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33787U - 一种级进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级进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33787U CN207533787U CN201721705870.4U CN201721705870U CN207533787U CN 207533787 U CN207533787 U CN 207533787U CN 201721705870 U CN201721705870 U CN 201721705870U CN 207533787 U CN207533787 U CN 2075337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blanking
- plate
- hole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级进模,下模座垫板上固定多孔冲裁模、复合冲裁模,复合冲裁模的上模座的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具有推板,推板的底面固定有传力杆;落料凹模固定板的凹陷部与落料凹模的通孔对应匹配后构成型腔,型腔内置设有打板;传力杆的底部与打板固定;上模座的底面固定有内孔凸模固定板,打板的模孔内具有内孔凸模,内孔凸模固定板贯穿落料凹模固定板后与内孔凸模固定;卸料板内置设有落料凸模,落料凸模内置设有内孔凹模,内孔凹模的模孔分别与内孔凸模和下模座的模孔对应匹配,下模座垫板上设有出料孔;卸料板与下模座之间设有弹簧一。其结构通过一副模具在冲床上工作即可完成冲压工作,提升了成品率和工作效率,满足产品制造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的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级进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级进模上增加的复合冲裁模,其复合冲裁模的结构一般为上模、下模、一凸模和一凹模构成,从而在需要冲裁较为复杂而体积较大的产品时无法实现冲裁工作,因此一般采用在一步模具中对孔冲裁完成后,然后再搬运到另一部模具中进行冲孔、落料,这样的工作方式导致产品的制造精度较低,在重新对准基准时容易产生较大误差,使得成品率和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因此无法满足制造产品的要求。
因此采用级进模中加入复合模的冲裁工艺,缩短了模具长度,右满足了客户产品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满足产品制造要求,进一步提升产品制造的成品率和工作效率的一种级进模。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级进模,包括下模座垫板,下模座垫板上从右至左依次固定有用于依次冲裁多孔产品的多孔冲裁模、以及用于冲孔、落料的复合冲裁模,复合冲裁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落料凹模固定板、落料凹模、卸料板和与下模座垫板固定的下模座,上模座的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具有推板,推板的底面固定有传力杆;落料凹模固定板的凹陷部与落料凹模的通孔对应匹配后构成型腔,型腔内置设有打板;传力杆的底部依次贯穿上模座和落料凹模固定板后与打板固定;上模座的底面固定有内孔凸模固定板,打板的模孔内具有内孔凸模,内孔凸模固定板贯穿落料凹模固定板后与内孔凸模固定;卸料板的模孔内置设有落料凸模,落料凸模的模孔内置设有内孔凹模,内孔凹模的模孔分别与内孔凸模和下模座的模孔对应匹配,下模座垫板上设有与下模座的模孔对应匹配的出料孔;卸料板与下模座之间设有弹簧一。
上述结构的工作过程:模具第一工位为陆续在料板上冲出多个孔的多孔冲裁模,第二工位为同时进行冲孔、落料的复合冲裁模,其中通过第一工位的多孔冲裁模在料条上冲出多孔位后,将冲有多孔位的料条送入第二工位的复合冲裁模中进行冲孔落料,在冲孔落料时,冲床的冲压机构下压推动上模座下移到达下死点时,内孔凸模向下冲压后将废料从料条上分离,废料从下模的出料孔中输出;落料凸模在落料凹模下压的作用下将产品冲入上模的落料凹模的通孔内并留在通孔内。上模在弹簧一的作用下往上运动至上死点时,冲床通过模柄、推板、传力杆将力传到打板上将产品从落料凹模的通孔内推出,同时输送带伸入模具内将掉下的产品接住并送出。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通过一副模具在冲床上工作即可完成冲压工作,从而提升产品制造的成品率和工作效率,满足产品制造要求。进一步具有具有操作安全,易于自动化生产,可以采用高速冲床生产,可以减少冲床场地面积,减少半成品的运输和仓库占用。
进一步优选,复合冲裁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板、定位模板、料条定位板、下模板和下模固定板,上模板上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固定有多件且分别用于冲记号孔、安装孔、各种槽形、通风孔、导正钉孔、工艺孔的冲孔凸模,多件冲孔凸模的底部均依次贯穿定位模板和料条定位板,且下模板上的多个模孔分别与各冲孔凸模一一对应匹配,下模固定板的多个模孔分别与下模板的多个模孔一一对应连通。其结构通过冲压机构下压上模板后六件冲孔凸模同时向下冲裁,以此实现陆续逐一在料条上冲出各种样式的孔或同时冲出各种样式的孔;其具有操作安全,易于自动化生产,可以采用高速冲床生产,可以减少冲床场地面积,减少半成品的运输和仓库占用。
