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9584U - 并列风扇 - Google Patents

并列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9584U
CN207609584U CN201721650349.5U CN201721650349U CN207609584U CN 207609584 U CN207609584 U CN 207609584U CN 201721650349 U CN201721650349 U CN 201721650349U CN 207609584 U CN207609584 U CN 207609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ylindrical portion
lead
fa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503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敦之
林田良太
山崎章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9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9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并列风扇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风扇马达和第二风扇马达、以及将它们收纳在内侧的壳体。壳体具有收纳第一风扇马达的第一筒状部、收纳第二风扇马达的第二筒状部、从第一筒状部的上部及第二筒状部的上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连结第一筒状部的上部与第二筒状部的上部的上侧凸缘部、从第一筒状部的下部及第二筒状部的下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连结第一筒状部的下部与第二筒状部的下部的下侧凸缘部、以及设于上侧凸缘部与下侧凸缘部之间并设于第一筒状部以及第二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固定于第一筒状部、第二筒状部、上侧凸缘部或者下侧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引线支撑部。与第一马达的第一定子电连接的第一引线的至少一部分由引线支撑部卡定。

Description

并列风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并列风扇。
背景技术
现今,公知有一种利用马达的驱动力使叶轮旋转、从而沿轴向产生气流的轴流式风扇马达。轴流式的风扇马达例如搭载于家电产品、OA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输送设备等,以电子部件的冷却、或者设备箱体内的气体的循环等目的来使用。现有的风扇马达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6-342753号公报中记载。
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6-342753号公报所记载的风扇马达装置具有使第一风扇马达与第二风扇马达相邻地并列设置在箱体内的构造。各风扇马达分别具备叶轮、构成空气流路的壳体、以及用于向马达部供给电流的引线。与第二风扇马达连接的引线布设于壳体的排气侧端面部。而且,与从形成于壳体的引线引导部起连接于第一风扇马达的引线捆绑在一起并被拉出至外部。
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6-342753号公报的构造中,连接于第二风扇马达的引线在被拉出至外部的中途,卡定在形成于壳体的上端部的角部的凸边部。但是,凸边部有尺寸限制,从而在使用直径更大的引线的情况下,有引线伸出至风扇的外部的担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列风扇,即:在使第一风扇马达与第二风扇马达相邻的并列风扇中,能够对从风扇马达被拉出至外侧的引线产生脱离、挠曲、伸出至风扇的外部的情况进行抑制。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列风扇,即:即使在使用了直径更大的引线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固地固定引线。
本申请示例的实施方式中,方案1是一种并列风扇,包括第一风扇马达、与上述第一风扇马达相邻的第二风扇马达、以及将上述第一风扇马达和上述第二风扇马达收纳在内侧的壳体,
上述第一风扇马达包括:
第一马达,其具备具有第一定子的第一静止部、和以上下延伸的第一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第一旋转部;以及
第一叶轮,其具有多个第一叶片且与上述第一旋转部一起旋转,
上述第一马达还具备与上述第一定子电连接的第一引线,
上述第二风扇马达包括:
第二马达,其具备具有第二定子的第二静止部、和在与第一中心轴不同的位置以与上述第一中心轴平行地延伸的第二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第二旋转部;以及
第二叶轮,其具有多个第二叶片且与上述第二旋转部一起旋转,
上述并列风扇的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有:
筒状的第一筒状部,其沿轴向延伸并将上述第一风扇马达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内部;
筒状的第二筒状部,其沿轴向延伸并将上述第二风扇马达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内部;
上侧凸缘部,其从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上部以及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上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连结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上部与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上部;
下侧凸缘部,其从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下部以及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下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连结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下部与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下部;以及
