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8042U - 一种复合级进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级进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08042U CN204308042U CN201420744592.3U CN201420744592U CN204308042U CN 204308042 U CN204308042 U CN 204308042U CN 201420744592 U CN201420744592 U CN 201420744592U CN 204308042 U CN204308042 U CN 2043080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nterdie
- patrix
- blanking
- another
-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级进模。包括上模,下模,其特征是:所述下模的中部设有托料板,所述托料板的中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零件落料下模、第一零件落料下模、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下模、第一零件翻边下模、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下模、过渡板下模、第一零件整形下模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下模,位于第二零件落料下模右侧的第一零件落料下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下模,所述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下模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二零件成型下模、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下模、第二零件翻边下模、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下模、第二零件整形下模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下模。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在普通级进模不同工步中间穿插不同零件的工步,利用模具结构的间隙及余料实现不同零件的同时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级进模。
背景技术
在冲压生产中,单序模具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且复杂零件需要多副单序模具实现生产。目前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级进模正在越来越多的替代单序模具的生产功用,所谓级进模,也称连续模,是在压机一次行程中,在模具不同部位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冲压模具。级进模生产效率高,可全自动操作,人工成本低,非常适合结构不是非常复杂的零件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可以在同一副级进模中实现两对不同零件同时生产的复合级进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复合级进模,包括上模,下模,其特征是:所述下模上方设有上模,下模的中部设有托料板,所述托料板的中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零件落料下模、第一零件落料下模、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下模、第一零件翻边下模、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下模、过渡板下模、第一零件整形下模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下模,位于第二零件落料下模右侧的第一零件落料下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下模,所述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下模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二零件成型下模、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下模、第二零件翻边下模、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下模、第二零件整形下模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下模。
所述上模的中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零件落料上模、第一零件落料上模、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上模、第一零件翻边上模、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上模、过渡板上模、第一零件整形上模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上模,位于第二零件落料上模右侧的第一零件落料上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上模,所述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上模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二零件成型上模、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上模、第二零件翻边上模、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上模、第二零件整形上模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上模。
所述上模的四角分别设有导柱导套,所述下模的四角分别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与导柱导套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零件成型下模、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下模、第二零件翻边下模、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下模、第二零件整形下模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下模分别设在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下模、第一零件翻边下模、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下模、过渡板下模、第一零件整形下模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下模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二零件成型上模、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上模、第二零件翻边上模、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上模、第二零件整形上模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上模分别设在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上模、第一零件翻边上模、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上模、过渡板上模、第一零件整形上模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上模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可广泛应用于级进冲压生产中,节省模具工装费用,减少冲压机床的使用,提升材料利用率,降低零件成本;由于在普通级进模不同工步中间穿插不同零件的工步,利用模具结构的间隙,及余料实现不同零件的同时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的俯视图。
参见图1~图2,其中,1是上模,2是第二零件落料上模,3是第一零件落料上模,4是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上模,5是第一零件翻边上模,6是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上模,7是过渡板上模,8是第一零件整形上模,9是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上模,10是导柱导套,11是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上模,12是第二零件成型上模,13是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上模,14是第二零件翻边上模,15是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上模,16是第二零件整形上模,17是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上模,18是下模,19是托料板,20是导柱,21是第二零件落料下模,22是第一零件落料下模,23是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下模,24是第一零件翻边下模,25是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下模,26是过渡板下模,27是第一零件整形下模,28是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下模,29是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下模,30是第二零件成型下模,31是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下模,32是第二零件翻边下模,33是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下模,34是第二零件整形下模,35是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下模18上方设有上模1,下模18的中部设有托料板19,所述托料板19的中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零件落料下模21、第一零件落料下模22、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下模23、第一零件翻边下模24、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下模25、过渡板下模26、第一零件整形下模27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下模28,位于第二零件落料下模21右侧的第一零件落料下模2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下模29,所述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下模29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二零件成型下模30、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下模31、第二零件翻边下模32、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下模33、第二零件整形下模34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下模35。
所述上模1的中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零件落料上模2、第一零件落料上模3、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上模4、第一零件翻边上模5、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上模6、过渡板上模7、第一零件整形上模8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上模9,位于第二零件落料上模2右侧的第一零件落料上模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上模11,所述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上模11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二零件成型上模12、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上模13、第二零件翻边上模14、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上模15、第二零件整形上模16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上模17。