进一步优选,推板与凹槽的内底面之间设置弹簧二。其结构使得推板下移后可自行复位的功能,且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较为便捷。
进一步优选,凹槽的内底面和下模座的顶面均设有沉孔,且弹簧一位于下模座的沉孔内,弹簧二位于凹槽内底面的沉孔内。其结构的沉孔实现对弹簧一和弹簧二进行定位固定作用,提升使用性能。
进一步优选,推板的顶部固定有模柄。其结构的模柄实现与冲压机构连接较为便捷,实现快拆或块装的功能。
进一步优选,内孔凹模的下部设有内孔凹模垫板,内孔凹模垫板固定于下模座的模孔内。其结构中的内孔凹模垫板具有对内孔凹模进行硬性支撑的作用,使得模具在长期使用下下模座不会下凹损坏,提升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复合冲裁模长度900mm,多孔冲裁模长度800mm。其结构解决了在冲裁复杂的产品时在冲孔冲裁模上再增加一副级进模,导致模具工位增加的技术问题;由于需要冲裁的产品复杂、体积较大,而且冲裁结构复杂的工业电机铁芯的冲床最大装模长度为2000mm,当在多孔冲裁模上再增加一步级进模总长长度是2400mm左右,从而通过上述结构的复合冲裁模与多孔冲裁模结合构成的级进模长度控制在2000mm冲床长度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级进模,包括下模座垫板17,下模座垫板17上从右至左依次固定有用于依次冲裁多孔产品的多孔冲裁模20、以及用于冲孔、落料的复合冲裁模22,复合冲裁模22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8、落料凹模固定板7、落料凹模5、卸料板3和与下模座垫板17固定的下模座1,上模座8的顶部设有凹槽81,凹槽81内具有推板10,推板10的底面固定有传力杆9;落料凹模固定板7的凹陷部与落料凹模5的通孔对应匹配后构成型腔,型腔内置设有打板6;传力杆9的底部依次贯穿上模座8和落料凹模固定板7后与打板6固定;上模座8的底面固定有内孔凸模固定板16,打板6的模孔内具有内孔凸模14,内孔凸模固定板13贯穿落料凹模固定板7后与内孔凸模14固定;卸料板3的模孔内置设有落料凸模4,落料凸模4的模孔内置设有内孔凹模15,内孔凹模15的模孔分别与内孔凸模14和下模座1的模孔对应匹配,下模座垫板17上设有与下模座1的模孔对应匹配的出料孔23;卸料板3与下模座1之间设有弹簧一2。
基于上述装置的进一步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复合冲裁模2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板201、定位模板202、料条定位板203、下模板204和下模固定板205,上模板201上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固定有六件用于冲孔的冲孔凸模19,六件冲孔凸模19的底部均依次贯穿定位模板202和料条定位板203,且下模板204上六个模孔分别与六件冲孔凸模19一一对应匹配,下模固定板205的六个模孔分别与下模板204的六个模孔一一对应连通。推板10与凹槽81的内底面之间设置弹簧二12。凹槽81的内底面和下模座1的顶面均设有沉孔,且弹簧一2位于下模座1的沉孔内,弹簧二12位于凹槽81内底面的沉孔内。推板10的顶部固定有模柄11,且模柄11通过螺栓固定。复合冲裁模22长度900mm,多孔冲裁模20长度800mm。
上述结构的工作过程:模具第一工位为陆续在料板上冲出多个孔的多孔冲裁模20,第二工位为同时进行冲孔、落料的复合冲裁模18,其中通过第一工位的多孔冲裁模20在料条21上冲出多孔位后,将冲有多孔位的料条21送入第二工位的复合冲裁模18中进行冲孔落料,在冲孔落料时,冲床的冲压机构下压推动上模座8下移到达下死点时,内孔凸模14向下冲压后将废料从料条上分离,废料从下模的出料孔中输出;落料凸模4在落料凹模5下压的作用下将产品冲入上模的落料凹模5的通孔内并留在通孔内。上模在弹簧一2的作用下往上运动至上死点时,冲床通过模柄11、推板10、传力杆9将力传到打板6上将产品从落料凹模5的通孔内推出,同时输送带伸入模具内将掉下的产品接住并送出,当冲压完成后推板10通过弹簧二12上移复位,卸料板3通过弹簧一2上移复位,推板10和落料凹模5固定板均通过螺钉与传力杆9固定。内孔凹模15的下部设有内孔凹模垫板16,内孔凹模垫板16固定于下模座1的模孔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级进模,包括下模座垫板,下模座垫板上从右至左依次固定有用于依次冲裁多孔产品的多孔冲裁模、以及用于冲孔、落料的复合冲裁模,其特征在于:复合冲裁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落料凹模固定板、落料凹模、卸料板和与下模座垫板固定的下模座,上模座的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具有推板,推板的底面固定有传力杆;落料凹模固定板的凹陷部与落料凹模的通孔对应匹配后构成型腔,型腔内置设有打板;传力杆的底部依次贯穿上模座和落料凹模固定板后与打板固定;上模座的底面固定有内孔凸模固定板,打板的模孔内具有内孔凸模,内孔凸模固定板贯穿落料凹模固定板后与内孔凸模固定;卸料板的模孔内置设有落料凸模,落料凸模的模孔内置设有内孔凹模,内孔凹模的模孔分别与内孔凸模和下模座的模孔对应匹配,下模座垫板上设有与下模座的模孔对应匹配的出料孔;卸料板与下模座之间设有弹簧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其特征在于:复合冲裁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板、定位模板、料条定位板、下模板和下模固定板,上模板上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固定有多件且分别用于冲记号孔、安装孔、各种槽形、通风孔、导正钉孔、工艺孔的冲孔凸模,多件冲孔凸模的底部均依次贯穿定位模板和料条定位板,且下模板上的多