引线支撑部,其设于上述上侧凸缘部与上述下侧凸缘部之间,而且设于上述第一筒状部以及上述第二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固定于上述第一筒状部、上述第二筒状部、上述上侧凸缘部、或者上述下侧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
上述第一引线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引线支撑部卡定。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引线从上述第一筒状部被拉出,在上侧凸缘部的下方而且在下侧凸缘部的上方朝向上述第二筒状部延伸,
上述引线支撑部在与上述第一引线的上述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上述上侧凸缘部的下表面或者上述下侧凸缘部的上表面突出。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线支撑部具有夹住上述第一引线的卡定部。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部具有:
用于配置上述第一引线的底部;以及
隔着间隙而与上述底部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臂部,
上述第一引线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间隙穿过,被上述底部和上述臂部夹住而被卡定。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部在与上述第一引线的上述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凹下,
上述臂部在与上述第一引线的上述延伸方向交叉、而且与上述底部的上述凹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
方案6根据方案3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部具有从外表面向内侧凹下的槽部,
上述槽部的侧面在轴向上弯曲。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部的侧面在轴向上呈U字状地弯曲。
方案8根据方案6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部的侧面在轴向上呈V字状地弯曲。
方案9根据方案1~8任一项中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有从第二筒状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引导部,
上述第一引线沿上述引导部延伸。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部具有设于上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周面的上下两个柱状的肋部,
上述第一引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两个上述肋部之间。
方案11根据方案1~8任一项中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在上侧凸缘部的下方而且在下侧凸缘部的上方具有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从上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周面凹下的凹部,
上述第二马达具有与上述第二定子电连接且从上述第二筒状部被拉出的第二引线,
上述第一引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上述第二引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凹部的内侧。
方案12根据方案11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具有第一凹部、和在轴向上与上述第一凹部相邻的第二凹部,
上述第一引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一凹部的内侧,上述第二引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二凹部的内侧。
方案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凹部位于比上述第二凹部更靠上侧,
上述第一引线从上述第一马达起在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下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一凹部的内侧,
上述第二引线从上述第二马达起在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下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二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二凹部的内侧。
方案14根据方案1~8任一项中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线支撑部从上述上侧凸缘部的下表面的一部分朝向下方突出,
上述第一引线从上述第一马达起在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下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由上述引线支撑部卡定。
方案15根据方案12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凹部位于比上述第二凹部更靠下侧,
上述第一引线从上述第一马达起在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上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一凹部的内侧,
上述第二引线从上述第二马达起在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上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二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二凹部的内侧。
方案16根据方案1~8任一项中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线支撑部从上述下侧凸缘部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朝向上方突出,