所述上模1的四角分别设有导柱导套10,所述下模18的四角分别设有导柱20,所述导柱20与导柱导套10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零件成型下模30、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下模31、第二零件翻边下模32、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下模33、第二零件整形下模34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下模35分别设在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下模23、第一零件翻边下模24、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下模25、过渡板下模26、第一零件整形下模27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下模28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二零件成型上模4、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上模5、第二零件翻边上模6、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上模7、第二零件整形上模8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上模9分别设在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上模12、第一零件翻边上模13、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上模14、过渡板上模15、第一零件整形上模16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上模17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在冲压生产过程中,级进模压机上滑块带动上模1,上模1带动第一零件的上模和第二零件的上模向下运动。当级进模压机上滑块运行到下死点时,上模与下模的不同部位同时与中间料带接触完成该零件的级进各工序,在一个冲次内完成了第一零件与第二零件的成型工艺,得到所需零件。
Claims (5)
1.一种复合级进模,包括上模,下模,其特征是:所述下模(18)上方设有上模(1),下模(18)的中部设有托料板(19),所述托料板(19)的中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零件落料下模(21)、第一零件落料下模(22)、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下模(23)、第一零件翻边下模(24)、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下模(25)、过渡板下模(26)、第一零件整形下模(27)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下模(28),位于第二零件落料下模(21)右侧的第一零件落料下模(2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下模(29),所述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下模(29)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二零件成型下模(30)、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下模(31)、第二零件翻边下模(32)、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下模(33)、第二零件整形下模(34)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下模(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级进模,其特征是:所述上模(1)的中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零件落料上模(2)、第一零件落料上模(3)、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上模(4)、第一零件翻边上模(5)、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上模(6)、过渡板上模(7)、第一零件整形上模(8)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上模(9),位于第二零件落料上模(2)右侧的第一零件落料上模(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上模(11),所述第二零件另一落料上模(11)的右侧依次设有第二零件成型上模(12)、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上模(13)、第二零件翻边上模(14)、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上模(15)、第二零件整形上模(16)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上模(1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级进模,其特征是:所述上模(1)的四角分别设有导柱导套(10),所述下模(18)的四角分别设有导柱(20),所述导柱(20)与导柱导套(10)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级进模,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零件成型下模(30)、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下模(31)、第二零件翻边下模(32)、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下模(33)、第二零件整形下模(34)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下模(35)分别设在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下模(23)、第一零件翻边下模(24)、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下模(25)、过渡板下模(26)、第一零件整形下模(27)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下模(28)的上下两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级进模,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零件成型上模(4)、第二零件翻边冲孔上模(5)、第二零件翻边上模(6)、第二零件另一翻边上模(7)、第二零件整形上模(8)和第二零件分离切断上模(9)分别设在第一零件另一落料上模(12)、第一零件翻边上模(13)、第一零件另一翻边上模(14)、过渡板上模(15)、第一零件整形上模(16)和第一零件分离切断上模(17)的上下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44592.3U CN204308042U (zh) | 2014-12-01 | 2014-12-01 | 一种复合级进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44592.3U CN204308042U (zh) | 2014-12-01 | 2014-12-01 | 一种复合级进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08042U true CN204308042U (zh) | 2015-05-06 |
Family
ID=53130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44592.3U Active CN204308042U (zh) | 2014-12-01 | 2014-12-01 | 一种复合级进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08042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98968A (zh) * | 2015-07-13 | 2015-10-28 | 柳州市楷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车辆隔板制造用连续模具及连续制造方法 |
CN105057458A (zh) * | 2015-08-17 | 2015-11-18 | 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隔板零件的连续生产模具 |
CN105436310A (zh) * | 2015-11-27 | 2016-03-30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安全带固定螺母加强板级进模 |
CN105436311A (zh) * | 2015-11-27 | 2016-03-30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前保安装支架多工位级进模 |
CN105665539A (zh) * | 2016-04-22 | 2016-06-15 | 浙江上扬商业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货架卡槽落料级进模凸模板 |
CN106694703A (zh) * | 2017-03-11 | 2017-05-24 | 广州永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下膝部支架冲压模具及冲压系统 |
-
2014
- 2014-12-01 CN CN201420744592.3U patent/CN2043080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98968A (zh) * | 2015-07-13 | 2015-10-28 | 柳州市楷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车辆隔板制造用连续模具及连续制造方法 |
CN105057458A (zh) * | 2015-08-17 | 2015-11-18 | 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隔板零件的连续生产模具 |
CN105436310A (zh) * | 2015-11-27 | 2016-03-30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安全带固定螺母加强板级进模 |
CN105436311A (zh) * | 2015-11-27 | 2016-03-30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前保安装支架多工位级进模 |
CN105665539A (zh) * | 2016-04-22 | 2016-06-15 | 浙江上扬商业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货架卡槽落料级进模凸模板 |
CN106694703A (zh) * | 2017-03-11 | 2017-05-24 | 广州永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下膝部支架冲压模具及冲压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08042U (zh) | 一种复合级进模 | |
CN203459551U (zh) | 多工序复合拉深模 | |
CN203887063U (zh) | 成型修边翻边复合模具结构 | |
CN102327952B (zh) | 浮动凹模修边冲孔模 | |
CN204523999U (zh) | 吊挂轴承座盖冲压模具 | |
CN104338849A (zh) | 冲孔翻孔一次性成型的冲压模具 | |
CN203565673U (zh) | 一种支承座模具 | |
CN202291045U (zh) | 切边冲孔复合模具 | |
CN103203413A (zh) | 外圈连续冲压模具 | |
CN104624805A (zh) | 冰箱后背板冲裁翻边模具 | |
CN203076428U (zh) | 一种冲压翻边模具 | |
CN203076438U (zh) | 一种冷冲压复合模 | |
CN202715717U (zh) | 针对多齿冲压件用的多工位剔齿精冲模具 | |
CN203751132U (zh) | 冲铆一体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1823824U (zh) | 一种汽车纵梁前段后盖板局部拉延成型模具的工作部分 | |
CN206882509U (zh) | 一种片端子的冲压模具 | |
CN203265407U (zh) | 外圈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2291034U (zh) | 一种钣金件铆接模具 | |
CN204486592U (zh) | 冰箱后背板冲裁翻边模具 | |
CN203875184U (zh) | 冲压模具 | |
CN204182767U (zh) | 一次性在角钢上冲不同孔径的模具 | |
CN204208969U (zh) | 一种修边落料复合模具 | |
CN203265406U (zh) | 支撑环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3124546U (zh) | 一种连续冲压模 | |
CN202825949U (zh) | 一种压合双冲孔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00433 No. 303 East National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Huayu Automotive Body Parts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433 No. 999 Xiang Yin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ractor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 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