个模孔分别与各冲孔凸模一一对应匹配,下模固定板的多个模孔分别与下模板的多个模孔一一对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推板与凹槽的内底面之间设置弹簧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其特征在于:凹槽的内底面和下模座的顶面均设有沉孔,且弹簧一位于下模座的沉孔内,弹簧二位于凹槽内底面的沉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推板的顶部固定有模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其特征在于:内孔凹模的下部设有内孔凹模垫板,内孔凹模垫板固定于下模座的模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其特征在于:复合冲裁模长度900mm,多孔冲裁模长度8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05870.4U CN207533787U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一种级进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05870.4U CN207533787U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一种级进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33787U true CN207533787U (zh) | 2018-06-26 |
Family
ID=62618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05870.4U Active CN207533787U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一种级进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337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74803A (zh) * | 2017-12-08 | 2018-03-09 | 宁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级进模 |
-
2017
- 2017-12-08 CN CN201721705870.4U patent/CN2075337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74803A (zh) * | 2017-12-08 | 2018-03-09 | 宁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级进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59551U (zh) | 多工序复合拉深模 | |
CN202180137U (zh) | 多工位级进模具 | |
CN206229903U (zh) | 齿圈切边冲孔校正模 | |
CN204700162U (zh) | 一种无废料排样冲孔切断级进模 | |
CN107774803A (zh) | 一种级进模 | |
CN110394400B (zh) |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成型方法 | |
CN203235812U (zh) | 一种压弯卷圆工件连续模 | |
CN203711631U (zh) | 车轴球面轴承座的连续模加工设备 | |
CN207533787U (zh) | 一种级进模 | |
CN101920289A (zh) | 一种通信用模具 | |
CN204523973U (zh) | 一种反毛刺孔冲压模具 | |
CN109676026A (zh) | 一种安装板级进模连续成型工艺及成型装置 | |
CN203221125U (zh) | 机油滤清器隔板级进模 | |
CN211707866U (zh) | 一种u型板自动冲压模具 | |
CN109226494B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配件级进模 | |
CN204234579U (zh) | 一种制造智能穿带设备结构件的连续冲压模具 | |
CN103752721B (zh) | 一种金属工艺件的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 |
CN207372134U (zh) | 一种多工位级进模模具 | |
CN203304422U (zh) | 改进的锻造车轮模具 | |
CN203875184U (zh) | 冲压模具 | |
CN201324792Y (zh) | 桥板生产线的冲孔装置 | |
CN209021055U (zh) | 一种节约材料的冲压模具 | |
CN206839586U (zh) | 一种小型盆架冲压成型连续模 | |
CN206912057U (zh) | 一种u型件组合模具 | |
CN208288765U (zh) | 腰型孔冲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Huang Xiudong Inventor after: Jiang Ning Inventor after: Deng Xiaogen Inventor before: Yang Xiangxiao Inventor before: Jiang Ning Inventor before: Deng Xiaoge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