上述第一引线从上述第一马达起在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上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由上述引线支撑部卡定。
根据本申请示例的实用新型,在具有第一风扇马达、与第一风扇马达相邻的第二风扇马达、以及将它们收纳在内侧的壳体的并列风扇中,在处于壳体的上部与下部的两个凸缘部之间所设置的引线支撑部,对从风扇马达被拉出至外部的引线进行卡定。由此,能够对从风扇马达被拉出至外侧的引线产生脱离、挠曲、伸出至风扇的外部的情况进行抑制。并且,即使在使用了直径更大的引线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固地固定引线。
通过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的纵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的侧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的立体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的立体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的侧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的立体图。
图9是变形例的并列风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示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申请中,将与后述的马达的中心轴(第一中心轴以及第二中心轴)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称作“径向”,并将沿以马达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作“周向”。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构造而言,将与第一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一径向”,将与第二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二径向”,将沿以第一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作为“第一周向”,并将沿以第二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作为“第二周向”,从而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并且,在本申请中,将轴向作为上下方向,将吸入空气的一侧(图2中的左侧)称作“吸气侧”或者简单地称作“上侧”,将排出空气的一侧(图2中的右侧)称作“排气侧”或者简单称作“下侧”。但是,该“上侧”以及“下侧”只不过是用于使说明变得容易的表现,与重力方向没有关系。本公开的并列风扇可以以任意朝向来使用。
并且,本申请中的“平行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本申请中的“正交的方向”也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
<1.第一实施方式>
<1-1.并列风扇的整体结构>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1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1的纵剖视图。但是,图1中省略了后述的第一叶轮14以及后述的第二叶轮24的图示,图2中示出包括第一叶轮14以及第二叶轮24。并且,图2中省略了后述的第一引线15以及后述的第二引线25的图示,图1中也示出包括第一引线15以及第二引线25。
该并列风扇1例如作为向冰箱等家电产品、或者配置有多个电子设备的电气化产品供给冷却用的空气流的装置来使用。该并列风扇1可以作为像这样具有两台风扇马达的并列风扇来单体使用,也可以是具有三台以上的风扇马达的并列风扇。并且,也可以另外组合除此以外的风扇马达来同时使用。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并列风扇1具有第一风扇马达10、第二风扇马达20、以及壳体30。第一风扇马达10与第二风扇马达20相互在径向上相邻地配置。壳体30将第一风扇马达10和第二风扇马达20收纳在内侧。第一风扇马达10是产生沿上下延伸的第一中心轴91而朝下的气流的轴流风扇。并且,第二风扇马达20是产生沿后述的第二中心轴92而朝下的气流的轴流风扇。若使第一风扇马达10以及第二风扇马达20驱动,则从作为吸气侧的上侧吸入空气,使空气在壳体30内的风洞50穿过并朝向作为排气侧的下侧送出。
<1-2.第一风扇马达以及第二风扇马达的结构>
首先,对第一风扇马达10以及第二风扇马达2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1的局部纵剖视图。但是,图3中省略了后述的第一引线15的图示。以下,结合图3并也适当地参照图1以及图2。
第一风扇马达10具有第一马达11和第一叶轮14。
第一马达11具有第一静止部12和第一旋转部13。第一静止部12相对于配置有并列风扇1的装置等相对静止。第一旋转部13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第一静止部12以第一中心轴91为中心旋转。
如图3所示,第一静止部12具有第一基体部121、第一定子122、第一电路基板123、以及第一轴承支架124。第一基体部121是配置为比第一定子122更靠下侧、且从第一轴承支架124的周围朝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圆板状的部件。第一定子122固定于第一轴承支架124的外周面。第一定子122具有第一定子芯部125和多个第一线圈126。第一定子芯部125具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齿部。多个第一线圈126分别由卷绕在齿部的周围的导线形成。导线的端部与第一电路基板123连接。
第一轴承支架124是沿第一中心轴91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第一轴承支架124的下部例如利用粘合剂而固定于第一基体部121的内周面。在第一轴承支架124的径向内侧配置第一轴承部127。第一轴承部127例如使用滚珠轴承。第一轴承部127的外圈固定于第一轴承支架124的内周面。第一轴承部127的内圈与后述的第一传动轴131相互固定,并对第一传动轴131进行支撑。由此,第一传动轴131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第一静止部12旋转。但是,第一马达11也可以具有滑动轴承、流体轴承等其它方式的轴承部来代替滚珠轴承。
第一旋转部13具有第一传动轴131、第一转子支架132、第一环状部件133以及第一磁性体134。第一传动轴131是沿第一中心轴91配置的柱状的部件。第一传动轴131由第一轴承部127支撑为能够旋转。
