,采用较简单的结构及安装方式,容易拆装,便于用户拆下清洗。由于弹性胶圈与杯体2的内侧壁配合密封性较好,为避免粉碎腔201内形成高压环境,反而影响正常制浆,因此在分隔体5上设有缺口501来形成排气片51,结合图2和图3看,粉碎腔201的气体顶开排气片51进行排气,防溢电极6位于排气片51上方,浆沫从排气片51与杯体2之间的间隙进入防溢腔202,防溢电极6能够第一时间检测到浆沫,灵敏度提升,从而实现良好的防溢效果。
缺口501位于排气片51上方,为确保排气片51的弹性适中,缺口501的宽度为W2,W2=10mm~50mm,例如W2=10mm、15mm、20mm、30mm、40mm、45mm或50mm等等。W2过小,排气片51的弹性弱化,难以保证浆沫会推动排气片51后溢出,如果浆沫从其他位置进入防溢腔202,防溢电极6无法及时检测到,可能导致浆沫溢出杯体2,而W2过大,则排气片51的弹性过好,太容易形变,一来会导致粉碎腔201的水蒸汽进入防溢腔202,并在防溢腔202内形成冷凝水,可能导致防溢检测误判,二来因为排气片51的形变区域较宽,浆沫可能不从防溢电极6下方的位置进入防溢腔202,导致防溢电极6无法及时检测到,同样可能导致浆沫溢出杯体2。缺口501的高度为H4,H4≥1mm,例如H4=1、1.5mm、2mm、3mm、4mm、4.5mm或5mm等等, 为了使分隔体5具有良好的强度及空间分隔效果,分隔体5的厚度为B,8mm≤B≤15mm,例如B取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或15mm等等,因此H4也不会过大。
如图4所示,现有的豆浆机由于杯体空间没有区分设计,作为一个整体空间来使用,豆浆机在制浆时,浆液沿着杯体2的内侧壁向上涌,达到图4中虚线位置后再下落实现循环,循环高度为h1,由于循环高度高,循环速度慢,粉碎效率低,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分隔体5将杯体空间分隔成粉碎腔201和防溢腔202后,循环高度即粉碎腔201的高度h2,h2比h1小得多,物料上涌后遇到分隔体5能够快速下落重新开始循环,从而提高粉碎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杯体2的内侧壁设有环体7,分隔体5与环体7配合,设置环体7后,可以减小分隔体5的厚度,使分隔体5的弹性更好,分隔体5与环体7之间的间隙宽度为W1,W1=0~0.6mm,例如W1=0、0.1mm、0.2mm、0.3mm、0.4mm、0.5mm或0.6mm等等,其中W1=0并非指绝对无间隙,因为粉碎腔201加热后需要泄压,因此机头下盖12与杯体2配合仍然应该是间隙配合, 所以W1=0时,上偏差大于0,下偏差大于等于0。W过大,粉碎腔201的物料容易穿过间隙进入防溢腔202,不仅会影响防溢检测的准确性,而且也会出现物料残留在防溢腔202内不能参与后续制浆程序,导致制浆效果变差。分隔体5是与机头下盖12加工成一体,也可以安装到机头下盖12的外周,同样的,环体7也可以是与杯体2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安装到杯体2的内侧壁上。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杯体2的内侧壁设有配合平台21,分隔体5抵在配合平台21上。具体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分隔体包括与机头下盖12连接的连接环52和径向向外延伸的密封片53,密封片53压在配合平台21上。密封片53形变能力好,可以根据粉碎腔201的压力自动调整密封性,提高制浆效率。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体包括与机头下盖12连接的连接环52和向外延伸的弹性片54,弹性片54的内圈与连接环52连接成一体,弹性片54的外圈向下弯曲延伸,弹性片54在常温下与杯体2的内侧壁之间间隙配合,弹性片54受粉碎腔201的压力作用形变紧贴杯体2的内侧壁。在粉碎腔201加热后,粉碎腔201的气体会推动弹性片54的中段向上形变,从而使弹性片54的外圈紧贴杯体2的内侧壁,因此在制浆程序的初期能够实现微压工作,便于物料和水的混合物温度快速上升,缩短加热时间,当粉碎腔201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又很容易使整个弹性片54形变,使弹性片54与杯体2的内侧壁分离实现泄压,因此在制浆程序的中后期不会出现密封制浆的情况,确保制浆效果。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扣置于杯体,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机头内设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的输出轴伸出机头下盖并伸入杯体空间内,输出轴的底端设有粉碎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下盖的外周设有分隔体,分隔体与杯体的内侧壁配合将杯体空间分隔成粉碎腔和防溢腔,杯体空间的高度为140mm~18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体到杯体的额定最高水位线的高度距离为H1,H1=30mm~7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制浆容量为800ml~1300ml,H1=50mm~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设有防溢电极,防溢电极横向伸出机头下盖并伸入防溢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体为弹性胶圈,分隔体上设有缺口来形成排气片,粉碎腔的气体顶开排气片进行排气,防溢电极位于排气片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位于排气片上方,缺口的宽度为W2,W2=10mm~50mm,缺口的高度为H4,H4≥1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电极到分隔体的高度距离为H2,H2≥8mm,防溢电极到杯体的口部端面的高度距离为H3,H3≥1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电极到杯体的内侧壁的距离为D,D≥2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内侧壁设有环体,分隔体与环体配合,分隔体与环体之间的间隙宽度为W1,W1=0~0.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内侧壁设有配合平台,分隔体抵在配合平台上;或者,所述分隔体包括与机头下盖连接的连接环和向外延伸的弹性片,弹性片的内圈与连接环连接成一体,弹性片的外圈向下弯曲延伸,弹性片在常温下与杯体的内侧壁之间间隙配合,弹性片受粉碎腔的压力作用形变紧贴杯体的内侧壁。
CN201720647185.4U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豆浆机 Active CN207627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7185.4U CN207627158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豆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7185.4U CN207627158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豆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7158U true CN207627158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60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47185.4U Active CN207627158U (zh) 2017-06-05 2017-06-05 一种豆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71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697A (zh) * 2020-10-09 2021-07-2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似密闭的粉碎单元及食品加工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697A (zh) * 2020-10-09 2021-07-2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似密闭的粉碎单元及食品加工机
CN113133697B (zh) * 2020-10-09 2022-03-1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似密闭的粉碎单元及食品加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27158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2436874U (zh) 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
CN108968722A (zh) 一种豆浆机
US10478007B2 (en) On-board coffee processor
CN105996826A (zh) 多功能真空加热破壁机
CN107184116B (zh) 一种豆浆机的控制方法
CN207755129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3369770U (zh) 电饭煲
CN207640251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4635955U (zh) 一种节能的电热烹饪器具
CN106691240A (zh) 一种防溢料理机
CN208973565U (zh) 一种安全的食品加工机
CN206080299U (zh) 一种加热式料理机
CN205612288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07627157U (zh) 一种豆浆机
CN205493530U (zh) 一种多功能电压力锅
CN208192970U (zh) 一种防溢准确的加热式食品加工机
CN203436190U (zh) 具有感温装置的锅具
CN207202776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09996003U (zh) 一种防溢效果好的豆浆机
CN209206879U (zh) 一种全自动药品瓶盖入垫机
CN209285222U (zh) 一种水位检测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CN207940797U (zh) 一种电磁加热式料理机
CN202801299U (zh) 一种排汽结构
CN206161637U (zh) 一种便携式乳制品检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3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