第一转子支架132是具有第一转子盖部135和第一转子筒部136的有盖圆筒状的部件。第一转子盖部135是相对于第一中心轴91大致垂直地扩展的圆板状的部位。第一转子筒部136沿轴向从第一转子盖部135向排气侧延伸。第一转子支架132的材料例如使用金属或者树脂。第一转子盖部135的中央部经由第一环状部件133而固定于第一传动轴131的上端部。由此,第一转子支架132与第一传动轴131一起旋转。第一转子盖部135配置于第一静止部12的吸气侧。第一转子筒部136配置于第一定子122的径向外侧。第一磁性体134固定于第一转子筒部136的内周面。
第一马达11还具有与第一定子122电连接的第一引线1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线15由四根导线构成。但是,引线的根数并不限定于四根。第一引线15的一个端部与第一电路基板123连接。并且,另一个端部从后述的第一筒状部31向径向外侧(第一径向外侧)被拉出,例如与设于并列风扇1的外部的电源连接。在下文中对第一引线15的拉出路径进行详细说明。
若经由第一引线15向第一定子122的第一线圈126供给驱动电流,则在多个齿部产生磁通。而且,因齿部与第一磁性体134之间的磁通的作用而在第一静止部12与第一旋转部13之间产生周向的转矩。其结果,第一旋转部13相对于第一静止部12以第一中心轴91为中心旋转。由此,直接或者间接地固定于第一旋转部13的后述的第一叶轮14同第一旋转部13一起以第一中心轴91为中心旋转。
第一叶轮14具有第一杯形部141和多个第一叶片142。第一杯形部141对第一转子支架132的上表面以及外周面进行覆盖。各第一叶片142从第一杯形部14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扩展。多个第一叶片142大致等间隔地沿周向排列。此外,第一叶片142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
第二风扇马达20具有第二马达21和第二叶轮24。第二马达21具有第二静止部22和第二旋转部23。第二静止部22具有第二定子222和第二电路基板223,并相对于配置并列风扇1的装置等相对静止。第二旋转部23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第二静止部22以上下延伸的第二中心轴92为中心旋转。此外,第二中心轴92在与第一中心轴91不同的位置处与第一中心轴91平行地延伸。第二叶轮24具有多个第二叶片242,并与第二旋转部23一起旋转。
第二马达21还具有与第二定子222电连接的第二引线2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线25由四根导线构成。但是,导线的根数并不限定于四根。第二引线25的一个端部与第二电路基板223连接。并且,另一个端部从后述的第二筒状部32向径向外侧(第二径向外侧)被拉出,例如与设于并列风扇1的外部的电源连接。在下文中对第二引线25的拉出路径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风扇马达20具有与第一风扇马达10同等的构造,从而省略详细的构造的说明。但是,第一风扇马达10以及第二风扇马达20也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构造。
<1-3.壳体的结构>
接下来,对壳体30的结构进行说明。
返回图1。壳体30是将第一风扇马达10以及第二风扇马达20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内部的箱体。壳体30具有第一筒状部31、第二筒状部32、上侧凸缘部33、下侧凸缘部34、多个第一基体连接部35、多个第二基体连接部36、后述的引线支撑部37、后述的引导部39以及后述的凹部40。
第一筒状部31是在轴向上沿第一中心轴91延伸的筒状的部位。第一筒状部31将第一风扇马达10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内部。在第一筒状部31的下端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第一引线拉出口81。第一引线拉出口81是在第一筒状部31的下端部附近在与第一中心轴91交叉的方向上向内侧切开的部位。
第二筒状部32是在轴向上沿第二中心轴92延伸的筒状的部位。第二筒状部32将第二风扇马达20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内部。在第二筒状部32的下端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第二引线拉出口82。第二引线拉出口82是在第二筒状部32的下端部附近在与第二中心轴92交叉的方向上向内侧切开的部位。
上侧凸缘部33从第一筒状部31的上部朝向径向外侧(第一径向外侧)突出,并且从第二筒状部32的上部朝向径向外侧(第二径向外侧)突出,从而将第一筒状部31的上部与第二筒状部32的上部连结。
下侧凸缘部34从第一筒状部31的下部朝向径向外侧(第一径向外侧)突出,并且从第二筒状部32的下部朝向径向外侧(第二径向外侧)突出,从而将第一筒状部31的下部与第二筒状部32的下部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上侧凸缘部33或者下侧凸缘部34进行螺纹件固定等来将并列风扇1安装于装置等的框体。此外,在第一筒状部31的下端部附近,第一引线拉出口81在与第一中心轴91交叉的方向上从下侧凸缘部34的外周面向内侧切开直至第一筒状部31。在第二筒状部32的下端部附近,第二引线拉出口82在与第二中心轴92交叉的方向上从下侧凸缘部34的外周面向内侧切开直至第二筒状部32。
多个第一基体连接部35从第一筒状部31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与第一静止部12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由此,第一马达11的第一静止部12的相对于壳体30的位置固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基体连接部35分别与第一基体部121连接。多个第一基体连接部35以及第一筒状部31通过树脂的注射模塑成形来形成为单一部件。但是,它们也可以是相独立的部件。
多个第二基体连接部36从第二筒状部32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与第二静止部22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由此,第二马达21的第二静止部22的相对于壳体30的位置固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基体连接部36分别与第二静止部22的配置为比第二定子222更靠下侧的第二基体部221连接。多个第二基体连接部36以及第二筒状部32通过树脂的注射模塑成形来形成为单一部件。但是,它们也可以是相独立的部件。
第一引线15沿第一基体连接部35从第一马达11的第一电路基板123向径向外侧(第一径向外侧)延伸。而且,在第一引线拉出口81的内侧穿过并从第一筒状部31被拉出至外侧。另外,在上侧凸缘部33的下方而且在下侧凸缘部34的上方,第一引线15经由后述的引线支撑部37而朝向第二筒状部32延伸。
第二引线25沿第二基体连接部36从第二马达21的第二电路基板223向径向外侧(第二径向外侧)延伸。而且,在第二引线拉出口82的内侧穿过并从第二筒状部32被拉出至外侧。另外,在上侧凸缘部33的下方而且在下侧凸缘部34的上方,第二引线25向与第一引线15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在下文中对引线支撑部37、引导部39以及凹部40进行详细说明。
<1-4.引线支撑部的结构>
接着,对引线支撑部37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1的侧视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1的立体图。以下,结合图4以及图5并也适当地参照图1~图3。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引线支撑部37固定于上侧凸缘部33的至少一部分,并在与第一引线15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上侧凸缘部33的下表面的一部分朝向下方突出。引线支撑部37在上侧凸缘部33与下侧凸缘部34之间设于第一筒状部31以及第二筒状部32的径向外侧(第一筒状部31的第一径向外侧、以及第二筒状部32的第二径向外侧)。此外,引线支撑部37固定于第一筒状部31、第二筒状部32、上侧凸缘部33、或者下侧凸缘部34的至少一部分即可,并非必需固定于上侧凸缘部33。例如,引线支撑部37也可以在与第一引线15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下侧凸缘部34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朝向上方突出。并且,也可以在与第一引线15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第一筒状部31的外周面或者第二筒状部32的外周面突出。此外,此处所述的“固定”也包括引线支撑部37和固定对象的部位是单一部件的情况。
引线支撑部37具有夹住第一引线15的卡定部38。第一引线15在卡定部38穿过并朝向第二筒状部32延伸。卡定部38具有底部381和臂部382。底部381在与第一引线15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凹下。臂部382在与第一引线15的延伸方向交叉且与底部381的凹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臂部382与底部381的至少一部分隔着间隙383而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引线支撑部37还具有沿径向延伸的壁部371。臂部382与壁部371的至少一部分隔着间隙372而在轴向上对置。臂部382的轴向长度比底部381的轴向长度短。第一引线15以在间隙372穿过的方式配置于底部381与臂部382之间。在卡定部38穿过的第一引线15的至少一部分一根一根地沿轴向排列地配置于底部381。第一引线15的至少一部分在间隙383穿过,被底部381和臂部382夹住而卡定。
这样,第一引线15的至少一部分由引线支撑部37卡定,由此能够对从第一马达11被拉出至径向外侧(第一径向外侧)的第一引线15在轴向上偏移、挠曲、伸出至并列风扇1的外部的情况进行抑制。另外,能够在形成于相邻的第一风扇马达10与第二风扇马达20、以及上侧凸缘部33与下侧凸缘部34之间的空间内卡定第一引线15。因此,即使在使用了直径更大的第一引线15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该空间来配置引线支撑部37。由此,能够稳固地固定第一引线15。
<1-5.引导部以及凹部的结构>
接着,对引导部39以及凹部4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壳体30具有从第二筒状部32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外侧(第二径向外侧)突出的引导部39。引导部39具有设于第二筒状部32的外周面的上下两个柱状的肋部亦即上侧肋部391和下侧肋部392。如上所述,由引线支撑部37卡定的第一引线15沿引导部39延伸,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侧肋部391与下侧肋部392之间。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引线15的位置在轴向上偏移。但是,引导部39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引导部39也可以仅具有上下两个柱状的肋部中的下侧肋部392,并且第一引线1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下侧肋部392与上侧凸缘部33之间。
另外,壳体30在上侧凸缘部33的下方而且在下侧凸缘部34的上方具有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向第二筒状部32的外周面凹下的凹部40。凹部40具有第一凹部401、和与第一凹部401在轴向上相邻的第二凹部402。沿引导部39延伸的第一引线1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一凹部401的内侧。并且,从第二筒状部32被拉出的第二引线2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二凹部402的内侧。由此,第一引线15与第二引线25排列配置,从而能够抑制在轴向上偏移。
当在第一凹部401配置第一引线15后,在第一凹部401嵌入第一夹持件(省略图示)。由此,能够将第一引线15更加稳固地固定于第一凹部401。并且,当在第二凹部402配置第二引线25后,在第二凹部402嵌入第二夹持件(省略图示)。由此,能够将第二引线25更加稳固地固定于第二凹部402。
此外,第一凹部401以及第二凹部402位于第二筒状部32的外周面的远离第一中心轴91的方向上的端部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凸缘部33以及下侧凸缘部34在俯视时呈矩形。第一凹部401以及第二凹部402位于上侧凸缘部33的角部与下侧凸缘部34的角部之间。由此,能够在使第一引线15以及第二引线25笔直地延伸的状态下,向并列风扇1的外部拉出第一引线15以及第二引线25。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部401位于比第二凹部402更靠上侧。第一引线15从第一马达11起在第一筒状部31的下方穿过并被拉出至第一筒状部31的径向外侧(第一径向外侧),并且由从上侧凸缘部33的下表面突出的引线支撑部37卡定。第一引线15笔直地在第二引线25的上侧延伸,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一凹部401的内侧。并且,第二引线25从第二马达21起在第二筒状部32的下方穿过并被拉出至第二筒状部32的径向外侧(第二径向外侧)。第二引线25笔直地在第一引线15的下侧延伸,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二凹部402的内侧。由此,能够使第一引线15与第二引线25不交叉地延伸。
此外,第一引线15以及第二引线25也可以在相互上下相反的位置延伸。例如,第一凹部401配置为比第二凹部402更靠下侧。引线支撑部37在与第一引线15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下侧凸缘部34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朝向上方突出。而且,第一引线15从第一马达11起在第一筒状部31的上方穿过并被拉出至第一筒状部31的径向外侧(第一径向外侧)。第一引线15由引线支撑部37卡定,笔直地在第二引线25的下侧延伸,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一凹部401的内侧。并且,第二引线25从第二马达21起在第二筒状部32的上方穿过并被拉出至第二筒状部32的径向外侧(第二径向外侧)。第二引线25笔直地在第一引线15的上侧延伸,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二凹部402的内侧。由此,同样能够使第一引线15与第二引线25不交叉地延伸。
<2.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1B的立体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1B的侧视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并列风扇1B的立体图。但是,图6中省略了第一叶轮14B以及第二叶轮24B的图示。此外,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部分的重复说明。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并列风扇1B具有第一风扇马达10B、第二风扇马达20B、以及壳体30B。壳体30B具有第一筒状部31B、第二筒状部32B、上侧凸缘部33B、下侧凸缘部34B、多个第一基体连接部35B、多个第二基体连接部36B、引线支撑部37B、引导部39B、以及凹部40B。
引线支撑部37B是固定于上侧凸缘部33B的至少一部分、且在与第一引线15B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上侧凸缘部33B的下表面的一部分朝向下方突出的部位。引线支撑部37B在上侧凸缘部33B与下侧凸缘部34B之间设于第一筒状部31B以及第二筒状部32B的径向外侧(第一筒状部31的第一径向外侧以及第二筒状部32的第二径向外侧)。
如图8所示,引线支撑部37B具有夹住第一引线15B的卡定部38B。从第一马达11B被拉出至径向外侧(第一径向外侧)的第一引线15B在卡定部38B穿过并朝向第二筒状部32B延伸。
卡定部38B具有槽部380B、上侧面384B、以及下侧面385B。槽部380B是从引线支撑部37B的外表面向内侧凹下的部位。槽部380B的轴向大小以第一引线15B中的一根大小的程度保持为恒定,同时朝向第一筒状部31B与第二筒状部32B的边界部而贯通引线支撑部37B。当第一引线15B所包括的多个导线在卡定部38B穿过时,一根一根地层叠配置于槽部380B。
上侧面384B以及下侧面385B是位于槽部380B的上侧以及下侧的两个侧面。上侧面384B以及下侧面385B彼此在轴向上的间隔保持为恒定。槽部380B当从并列风扇1B的侧面观察时呈V字状地朝向上侧凸缘部33B弯曲。即,槽部380B的侧面(上侧面384B以及下侧面385B)在轴向上呈V字状地弯曲。第一引线15B边在轴向上沿槽部380B弯曲边在引线支撑部37B穿过。由此,第一引线15B由卡定部38B稳固地卡定。并且,槽部380B呈V字状地弯曲,从而第一引线15B从卡定部38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进而第一引线15B难以从卡定部38B脱离。
此外,卡定部38B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槽部380B、上侧面384B、以及下侧面385B在从并列风扇1B的侧面观察时也可以呈U字状地朝向上侧凸缘部33B弯曲。由此,第一引线15B与卡定部38B的接触部位成为平滑的曲面状,能够抑制第一引线15B的被膜剥离。
<3.变形例>
以上,对本公开示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图9是一个变形例的并列风扇1C的立体图。在图9的例子中,设于并列风扇1C的壳体30C的卡定部38C具有底部381C和臂部382C。底部381C在与第一引线15C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壳体30C的至少一部分突出。在本变形例中,底部381C在与第一引线15C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上侧凸缘部33C突出。臂部382C的下方与底部381C连接,并在与第一引线15C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呈L字状地突出。臂部382C的至少一部分隔着间隙383C而与底部381C的至少一部分对置。在卡定部38C穿过的第一引线15C的至少一部分一根一根地沿轴向排列地配置于间隙383C。臂部382C隔着间隙372C而在轴向上与上侧凸缘部33C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第一引线15C以在间隙372C穿过的方式配置于底部381C与臂部382C之间。第一引线15C的至少一部分在间隙383C穿过,通过被底部381C和臂部382C夹住而被卡定。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引线15C向下侧偏离。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并列风扇具有两个风扇马达。然而,并列风扇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风扇马达。例如,在并列风扇具有第一风扇马达、第二风扇马达、以及第三风扇马达的情况下,从第一风扇马达被拉出的第一引线和从第二风扇马达被拉出的第二引线朝向第三风扇马达侧延伸。并列风扇在第一风扇马达与第二风扇马达之间具有一个引线支撑部,并在第二风扇马达与第三风扇马达之间具有两个引线支撑部。第一引线在第一风扇马达与第二风扇马达之间、以及第二风扇马达与第三风扇马达之间分别卡定于引线支撑部,并在第二引线的上侧朝向第三风扇马达延伸。第二引线在第二风扇马达与第三风扇马达之间卡定于一个引线支撑部,并在第一引线的下侧朝向第三风扇马达延伸。对第一引线进行卡定的两个引线支撑部在与第一引线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上侧凸缘部的下表面的一部分朝向下方突出。对第二引线进行卡定的引线支撑部在上侧凸缘部与下侧凸缘部之间在与第一引线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第二风扇马达的第二筒状部的外周面以及第三风扇马达的第三筒状部的外周面突出。即,在第二风扇马达与第三风扇马达之间,对第一引线进行卡定的引线支撑部配置为比对第二引线进行卡定的引线支撑部更靠上侧。此外,三个的引线支撑部也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形状。
并且,各部件的细节部分的形状也可以与本申请的各图中示出的形状不同。并且,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也可以适当地组合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中记载的各要件。
本公开例如能够利用于并列风扇。

Claims (16)

1.一种并列风扇,包括第一风扇马达、与上述第一风扇马达相邻的第二风扇马达、以及将上述第一风扇马达和上述第二风扇马达收纳在内侧的壳体,
上述第一风扇马达包括:
第一马达,其具备具有第一定子的第一静止部、和以上下延伸的第一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第一旋转部;以及
第一叶轮,其具有多个第一叶片且与上述第一旋转部一起旋转,
上述第一马达还具备与上述第一定子电连接的第一引线,
上述第二风扇马达包括:
第二马达,其具备具有第二定子的第二静止部、和在与第一中心轴不同的位置以与上述第一中心轴平行地延伸的第二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第二旋转部;以及
第二叶轮,其具有多个第二叶片且与上述第二旋转部一起旋转,
上述并列风扇的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有:
筒状的第一筒状部,其沿轴向延伸并将上述第一风扇马达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内部;
筒状的第二筒状部,其沿轴向延伸并将上述第二风扇马达的至少一部分收纳在内部;
上侧凸缘部,其从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上部以及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上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连结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上部与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上部;
下侧凸缘部,其从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下部以及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下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连结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下部与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下部;以及
引线支撑部,其设于上述上侧凸缘部与上述下侧凸缘部之间,而且设于上述第一筒状部以及上述第二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固定于上述第一筒状部、上述第二筒状部、上述上侧凸缘部、或者上述下侧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
上述第一引线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引线支撑部卡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引线从上述第一筒状部被拉出,在上侧凸缘部的下方而且在下侧凸缘部的上方朝向上述第二筒状部延伸,
上述引线支撑部在与上述第一引线的上述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上述上侧凸缘部的下表面或者上述下侧凸缘部的上表面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线支撑部具有夹住上述第一引线的卡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部具有:
用于配置上述第一引线的底部;以及
隔着间隙而与上述底部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臂部,
上述第一引线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间隙穿过,被上述底部和上述臂部夹住而被卡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部在与上述第一引线的上述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凹下,
上述臂部在与上述第一引线的上述延伸方向交叉、而且与上述底部的上述凹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部具有从外表面向内侧凹下的槽部,
上述槽部的侧面在轴向上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部的侧面在轴向上呈U字状地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部的侧面在轴向上呈V字状地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有从第二筒状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引导部,
上述第一引线沿上述引导部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部具有设于上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周面的上下两个柱状的肋部,
上述第一引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两个上述肋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在上侧凸缘部的下方而且在下侧凸缘部的上方具有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从上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周面凹下的凹部,
上述第二马达具有与上述第二定子电连接且从上述第二筒状部被拉出的第二引线,
上述第一引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上述第二引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凹部的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具有第一凹部、和在轴向上与上述第一凹部相邻的第二凹部,
上述第一引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一凹部的内侧,上述第二引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二凹部的内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凹部位于比上述第二凹部更靠上侧,
上述第一引线从上述第一马达起在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下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一凹部的内侧,
上述第二引线从上述第二马达起在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下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二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二凹部的内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线支撑部从上述上侧凸缘部的下表面的一部分朝向下方突出,
上述第一引线从上述第一马达起在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下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由上述引线支撑部卡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凹部位于比上述第二凹部更靠下侧,
上述第一引线从上述第一马达起在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上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一凹部的内侧,
上述第二引线从上述第二马达起在上述第二筒状部的上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二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二凹部的内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所述的并列风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线支撑部从上述下侧凸缘部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朝向上方突出,
上述第一引线从上述第一马达起在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上方穿过并被拉出至上述第一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并且由上述引线支撑部卡定。
CN201721650349.5U 2016-11-30 2017-11-30 并列风扇 Active CN2076095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3277A JP2018093584A (ja) 2016-11-30 2016-11-30 並列ファン
JP2016-233277 2016-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9584U true CN207609584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563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50349.5U Active CN207609584U (zh) 2016-11-30 2017-11-30 并列风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93584A (zh)
CN (1) CN20760958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81188B1 (ko) * 2019-02-26 2020-11-20 이호영 휴대용 선풍기 및 휴대용 선풍기가 결합된 공기청정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93584A (ja) 2018-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7449U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207568931U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207598541U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108604843B (zh) 无铁心电机结构
CN107532614A (zh) 离心送风机以及吸尘器
CN204805160U (zh) 轴流风扇和风扇单元
CN205319910U (zh) 气流产生装置及吸尘器、干手器、干发器、吹风机
CN108626147A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US20140147311A1 (en)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assembly
CN207835199U (zh) 马达、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和电气产品
CN108110953A (zh) 马达
JP2019124142A (ja) 送風装置及び掃除機
CN207609584U (zh) 并列风扇
CN109276183A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US11018538B2 (en) Rotor assembly, motor, blower, and vacuum cleaner
US20190305619A1 (en) Rotor assembly, motor, blower, and vacuum cleaner
CN208299615U (zh) 风扇马达
US11905960B2 (en) Fan motor
JP2019015205A (ja) 羽根車及び送風装置
JP7259683B2 (ja) 遠心ファン
CN208380961U (zh) 叶轮和送风装置
US20190305636A1 (en) Rotor assembly, motor, blower, and vacuum cleaner
JP2021055544A (ja) 送風機
CN109904971A (zh) 马达以及具有该马达的送风装置
CN209593146U (zh) 马达、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